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三輪中科院/深圳產業基金/中航數億元賦能航順HK32MCU無邊界生態

2020-12-17 電子發燒友

國資三輪中科院/深圳產業基金/中航數億元賦能航順HK32MCU無邊界生態

航順晶片公司 發表於 2020-12-15 09:12:10

  隨著智能智慧萬物互聯快速發展,32位MCU/SOC爆發式增長,需求品種複雜多樣,32位MCU/SOC企業研發投入和流動資金巨大,尤其是超長戰線的生態打造需要更多金錢和漫長時間投入!

  80後半導體二十年MCU產品定義和市場經驗老兵劉吉平在已經實現億元財富自由的情況下,再次傾家蕩產投入與原華為海思/日本富士通資深研發老兵王翔團隊強強聯合踏上航順HK32MCU自主品牌創業道路。

  航順晶片創始人董事長劉吉平負責戰略 市場和操盤,聯合創始人CTO王翔負責研發和生態建設把控。四年來,他們從零開始,從未融資一分錢,完全靠自有資金潛心研發和銷售一步一個腳印高速發展。這在各種半導體企業頻繁暴雷的今天,難能可貴。或許是為了企業更加快速發展:

  據可靠消息和企查查:航順HK32MCU一年內連續完成中國最大央企中航集團中航聯創Pre A輪戰略投資,A輪深圳市引導基金加法壹號領投後,再獲B輪中國科學院國科投獨家戰略投資,一年內三輪合計數億元戰略融資。

  這是中國科學院國科投和中航集團中航聯創投資32位MCU賽道的唯一企業。航順晶片HK32MCU到底有什麼魅力能撼動中國最高的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和中國最大的央企中航集團投資呢!

  我們有幸採訪到航順晶片CFO餘老師,他說到:早期投資界都熱衷於投資網際網路和房地產,很少有專業的人投資半導體,尤其是天使投資,32位MCU/SOC賽道千億市場而且隨著智能智慧萬物互聯還會高速爆發,在調研這個賽道和創業初期中國自主可控幾乎是零,那麼大的市場,那麼大的機會,劉總和王總覺得機會非常大, 劉總20年MCU的半導體經驗,對32位MCU產品定義和市場把握度非常有把握再加上和王翔研發團隊強強聯合,劉總就自主投資了幾年,雖然遭遇很多的質疑和詆毀有時候覺得很莫名其妙,但始終堅信我們的敵人只有我們自己,我們唯一在乎的是堅持做好產品,服務好客戶,吸納更多高度契合航順企業文化人才團隊完成航順HK32MCU無邊界生態平臺級企業願景。

  至於幾家巨頭為何都選擇航順HK32MCU,餘老師說其實很簡單,很多投資人聽故事看PPT,我們的股東投資人都是高度專業的,首先他們確定了32位MCU賽道必須投資一家並且要擁有國內最好研發技術又有市場能力的企業,他們非常欽佩劉總的格局 落地能力和制定的戰略以及航順願景,也無比認可CTO王總團隊的技術實力,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認為企業家說了不算,家家都說自己是最好的厲害的,他們用了一年到兩年時間調研了國內幾乎所有的MCU公司,用了最笨也是最好的辦法,拿著眾多國內MCU或自己測試或自己投資的客戶測試對比,確認無疑航順HK32MCU從產品穩定性 功耗 兼容性 產品種類 創新性 智慧財產權 團隊凝聚力穩定性 未來潛力等短短三年時間綜合方面都是非常優秀才最終押注投資32位MCU賽道航順晶片。中科院中航都表示將全面賦能有求必應從供應鏈 資金 企業管理 客戶等各方面資源幫助航順晶片在短時間內快速崛起壯大。更為重要的是劉總一直沿著航順偉大願景布局積累股東硬核資源,而不僅僅只是資金。

  航順晶片公司介紹

  「32位MCU哪家強 航順晶片挑大梁」航順晶片全球總部2014年成立於深圳,全球研發中心設立於成都。目前已連續完成中國最大央企中航集團中航聯創Pre A輪戰略投資,A輪深圳市引導基金加法壹號領投,B輪中國科學院國科投獨家戰略投資三輪合計數億元融資。

  先後獲得「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深圳總決賽亞軍」「深圳青年科技創新十大風雲人物創業之星」「深圳龍華2018/2019連續2年中小微科技創新百強第一名」「新中國成立70周年深圳三十大創業榜樣」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獲得智慧財產權貫標證書,共計申請百餘項核心專利智慧財產權,2019/2020連續兩年世界半導體大會被評為「中國2018十大IC獨角獸」。

  已量產ARM Cortex-M0/M3/M4/世界超低功耗7nA等十四大家族300餘款通用/專用32位MCU。孵化交付二十餘家定製化領域戰略合作夥伴。已批量應用在汽車電子,醫療電子,工業和消費類電子以及智慧城市智慧家庭等各大場景。

  作為世界頂級MCU研發團隊通用/專用/定製化HK32MCU為核心打造航順無邊界生態平臺級企業為願景,航順HK32MCU掌握核芯科技,讓萬物互聯更智慧,讓智慧生活更美好為使命持續耕耘!

