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上打到線下!這個雙十一,阿里、京東兩大電商巨頭又「掐」上了

2020-12-25 千家智客

[導讀]這個雙十一,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可謂「使出渾身解數」爭奪人們的注意力,那麼今年的購物狂歡節,這幾家電商平臺又交出了什麼樣的成績呢?

圖源:圖蟲創意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1月11日凌晨0點02分05秒時,2018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成交額突破100億元人民幣;今天凌晨1點47分26秒,天貓雙十一今年的成交總額突破1000億元,這比去年快了7個多小時。

京東則是從11月1日開始至11月10日晚10點56分,下單金額超過1000億元。

猶記十年前,第一個雙十一購物狂歡節,阿里淘寶成交額為5200萬元人民幣。十年過去,這個數字已經飛躍到了一個普通人無法想像的高度。

在天貓雙十一媒體中心的大屏上可以看到,交易數字不停跳動,數據更新的速度跑在去年同金額的前面。比如21秒破10億,比去年快7秒;2分05秒破100億,比去年用時快了近一分鐘;前1小時成交額比去年多了約100億元;用時1小時16分37秒,成交總額突破912億元,超過2015年雙十一全天成交額。

在公布數據的同時,天貓還用一種幽默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數據的滿意。比如曬出一張手寫的數據統計圖,然後調侃說用戶下單速度太快,工作人員做數據圖的速度跟不上。

天貓、京東「雙線鏖戰」

今年,除線上平臺之外,商家們還打出了線上線下聯動的牌,如阿里新零售、京東無界零售、蘇寧智慧零售、國美共享零售等。

天貓「雙十一合伙人」集能量的渠道包括阿里旗下的線上APP(天貓、飛豬、優酷、餓了麼和淘票票等),以及阿里生態內的線下新零售場景,包括盒馬、口碑、蘇寧、銀泰商場、居然之家和大潤發等線下消費場景。

根據天貓方面目前公布的數據,開場後的9分02秒,餓了麼「專星送」騎手將今年天貓雙十一的第一杯某品牌咖啡送到了一位上海消費者手中。

今天0點08分,青島一名消費者也收到了天貓直送快遞員送上門的天貓超市包裹,據了解,是一箱礦泉水。

0點12分,上海普陀區的劉先生收到一個大件——他搶購的一臺酒櫃。

阿里巴巴方面介紹說,今年,菜鳥網絡將協同物流行業超過300萬人員來保障物流運轉。這個雙十一,全國有400座城市加入其數字經濟體線上線下大狂歡,能夠進行「分鐘級配送」。

天貓雙十一將其公司的從電子商務,到外賣,再到旅遊、影視等業務都融入到雙十一活動中,涵蓋了眾多人們日常消費的場景。

在10日晚上的天貓雙十一媒體中心,不少記者為了熬夜能熬住,也嘗試用某咖啡品牌新近開通的線下送貨服務,點了咖啡送到媒體中心。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這類本地生活服務在雙十一之前就已經開啟。此次他們將本地生活服務加入天貓雙十一,也是其商業作業系統賦能品牌商家、走向數位化的嘗試。天貓總裁靖捷把這稱作是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雙十一,它涉及所有的業務單元——吃喝玩樂衣食住行。同時,它也是全面新零售規模化運營的雙十一,會讓消費者在12座新零售的理想之城感受到天貓雙十一帶來的線上線下融通的購物體驗。

而京東則是「雙十一」推出「社交+健身+門店科技」三位一體的「計步大換購」活動,利用小程序打通微信運動,接入微信的10億用戶池,聯合近20萬線下門店,通過計步獲得京東平臺和線下門店的津貼,以期實現線上流量與線下場景的聯動。

京東在11月11日正式到來前就開啟了其「全球好物節」,聯合超過60萬家線下企業一起參與,如超市、家居店等。

京東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劉暉介紹,消費者可能路過一家超市、走進一家家居店,都能感受到雙十一的氛圍。不光是氛圍,他們會真正享受到線上給這些線下店的物流配送、供應鏈商品備貨、用戶體驗上的優勢,從而買得更舒心、放心。

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天貓「雙十一」的交易額雖然不斷增長,但除了2017年有小幅回升,增速總體呈放緩趨勢。2017年,也是多數品牌商、線下商超企業首次開啟「雙十一」線上線下聯動。

據媒體報導稱,京東「雙十一」2017年累計下單額為1271億元,2016年交易額同比增長60%,2015年交易額同比增長140%,2014年下單交易額為去年的2倍多,2013年交易額為25億元。

天貓、京東一個「戀舊」,一個「喜新」?

