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唐山的地震文化【長城時評】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漫話唐山的地震文化【長城時評】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不僅留下了「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而且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地震文化,並成為唐山一道獨特的風景和名片。這些文化不但屬於唐山,同時屬於中國,屬於全人類,會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一、唐山抗震紀念碑

唐山抗震紀念碑是唐山的一座標誌性建築,建於1986年,位於唐山市中心的新華道與文化路交叉口的紀念碑廣場。這座紀念碑,由4根相互獨立的梯形變截面鋼筋混凝土碑柱組成。主體上端造型有四個收縮口,猶如伸向天際的巨手,象徵人定勝天。碑身四周高1.5米處,為8幅花崗巖浮雕,象徵著全國四面八方的支援。浮雕記述了地震災害和唐山人民在全國支援下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英雄業績。副碑位於主碑北側,上面鐫刻碑文,記載著地震時間、災害以及搶險救災、建設新唐山等內容,由中國書協常務理事夏湘平書寫。

二、唐山抗震紀念館

唐山抗震紀念館位於唐山市中心的抗震紀念碑廣場西側,始建於1986年,原名「唐山地震資料陳列館」。1996年進行了改擴建,更名為「唐山抗震紀念館」。2006年紀念唐山地震三十周年之際,又進行了大規模的調展改造,現有固定陳列為《唐山成就展覽》。抗震紀念館佔地面積3500平方米,建築面積7700平方米,展陳面積4000平方米,展線長度620延米,採用圖片、實物、景觀、多媒體等多種高科技的展出形式,體現了新型展館的現代化氣息。

三、唐山地震遺址

唐山地震後,共保留了7處地震遺址。其中的河北理工大學圖書館地震遺址,是至今為止國內遺址保護較全的文物之一。這處地震遺址為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地震地質學科研、教學提供了寶貴的場所。

唐山機車車輛廠鑄鋼車間地震遺址,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保留下來的面積最大的地震遺址。作為大型廠房車間建築物震害典例,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到此參觀考察。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是世界上首個以「紀念」為主題的地震遺址公園。唐山機車車輛廠鑄鋼車間地震遺址,就在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內。2011年6月,唐山地震遺址公園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2011年7月,被中國地震局授予「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範基地」稱號。這個公園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唐山大地震罹難者紀念牆,由5組13面牆體組成,鐫刻著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罹難的24萬同胞的姓名。讓人們永遠銘記,1976年7月28日,是令唐山人最悲慟的日子。

四、抗震圖書

據不完全統計,唐山大地震發生40年來,已經出版過100多部與這次地震相關的圖書。比如錢鋼著《唐山大地震》,2008年5月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錢鋼是當年趕赴唐山參加抗震救災活動的一員,親身經歷了地震發生時唐山地區,猶如經受了戰爭一般的深重劫難。事後,他用10年時間不懈地追蹤訪談,經過縝密的整理和分析,用真摯的感情和洗鍊的筆法,全景式地記錄了當時人類面對自然災害時的種種表現,追溯了地震前後撲朔迷離的事實與現象。此外還有張軍鋒著《唐山大地震親歷者口述》、馮驥才、陳建功著《唐山大地震親歷記》、關仁山、王家惠著《唐山大地震》、陳非比著《悲壯的歷程——唐山地震30年》、張慶洲著《唐山警示錄》、王紹玉、馬春勤編著《唐山地震奇事錄》等。

五、抗震電影

電影《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小說《餘震》改編的一部影片。由著名導演馮小剛執導。著名電影演員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和陳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開演僅5分鐘,場內就哭聲一片。很多的觀眾,鼻涕一把淚一把,看到完哭到完。一場發生在30多年前的地震,為什麼至今還會產生如此的震撼?馮小剛導演說:「因為地震震的不是房屋,而是我們每個人的心。」

