小景深效果是人像攝影的常用技巧,先了解3種影響畫面景深的因素

2021-01-09 好機友攝影學院

3 種影響畫面景深的因素

用大光圈鏡頭獲得淺景深

很多攝影師在拍攝人像時都喜歡拍攝淺景深的照片,而獲得淺景深最常用也是最容易拍攝出漂亮效果的方法就是使用大光圈。

在實際拍攝中,光圈數值越小,光圈越大,景深也就越淺,就越能夠形成強烈的虛化效果。所得到的虛化效果的照片非常具有立體感和空間感,畫面的視覺衝擊力強烈。

上圖:選擇大光圈進行拍攝可獲得較小景深的畫面,從而有效地將主體人物及前景花朵從紛亂的背景中剝離開來,獲得主體突出的畫面效果。

使用長焦鏡頭獲得淺景深

想要獲得淺景深,除了大光圈以外,拍攝者還可以通過長焦鏡頭來獲得。

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越淺;焦距越短,景深越深。根據這個規律,拍

攝者在拍攝時可以使用長焦鏡頭來獲得想要的淺景深效果。拍攝人像時,如果長焦鏡頭配合大光圈使用,效果會更好,不但可以得到較淺的景深,還可以虛化掉不利於畫面的元素,使畫面虛實對比更強烈,使被攝者更加突出。

上圖:攝影師在較遠距離使用長焦鏡頭進行拍攝,減小畫面景深,使背景模糊成一片綠色,在突出主體人物的同時,還與人物頭頂的紅色帽子形成對比,從而增強畫面色彩衝擊力。

上圖:使用長焦鏡頭拍攝人物的大特寫,會使畫面背景所佔比例變小,形成較淺景深, 通過增加曝光補償, 使背景變暗,突出人物白皙的皮膚。

通過調整距離獲得淺景深

靠近模特

在焦距與光圈不變的情況下, 距離拍攝對象越近,背景虛化效果就越明顯,所以想要獲得淺景深, 也可以採用靠近模特的方法。

在實際拍的攝過程中,有些模特會因為離鏡頭太近,而感覺很不自在,故表情和姿勢都會不自然, 這樣拍攝出的照片很難獲得理想的效果。這時候,攝影師需要與模特進行溝通和交流,使模特放鬆, 在模特慢慢放鬆的時候,迅速按下快門。

上圖:攝影師靠近模特進行拍攝,使其面部佔據畫面較大面積的同時,可獲得淺景深效果,通過其面部增強畫面感染力。

增大模特與背景間的距離

改變模特與背景間的距離,也是獲得淺景深的方法之一。

安排模特與背景保持一定的距離(可以不必靠近模特),也一樣可以獲得完美的淺景深效果。簡單來說,模特離背景越遠,就越容易形成淺景深,從而獲得更大的虛化效果。

上2圖:通過上面上下兩圖的對比可以看出:在光圈相同的情況下,上圖的模特與背景距離較近,背景虛化效果不明顯;下圖中的模特與背景距離較遠,背景虛化明顯,模特更為突出。