  戰略投資方:中國科學院國科投

  中國科學院成立於1949年11月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全院共擁有12個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學(與上海市共建上海科技大學)、130多 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270多 個野外觀測臺站,承擔20餘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行,正式職工7.1萬餘人,在學研究生6.4萬餘人。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學學科體系、物理、化學、材料科學、數學、環境與生態學、地球科學等學科整體水平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一-些領域方向也具備了進入世界第一方陣的良好態勢。在解決關係國家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上,已成為不可替代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戰略投資方: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航聯創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航空工業」)是由中央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是國家授權的投資機構,於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 第二集團公司重組整合而成立。航空工業設有航空武器裝備、軍用運輸類飛機、直升機、機載系統、通用航空、航空研究、飛行試驗、航空供應鏈與軍貿、專用裝備、汽車零部件、資產管理、金融、工程建設等產業下轄100餘家成員單位、26家上市公司,員工逾45萬人。註冊資本640億人民幣年營業額達4000多億人民幣。世界500強企業排名143位。

  戰略投資方:深圳市引導基金(深圳市加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市加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創始人陶軍博士(原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高新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創立,深圳市產業引導基金以及23位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或創始人如大族雷射/海能達/科陸電子等聯合出資設立。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融資】一年內三輪融資!中科院、深圳產業基金、中航數億元賦能...
    1.一年內三輪融資!中科院、深圳產業基金、中航數億元賦能航順HK32MCU無邊界生態2.【中國IC風雲榜獨角獸公司候選1】甬矽電子:立足現有封裝產線,著重布局SiP3.月產11.5萬枚8英寸晶圓片,14億美元無錫SK海力士M8項目投產4.
  • 深圳:打造國資國企改革先行示範樣本
    深圳國有經濟以年均28.9%的速度,實現了總資產增長2.64萬倍。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國資國企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與2012年相比,2019年市屬企業總資產增長6.3倍,年均增長32.9%;淨資產增長4.2倍,年均增長26.5%;營業收入增長7.2倍,年均增長35.1%;利潤總額增長6倍,年均增長32.2%;上繳稅金增長7.3倍,年均增長35.2%。
  • 被一隻天使母基金改變的深圳早期創新生態
    深圳天使母基金已投子基金之一,深圳淮澤中釗天使基金的管理人——前海方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主管合伙人高昂告訴記者:「這對創業者而言是好事,豐富了早期創新的生態,也有利於科技創新企業的快速成長。」近日,南方日報調研團隊來到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天使母基金管理公司」),了解到近幾年深圳早期創新生態的變化過程及背後動力。
  • 向「生態賦能型」公司進化的天下秀,投資將扮演重要角色_產業綜合...
    第四個階段是產業生態階段,也就是沿著產業的上下遊進行生態布局。  比如,當小米把智慧型手機的性價比優勢做到極致時,就不得不考慮投資生態鏈上下遊了。今年三季報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小米共投資超過300家公司,總帳面價值395億元,同比增長37.5%。
  • 國資國企改革「深圳樣本」
    目前,深圳已形成市國資委直接監管、「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基金群」輔助履職、產業集團市場化運作的國資監管運營體制。「理順了出資人制度和國資監管制度,有利於站在全市高度,推進國企整合,提升國企整體競爭力。」胡朝陽說。   為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深圳國資堅持推進國企經營機制市場化改革。
  • ...數負增長,頭部優勢顯現,中信重回第一,國盛、中信建投、中航亮眼!
    國泰君安證券和光大證券增幅分別為21.32%和16.18%。其中,中信建投證券的增幅最為矚目,其行業排名直接從2018年的第13名提升到2019年第3名。2018年,中信建投證券對研究部門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布局進行了調整,32歲的TMT行業首席分析師武超則,出任研究發展部行政負責人、董事總經理,挑起研究轉型大梁。
  • 佰才邦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歌華絲路金橋基金參與投資
    本輪融資由綠地集團、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聯合領投,北京歌華絲路金橋傳媒產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歌華絲路金橋基金」)跟投,總融資規模數億元人民幣,為目前國內5G領域單筆最大融資額。歌華絲路金橋基金由深圳市絲路金橋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絲路金橋」)和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歌華有線」)共同發起設立,基金總規模100億元人民幣,重點投資於高科技、文娛、傳媒行業。
