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多現油魚冒充鱈魚 價格相差八倍易導致腹瀉

2020-12-19 搜狐網

  在大超市買的鱈魚,還能有什麼問題?瀋陽市民劉女士就是這麼想的,可事實上,在吃了「鱈魚」之後,劉女士和兒子都出現了程度不同的腹瀉。劉女士認為,自己買的鱈魚不是真正的鱈魚,而是油魚。昨天,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真正的鱈魚,10多元一斤是買不到的,劉女士買來的魚很有可能是油魚。而記者在隨後的採訪中發現,這種便宜鱈魚,幾乎充斥了瀋陽的大型超市。

  吃了「鱈魚」半小時 母子拉肚子

  12月22日,市民劉女士在沈遼路上的家樂福金牛店買了兩塊「鱈魚」,吃過燉「鱈魚」半個小時之後,劉女士和兒子同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腹瀉症狀。

  劉女士告訴記者說:「五點半吃的飯,六點多一點吧就開始噁心,迷糊,後來就越來越嚴重,天旋地轉的,然後就肚子疼,擰著勁兒疼,疼得受不了。」

  到晚上8點左右,疼得實在受不了了,劉女士給一個當醫生的朋友打電話,朋友建議她服用一些VC,可以緩解症狀。而實際上,劉女士在服用VC後症狀也沒有得到明顯緩解,當晚壓根無法入眠,而在三天後接受記者採訪時,劉女士說上一段話,就要停下來休息一下。

  劉女士的兒子在當晚也出現了腹瀉現象,劉女士說:「當時曾經給兒子打了個電話,兒子說他剛下公交車,肚子疼得難受,正四處找廁所呢!」

  「我當時就琢磨,是吃什麼吃壞了肚子。當晚做了兩個菜,一個是青菜——炒西蘭花,一個是燉鱈魚,青菜不會有問題,那就應該是鱈魚了。」

  「我愛人後來上網去查,才發現可能是『鱈魚』出了問題,真正的鱈魚,一斤要上百元,而我買的『鱈魚』10多塊錢一斤,太便宜了。網上有許多外地關於這類事情的報導,其實這個不是鱈魚,而是油魚。其實,當時我也發現這個鱈魚和我以前吃過的鱈魚不太一樣。上次朋友從外地帶回來的鱈魚,一燉就散花了,這個鱈魚燉了之後還成塊,我還以為是上次我沒做好呢!」

  便宜「鱈魚」 充斥瀋陽市場

  鐵西區的家樂福金牛店二樓冰鮮區,冰櫃裡整齊地擺放著刀魚、黃花魚、鱈魚和蝦四種海產品。

  「有鱈魚嗎?」記者問。

  「有鱈魚片,10.9元一斤。」

  「是真正的鱈魚嗎?」

  「當然是鱈魚。」營業員回答。

  巧合的是,旁邊的一位老人此時好心地提醒記者:「啥鱈魚啊!鱈魚要100多塊錢一斤呢,10多塊錢一斤,都是油魚,電視上演過,你沒看過啊?」

  在隨後的一天時間裡,記者先後走訪了瀋陽的多家大型超市,其中家樂福青年大街店,鱈魚片價格為29.60元/公斤,合14.80元/斤;家樂福雲峰店,精品鱈魚33.60元/公斤,合16.80元/斤;大潤發和平店,鱈魚片18.80元/斤。

  而位于于洪區的瀋陽水產批發市場,「鱈魚」價格更低廉。

  水產市場的一位攤主告訴記者說:「超市裡賣的10多塊錢的鱈魚,其實都是龍鱈魚,龍鱈魚片一件220元左右,一件20斤,合11元錢一斤,超市裡面賣二十多元,便宜點的十五元左右,大酒店裡一盤賣幾百塊錢的也都是這個。真正的銀鱈魚在這批發也要80多元錢一斤。