相關焦點

  • 攝影技巧:影響景深的四大要素
    #攝影技巧#一.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什麼是景深?景深就是照片前後形成清晰畫面的距離。也就是清晰的範圍。說的好理解一些就是畫面虛化程度。背景虛化的效果會讓主體更加突出,明顯。相信大多數朋友對背景虛化,主體清晰而背景一片虛化的照片都有十分的好感。
  • 影響景深的因素是什麼?景深三要素了解下
    想學會攝影,就要先了解曝光三要素,能讓你拍攝出曝光正常的照片,之後就必須掌握景深三要素,它決定了畫面的景深,能讓你拍攝出不同效果的照片。例如拍攝人物和花朵可以凸顯主體,拍攝風景也能記錄更多的細節,景深的作用非常大,想要控制景深,就先來看看什麼是景深三要素。
  • 攝影基礎知識:景深是什麼?
    當然,畫面背景等並不會移動,我們通過控制景深範圍的大小,從而控制哪個區域虛化,哪個區域成像清晰。景深對於拍攝效果主要有兩個影響,一個是讓畫面背景或清晰虛化模糊,這是拍攝特寫時較為常用到的,特別是人像拍攝,這是淺景深帶來的背景虛化效果;另一個是讓畫面元素都清晰呈現,在拍攝風光、集體照等場景最為常用,這是大景深帶來的背景清晰效果。景深要怎麼控制?
  • 風光攝影時,如何獲得畫面更大的景深效果?
    因此應以f/8~f/16小光圈拍攝為宜,有經驗的攝影師都常常採用較小的光圈來獲得更大的景深畫面的。對於初學者朋友,有必要先了解什麼是景深?景深(DOF),是指在攝影機鏡頭或其他成像器前沿能夠取得清晰圖像的成像所測定的被攝物體前後距離範圍。光圈、鏡頭、及拍攝物的距離是影響景深的重要因素。
  • 攝影基礎知識:景深是個啥?一文教你搞懂景深!
    學習攝影,景深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之一。今天我們就景深展開討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景深是什麼?景深就是指畫面中的清晰範圍,一般在對焦點前後的一定範圍內。所以,可以通過控制拍攝畫面中的景深範圍大小,當畫面元素在景深範圍內就會清晰呈現,在景深範圍之外就會虛化模糊。
  • 攝影基礎知識:景深和它的決定因素
    新手在學攝影時都會接觸到一個專業術語:景深。伴隨著景深而來的還有深景深、淺景深等方面的知識。今天詳細的給大家講一下景深方面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一、什麼是景深? 當鏡頭對著被攝物體時,被攝物體與其前後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範圍,這個範圍我們將其稱為「景深」。因為景深範圍內的畫面清晰程度不一樣,所以景深又被分為深景深、淺景深。
  • 從零學攝影第二期 景深和它的決定因素
    打個比方,你用單眼相機拍一個模特,你只想讓人物主體是清晰的,背景是模糊的,這種背景虛化很模糊的效果就是淺景深(景深小)。反之,你在拍風景時,希望整個畫面遠近都是清晰的,這種虛化效果不明顯的效果則是深景深(景深大)。
  • 攝影中的景深是什麼?它的作用是什麼?能給照片帶來什麼效果呢?
    攝影的題材非常廣泛,有選擇拍攝人像的,也有選擇拍攝風景的,無論是想要拍攝什麼題材,都要懂得控制景深。景深是通俗點來理解,例如當你在拍攝有縱深的場景時,比如說街道、排酒瓶,當對焦點選擇在畫面中間時,前面的景物和後面的景物有可能會出現模糊,而有時候卻又是清晰的,這個範圍就是景深的範圍,我們要明白如何控制這個範圍,讓該清晰的時候清晰,該模糊的時候模糊。很多人都喜歡拍攝人像,人物的背景模糊這種效果一般都成為虛化,攝影中叫淺景深,反之,人物和背景都是清晰的就叫深景深。
  • 如何學習攝影第五步——景深及影響景深的因素
    之前我們通過對光圈相關內容的學習,知道了光圈大小除了影響進光量還可以影響景深,也知道景深是在聚焦點前後的相對清晰範圍。記住:是相對清晰!相對清晰!相對清晰!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那麼除了光圈可以影響景深之外,還有什麼可以影響景深的大小呢?
  • 攝影從零到入門 認識光圈、景深與對焦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180分鐘攝影從零到入門的第六節課:學會對焦(上),認識光圈、景深與對焦。這節課我們將首先為大家介紹光圈與景深的關係,然後介紹對焦的基本方法。    為什麼介紹對焦要先說光圈?
  • 攝影基礎知識:關於景深範圍,攝影新手搞懂這8個知識點