今年從兩大電商巨頭天貓、京東的雙十一玩法可以看出,天貓更傾向於深挖存量用戶的價值,利用自身生態的雙線協同效應,相互導流,增加用戶粘性。

今年,天貓首次推出「雙十一合伙人」計劃——集能量、兌紅包。「合伙人」通過組隊PK人氣獲取更多能量,以及支付寶推出的「碼上雙十一」通過邀請好友、完成森林莊園任務來攢碼的做法,再次顯示出阿里仍在摸索社交電商。

相比阿里,京東「雙十一」的津貼手法,更集中在獲取增量用戶。

京東今年雙十一上線的「一元拼團」,只需要邀請一個新用戶就可以參與。支持該活動的,包括京東移動端的全渠道拼購頻道和京東拼購的小程序。

今年京東「雙十一」的津貼共有「頭號京貼」和「京東官福利」兩個活動,都需要邀請好友助力,參與助力的好友數量,與能夠獲得的津貼數額成正比。「京東官福利」邀請新用戶還會有額外的補貼。

包括拼團在內,砍價、邀新、推薦等舉措,與拼多多相似,都可依託其股東騰訊的流量優勢,進行裂變式傳播。

 

相關焦點

  • 電商就是電商,連雙十一「貓狗大戰」都是線上+線下
    近年來,各大電商的線上活動頻出,什麼「618」、「雙十一」、「雙十二」,到年末了還不忘再來個年貨節年終大甩貨,錢包都還沒反應過來呢,下一個購買季就已經又開始了,今天才發現物流速度遠遠高於我賺錢的速度
  • 阿里京東布局線上酒水 線上線下渠道衝突一觸即發?
    步入9月,阿里、京東競相布局線上酒水業務,茅臺、五糧液及富邑等國際葡萄酒巨頭紛紛入局。眾所周知,價格一直是酒類電商和傳統白酒經銷商的矛盾焦點,為了緩和與經銷商的關係,國內酒企曾多次封殺電商渠道。那麼,阿里和京東兩隻大鱷進軍酒水,究竟會對傳統渠道影響幾何?
  • 構築線上線下融合全場景,雙十一蘇寧棋高一著?
    從各家發布會透露的「打法」來看,較之往年老生常談的補貼、低價之外,線上線下場景、直播流量入口也成為了各家必爭之地,全場景融合能力成為了硬碰硬的砝碼。  「線下」成為新關鍵詞  今年,雙十一這把火「燒」到了線下。
  • 超市巨頭加碼中國電商市場 家樂福線上業務版圖擴大
    家樂福中國線上業務版圖擴大全球超市巨頭不斷加碼中國電商市場。與沃爾瑪、永旺牽手京東,大潤發收歸阿里不一樣,法國超市集團家樂福走的是自建網上商城、APP電商平臺路線,繼2015年在上海首先落地後,版圖不斷擴大,近日廣州、海口、東莞入口正式上線,其線上業務已拓展至全國18個城市。
  • 新消費十年的「權利遊戲」 線上線下交錯,社交電商崛起
    不過時至今日,在無數「先驅」前僕後繼的試對試錯下,依然沒有出現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的完美範本。試錯仍在繼續,大概在下個十年,我們會看到答案。   線上線下的交錯十年   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到中國商業經濟的方方面面,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出現了自2003年以來的首次下滑,這對線下零售實體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 京東七鮮超市即將在漢開業,電商紛紛加速線下業務布局
    楚天都市報11月3日訊(記者劉閃)雙十一來臨,電商之間的廝殺聲浪一波高過一波,而線下,電商巨頭也各不相讓。在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不斷擴張的同時,京東旗下的美食生鮮超市七鮮也落地武漢。11月6日,京東華中首家七鮮超市將在光谷保利廣場開業。
  • 電商巨頭線下零售版圖不斷擴大,大型超市後還將布局中小雜貨店?
    為何阿里、騰訊/京東積極布局線下零售?未來與零售商合作走向何方?為何布局線下「電商巨頭與線下零售商合作的本質還是各取所需」,北京超市發董事長李燕川對記者表示。對於電商巨頭而言,李燕川說到,阿里和京東已經掌控了線上零售大多數的份額,市場趨於飽和,且線上流量紅利逐漸減少,擴張零售行業市場份額就變得十分重要。因此,電商巨頭髮力線下零售,尋找新的流量入口也就不難理解。
  • 京東、阿里 誰該擁有「雙十一」
    對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覆審決定,阿里巴巴和京東公司均表示不服,兩公司分別起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對於「雙十一」商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國內兩大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和京東已經爭奪多年。2019年,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理了多起兩家公司就京東公司申請註冊的「雙11·11及圖」「京東雙十一」等商標,進行的商標權無效宣告行政訴訟。
  • 家電電商近幾年活得可還好?線上線下短板補齊了麼?
    那麼家電電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被大家認可的?近年來又是怎麼發生變化的?現在的家電行業從哪些方面彌補線上與線下購物體驗的差距?  完善售後 線上線下融合打造"產品+服務"新零售體驗  售後維護的完備是銷售平臺能否打出一張好牌的認知已經為業內普遍認可。發展到如今,網購家電在送達半小時內就能接到安裝師傅主動打來商討安裝時間的預約電話,安裝時間變成自己說了算,送裝時間的特定化與自由化是家電電商發展成熟的一大標誌。
  • 電商巨無霸的速成術:跨界併購 線上線下雙向延伸
    如今,電商平臺間燒錢大戰、跑馬圈地的時代已經走向尾聲,在競爭的下半場,巨頭電商平臺注重跨界的多元發展,以及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多渠道發展趨勢愈發明顯。補齊短板擴充體量一個大體量電商企業的模式成型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對於很多新興的業務鏈條或商業模式,企業大多會優先選擇獨立運營,待初見成效後再與整體業務打通。
