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巨頭線下零售版圖不斷擴大,大型超市後還將布局中小雜貨店?

2020-12-24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田進 近日市場研究機構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的最新報告(以下簡稱「凱度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快速消費品市場的現代渠道(包括大賣場、超市和便利店)銷售額整體增幅僅為0.9%,而電商通路增幅達26%,但2018年電商巨頭們的線下零售布局腳步依舊未曾停下。

為何阿里、騰訊/京東積極布局線下零售?未來與零售商合作走向何方?

為何布局線下

「電商巨頭與線下零售商合作的本質還是各取所需」,北京超市發董事長李燕川對記者表示。

對於電商巨頭而言,李燕川說到,阿里和京東已經掌控了線上零售大多數的份額,市場趨於飽和,且線上流量紅利逐漸減少,擴張零售行業市場份額就變得十分重要。因此,電商巨頭髮力線下零售,尋找新的流量入口也就不難理解。

「但線下零售本身就已處於多家零售商混戰,加之電商巨頭對從線上電商到線下電商,對線下零售的理解無法一步到位,與線下零售商尋求合作便是推進其線下零售發展,深度發力線下零售的一個最好的辦法。」李燕川介紹說。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也表示,線下數據資源也是巨頭入局線下零售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線下數據更加真實,接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能了解消費者周期性、規律性的購買行為。這是線上數據比較難做到的。」

對於零售商而言,與電商巨頭合作也包含多方面的原因。

零售專家鮑躍忠向記者介紹,當前受眾消費需求由大眾化的市場變成了分眾化、個性化。一方面是需求依舊旺盛,另一方面線下零售商不了解顧客的購物行為與購物理念,從而不能根據個性化的的需求提供相應的產品,中間便產生了脫節。

「通過和電商巨頭的合作,零售商不僅能藉助大數據技術對顧客的行為信息進行抓取,了解顧客的需求,實現精準提供商品甚至精準營銷,而且能實現高效的管理,提高供應鏈的效率」,李燕川表示。

線下零售布局戰況

凱度報告顯示,中國五大零售商中,永輝超越家樂福,成為中國第四大零售商。永輝是五強中唯一滲透率實現雙位數增長的零售商,市場份額由去年一季度3.2%提升到2018年第一季度的3.8%。

當前,零售商的巨頭入局主要分為兩大陣營:阿里與騰訊/京東陣營,永輝背後資本便有騰訊/京東的身影。

永輝2018年一季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位列永輝超市第四大股東,佔比5%,江蘇圓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同佔比5%。

天眼查數據顯示,京東邦能和江蘇圓周的第一大股東均為劉強東,持股比例45%,第二、三大股東分別為李婭雲和張雱,持股比例分別為30%和25%。因此,京東系合計持有永輝超市10%股份。2017年12月,永輝超市也公告稱騰訊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公司5%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3月,京東上市前,騰訊便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收購京東上市前15%股份。2016年,騰訊進一步增持,成為京東第一大股東。

從整體來看,今年4月,華潤萬家集團宣布與騰訊/京東達成戰略合作,成為繼永輝、家樂福、武商聯和步步高之後又一家和京騰聯盟深度合作的零售商。報告顯示,騰訊/京東陣營已佔據21.7%的現代渠道份額。

阿里作為新零售概念的提出者,這兩年來在線下零售商的版圖也不斷擴充。2017年11躍,阿里便以224億港元投資了高鑫零售,其次,百聯集團、三江購物、大潤發等大零售商均與阿里有資本或戰略合作。

電商巨頭與零售商合作下一步

對於電商巨頭與零售商的合作,陳立平預計兩者將在顧客資源、數據資源方面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並且,當前電商巨頭主要關注大的零售商,為了更多的線下流量,未來地域型的中小零售商也將得到更多重視。巨頭們下一步將會轉向並整合區域型的中小零售企業。

隨著電商巨頭把目光轉向線下零售商甚至是小型雜貨店,其供應鏈也將發生更深層次的變革。

今年1月,第一家天貓小店在杭州問世,運用大數據來優化產品採購和商品選擇,實現了對於中國數量龐大的傳統食雜店的改造。

京東也加快了改造線下傳統零售業態的步伐,在4月11日舉辦的2018中國「網際網路+」數字經濟峰會上,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官劉強東提出了今年年底每天開1000家京東便利店的目標,他表示京東的供應鏈綜合費用率為10%,全世界只有兩三家公司能做到如此。未來將與引入的合作夥伴共享這套體系,通過規模優勢讓供應鏈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相關焦點

