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2020浙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語言陌生化是語言畸形

2020-08-08 微課進行時

2020年浙江高考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原文在左,翻譯在右,我的點評在下:

翻譯來自網絡,如果侵權,請告知!


一篇現代文,卻要附上譯文才能看懂,這著實讓我們有些汗顏。不少人感嘆自己成了文盲,好多詞都不認識。這種感嘆和觀看央視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時的感嘆一模一樣,為了突顯節目的深度,已經死掉的、生僻難懂的字詞紛紛成了考題。各個培訓機構和作文的指導書也都推崇「語言的陌生化」,也就是不說尋常話,不說人們一下子就能看懂的話。某道精品課在抖音狂轟濫炸的作文課廣告就是如此之流。

很多人將浙江的這篇滿分作文和2001的江蘇滿分作文《赤兔之死》相提並論。但是《赤兔之死》雖然使用文言文風格寫就,但是不用翻譯就能讀懂,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現代表達和古文風韻相得益彰。而反觀浙江的這篇滿分作文,雖用現代文寫作,但是人們即使手拿一本新華字典也未必能讀懂,各種句式詰屈聱牙,讓人無法下口。所以,愚以為這兩篇文章是有著高下之分的。

我們先不去忙著去批判,不妨一起來看看這篇作文。

作文題是這樣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題目的重點句子已經標出,意思是:個人的定位和理想,可能和家庭社會給予你的,有所不同。對此你怎麼看?

這個題目非常難,即使人到中年,也未必有個真切的體驗和明確的看法。所以對於剛剛成年的孩子來說,要想寫好這篇文章,真的很難。

可能也是因為作文題本身就「空中樓閣」,所以導致這篇滿分作文」就空論空」,硬著頭皮故作老成地寫就。


文章開頭就引用了海德格爾的一句名言,指出現代社會的不幸,隨後提出觀點「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樹上的男爵是指一本書,也是指這本書的主人公。因不滿家人的生活方式,爬到樹上,過上了原始生活。這本書不是太流行,所以作者在這裡要指出樹上的生活是一種怎樣的生活,活出自我。這是很有必要的點題,但是作者並沒有點明,自顧自的繼續第二段,所以從這點來看,寫作方法是很有問題的。


第二段是思辨性的論述,指出男爵爬到樹上回歸原始,並不是認為現實社會是虛無的,我們也不能因為堅持自我而否定一切。由於上一段沒能闡明「樹上生活」的明確含義,所以這一段的「思辨」就缺少了靶子和依據,讓人摸不著頭腦。這就是作文,一步錯,步步錯。


第三段作者引用了麥金太爾的話「我的生活故事始終內嵌在那些我由之獲得自身身份共同體的故事之中。」這句話是個結構複雜的句子,不下功夫是看不懂的,通過下文,我們可以得知,此句話意思很簡單:「人脫離不了人類社會。」我們都知道,引用名言的作用是將複雜的意思說明白,而這位作者是要將簡單的意思說複雜。很顯然,這種引用完全沒有引用的必要,引用了反而有反作用。

這一段意思算是最明了的,是說個人實現自我也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幫助,我們對於前輩不要抱有偏見,尤其是那種因無知而帶來的偏見。


第四段承接第三段,意思大概是說,個人價值與家庭社會賦予的期待,是緊密聯繫的,我們否定這些價值而過分突出自我,這樣也就失去了自我。很抱歉,我們是看著翻譯才能明白這段話的意思的。「也是實踐的」「祓魅」「賦魅」,這些詞語我一概看不懂。想想孔子所言「有朋自遠方不亦樂乎」,雖是幾千年前的話,說話的人是聖人,我們依然能聽懂,但是在今天,新時代新青年的話,我們卻聽不懂了?其可怪也歟!