  • 「雙十一」商標案開庭 京東、阿里 誰該擁有「雙十一」
    對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覆審決定,阿里巴巴和京東公司均表示不服,兩公司分別起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對於「雙十一」商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國內兩大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和京東已經爭奪多年。2019年,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理了多起兩家公司就京東公司申請註冊的「雙11·11及圖」「京東雙十一」等商標,進行的商標權無效宣告行政訴訟。
  • 「雙十一」商標案開庭:京東阿里誰該擁有「雙十一」?
    國家知識產權局覆審後認為,涉案商標在廣告等服務上的註冊應予維持,但在其餘多項服務上應予撤銷。對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覆審決定,阿里巴巴和京東公司均表示不服,兩公司分別起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對於「雙十一」商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國內兩大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和京東已經爭奪多年。
  • 阿里、京東「雙十一」商標訴訟案開庭
    11月11日消息,昨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就兩起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與北京京東叄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有關「雙十一」商標的兩起行政案件進行了公開庭審。,阿里巴巴於2011年11月1日在第35類廣告等服務上申請註冊的「雙十一」商標。
  • 電商的線上線下戰怎麼打?蘇寧證明線下門店沒有被時代拋棄
    (張泉靈的原話是「這個時代扔掉你的時候,都不會跟你說一聲再見」)張近東有資格說:「蘇寧沒有被時代拋棄」。線下門店價值獲得共識2009年前後,電商大潮初起。不少人認為「電商沒有店面成本」、「能夠展示的品類無限豐富」、「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下單,然後等送貨上門」……因此電商必將取代、顛覆線下零售業。
  • 「雙十一」前夕:大戰提前打響 線上線下促銷忙
    今年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11月1日,「提前購」活動在京東、天貓等多個電商平臺同步啟動,各種促銷活動讓人眼花繚亂,吸引了眾多網友下單。11月2日,記者走訪發現,線下實體店也「聞風而動」,不少門店已開啟促銷模式,熱情迎接這一場消費盛宴。
  • 線上牽手天貓,線下聯動歐尚大潤發,蘇寧雙十一全線出擊
    2018年,雙十一即將邁過十周年的門檻,電商行業也即將進入「下半場」,對於大多數商家來說,這場雙十一大戰無疑都是「背水一戰」。傳統剁手節的概念已經被消費者摒棄,新玩法又被詬病「不走心」,因此許多商家今年都進入了營銷的瓶頸期,銷售形式不容樂觀。整個電商行業一片蕭索,但蘇寧卻「這邊風景獨好」,和其線上線下的布局分不開,也和蘇寧身後的兩位合作夥伴分不開。
  • 網際網路巨頭長驅直入線下 母嬰電商發力線下打造生態閉環
    新零售狂熱,線下熱潮持續升溫。目前,線下實體店仍然佔據約80%我國零售市場份額,規模以下小企業所創造的銷售額超過50%,區域連鎖企業聯合起來的總體規模將超過我國當前任何一家「零售巨頭」,大企業站隊、小企業聯合,已成為目前零售企業應對新零售的常態。
  • 京東、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混戰大健康,下階段的打法是什麼
    也就是說,我國還未對首診患者開放醫保線上支付功能,各大平臺的「線上問診」也多以圖文諮詢,再導流到線下的形式開展。   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等網際網路醫療企業,能否解決國家政策層面所需要解決的痛點?   「上述企業和國家的醫療服務網際網路化其實並沒有多大關聯。」 趙衡告訴記者,「院外市場的本質是企業福利市場和用戶自費購買保健品市場,藥品則是輔助性的。
  • 繼阿里京東後,國內又一新零售巨頭出現,年銷售額超過3367億元
    所有人都認為國內電商領域的巨頭必然是阿里和京東,其實這是毋庸置疑的事。而且在2020年的:「雙十一」天貓一天的交易額就達到了4982億元,整整比去年翻了一倍。除此之外,兩大巨頭在新零售方面的布局發展也如火如荼。線上線下的聯動,以及多場景消費,都大大提高了購物的便捷程度。
  • 電商巨頭「雙十一」商標之爭昨日開庭,焦點有這些
    在預備「剁手買買買」之前,兩大電商巨頭關於「雙十一」商標的糾紛再次引發廣泛關注。01兩大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公司和京東公司均不服該裁定,分別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訴訟。此次兩案審理既關係到阿里和京東這兩件網際網路電商巨頭之間的商標互搏,也關乎阿里巴巴公司註冊的「雙十一」商標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