  記者遍尋水產批發市場,只找到了一家銷售真正鱈魚的攤點。女攤主告訴記者說:「鱈魚片本身就少,整個行裡就我們一家賣的。82元一斤。」

  專家:鱈魚價格沒那麼便宜

  為了驗證鱈魚真偽,記者將在家樂福金牛店購買的鱈魚切片溶解後拍成圖片,發給了山東海洋與漁業廳漁業技術推廣站李魯晶研究員。

  李魯晶告訴記者說:「從外觀上,確實很難辨別是不是真正的鱈魚,尤其是現在都是將魚切成段之後銷售,就更加難以辨認了。不過從價格上可以做一個判斷,真正的鱈魚價格至少每斤要在80以上,甚至要100元;如果在超市花上10塊多錢買到的,可以斷定是油魚而不是鱈魚。油魚學名叫異鱗蛇鯖或者是棘鱗蛇鯖,是生長在熱帶、溫帶的魚類,這種魚體內含一些蠟質。而我們一般經常說的鱈魚,是生長在寒帶的冷水魚。」

  據李魯晶介紹,所謂的龍鱈魚,其實就是油魚。而真正的鱈魚中以銀鱈魚為最好,肉質細嫩,富含多種營養元素,在歐洲被譽為「海中黃金」。目前鱈魚主要出產國是加拿大、冰島、挪威及俄羅斯、日本,現如今鱈魚已經被類列為瀕危魚種,撈捕量已經被嚴格限制。

  「油魚有什麼危害呢?」記者問。

  李魯晶說:「油魚品種比較多,品質也比較差,價格一般不會超過20塊錢,油魚蠟質比較高,對人體直接危害不很大,但脂肪含量高,脂溶點比較高,到體內不容易被溶解,不易被吸收,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腹瀉,吃進是什麼拉出來是什麼。在歐洲,油魚被列為有毒魚種,是禁止上市的。目前為止中國沒有規定,所以很多加工企業進口了以後,切成片,外表比較像鱈魚,所以就當鱈魚來賣。國家沒有這方面的政策規定。」

  龍紋魚是什麼魚?

  不僅僅在超市裡,在飯店裡,也有疑似油魚的身影。早在今年9月份,記者曾經接到市民舉報,稱目前在瀋陽的一些飯店裡熱賣的一種龍紋魚,其實也是油魚。

  記者隨後暗訪了被市民舉報的這家飯店,飯店營業員告訴記者,龍紋魚是鯖魚的一種,產地在黑龍江,有排油洩脂的功效,不過這種魚不能單獨食用,必須與其他兩種魚搭配進食。

  龍紋魚是什麼魚?帶著這個問號,記者諮詢了瀋陽水產技術推廣站的水產專家,沒有人能夠確認這是什麼魚,通過瀋陽水產技術推廣站,記者又先後聯繫了黑龍江和大連的水產部門,沒有人知道龍紋魚是什麼魚。

  昨天,記者將同樣的問題拋給李魯晶,李魯晶說:「現在很多商家根據自己的需要,隨便給魚起一些花名,這些名字與魚本身的學名差別很大,我們也很難去確定到底是什麼魚。龍紋魚是什麼魚?是不是油魚?這個我沒法確定,不過龍紋魚我也是第一次聽到,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魚。」

  怎樣鑑別油魚和鱈魚

  據記者了解,油魚已被歐美多個國家列入禁止食用名單,其中義大利列為禁止入口魚類,加拿大建議不要大量使用,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禁運,現在雖然已經解禁,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仍然反對進口和州際交易油魚。相對而言,日本對油魚的態度最嚴格,將其列為「有毒魚」,禁止入口。

  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區分真假鱈魚,一是要看價格、市場上10多元一斤的鱈魚片都不可能是真正的鱈魚;二是要看口感,鱈魚肉色較淺、口感甜滑、入口即化。而油魚肉質較硬、肉色比較暗淡,用油煎熟後有肉香味,吃起來十分的油膩,口感較差。

