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滿分作文對高考影響深遠,學生老師該深刻領會,否則後悔莫及!

2020-12-17 騰訊網

浙江滿分作文對高考影響深遠,學生老師該深刻領會,否則後悔莫及!

浙江高考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鬧得沸沸揚揚,現在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浙大文學院副教授陳建新已被停止一切與考試有關的活動;陳建新的其他問題有關部門將展開調查。這個事件一開始是討論《生活在樹上》該不該得滿分的問題,後牽涉出陳建新違規違紀等問題。人們揪住這篇作文揪住陳建新不放,小而言之是為追求高考的公平公正,大而言之是為追求社會的公平公正。

作為將來要參加高考的高中生,至少在五年內參加高考的高中生,別以為今年這個「滿分作文事件」「陳建新事件」和自己無關,如果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這個事件和未來幾年內參加高考的高中生密切相關!不好好關注採取相應複習對策,後悔莫及。

1.關於《生活在樹上》該不該得滿分的爭論。

陳建新認為該文: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但普通人到一些專家學者持反對意見,認為該文詞不達意、晦澀難懂、故弄玄虛,簡單的東西刻意複雜化,不該倡導!

兩派意見爭論最後沒有一個定論,但陳建新被停止一切與考試有關的活動,這表明什麼?表明陳建新的喜好將成為過去時,扔進垃圾箱裡了。某些學生為了獲得關注獲得高分,故弄玄虛不講人話寫文章,刻意迎合閱卷權威的口味,好端端的文章盡力寫成「天書」以期獲高分的時代將成為過去了。

2.關於陳建新的考前指導

陳建新這次被人舉報一大根源就是「既做教練也做裁判員」,以自己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的身份出書、開講座、輔導等等,聽過他講座、買過他書、接受過他輔導的學生,假如按照他的要求寫高考作文,分數怎樣?不言而喻!20年來陳建新霸佔著這個位置,條條利益鏈很清晰,也給廣大的浙江高考生以及廣大的高三語文老師灌輸了某種高考寫作的理念。

整整20年的高考指揮棒的指點,對許多高中語文老師來說已經根深蒂固了,對一些參加校外培訓輔導的學生來說也是印象深刻了。如今一切都將煙消雲散,明年起的高考作文評價標準肯定會發生變化,不說人話不用人言的作文不一定能得高分哦。高中生和高中語文老師必須及時改弦易轍,及時轉變教學思路了,否則真的會後悔莫及。

這一事件的意義不僅局限於浙江,對全國高考作文評價標準也將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全國的高中生及高中老師都應引起重視。這一事件很明顯具有高考作文評價標準的風向標意義。作文該怎麼教、怎麼寫,也許從這一事件後將出現一條明顯的分水嶺。

各位,你們覺得明年起高考作文評價會發生變化嗎?