相關焦點

  • 唐山周末·國慶長城鄉村美食節 「引爆」國慶唐山
    9月28日,唐山周末·國慶長城鄉村美食節在遵化戀鄉小鎮開幕,各種令人垂涎欲滴的地道鄉村美食「輪番上陣」,上萬名遊客樂享「饕餮盛宴」,開啟了「尋味遵化、品味遷西、味道遷安」之旅。1此次唐山周末·國慶長城鄉村美食節由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遵化市政府、遷西縣政府、遷安市政府主辦,遵化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遷西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遷安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協辦;旨在深入挖掘唐山特色飲食文化,打造北部長城鄉村美食新亮點,豐富「唐山周末」旅遊品牌內涵,提升唐山文化旅遊整體形象。
  • 中國·唐山地震博物館 科普展館開館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吳豔麗)在紀念唐山抗震42周年的特殊日子裡,7月28日上午,新改展的中國⋅唐山地震博物館科普展館正式開館。據悉,中國⋅唐山地震博物館科普展館是全國首個「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範基地」。
  • 唐山抗震紀念館面向社會徵集地震文物
    唐山抗震紀念館面向社會徵集地震文物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為了更好地弘揚唐山人民的抗震精神,深入挖掘整合地震文化,唐山抗震紀念館從即日起面向社會徵集地震文物。  唐山抗震紀念館始建於1986年,是宣傳普及地震科學和防震減災知識,展示震後新唐山建設成就的重要場所。如您收藏了與唐山大地震和唐山抗震精神有關的物品(實物、資料、照片、圖書、影視資料等),歡迎您熱心捐贈出來,只要具有一定紀念意義,抗震紀念館都將視為大地震重要文物納入館藏或展示,並為捐贈者頒發捐贈證書。
  • 今晨唐山古冶區地震三連擊,為何唐山多地震,遇到地震該怎麼做?
    這是一次地震三連擊,信號地震級數都不算大,但是5.1級已經算是中級地震,震中地區震感會很明顯,震中附近的城市天津和北京部分市區有輕微震感。據中國地震臺網的統計數據,震中地區附近200公裡之內在最近五年已經發生了17次3級以上的地震,而此次的5.1級是最近5年來最大的。當地地震學專家認為,此次地震屬於唐山老震區的一次正常能量釋放過程,民眾無需過分擔憂。
  • 唐山地震三十年:在唐山街頭感受唐山故事(圖)
    中新社唐山七月二十四日電 題:在唐山街頭感受唐山故事   中新社記者 田張夢   唐山的故事多,已被劇作家、小說家等等演繹者眾。但是深入唐山不難發現,散落街頭的故事其實浩如煙海,幾乎每個從大地震中走過的唐山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瞬間」與「永恆」。
  • 「唐山大地震文學」的人性意義及社會價值(上)
    在這40年中,唐山的文化發展與經濟繁榮是互相促進的,一批以唐山人為主體的作家面對唐山大地震這一特殊背景下的特定人生狀態,創構了具有強烈地域特色的「唐山大地震文學」,並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它表現了人類共通的精神,也構成了唐山人文精神的豐富內涵,成為唐山人民建設美好家園的不竭動力。
  • 河北唐山周末國慶長城鄉村美食節開幕式
    「唐山周末·國慶長城鄉村美食節」正式拉開了序幕。唐山市政府副市長李貴富、唐山市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崔晗、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社長、總編輯朱長學、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邢京林、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李麗、遵化市委書記董學忠、遵化市市長王鳳海、唐山市委宣傳部副調研員邊志興、遷安市副市長王豔軍、遷西縣副縣長王成剛、唐山億熹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石國剛等同志參加開幕式。會議由馮曉棠秘書長主持。
  • 初冬唐山行(3)——參觀中國唐山地震博物館
    上周,我和同事們從天津專程赴唐山參觀學習。此行的第三站是參觀中國唐山地震博物館。唐山地震博物館位於南湖生態風景區內的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裡,總佔地約620畝,總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於2010年正式開放。博物館前廣場的西側,是原唐山機車車輛廠的鑄鋼車間,這裡保留了地震後的遺址。長長的地震紀念牆,上面刻著地震遇難者的名字。
  • 河北唐山地震多發原因
    河北唐山地震多發原因地震是由構成地球地殼的板塊移動所引起的。板塊移動多數出現在太平洋的東緣和西緣。地震帶是地震發生較多的又較強烈的地帶,華北地區的地震帶有河北平原地震帶、汾渭地震帶、燕山---渤海地震帶、廬江地震帶唐山現轄兩個縣級市(遷安、遵化),五個縣(遷西、玉田、灤縣、灤南、樂亭),七個區(曹妃甸、路南、路北、開平、古冶、豐潤、豐南),五個開發區(南堡經濟開發區、海港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蘆臺經濟技術開發區
  • 唐山又發地震?地震是如何產生的呢?
    唐山發生地震?地震是怎樣產生的呢?如何儘量逃脫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2日0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有網友表示,在地震發生前,電視裡彈出了預警信息。