  本報記者 高寒冰 攝影 孫海

  新聞連結1

  各地「以油充鱈」報導

  從2009年開始,全國多個城市都出現過將油魚冒充鱈魚賣,導致消費者出現腹瀉問題的報導。

  2009年6月,河南電視臺報導了鄭州市民劉先生在一家大型超市買「鱈魚」後回家烹煮,吃後劉先生的父親胃疼了一夜,女兒腹瀉,排便排出了有魚腥味的油狀物一事。記者在該家超市購買了鱈魚塊,送交省農科院化驗室檢測脂肪含量,記者送檢的樣品脂肪含量高達18.16%。而真正的鱈魚脂肪含量應在5%以下。根據檢測結果,省水產研究院專家鑑定出了這塊超市「鱈魚」的種類:「可以肯定這不是真正的鱈魚,是油魚。」

  2009年9月,北京媒體以《超市「鱈魚」多非真品 食用或有腹瀉等不良反應》為題報導了類似情況。

  2010年1月,杭州《每日商報》接到消費者投訴,28元一斤買來的「鱈魚」塊給小孩吃後就出現了腹瀉的狀況,經記者調查,發現這種所謂的「鱈魚」其實就是油魚,媒體曝光後,經銷商以退一賠一的方案給予消費者賠償。

  新聞連結2

  關於鱈魚的那些事兒

  鱈魚 是一種深海名貴食用魚

  鱈魚通常是指鱈形目魚類,是海洋世界之大家族,已知約有500餘種,是海洋漁業之主捕對象。產於北大西洋兩側,一般棲於近底層,其分布由近岸帶到深海區。北太平洋東部及西部均產的大頭鱈與大西洋鱈很相似,但較小,斑駁的淺褐色,側線白色。鱈魚的肉質白細鮮嫩,清口不膩,世界上不少國家把鱈魚作為主要食用魚類。鱈魚除鮮食外,還加工成各種水產食品,此外鱈魚肝大、含油量高,富含維生素A、D,是提取魚肝油的原料。鱈魚的品種非常之多,主要有鱈科、無須鱈科和長尾鱈科,有銀鱈、太平洋鱈等品種。

  油魚 不是鱈魚科,是冒牌貨

  學名棘鱗蛇鯖,油魚是它的俗名。鱸形目,體側扁且延長,口大,眼大。鱗片細小、粗糙。主要棲息於大陸斜坡,遊泳能力強,性兇猛。肉食性,以小魚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主要分布在全世界亞熱帶海域,包括臺灣南部、北部、東北部及西部海域。油魚是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通稱,分布於熱帶和溫帶海域,屬低價魚類,主要用於提煉工業用潤滑劑——它含有一種名為蛇鯖毒素的天然蠟酯。蠟酯在人體內難以消化,食用後容易導致胃痙攣,油脂囤積在直腸,導致排油性腹瀉。一些西方國家、日本已把它列為禁止食用或限量食用的魚種。

  明太魚 是鱈魚的一種

  在東北,很多人把明太魚也稱作鱈魚,這種說法對不對呢?經查資料得知,狹鱈俗稱明太魚或朝鮮明太魚,是鱈科中的重要種類,是冷水性中下層魚類,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北部,從日本海南部向北沿俄羅斯東部沿海等地。狹鱈是漁獲量很高的經濟魚類。明太魚與其他海鮮相比,高蛋白低脂肪,味道清爽。

  可以貴 但不可以騙

  如果不是看了這篇報導,很多普通消費者和我一樣,也不知道被堂而皇之地冠以「鱈魚」標籤的凍魚塊或許是個山寨貨。或許我們要被人笑話孤陋寡聞,但畢竟我們都是平頭百姓,到哪裡去掌握那麼多的知識?從蘇丹紅到瘦肉精,從三聚氰胺到化學火鍋,我們已經掌握了不少關於食品的化學知識,如今又要向生物學進軍?

  其實,類似鱈魚這樣的食品安全問題,也不算什麼新鮮事了。漂白的蘑菇,多了角的大料,染色的橙子等等,這些食品要麼美容,要麼假冒,實在是防不勝防!無辜的消費者如我者,已經開始懷疑任何一個食品,黃花魚的黃是不是染上去的?黃瓜的綠不是噴了什麼?西紅柿的紅是不是染了什麼?儘管橫下一條心,遵循那句俗話: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可是這些贗品或是山寨貨,可不是有病沒病的問題,或許真要命哩。

  我們也知道,上百元一斤的鱈魚,不是咱普通老百姓的菜,但咱吃不起山珍海味,至少要吃個放心健康吧?市場上的產品,特別是關於健康的食品,名貴的東西,你可以貴,大不了咱不買。但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做法,可是良心大大地壞了。歸根結底的,還是那句老話——貨真價實最可貴!