第五段有些突兀,首先,「毫無疑問」一詞顯得毫無來由,前文沒有提出任何問題啊。其次,前面論述的是我們要藉助社會實現自我,這一段突然轉到了「批判社會」,中間沒有任何過渡。提出了「狹隘」和「反智」的批判,這個批判到底是「我們批判社會」還是「社會對我們的批判」,這裡有些模糊。礦工詩人的案例中那個編輯能否代表社會?很顯然是不能代表的,這樣看來,這個事例使用是不太恰當的。

第六段提出解決的辦法:「讓體驗走在言語之前」,大致是說,先實踐再談理想,與社會形成一定的妥協。這個觀點是很好的,但是語言上晦澀難懂,作者在自己的言語情境中自嗨,全然沒見讀者愕然的表情。


第七段承接第六段表明自己的態度:依靠社會,又不脫離社會。

文章總算讀懂了,但是卻很難出這樣的作文好在哪裡?開頭沒有交代「樹上的生活」有個明確的交代就大發議論,議論過程中就例說理,用理論證明理論,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空洞。

此外作文的題目要求是論述個人與家庭、社會,但該作文論述的內容更像是「個人與他人」,所舉的例子中的「編輯」和「權力的玉墀」都指向「他人」,所以只要深究一下,就能看出不少問題。


有考生說:「我的作文和《生活在樹上》只差一個閱卷老師。」是啊,如果以欣賞的角度來看,每一篇作文都有不少亮點,如果以批判角度來看,每一篇作文也都有很多問題。關鍵是閱卷老師從怎樣的角度去看了。對於這篇作文,閱卷組長寧可摒棄非正常的表達,也要挖出其中的亮點,明知這種文風不可推廣還要打成滿分,這不是這位學生的運氣麼?


考生在文中說到「譬如當我們追尋心之所向時,在途中涉足權力的玉墀,這究竟是伴隨著期望的泯滅還是期望的達成?」當他知道自己的作文因為組長青睞而獲得滿分時,他會怎麼想呢?這是期望的破滅?還是期望的達成呢?