    景深,是攝影學習的非常重要的知識點之一,對於畫面的拍攝效果有直接影響:景深淺,拍攝背景會呈虛化模糊;景深大,整個畫面元素都清晰可見。對於攝影新手而言,需要搞懂關於景深範圍的這8個知識點,有助於攝影新手快速掌握景深範圍的具體運用。
  • 深度解讀「景深」,為拍攝畫面做「最佳調整」
    不過,基於鏡頭、拍攝距離等因素,在焦點前、後仍然會有一段距離的景物能夠被清晰顯示,不致於落入模糊地帶,這個清晰的範圍便稱為景深。景深示意圖使用小光圈,焦點位於畫面三分之一處,從焦點前到焦點後畫面清晰的區域非常廣泛,便是典型的大景深。焦點位於靠前的花瓣上,因為使用的光圈較大,花瓣前後這段清晰的區域比較小,這叫做小景深。
  • 攝影技巧:景深預覽,光圈與景深之間的關係
    有時對焦點前後景物的清晰範圍非常大,可能會從畫面近景一直延伸到最遠處,這種效果可以稱為大景深;如果畫面中僅有對焦點周圍很小的範圍是清晰的,遠景與近景都是虛化模糊的,這種情況即為淺景深。畫面中遠近兩端的花朵都是虛化的,這是景深較淺的狀態。畫面中前景的海岸與遠景的建築物都非常清晰,景深較大。
  • 景深其實並不高深,用它來影響花卉攝影,讓作品花樣百出
    還有部分人則認為景深越小,圖片中模糊的區域越多,鏡頭的質量就必須越高。那麼這些觀點正確嗎?哪些因素影響景深?景深如何影響「花卉攝影」?下面我就來回答這些問題,並向您展示攝影中「景深」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花卉攝影創作過程中使用它。
  • 什麼是景深,別再糊塗拍照了,一篇掃清所有知識盲點
    說起攝影三要素,各位攝影玩家對它們都有著比較深刻的了解,畢竟它們都有對應的參數數值,不同場景適用的參數數值也都有個大概區間,並不難理解。但是如果說起景深,很多小夥伴就支吾起來了。有小夥伴會不自信地說:景深嘛,嗯,啊,就是清晰範圍。這也沒錯,但景深到底有什麼用?影響景深的因素又有哪些?如何得到一張不管前後景都清晰的風光類大片呢?毒法師這就帶各位小夥伴掃盲,讓這些問題統統迎刃而解!
  • 拍照時如何巧妙的獲得淺景深
    大光圈獲得淺景深拍攝人像攝影時,很多攝影師都喜歡將背景進行虛化,利用淺景深來突出表現人物。而獲得淺景深最常用也是最容易拍出漂亮效果的方法就是使用大光圈。這個原理就是光圈越大,景深也就越淺,便能夠形成強烈的虛化效果。使用大光圈虛化的照片,虛實對比下可以使畫面具有明顯的立體感和空間感,且更具視覺衝擊力。
  • 要拍好前後背景虛化的照片,你需要了解什麼是景深
    通過前面幾篇文章的講解,了解了光圈優先與快門優先拍攝模式,知道光圈優先擅長拍攝相對靜態的題材,比如人像、風光等,而拍攝這類題材,對所拍畫面前後背景的虛化是我們特別注意的一點,今天就來聊聊關於前後背景虛化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景深。
  • 每日聊攝影:解密景深在攝影中的重要性,看完漲知識了!
    在基本的合成方法中,使用景深模糊處理是很常見的。使用長焦距或大光圈或縮短拍攝距離,您可以創建淺景深效果。淺景深可以模糊複雜的背景並突出主題。右上角的圖像是最基本的拍攝方法的示意圖。最接近相機的花代表前景,其次是中間和背景。右下圖顯示了通過模糊突出景深效果的拍攝方法,前景和背景模糊,從而突出顯示中間場景的主體。解密景深在攝影中的重要性。
  • 景深控制4要素,大光圈只是虛化因素之一
    圖1 f6.3拍攝相機的畫幅越大,景深控制越容易,或者說全畫幅比APS-C畫幅相機更容易獲得虛化效果。但是一旦相機已經選好,這個因素在拍攝時就可以忽略了,只是在選購相機時應該考慮的因素。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前後景虛化效果越好;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需要大景深時用小光圈。這是絕大多數攝影愛好者知道的。鏡頭的焦距很大程度上影響景深,焦距越大,景深越小。所以如果你有一支長焦或者超長焦鏡頭,甚至光圈f8也能獲得淺景深,或者說獲得很好的虛化效果。
  • 攝影技術與技巧,手機攝影單反攝影通用法則教學(二)
    本文上接昨日發布文章一、攝影創作常用的技術與技巧:常用曝光模式選擇:光圈優先式自動曝光模式(A或AV):即光圈先由拍攝者自己設置好,快門速度則由照相機根據景物及環境的亮度自動調節。這種模式多用於控制畫面景深的時候。操作時,只需將曝光模式設置到A或AV檔,自己定好光圈大小,即可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