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撤檔、堅持創作…… 看中國電影業危機中的堅守與重塑

2020-12-22 蘭州新聞網

對於電影業來說,2020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這場席捲全球至今依然在肆虐的新冠疫情,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從年初春節檔影片集體宣布撤檔開始,到《八佰》全國公映取得31.1億元的票房奇蹟,中國電影在堅守中浴血重生。

春節檔影片集體宣布撤檔

2019年春節檔全國票房高達68億元,外界普遍認為,2020年的春節檔競爭力會更強,《唐人街探案3》《奪冠》《緊急救援》等7部影片題材各異,各有賣點,最終突破68億元票房不是沒有可能的。然而,新冠疫情改變了這一切。1月23日,7部電影集體宣布撤檔。

國內電影業的驟然停擺改變了電影人的生活節奏,但電影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關鍵時刻派上了用場。2月3日起,由電影頻道和武漢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今日影評》製作的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特別節目《兩地書》在電影頻道播出。4月21日,《紐約時報》網站發布了5位國際導演以「疫情」為背景創作的短片,其中包括賈樟柯創作的《來訪》。

堅持中,《八佰》創造票房奇蹟

電影人的創作腳步放緩了,但並沒有停止。他們有些在家裡充電,觀摩以往沒有時間看的經典電影;有些在家裡創作新的劇本;有些電影公司的負責人甚至每天都會去公司坐一坐,打開辦公室的燈,「有燈就有人」,以此宣告電影人的堅守和態度。各地政府也積極組織援助,中國電影業在困境中堅守。

「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振奮人心的消息終於來了。復工初期,放的都是復映影片,雖然都是之前的賣座大片,但畢竟疫情讓很多觀眾心有餘悸,很多電影院都是在做賠本買賣。

轉機出現在8月21日,這一天,管虎執導的《八佰》全國公映,取得了31.1億元的票房奇蹟,成為今年全球的票房之冠。在國慶檔,《我和我的家鄉》《奪冠》《姜子牙》等影片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總票房達到了39.5億元,雖然低於2019年國慶檔的49億元,但考慮到疫情的因素,這已經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傳統發行方式被悄然打破

疫情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電影的發行方式,以往國際通用的一部影片在影院公映後90天才能在線上播出的「窗口期」被打破,甚至是取消。環球影業4月11日將《魔法精靈2》在院線公映的同時,開放線上點播;隨後,迪士尼在多次延期《花木蘭》公映檔期後,宣布9月4日直接上線Disney+;而華納兄弟近日更是宣布,2021年包括《黑客帝國4》在內的17部新片都將在流媒體平臺HBO Max與電影院同步上映。

雖然發行方式發生了改變,但電影院依然是看電影的最佳場所,這種社交屬性是無法取代的。再過幾天,2021年的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中國電影市場也定會涅槃重生。

