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閱卷老師的評價有點匪夷所思

2020-08-27 學霸成長路

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高考就是一座獨木橋,孩子們拼了命的學習,就是希望能夠和高考搏一回,博一個美好的未來,因此,在考試的時候,孩子們都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能打贏這場翻身仗。


對於語文考試,在很多學生眼裡,只是考試的開始,可是卻有人不出意外的放了大招,而且是一招致勝,贏得了高考語文滿分的好彩頭。


大家一定都很好奇高考滿分作文什麼樣?高考高分作文怎麼寫?


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麼感觸,其實這篇作文在評為滿分的時候,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剛開始的老師給的是39分,後面兩位老師給了55分,在最終評價的時候又變成了滿分作文。

作文的題目是「生活在樹上」,開篇第一句「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


這樣的開頭,連續拋出「海德格爾的名言」和生僻的「嚆矢」。馬丁·海德格爾,德國哲學家是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嚆矢,比喻事情的開端。


直到看到文章的中部,才明白「生活在樹上」的含義可以從「生活在樹上的柯希莫」中尋找到呼應,直到文章結尾,說出文章的主題:始終熱愛大地,又體現個體的超越性。

針對這篇作文,褒貶不一,有的網友認為寫的晦澀穩重,讓人不容易讀懂。尤其是能用正常的文字表達為什麼要用生僻字,更加讓人不容易看懂文章具體要表達的意思。


在高考的大環境下,給出滿分需要有力的理由,滿分作文也具有極大的示範意義——說得極端一點,今年的滿分作文長什麼樣,明年大部分考生會嘗試寫的作文就可能長什麼樣。

那麼閱卷老師給出了什麼樣的滿分理由呢?核心是這兩句話:

文字的老道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邏輯嚴謹,說理到位。


這位陳建新副教授還不忘暗搓搓貶低一下第一位閱卷老師

「文字的老道與晦澀同在」一句,筆者認為恰如其分。然而「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我們得仔細看看。

鑑於文章的文字實在過於老道和晦澀,我們不妨把全文用大白話簡單翻譯一下(以下每段對應原文中的每一段):

家庭和社會傳統的期望似乎已經過時,但在掙脫它們之前,還應該在這種傳統期望和追求超越性之間再糾結糾結。


追求超越性是人與生俱來的,但一味批判傳統就不好了。就算理想和現實有落差,這也不能成為我們走極端的理由。就算我們已經有了翔實的理想,也不能自認為真的打好了基礎。


人是社會性的,追求超越性也要憑藉社會力量,積累社會經驗。

對超越性的追求,是被家庭和社會傳統形塑的,沒了後者我們會失去自我。

對家庭和社會傳統的批判要建立在對其的體驗之上,否則我們沒有資格批判。

所以不妨謹慎一點,別忘了家庭和社會傳統的重要性。

所以,在追求超越性時也別忘了家庭和社會傳統的重要性,還是糾結糾結吧!

經歷過高中的大部分讀者想必都明白,相比於語言平實、邏輯清晰的優秀說理文章,高考作文對語言華麗、用典頻繁、立意「浪漫」、文採斐然的文章具有明顯的偏愛。清晰明了地說清楚一件事,似乎永遠都是語文考試最不注重的方面。然而,許多高中畢業生在此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會漸漸明白,從職場應用到學術寫作,我們真正需要的,正是語言平實、邏輯清晰。


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陳建新教授認為,在「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交口稱讚是「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


很多考生喜歡在文章裡引經據典,但是這篇滿分作文能夠完美嵌入像海德格爾,黑格爾的名言事例,涉及了很多現代社會人類學的理論。


高考取得滿分的作文,行文方式和評卷標準都會對第二年高考產生導向。如果考生沒有足夠量的知識儲備,建議不要去寫這樣哲理性強的作文。否則,缺少過硬的作文技能,很可能會判成不知所云的「高深」作文,拿不到滿意的分數。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到底是文章內容晦澀,本身沒有足夠的吸收力,憑著堆砌辭藻譁眾取寵,還是作者本人寫作功底深厚,博聞強記,考場上寫出這種文風的作文?

歡迎評論,說出自己的看法!

