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範文《生活在樹上》
以下為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範文《生活在樹上》原文:生活在樹上浙江一考生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生活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升上天空。想必看完這篇文章,大多數人和我一樣:什麼意思?寫的啥?好厲害的樣子?我怎麼讀不懂?但是,老師說了,讀不懂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但我想說,這篇文章,不值滿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不說人話,不適合當成範文吹噓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讀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比做英語閱讀還難
2020年高考第一篇滿分作文終於出爐了,這篇滿分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寫,題目為《生活在樹上》。但是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還有閱卷老師直言不建議學生模仿,咋回事?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陳建新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出爐,馬伯庸等名家鋒利點評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閱卷組長陳建新被查,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會取消滿分嗎
閱卷組長陳建新被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會取消滿分嗎?前段時間,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討論和爭議。有欣賞者,認為該作文獨樹一幟,出奇制勝,表現了考生知識的淵博和作文的能力。有鞭撻者,認為該作文詰屈聱牙,不知所云,也好博人眼球不惜累牘連篇掉書袋。好不容易大家的討論告一段落,高考閱卷組長陳建新被查一事,又將這篇滿分作文牽扯了出來。
-
教學月刊披露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後又刪文,具體詳情是...
這2天,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熱議。「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熱議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 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 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遊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浙江省2020年高考作文滿分範文《生活在樹上》,因其艱深晦澀上了熱搜。有人認為這是考生知識積累的展現。也有人認為「文章合為時而著」,應簡潔、易懂、準確。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對閱卷組長教育腐敗的質疑?
難怪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沒有一句話引用自中國古聖先賢的名言佳句,全是外國人的話。難道中國人沒有這方面有哲理的話嗎?答案是否定的。《中庸》裡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屈原的句子「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網友熱議:你覺得該得滿分嗎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怎麼樣?能讀下來嗎?小編估計大家和小編一樣,都是十分艱難的讀了下來,裡面的好幾個詞彙,都要查下字典和典故,才能理解。這就是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從下面語文閱卷組的點評中我們看到,老師提出「文字表述學術化」,「從頭到尾邏輯嚴謹」等評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你看得懂嗎?
全文1782字,閱讀約需3.5分鐘 文/子兮(媒體人)編輯 狄宣亞 實習生 歐陽鑫 校對 吳興發▲滿分作文截圖。浙江某考生的一篇高考作文因為被打了滿分而引起熱議,題目是《生活在樹上》。只要掃一眼,就能發現這篇作文的「吸睛」之處。
-
《生活在樹上》2020高考滿分作文的熱議
今天,這篇高考作文把大家都推上了議論的圓桌,2020年浙江高考的作文題為一則材料作文,讓學生思考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者是錯位。一篇命名為《生活在樹上》的作文,起初在第一位老師打了39分後,後續有兩名老師都打了55的高分作文,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篇神奇文章呢? 我們先來看看這篇文章,自己心裡可以先打個分。
-
關於浙江高考滿分範文《生活在樹上》的三個問題,真的恰如其分?
上述這些不是編的,而是出自一篇浙江高考滿分範文——《生活在樹上》。由於使用了大量生僻字、冷門典故以及學術性用語,令文章艱深晦澀,引發全網熱議。面對爭議,閱卷組組長堅持認為,這篇文章得分&34;。浙江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則表示,已介入調查處理。下面,通過聚焦的幾個問題來看此事。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馬伯庸:辭不配位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馬伯庸:辭不配位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點評2020浙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語言陌生化是語言畸形
2020年浙江高考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原文在左,翻譯在右,我的點評在下:各個培訓機構和作文的指導書也都推崇「語言的陌生化」,也就是不說尋常話,不說人們一下子就能看懂的話。某道精品課在抖音狂轟濫炸的作文課廣告就是如此之流。很多人將浙江的這篇滿分作文和2001的江蘇滿分作文《赤兔之死》相提並論。但是《赤兔之死》雖然使用文言文風格寫就,但是不用翻譯就能讀懂,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現代表達和古文風韻相得益彰。
-
溫儒敏:不要輕易把滿分作文當範文,第一時間披露違規。青鳥點評
:8月5日晚,教育部聘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在個人微博上,就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進行點評,並對閱卷組的評價、高考作文應該考什麼發表觀點。與我昨天發的文章《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主要觀點不謀而合,並回應評分標準、評分方式等問題。但迴避了公民意識和公共理性關鍵問題,這不能不說是作文教學的缺失,更是基礎教育的缺失。我們究竟在培養什麼樣的人?他們在學校過著怎樣的生活?步入社會後怎樣過生活?是被訓練成考試機器還是有文明素養的公民?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獲滿分,閱卷老師有失公允
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經公布,輿論幾乎一邊倒,稱作者裝腔作勢,靠生僻字、引經據典贏得滿分。萬幸閱卷組未公布作者的姓名,不然TA極可能經受一場網絡暴力。作者無辜。應試有應試的策略與技巧,作者不過是賭一把,並且賭贏了。作者文採如何,一篇《生活在樹上》並不能給出定論。重點是,他猜中了閱卷老師的喜好。倒是閱卷老師給出的這個滿分值得一說。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熱議,網友:只有題目能讀懂
導語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經公布便爭議不斷。由於文中出現了大量生僻詞,有人認為考生有著廣泛的閱讀面和較深的文學素養,值得滿分;也有人認為作者刻意用生僻詞及晦澀難懂的表達方式奪人眼球,華而不實。首先,讓我們先一起來欣賞一下這篇滿分作文。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閱卷組長疑利用職務講課賣書遭實名舉報青鳥點評
:高考閱卷是非常嚴肅的事情,關係到每位考生的前途命運,幾乎是社會唯一公平的遊戲,一位大學老師居然當了21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多少考生的前途命運握在他的手裡,若不是這次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東窗事發,他還可以繼續擔任組長,享受講課賣書帶來的種種好處,近水樓臺先得月,兔子也吃窩邊草,這已經不是他的人品問題了,人性是靠不住的,必須從制度上防範,好的制度能使好人變好,壞的制度能使好人變壞,如果組長一年一換
-
捲入滿分爭議後,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被曝涉利益輸送
圖源圖蟲創意芥末堆 李婷 8月11日 報導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再次陷入輿論漩渦。8月9日,就參與編著高考作文書一事,陳建新向澎湃新聞回應稱「這個事情我都不知道」。回顧:經歷三次評分,引起「熱議」的高考滿分作文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公開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2020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