  作為消費者,不可能自欺欺人,拿著粉絲當魚翅,拿著蘑菇當鮑魚,用便宜貨滿足虛榮感。但商家如果這樣做,表面上是滿足了消費者的虛榮心,其實是剝奪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是一種地地道道的欺詐。或許有的商家感到冤枉,認為自己也分不清真假,這不是理由!你是產品的銷售者,就必須對安全負責!

  食品安全關於的不僅是健康,嚴重了還關係生命。在這方面,不僅需要相關商場要為消費者著想,對銷售的產品要嚴把質量關,相關監管部門也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替老百姓把好關,切實維護好消費者的切身利益。那樣,消費者才能買得放心,吃的安心!

(責任編輯:項劼)

相關焦點

  • 鱈魚還是油魚?
    近日一位網友在微博上控訴市場上買來的「鱈魚」令女兒腹瀉後,「鱈魚」一時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一些專家爆料,真正的銀鱈魚是產自加拿大,但是數量少、價格貴、市場罕見,市場更多的是用低端鱈魚冒充銀鱈魚,或者用雜魚冒充鱈魚。
  • 孩子吃完鐵板燒鱈魚腹瀉兩天 專家稱是油魚冒充
    銀鱈魚沒有了?對,只有龍鱈魚了?對,那這兩種魚有什麼區別呢?魚不一樣,對。也是鱈魚,鱈魚有很多品種的。」服務員介紹,銀鱈魚賣完了,而龍鱈魚也是鱈魚,味道也不錯。點完菜一會兒,一道龍鱈魚就上了桌,四片魚肉,肉身金黃泛著油光,頓時香氣四溢。同是鱈魚,為何銀鱈魚和龍鱈魚的價格卻不一樣呢?龍鱈魚又是什麼樣的鱈魚呢?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水產批發市場。
  • 滬上家樂福以油魚冒充鱈魚 單看魚塊難分品種
    昨天上午,北京網友「Triple顏」在個人微博上質疑家樂福「李代桃僵」,用油魚代替鱈魚導致她家寶寶吃了拉肚子。「@上海熱門資訊」發帖稱,「在家樂福給寶寶買的鱈魚,原來是油魚,在歐洲被列為有毒魚種,是禁止上市的,太特麼坑爹了!」而明星「@馬伊琍」也在微博發帖稱,女兒吃了冒充鱈魚的油魚,導致腹瀉。對此,家樂福方面昨天明確回應:在其商品系統中只允許銷售鱈魚,並保證在銷產品證照齊全。
  • 披著鱈魚皮成都油魚仍在賣 專家:油魚多吃易拉肚子
    2月19日,本報記者在歐尚超市華陽店買到的水鱈魚片  打著鱈魚的旗號卻賣的是油魚。去年惹得孩子拉肚子的「鱈魚」被曝光,各大超市將其下架。近日,有市民發現「山寨」鱈魚重現市場。華西3·15記者調查發現,廉價鱈魚大多銷往中低檔餐館、自助餐廳和超市。不過,因目前沒有相關的行業標準,商家仍在打擦邊球,以次充好。  去年,低價劣質「油魚」冒充高檔鱈魚銷售、惹得孩子拉肚子的事件,引起消費者高度關注。各大超市紛紛將其下架。
  • 都叫「鱈魚」,價格為何相差十多倍?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鱈魚產品價格懸殊,最便宜的一斤只有30元,最貴的一斤高達442.5元。價差高達十幾倍,為什麼呢?現象:都叫鱈魚,價格差距高達十幾倍近年來,鱈魚在國內市場上名氣越來越大, 已成為高檔魚類的代表之一。
  • 油魚冒充鱈魚 掛羊頭賣狗肉何時休
    兩個不同的品種,硬是要互換身份,油魚冒充鱈魚,並在市場上大肆出售。這樣一來,油魚身價倍增,老百姓卻深受其害,而不知,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到底何時才能休止,老百姓的合法權益何時才能得到有效地保護。