  • 河北省資訊|唐山處在地震帶附近,近幾年還可能發生地震嗎?
    河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唐山處在地震帶附近,近幾年還可能發生地震嗎?唐山處於在地震帶附近,在2018年-2020年都有地震發生,所以近幾年還可能發生地震。一、2020年的7.12地震。就本次地震的起因,有專家表示唐山的7.12地震其實為唐山1976年7.8級大地震的餘震。二、7.12地震發生原因。
  • 史載最早地震發生在元朝,比唐山汶川更慘烈的最大地震是哪一次?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溝縣發生7級地震,震感波及周邊多個省份,人們在一陣慌亂中,又把注意力放在了地震的話題上。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發生芮氏8級大地震,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
  • 唐山抗震紀念館,讓人們知道,當年地震是何等可怕
    震後新唐山(部分)唐山抗震紀念廣場唐山抗震紀念廣場位於唐山市中心文化路和新華道交叉西南側,唐山百貨大樓對面。在1985年6月動工,在1986年7月唐山大地震10周年前夕時建成。主碑前面是副碑,由花崗巖砌成,中間黑色部分記錄了地震造成的巨大災害,在共產黨領導下唐山人民重建家園的業績。主碑和副碑同處於臺基之上,臺基呈正方形,共4層,每層7個臺階,象徵著地震發生在7月,4層共28級臺階,象徵大地震發生在28日,臺基都是由大理石砌成。
  • 唐山大地震40周年|劉福官:為40多唐山唇裂患兒手術
    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際,在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的主持下,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金大陸聯合上海文化出版社,共同出版了《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口述實錄卷)。課題組歷時半年,採訪了近百位參與唐山大地震救援的醫療、工業、建築、規劃及解放軍指戰員,講述他們救援唐山的過程及親歷的多次餘震。此外,也採訪了眾多當時地震中的倖存者。
  • 唐山大地震是20世紀世界上人員傷亡最大的地震
    唐山大地震發生幾天後,中國公布了經過核定的地震震級:Ms7.8級。  地震的震中位置位於唐山市區。頃刻之間,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化為一片瓦礫,人民生命財產及國家財產遭到慘重損失。地震破壞範圍超過3萬平方公裡,有感範圍廣達14個省、市、自治區,相當於全國面積的三分之一。
  • 剛剛,唐山地震!5.1級!
    據中國地震臺網,震中距古冶區7公裡、距開平區19公裡、距灤州市23公裡、距豐潤區24公裡、距路北區27公裡,距唐山市28公裡,距天津市132公裡。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目錄,震中周邊200公裡內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17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約半小時後,唐山再次發生2.2級地震。
  • 剛剛又地震了!這兩天唐山、雲南、新疆接連地震,2020怎麼了?
    社會熱點話題評說,每日必保更新 就剛剛,也就是2020年7月13日上午9點28分,新疆霍城發生5.0級地震!而在昨天早晨和午後,河北省唐山和雲南省的紅河州綠春縣接連發生地震,分別是5.1級和4.4級地震,而且唐山這地的地震後的餘震又發生好多次。
  • 永遠的記憶:走進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
    唐山,在我的記憶裡,是與地震緊密相連的一座城市。說起唐山,自然能聯想到那場刻骨銘心的地震;而說起地震,自然又把唐山連在一起。今冬的一個小雪過後初晴的上午,忙裡偷閒,我背起相機,坐著公交車來到唐山地震遺址公園,帶著敬畏、帶著追憶,走進這裡……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在設計上充分體現了「敬畏自然、關愛生命、探索科學、追憶歷史」的理念,以原唐山機車車輛廠鐵軌為縱軸,以紀念大道為橫軸,引著人們進入追憶這場史無前例的災難之中。
  • 中國最大的3次地震,其中一個是唐山地震的11倍
    尤其是地震這種天災,很多時候都讓人防不勝防,根據統計在地球上每年要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平均一天就要發生個上萬次地震,當然這其中不僅僅是陸地還有海洋。而且絕大多數地震因為太小或離陸地太遠,因此我們有的時候甚至都感受不到。
  •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刻在人心裡的是精神_綜合新聞_唐山環渤海...
    為給市民創造一個寄託哀思、文明祭奠的場所,2008年我市以原唐山機車車輛廠鑄鋼車間地震遺址為依託,建設了世界上首個以「紀念」為主題的地震遺址公園,即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  公園建成開放以來,多次完成清明節、「7·28」等重要時段和重要團體的接待任務,至今累計入園入館參觀人數已達500多萬人次,參觀團體上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