據《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文化回眸2020·電影」堅守與重塑
    「對於電影業來說,2020年真的是跌宕起伏的一年。」說這話時,北京金逸影城(朝陽大悅城店)值班經理馬建都一臉平靜,這場席捲全球至今依然在肆虐的新冠疫情,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作為一個普通的電影從業人員,馬建都見證了這一年來中國電影業的浴血與重生。
  • 殘健融合原創話劇《危機公關》在京研討 為殘疾人藝術創作建言獻策
    12月8日,北京市殘聯和北京市文聯聯合在京舉辦殘健融合原創話劇《危機公關》研討會,業內專家學者對這部話劇提出寶貴意見,同時也對殘疾人藝術創作建言獻策。導演韓傑認為整個創作裡面深有體會的是,這齣戲提出了一些問題,是有文學價值、有戲劇品質的:「這個劇本當時最觸動我的地方就是它提出了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是殘疾?心靈的殘疾,還是肢體的殘疾?這三個盲人是肢體上有殘疾,但是內心尋求光明,劇中人許達年,他是肢體上虎背熊腰非常健康,但是他的心靈是殘疾的,備受煎熬。」業內專家們也都表達了看完這部戲後的感受。
  • 向經典取經|《故事裡的中國2》重塑現實主義文藝創作的觀賞性
    在新一季的節目創作中,扶貧幹部黃文秀、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王成、敢醫敢言鍾南山等故事題材,成為核心選題。深度文娛(ID:shenduwenyu)通過盤點《故事裡的中國2》前三期的數據表現,梳理出節目通過實地採風、戲劇創新和回應現實的方式,成功重塑了現實主義文藝創作的觀賞性。
  • 湖南廣電張華立談長視頻危機:盈利模式老舊,創作動機不端
    湖南廣電張華立談長視頻危機:盈利模式老舊,創作動機不端 澎湃新聞記者 揭書宜 2020-10-14 10:47 來源:
  • 日媒:中國電影業票房疑惑與股市困惑
    《捉妖記》是中國原創的電影作品,2015年在中國其票房收入超過24億人民幣,打敗美國好萊塢電影,創造了中國電影史上的最高票房紀錄,一躍成為金字塔頂尖的電影作品。然而中央電視臺報導稱《捉妖記》偽造上映次數,票房收入中有摻假成分。中國電影業產業基本分帳方式為:票房收入的8%需作為稅金上繳,50%則被放映電影的影院收入囊中,剩下42%由製片方和發行方所得。
  • 疫情之下優行商旅破局之道:危機中堅守,創新中求變
    (原標題:疫情之下優行商旅破局之道:危機中堅守,創新中求變) 2020
  • 《樂隊的夏天2》:大張偉和重塑,搖滾的「背叛者」和「堅守者」
    對不確定理想的孤獨堅持,讓他在鋪天蓋地的負面新聞中涅槃重生。不得不說,這很「搖滾」!大張偉也是有天賦和才華的。他16歲就組建中國第一支未成年搖滾樂隊「花兒樂隊」,19歲就獲得第2屆「華語流行音樂」傳媒大獎,37歲在搖滾元素滿點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和才子張亞東、女神周迅一起擔任超級大樂迷。
  • 肇俊哲:再堅守十年重塑「遼小虎」
    肇俊哲:再堅守十年重塑「遼小虎」 瀋陽日報
  • 這邊走紅毯,另一邊宣布撤檔,劉亦菲無奈背後是《花木蘭》的窘迫
    最近因為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導致《花木蘭》選擇在國內撤檔,要說這些年國內的電影市場已經成為了全球比較看重的市場之一,尤其是這部片講述的內容都與中國古代有關。在受眾上,國內觀眾原本都應該是迪士尼比較看重的,這次撤檔本身就會對《花木蘭》造成比較大的影響,要知道國內晚上映常常就會出現槍版對票房造成打擊。
  • 從惠普、木屋燒烤的危機故事,看疫情下的企業家如何安身立命
    對企業家來說,想方設法維持企業運轉無異於「安身」,而堅守企業文化可謂「立命」。如何在疫情期間安身立命,成為企業家們需要面對的一個共同考題。今天這篇文章,中歐管理學教授忻榕將從惠普、木屋燒烤等企業的危機故事出發,闡述企業如何提升與員工間的信賴度、重塑企業文化以及進行危機管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 教師:危機中的「引領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順應時局,以「教師:化解危機,重塑未來」為主題慶祝2020年國際教師節。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持續蔓延,使得教育系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教師教育發展陷入困境。面對危機情境,關鍵要發揮教師「引領者」的核心作用。教師作為「引領者」,不僅可以扭轉疫情帶來的教育危機,也將開闢教師教育發展新路徑,重塑教育未來。
  • 中歐國際商學院從惠普、木屋燒烤的危機故事,看疫情下的企業家如何...
    對企業家來說,想方設法維持企業運轉無異於「安身」,而堅守企業文化可謂「立命」。如何在疫情期間安身立命,成為企業家們需要面對的一個共同考題。今天這篇文章,中歐管理學教授忻榕將從惠普、木屋燒烤等企業的危機故事出發,闡述企業如何提升與員工間的信賴度、重塑企業文化以及進行危機管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 映前兩周 花木蘭撤檔!疫情蔓延 全球電影業已損失近350億
    曾信誓旦旦,堅決不撤檔!《花木蘭》是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真人版劇情電影,由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等人主演,原定檔於2020年3月27日在北美上映。該片根據1998年迪士尼同名動畫片改編,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
  • 教師:危機中的「引領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順應時局,以「教師:化解危機,重塑未來」為主題慶祝2020年國際教師節。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持續蔓延,使得教育系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教師教育發展陷入困境。面對危機情境,關鍵要發揮教師「引領者」的核心作用。教師作為「引領者」,不僅可以扭轉疫情帶來的教育危機,也將開闢教師教育發展新路徑,重塑教育未來。
  • 重塑營銷體系,六個核桃的「更新」與「堅守」
    之於電商,是人、貨、場的重塑,之於企業,是品牌、營銷、渠道的進一步優化梳理。3800多萬人在線搶購,60000箱六個核桃,上架瞬間被秒空。這是六個核桃參與薇婭直播帶貨交出的成績單。堅守品質,堅守工藝在這場營銷變革中,六個核桃充分展現了「新」,拋開條條框框,更加靈活。但同時,六個核桃還暗藏著另一條主線:堅守。這一點從聯手薇婭可以找到蛛絲馬跡。
  • 面對信息碎片化——文學創作更須堅守經典意識
    據2019年「北京開卷」全國圖書銷售大眾閱讀榜,榜單前10位有9部是中外文學經典,而在前30部中,一半以上為文學經典,其中既有《圍城》《紅巖》《平凡的世界》《活著》《三體》等我國讀者耳熟能詳的佳作,也有《窗邊的小豆豆》《追風箏的人》等備受青睞的外國經典。同時,《水滸傳》《西遊記》《傲慢與偏見》《小婦人》《了不起的蓋茨比》等中外經典作品不斷被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