  • 永輝超市澄清非「油魚」冒充而是「水鱈魚」,水鱈魚是什麼魚?
    然而,近日,經過該媒體記者向永輝超市「鱈魚塊」供應商和永輝超市進一步核實,超市並未售賣「油魚」,售賣的「鱈魚塊」實際上是產自俄羅斯的深海魚——細鱗壯鱈,行業俗稱「水鱈魚」。    那麼,水鱈魚到底算不算冒充鱈魚呢?
  • 油魚冒充鱈魚 文章回應爆粗口:一個父親的憤怒
    家樂福被指油魚冒充鱈魚賣 馬伊琍聲討  東方網4月19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在家樂福給寶寶買的鱈魚,原來是油魚,在歐洲被列為有毒魚種,是禁止上市的……」昨天,這樣一條信息在微博上快速轉載,連明星馬伊琍也發博稱女兒曾吃了冒充鱈魚的油魚。
  • 「掛鱈魚標牌賣油魚」惹眾怒
    昨天,網上傳言稱「超市以油魚充鱈魚賣」,激起千層浪。該傳言後被藝人馬伊琍轉發,引發輿論關注,馬稱自己4歲的女兒曾因誤食假鱈魚,拉稀不止。 油魚冒充鱈魚的情況是否真的存在?記者昨走訪滬上多個海鮮市場,發現個別地方確實存在「以油充鱈」的現象,而海鮮市場價格的混亂,更是讓消費者如霧裡看花,難辨真假。
  • 怕買到油魚!六招分清鱈魚和油魚的區別
    3年前馬伊琍也曾在微博上指出,她的孩子也吃了在超市買的鱈魚,最後導致腹瀉。後經實驗室檢驗人員檢測說,孩子的排洩物全是脂肪,她懷疑買的鱈魚是油魚冒充的。那麼,油魚吃多了有什麼害處?油魚內含的蠟酯,雖然並非有毒,但人體難以消化,並累積於直腸,故部份人進食後,會導致腹瀉、腸胃痙攣等不適,油份可能會不斷從肛門流出。
  • 孩子吃了「鱈魚」拉出油 業內人士:真鱈魚難買到
    據現場觀察,此處散裝鱈魚每斤價格只有十多元,而魏女士購買的就是這種。該超市工作人員表示,這種鱈魚就是真正的鱈魚,因為年後促銷打折,所以才賣得便宜。隨後,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又走訪了幾家大賣場,發現各家售賣的鱈魚種類很多,最貴的銀鱈魚和最便宜的散裝鱈魚價格竟相差十倍以上。在三亞灣海鮮市場,鱈魚相較於其他賣場種類更全,絕大多數都是以魚段的形式出售。
  • 網傳超市把油魚當鱈魚賣 天津市家樂福未見銷售
    內容提要:日前,一則「網曝超市油魚當鱈魚賣,食用易致腹瀉」的新聞被多家媒體報導,聲稱家樂福超市用一種名叫「油魚」的魚類冒充鱈魚出售,消費者在食用後容易出現腹瀉等不良反應。天津北方網訊:日前,一則「網曝超市油魚當鱈魚賣,食用易致腹瀉」的新聞被多家媒體報導,聲稱家樂福超市用一種名叫「油魚」的魚類冒充鱈魚出售,消費者在食用後容易出現腹瀉等不良反應。
  • 真鱈,鱈魚,銀鱈和冒充鱈魚的魚類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市場上帶鱈字的魚類很多,如真鱈,鱈魚,銀鱈,…..雖然這些魚名都帶鱈字,但分類地位、商品品質和市場價格相差很大.有人曾帶鱈字的魚充當真鱈以次充好;也有的把某些低值魚類的市場名加個鱈字,冒充鱈魚以假亂真。
  • 油魚假冒鱈魚吃了拉肚子 青島超市便宜鱈魚下架