相關焦點

  • 2020浙江《生活在樹上》原文翻譯和獨家點評:語言陌生化是作文的俗流
    2020年浙江高考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原文在左,翻譯在右,我的點評在下:一篇現代文,卻要附上譯文才能看懂,這著實讓我們有些汗顏。不少人感嘆自己成了文盲,好多詞都不認識。這種感嘆和觀看央視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時的感嘆一模一樣,為了突顯節目的深度,已經死掉的、生僻難懂的字詞紛紛成了考題。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出爐,馬伯庸等名家鋒利點評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中的陌生化寫法,是作文培訓師的法寶
    有的作文培訓花樣迭出,什麼秒變法、高級詞彙法,還有一短一長法、四字句法等等。其實,這些全部都是「陌生化」衍生出來的品種。什麼叫陌生化?真正的「陌生化」的文字,是不會讓人有不適感的。你一看就知道它表達的意思,但還是會被它吸引,願意一讀再讀。它「陌生」的,是故事和文字營造的感覺。比如《變形記》,你一翻開書,看到一個人變成了一個大甲蟲。比如《百年孤獨》,現實生活中的人可以長豬尾巴,還有那著名的開篇「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 從「樹上的生活」到「樹上的眾生」——評浙江滿分作文四
    天降大任的《生活在樹上》鬼使神差般的獲得滿分,並神奇地引起全民譁動,它其實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讓我們看清我們在思考領域的混亂和不認真。這是一個奇特時代奇特的社會病。是時候從喧譁與騷動的取樂樹上下來了,靜靜地讀書,歡喜的生活。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熱議,山東高中語文老師這樣點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潘世金近日,一篇浙江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上了熱搜,文中引用國外名家論述以及使用了大量晦澀生僻的詞語。「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你看得懂嗎?
    全文1782字,閱讀約需3.5分鐘 文/子兮(媒體人)編輯 狄宣亞 實習生 歐陽鑫 校對 吳興發▲滿分作文截圖。浙江某考生的一篇高考作文因為被打了滿分而引起熱議,題目是《生活在樹上》。只要掃一眼,就能發現這篇作文的「吸睛」之處。
  • 《生活在樹上》,讀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想到的幾個問題
    近日,2020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起全網關注。據說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後面兩位給了55分的高分,而最終作文審查組卻判為了滿分。引起廣泛爭議的原因是:文章用詞生僻,長句疊加,表達晦澀複雜,給大部分具正常理解水平的網友帶來不小的閱讀障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網友熱議:你覺得該得滿分嗎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怎麼樣?能讀下來嗎?小編估計大家和小編一樣,都是十分艱難的讀了下來,裡面的好幾個詞彙,都要查下字典和典故,才能理解。這就是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從下面語文閱卷組的點評中我們看到,老師提出「文字表述學術化」,「從頭到尾邏輯嚴謹」等評語。
  • 一個以往高考作文滿分者談今年浙江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舢人/2020.08.15《生活在樹上》作為一篇考場作文,能否給滿分近來引起很大爭議。我先亮下自己的觀點,按我看,非但要給滿分,如果允許的話還要再附加二十分。我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福建省高考作文滿分獲得者,當年的作文題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成績還未公布時,我便從貼在學校公告欄上的《高考通訊》報上看到了我的高考作文,後來登在《福建青年》雜誌上,後面還配有了評卷老師的點評文章。之後又收進了《全國高考優秀作文選評》。
  • 滿分作文《在樹上》出名,作文培訓師:這是陌生化寫法,很便宜的
    有的作文培訓花樣迭出,什麼秒變法、高級詞彙法,還有一短一長法、四字句法等等。其實,這些全部都是「陌生化」衍生出來的品種。什麼叫陌生化?它原本是一個著名文學理論,我們可以直接從字面上來理解它的意思。對於寫作而言,就是用新奇的東西來給讀者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動。
  • 作文《生活在樹上》,可以樹為滿分典範嗎?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爭議並未隨著文章的刪除而消失,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勢。爭論的焦點也從該篇文章是否擔得起高考滿分示範作文之名,變成了對高考作文評分標準是否存在偏差、中學作文教育指揮棒應偏向何方及學生寫作習慣與思維方式的全民探討。8月2日,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教育類報刊《教學月刊》雜誌社,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作文。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簡評:「生活在哪一棵樹上」一
    浙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似乎真的已經快要」成為一個事件了。全民上樹,我說的是真的。原先搬了板凳,炒了瓜子和朋友們就此閒扯看戲,不成想五顏六色的人爬滿五顏六色的樹。  如果《樹》文可以成為一個話題的話,那麼這次的《樹》文事件是一個大話題。高考,幾乎與每個人切身相關,中文寫作,似乎誰都有話可講,圍著觀和圍著說也有理由。
  • 浙江2020年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為什麼能得滿分?
    浙江省2020年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雖然很多人表示欣賞,但不可諱言,其缺點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就其寫作水平,還是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來看,第一位閱卷老師給出39分,確實是合理的。另外兩位老師給55分,也能夠理解。可是,浙江省高考語文閱卷組最終判定為滿分,則確實不妥。一篇詰屈聱牙而又沒有實質性內容的文章,的確稱不上優秀。當然,一個高中生能夠把那麼多生僻詞書寫正確,用對地方,也不容易。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你讀懂了嗎?
    8月2日,浙江省一篇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網友們熱議。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當你讀完這段文字,是不是有種智商不在線的感覺,整個人都是懵的,一句也沒與讀懂。沒錯,這段文字正是來自最近飽受爭議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據了解,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關於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思考】
    8月2日,網上爆出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今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並附有浙江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省寫作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浙大副教授陳建新的評語。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該篇高考作文引發熱議。
  • 2020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範文欣賞 生活在樹上全文及閱卷點評一覽
    2020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今年出現了非常多的學霸,其中有許多數學滿分的考生,令人敬佩。但是,比起數學滿分,高考作文滿分的難度則更大一些,畢竟作文屬於主觀題,要想得滿分必須要幾位閱卷老師達成一致意見,這對考生高考作文的文採、字跡、深度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 浙江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範文《生活在樹上》
    以下為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範文《生活在樹上》原文:生活在樹上浙江一考生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生活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升上天空。想必看完這篇文章,大多數人和我一樣:什麼意思?寫的啥?好厲害的樣子?我怎麼讀不懂?但是,老師說了,讀不懂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但我想說,這篇文章,不值滿分!
  • 讀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比做英語閱讀還難
    2020年高考第一篇滿分作文終於出爐了,這篇滿分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寫,題目為《生活在樹上》。但是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還有閱卷老師直言不建議學生模仿,咋回事?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陳建新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對不起,原諒我讀不懂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衝上了熱搜。關於它的爭議很多。有人認為此篇作文晦澀難懂不知所云,純屬炫技,也有人認為它深奧有哲理,文學素養高。當然,這樣的文字,較易令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說明我們的閱卷老師還是能識別作文的好壞的。作文審查組老師認真細讀這篇作文,一致給出高評。我們認為,把此文打成滿分,不僅是給予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數,也是展現浙江高三學生的作文水準。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馬伯庸:辭不配位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