相關焦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截屏圖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 2020高考滿分作文出爐,有閱卷老師只給39分,網友:完全看不懂
    2020高考滿分作文出爐,有閱卷老師只給39分,網友:完全看不懂!2020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今年出現了非常多的學霸,其中有許多數學滿分的考生,令人敬佩。但是,比起數學滿分,高考作文滿分的難度則更大一些,畢竟作文屬於主觀題,要想得滿分必須要幾位閱卷老師達成一致意見,這對考生高考作文的文採、字跡、深度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你怎麼看?
    文章因艱深晦澀引發熱議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中國知網顯示,浙江教學月刊社是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面向中小學師生,直接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教育類報刊社。
  • 時事熱點: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北晚新視覺發布:時事熱點: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延伸閱讀: 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回應爭議:相信會給我一個公正合理的結論   202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因文風和評分標準引熱議。8月7日,湖北武漢前媒體人李未熟實名舉報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認為其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輔導高考作文,疑涉嫌利益輸送。陳建新回應,省教育考試院已知曉情況,「相信組織和領導會給我一個公正合理的結論」。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你能看懂嗎?文章因艱深晦澀引發熱議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中國知網顯示,浙江教學月刊社是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面向中小學師生,直接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教育類報刊社。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閱卷老師:作文想得高分,離不開大量閱讀
    近日,浙江教學月刊公布了浙江高考語文第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這篇作文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對該滿分作文點評: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高考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看第一遍,感覺不像是一個高三學生寫的考場作文,然而,細讀你會發現,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把閱卷老師唬住就能得滿分?
    ,得到了浙江省2020年高考的作文滿分! 8月2日,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作文《生活在樹上》,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閱卷組長頻繁到各地講座、出書
    滿分是如何出爐的《生活在樹上》在一評時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次評分時給了55分,最終,閱卷組中的審核組給出了60分的滿分。李楠是此次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小組的一名老師,此前也多次參與閱卷。多位參與此次高考作文閱卷的語文教師說,這篇作文能得滿分,是因其切合題意,表達出考生的思想和觀點,反映出考生一定的閱讀積累。對於文中出現諸多生僻字詞、哲學概念,評分時已查證。但作文公布後還是非議滔天。知名作家馬伯庸給出了辭不配位的評價。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閱卷組長頻繁到各地講座、出書
    滿分是如何出爐的《生活在樹上》在一評時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次評分時給了55分,最終,閱卷組中的審核組給出了60分的滿分。李楠是此次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小組的一名老師,此前也多次參與閱卷。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高考作文閱卷組人員主要由各地教研員、中學老師、浙大老師組成,前兩者構成直接批卷的主力軍,組成閱卷小組,審核組由浙大老師擔綱,負責複查幾次評分分差過大的試卷。每篇作文要經過三評,三次評分間分差超過一定數值,則由審核組仲裁。審核組還負責評分細則的制定及滿分作文的評定。今年浙江的高考作文閱卷在7月13日到21日間進行。
  • 2020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範文欣賞 生活在樹上全文及閱卷點評一覽
    2020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今年出現了非常多的學霸,其中有許多數學滿分的考生,令人敬佩。但是,比起數學滿分,高考作文滿分的難度則更大一些,畢竟作文屬於主觀題,要想得滿分必須要幾位閱卷老師達成一致意見,這對考生高考作文的文採、字跡、深度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 浙江滿分高考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卻只給了39分,引發網友質疑
    2020年高考第一篇滿分作文出爐,這篇滿分作文來自於一名浙江考生,題目為《生活在樹上》。但是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了55分的高分,經商議最終被判為滿分作文。對於這第一位閱卷老師打的分數,引發了網友們的質疑!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考試院:已收到舉報郵件
    由今年浙江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的爭議持續發酵,並從對「該不該打滿分」的分歧轉向對閱卷組負責人「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輔導高考作文寫作」的質疑,所涉多方相繼發聲。、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省寫作學會副會長陳建新既擔任作文閱卷組長,又編寫出版高考作文輔導書、進行高考作文指導講座等,「既做教練員又當裁判員」,「9日下午,我接到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的電話,表示收到我的舉報材料,已著手調查」。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絕了」,閱卷老師只給39分,馬伯庸:辭不配位
    隨著高考的落幕,各省市的滿分作文也備受大家關注,其中浙江的滿分作文卻受到了極大的爭議。這次浙江高考的作文很有深度,寫作的方向也比較廣泛,相比來說這次作文立意不難,但是想拿高分卻不容易。,從立意到文筆都是出眾的,但第一次閱卷的老師卻只給了39分,原因就是有些文字,閱卷老師不認識。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
    滿分是如何出爐的 《生活在樹上》在一評時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次評分時給了55分,最終,閱卷組中的審核組給出了60分的滿分。李楠是此次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小組的一名老師,此前也多次參與閱卷。
  • 被網友評0分作文成浙江滿分?網友紛紛品讀,閱卷老師卻被舉報了
    高考是現階段最公平的選才方式,為此,每年高考結束,人們都會對各省的人才加以關注。其中,高考中出現的滿分作文也成為了人們爭相品讀的行為。每年都是這樣,但是今年卻表現得有點不一樣。今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起了太多的爭議,更有網友評價作文應該給0分。意外的是,網友一面在對這篇文章反覆研讀,一面就出現舉報的事情。到底怎麼回事呢?大家一起去看看。
  • 被指既當教練又當裁判,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 ,其中有無貓膩?
    8月7日,湖北武漢前媒體人李未熟實名舉報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認為其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輔導高考作文,疑涉嫌利益輸送。陳建新回應,省教育考試院已知曉情況,「相信組織和領導會給我一個公正合理的結論」。此前報導: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出爐,閱卷大組教授:老到和晦澀同在「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
  • 嚆矢、振翮、濫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多的是你不認識的字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文 | 朱軒 楊璐伊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ID: thepapernews),原文首發於2020年8月3日,原標題為《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續集:閱卷組長竟無良「高產滿分作文」
    近日,浙江一位老師被人實名舉報上了熱搜,老師名字叫做陳建新,曾是浙江大學的博士、副教授。原因跟前段時間傳遍網絡的高考滿分作文有關,陳建新就是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的大組長。八月初,《生活在樹上》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曝光,文章引用了大量名人典故,觀點晦澀難懂,文字聱牙繞口,不像一個中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瞬間吸引了大量網友的議論。
  • 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有人直呼看不懂……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據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介紹,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