    島城某超市賣的便宜鱈魚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稱「在家樂福給寶寶買的鱈魚,原來是油魚,在歐洲被列為有毒魚種」。網友格外提到油魚不易被溶解吸收,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腹瀉。  看到網上的報導後,她才覺得女兒是吃了冒充鱈魚的油魚,並質疑超市將油魚當鱈魚賣,為何沒有監管部門來處理?當天下午,馬伊琍的老公文章也轉了這條微博,並爆粗口怒斥。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在幾年前就曾有媒體爆出有人拿油魚冒充鱈魚賣,讓消費者吃了身體不適。網上也有不少熱心的網友發表見解,告誡便宜鱈魚很多都是假冒的,不能吃。
  • 油魚冒充大馬哈魚 顧客吃完後肚子不舒服還排油
    現如今,越來越多美味的河鮮、海鮮出現在人們的餐桌。舌尖上的味道有了,但舌尖上的安全能否保障呢?近日,常州市民陳先生外出吃飯結果吃出了問題。近日,陳先生和幾個朋友在一家飯店吃飯,點了店家推薦的一百多塊錢一斤的東北特色大馬哈魚,可是吃完回家肚子就不舒服了。常州市民陳先生說:「吃完第二天回去拉肚子,查了下,可能是油魚冒充的,吃完第二天反應比較異常,排油。網上查了,不法商家把油魚冒充大馬哈魚銷售。」於是,陳先生立即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反映了情況。
  • 油魚變身鱈魚 「魚之惑」不能悄悄沉入水底
    「在家樂福給寶寶買的鱈魚,原來是油魚,在歐洲被列為有毒魚種,是禁止上市的,太坑爹了!」昨天上午,北京網友「Triple顏」在個人微博上質疑家樂福「李代桃僵」,用油魚代替鱈魚導致她家寶寶吃了拉肚子。而明星「@馬伊琍」也在微博發帖稱,女兒吃了冒充鱈魚的油魚,導致腹瀉。
  • 這種「鱈魚」肉厚刺少,卻是「油魚」冒充的,很多人喜歡給孩子吃
    這種「鱈魚」肉厚刺少,卻是「油魚」冒充的,很多人喜歡給孩子吃現在好多人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都煞費苦心,在孩子小時候,除了買了一大堆營養品,有國產的,還有進口的,主要對孩子有益的食物,絕對不會吝嗇。不過,有的商販動起了歪腦筋,用一種叫做「油魚」的熱帶海魚冒充鱈魚,這種「假鱈魚」從外觀上看,跟真的沒有什麼差別,魚刺少,肉厚實。
  • 6歲男孩疑食用「鱈魚」後腹瀉,專家:很有可能是買到了油魚
    事件曝光之後,永輝超市成都部分門店的「鱈魚塊」在12月5日已經下架,產品供貨商稱,將完善產品出售標籤上的配料信息,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博士李學鵬表示,孩子食用「鱈魚塊」後出現腹瀉,很有可能是買到了油魚。
  • 油魚冒充大馬哈魚:男子吃了一放屁就肛門漏油
    切魚的流程看起來很透明,要多少切多少,然後放進一個大鐵鍋裡現燉。「我大概切了4.9斤,老闆給我們打了8.8折,再抹去零頭最後價格是730元。」陳先生說,他們還點了些配菜。魚肉在大鐵鍋燉個15分鐘就可以吃了。「吃起來和鱈魚有點像,味道還可以的,就是有點油油的,但我們都沒吃過大馬哈魚,以為本來就這樣。」
  • 飯店疑用油魚冒充「大馬哈魚」 顧客拉出紅油
    切魚的流程看起來很透明,要多少切多少,然後放進一個大鐵鍋裡現燉。  「我大概切了4.9斤,老闆給我們打了8.8折,再抹去零頭最後價格是730元。」陳先生說,他們還點了些配菜。  魚肉在大鐵鍋燉個15分鐘就可以吃了。「吃起來和鱈魚有點像,味道還可以的,就是有點油油的,但我們都沒吃過大馬哈魚,以為本來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