  • 安徽省國資馳援長信科技 蕪湖鐵元13.9億元執掌控股權
    13.9億元戰略入主長信科技長信科技成立於2000年,2010年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公司一直沿著輕薄型觸控全貼合產業思路,逐漸形成了從導電玻璃、觸控玻璃、鍍膜、減薄加工到觸控模組、顯示模組,再到觸控顯示一體化全貼合、顯示模組和蓋板玻璃全貼合等完整的產業鏈條,產品涉及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
  • 東久中國聯手中航信託共同成立100億產業園區股權投資基金
    2016年12月8日,中國領先的總部園區和現代化工業園區的投資、開發、建設及運營商東久工業地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東久中國」)宣布,聯手中航信託共同成立東久至彥股權投資基金,首期基金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該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將用於投資中國一線城市及部分1.5線城市的現代化綜合性的產業園區。
  • 深圳國資再出手 麥捷科技有望變身國企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   深圳國資入股上市公司再下一城。麥捷科技3日午間,遠致富海2日與公司控股股東動能東方籤訂股權轉讓協議。
  • 特力A背後的「國資」奇兵
    表面上看,深圳燃氣與一隻規模6億元的併購基金合作並不是什麼大新聞,對公司的近期股價也沒有明顯的影響,但上述兩次合作的背後,都是深圳國資改革這盤大棋局的又一次重要落子。  背景不簡單  根據合作協議,深圳燃氣和燃氣產業基金雙方共同進行投資,具體投資比例根據併購項目情況雙方另行協商。
  • 三級國資入股賦能 易事特邁向新徵程
    第一筆轉讓價款11.51億元將全部用於歸還東方集團的股權融資款,以此降低東方集團的股權質押比例。第二筆轉讓價款6.988億元將用於東方集團承接上市公司在光伏集成業務對應的應收帳款以及所收購光伏電站對應的應收電費補償款,東方集團也將在《股份轉讓協議》籤署後一年內補足與債權轉讓價款相差的1.786億元。
  • 大成產業投資公司首支母基金成功備案,管理規模突破13億元
    大成產業投資公司首支母基金成功備案,管理規模突破13億元 近日,公司出資監管企業江西大成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成產業投資公司)管理的首支母基金——南昌九疇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 國資搭臺、科技賦能、文旅升級,泰安推動大健康產業布局發展
    泰山黃精是泰山「四大名藥」之一,具有保健價值和藥用價值,以前因缺少良好的產業發展,百姓種植積極性不高。今年5月,泰安市國資委下屬的山東綠色發展集團聯合泰安市仙露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山東泰尚黃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黃精產業化發展。「『政府背景+國資平臺+專利技術』讓我們底氣更足了。
  • 數夢工場B輪融資6億元 繼阿里入股後又獲浙江國資投資
    據了解,數夢工場創立於2015年3月,聚焦大數據行業,定位於新型網際網路平臺開發和服務。2017年6月,數夢工場獲A輪融資,獲得阿里巴巴集團、銀杏谷資本和光大實業資本等投資,估值10億美元。而此次B輪融資後,公司估值達15億美元。而此次6億元的B輪融資是由浙江省國企改革發展基金和浙商創投聯合主投。
  • 向「生態賦能型」公司進化的天下秀,投資將扮演重要角色
    (原標題:向「生態賦能型」公司進化的天下秀,投資將扮演重要角色)11月27日,天下秀數字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556,以下簡稱天下秀)發布公告,將以自有資金9900萬元人民幣認購深圳晨源鴻策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
  • 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基金全面促進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高精尖...
    1.市區聯合,三輪驅動,助推產業轉型升級。注重市區兩級資金、產業的協調聯動,根據北京市各區產業功能定位,結合各區優勢支柱產業,以區級資金為驅動力、區域投資平臺為驅動連接器,加強市區兩級聯動發展,同時以「區域投資平臺+龍頭企業+知名投資機構」三輪驅動形成合力,協力推進區域經濟及優質企業發展,穩步推進本市產業轉型升級。2.加快生態鏈構建,促進重點產業可持續發展。
  • 攜手萬融等推產業基金 校寶在線深入賦能教育服務產業
    秉持「推動教育服務加速進步」的初心,校寶聯合萬融資本等企業,推出首個針對教育服務產業的投資基金——校寶萬融教育產業早期投資基金,深入布局S2B的賦能平臺戰略。  據介紹,該基金首期規模為5,000萬,依託萬融在教育投資領域的豐富經驗和資源,發揮校寶在連接並改造教育產業供應鏈上的平臺功能。基金將專注於扶持教育服務產業的初創企業和優質項目,推動教育市場新興力量發展壯大。
  • 貝因美再迎國資背景股東,託底效應或大於資源獲取
    今日,貝因美方面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證實,此次信達華建背後確實有國資背景。不過,除此之外,其並未給到更多信息。2018年底,貝因美曾對外表示,其與長城國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通過資產管理、併購重組、股權運作、價值管理等手段,優化企業資源配置,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升級,促進企業內涵價值提升。
  • 中航愛創客:國有軍工企業做大中小企業融通遇到的六大問題
    中航聯創副總經理唐雁斌告訴創頭條。做融通的需求還在於,航空產業市場規模巨大,若融合得當,將強有力帶動經濟。在國外,航空產業對地方經濟的助推比是1:10到1:15,而我國目前這個比例較低。「從企業內部和外部環境來說,都是非常需要我們做融通這個事情,而我們也希望走出一條中國版大軍工產業的發展之路。」唐雁斌告訴記者。航空工業集團如何做企業融通?還有哪些問題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