相關焦點

  • 浙江滿分作文對高考影響深遠,學生老師該深刻領會,否則將後悔
    浙江滿分作文對高考影響深遠,學生老師該深刻領會,否則將後悔!浙江高考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鬧得沸沸揚揚,現在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浙大文學院副教授陳建新已被停止一切與考試有關的活動;陳建新的其他問題有關部門將展開調查。這個事件一開始是討論《生活在樹上》該不該得滿分的問題,後牽涉出陳建新違規違紀等問題。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爭議!碎了某些人想讓學生棄祖宗,學洋作家的夢
    這篇作文在剛開始閱卷時,第一位閱讀老師只給打了39分,第二和第三位閱卷老師給打了55分,最後這篇作文經過陳建新任組長的閱卷組討論,最後陳建新拍板給滿分。這樣一篇具有高考導向性的滿分作文就出來了。隨著這篇作文引發的巨大爭議,人們關注的焦點從這篇作文轉移到閱卷組組長陳建新身上,陳建新202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閱卷老師的評價有點匪夷所思
    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高考就是一座獨木橋,孩子們拼了命的學習,就是希望能夠和高考搏一回,博一個美好的未來,因此,在考試的時候,孩子們都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能打贏這場翻身仗。對於語文考試,在很多學生眼裡,只是考試的開始,可是卻有人不出意外的放了大招,而且是一招致勝,贏得了高考語文滿分的好彩頭。
  • 廉價的批判:2020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爭議,沒讀懂不該成為批判理由
    2020年第一篇高考滿分作文一經公布,便引起了廣泛爭議。這篇作文名叫《生活在樹上》,是浙江省的一名考生所作。由於內容表達頗為深奧,詞語頗為晦澀,因此這篇作文獲得滿分遭遇了很多人的反對和批判。這樣看來,第一個表示「反對」的人應該是「第一位高考閱卷老師」。這位老師只給了39分,這個分數在高考作文等級中只算得上「三類作文」,其理由澤不言而喻,根本「不知所云」。但是另外兩位老師卻給這篇作文打了55分的高分,屬於「一類作文」。隨後交由評審組聯合裁定,最終判為「滿分」。評審組專家給出的最後意見是「滿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
    還原這場高考滿分作文風波的經過就會發現,在「一考定終生」的壓力之下,學校、老師、作文期刊社、家長與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場自發的共謀。 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語文出版社原社長王旭明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說,該作文思想平庸,詞彙堆砌,用詞詰屈聱牙,是其最大問題。他覺得這篇作文不宜給滿分,「其實,第一位老師給39分是對的,只可惜這回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卻被多數人和權力否定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為什麼配不上滿分?
    2020年高考,一位浙江考生的作文得了滿分,題目是《生活在樹上》,這一篇滿分作文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認為用詞晦澀,生套名人言句,算是佳作,得滿分有點兒不配拿。據說實際閱卷也是這樣,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閱卷老師給了55分,作文審查組的老師認真審閱後,才給了滿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截屏圖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你真的看懂了嗎?
    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一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熱議。當下最熱的高考話題,碰上「滿分作文」這樣的標籤,引爆網絡話題自然水到渠成。浙江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這篇文章何以讓高考閱卷老師這般青睞?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對該滿分作文點評稱,「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你能看懂嗎?文章因艱深晦澀引發熱議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中國知網顯示,浙江教學月刊社是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面向中小學師生,直接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教育類報刊社。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風波始末
    今年的浙江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了一場持續近半個月的風波,各方圍繞「該不該打滿分」的問題爭議不斷,並對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陳建新發出質疑,還有人舉報陳建新「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授課」。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滿分作文?
    最近,浙江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上刊登了一篇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這篇作文的題目是《生活在樹上》。1《生活在樹上》何以得滿分?浙江教學月刊在刊登該文章時也做了相應的點評,點評中表示,這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 39分,但後面的兩位閱卷老師都給出了 55分的高成績。因為閱卷老師給出的成績誤差比較大,所以審查組的老師認真讀了這篇作文,一致決定給出滿分成績。
  • 對不起,原諒我讀不懂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衝上了熱搜。關於它的爭議很多。有人認為此篇作文晦澀難懂不知所云,純屬炫技,也有人認為它深奧有哲理,文學素養高。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看第一遍,感覺不像是一個高三學生寫的考場作文,然而,細讀後你會發現,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而本屆高考,用這樣的方式引證各種名人名言的作文太多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你滿在哪裡?是《熟悉》還是《赤兔之死》?
    高考雖然已經結束,但是關於高考的議論並沒有結束,尤其是一篇《生活在樹上》的浙江滿分作文,一時間,把高考作文評閱推上了關注的焦點位置。近日,浙江省公布了《生活在樹上》這篇滿分作文,以及閱卷點評,一時間,其所引發的爭議更是如潮水般湧來。大家最大的反應就是:怎麼看不懂?給滿分,合適嗎?作為高中語文老師,講臺俠想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有內幕,「這是誣陷」
    有人認為,這位考生的知識面和閱讀量令人印象深刻;也有人認為,考生故意炫技,這樣的寫法不值得提倡。根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該作文最初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教育類報刊《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率先刊,並配發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副教授陳建新對該作文的點評,但隨後該公眾號就刪除了該文章。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該不該給滿分?
    最近浙江一考生的高考作文引起了輿論譁然,到底該不該給滿分?浙江高考滿分作文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晦澀難懂的語言,何以傳達深刻思想?
    近期,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絡上引起熱烈討論,網友紛紛直呼:看不懂。更有網友對之進行解讀,將之譯為「說人話版本」,可以見得,這篇高考作文委實不是在說人話,與社會大眾是脫離的。我們作文,要有「讀者意識」,很顯然,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沒有「讀者意識」的代表。但這也是多年以來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留下的一個弊病。高考作文的規則讓學生學會了套路作文,最終反而少了對自己思想的詳細刻畫。假大空、文縐縐的話語充斥了高考作文的主流,理論概念的堆積埋沒了學生的獨立思考。
  • 浙江的高考滿分作文,現在不是答卷而是考題
    繼浙大學生努某某之後,浙大教授又成功吸引了大家的關注。01高考滿分作文素來容易引發熱議,但招致一片非議的情況,卻並不多見。今年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即為一例。「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閱卷老師:作文想得高分,離不開大量閱讀
    近日,浙江教學月刊公布了浙江高考語文第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這篇作文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對該滿分作文點評: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高考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看第一遍,感覺不像是一個高三學生寫的考場作文,然而,細讀你會發現,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
  • 教學月刊披露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後又刪文,具體詳情是...
    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在「教學月刊」的文章中,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對該滿分作文點評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