  • 超市巨頭加碼中國電商市場 家樂福線上業務版圖擴大
    家樂福中國線上業務版圖擴大全球超市巨頭不斷加碼中國電商市場。與沃爾瑪、永旺牽手京東,大潤發收歸阿里不一樣,法國超市集團家樂福走的是自建網上商城、APP電商平臺路線,繼2015年在上海首先落地後,版圖不斷擴大,近日廣州、海口、東莞入口正式上線,其線上業務已拓展至全國18個城市。
  • 阿里、騰訊積極布局線下零售 將布局中小雜貨店?
    近日,市場研究機構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的最新報告(以下簡稱「凱度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快速消費品市場的現代渠道(包括大賣場、超市和便利店)銷售額整體增幅僅為0.9%,而電商通路增幅達26%,但2018年電商巨頭們的線下零售布局腳步依舊未曾停下。為何阿里、騰訊/京東積極布局線下零售?未來與零售商合作走向何方?
  • 入股線下商場超市 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布局大快消零售
    入股線下商超,「奪食」優質零售業公司  網際網路巨頭布局大快消零售  6月23日,蘇寧易購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這是繼年初收購萬達百貨之後,蘇寧易購再次對線下優質零售資源發起進攻。
  • 京東七鮮超市即將在漢開業,電商紛紛加速線下業務布局
    楚天都市報11月3日訊(記者劉閃)雙十一來臨,電商之間的廝殺聲浪一波高過一波,而線下,電商巨頭也各不相讓。在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不斷擴張的同時,京東旗下的美食生鮮超市七鮮也落地武漢。11月6日,京東華中首家七鮮超市將在光谷保利廣場開業。
  • 繼家樂福之後,法國歐尚零售巨頭退出中國,外資超市面臨重重困難
    而歐尚進入我國已經有22年,在這裡擁有484家大賣場和15萬名員工,但在電商平臺大爆發的時代下,歐尚的發展並不理想。因此,歐尚決定離開我國,並將它持有的中國子公司高鑫零售的股份和其擁有的大賣場賣給阿里巴巴。
  • 智慧零售布局落地 SAT三足鼎立蘇寧稱「魏」
    從2016年開始,蘇寧對外投資的力度越來越大,包括有對阿里巴巴、易果生鮮、辣媽幫等電商領域的投資,也包括200億投資恆大地產、95億入股萬達商業、出資98億成立恆寧商業等商業領域重磅投資。從2018年開始,蘇寧對線下零售企業發起進攻,此前收購的迪亞中國、萬達百貨和這一次的家樂福中國,都是蘇寧對於零售產業的一次次布局。
  • 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齊聚進博會:零售巨頭擴大採購、加碼中國
    沃爾瑪、家樂福和麥德龍等國際零售巨頭同時出現的景象並不多見,在11月5日~11月10日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上,這些國際零售業巨頭就齊聚一堂,以參展商或採購商的身份一起聚焦進博會。
  • 電商巨無霸的速成術:跨界併購 線上線下雙向延伸
    線上線下雙向延伸電商巨頭們向來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忙著跨行業收購小體量電商平臺,藉此補齊短板;另一方面則不斷拓展線下市場,最常用的方式依舊是入股和收購。美國時間6月16日,電商巨頭亞馬遜宣布以137億美元收購美國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藉此切入生鮮電商領域。
  • 一樣的線上線下結合 不一樣的新零售業態 - 金融界
    蘇寧體育集團常務副總裁王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零售已經越來越走向消費環境,開始進行產業鏈的融合,蘇寧在布局體育時就構建了線上和線下的體育零售,在線下開設體育零售店進行體育商品和衍生品的售賣,線上搭建品牌旗艦店進行商品售賣。
  • 奧地利超市巨頭Billa擴大在線零售業務
    奧地利連鎖超市巨頭Billa日前將其網上商城的商品種類擴大到5000種。雖然目前該超市的在線零售業務僅覆蓋維也納,但它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將在線零售業務覆蓋奧地利全國。雨果網從《奧地利時報》8月27日的報導中獲悉,奧地利 Billa連鎖超市將擴大在線零售業務,其在線商城的商
  • 超市做電商 線下優勢何時能成線上風景
    大潤發的飛牛網,沃爾瑪的1號店、永輝超市的「半邊天」,浙江本土超市世紀聯華的「聯華購物網」,細數下來還真不少。不過,幾經風雨,傳統超市的「電商夢」總是起起落落,目前仍然難成風景。超市的「電商夢」還有多遠?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傳統零售業轉型O2O已是大勢所趨。超市對電商這塊「蛋糕」雖覬覦許久,但真正走上這條路後顯得步履維艱。
  • 中國零售上市公司,新零售布局盤點(下)
    中國零售上市企業,前十強在新零售方向上的布局都十分迅猛。按照營收額排名的前10-20強公司,他們的營收範圍在164億元至266.66億元之間,增幅較往年相比,7家保持增長,3家則為負增長。他們都是線下零售行業的巨頭,其中百貨類佔據著重要比重。
  • 麥德龍、家樂福……超市巨頭紛紛敗走中國,被電商打敗?
    彼時,中國本土還沒有形成規模的連鎖超市巨頭,它們進入的時機非常好。進入新世紀後,外資巨頭憑藉著經驗與資本雙重優勢,強勢擴張,門店數量持續上漲,沃爾瑪和家樂福在2003年只有33家、41家門店,到2010年,沃爾瑪擴張到219家,家樂福增長到182家。
  • 借道電商入華 零售巨頭Costco搶食會員店市場
    那麼好市多的另外兩大法寶商品和平價,在打入中國市場後,是否還能保持同樣的優勢呢?正當瑪莎百貨、易買得超市、樂購等國際連鎖品牌敗走中國市場時,另一批外資巨頭卻伺機良久並終於按耐不住出手了。本月月初,有媒體報導稱,美國最大的會員制倉儲式超市Costco(好市多)正在謀劃在上海開設實體店,但目前還沒有詳細時間表。
  • 大潤發等試水電商平臺 中小超市生存空間或將遭擠壓
    核心提示   昨天,記者了解到,繼沃爾瑪(需求面積:8000-10000平方米)超市涉水電商,推出網上購物後,今年,又一零售巨頭大潤發(需求面積:20000-22000平方米)也試水電商,成立了網上購物商城「飛牛網」。
  • 2020家居業「中場戰事」:新零售成傳統賣場標配 電商巨頭鏖戰正酣
    12月12日,富森美第一家線下自營店開業,隨後斥資2億元成立新零售子公司,經營範圍涵蓋供應鏈管理、專業設計、建築材料銷售等。頭部玩家的戰略布局,只是行業轉型趨勢的側寫。近年來,在主業之外,傳統家居賣場紛紛走向線上並進行數位化改造,如今再將觸角延伸至上下遊產業鏈各個角度,打造閉環生態的野心亦呼之欲出。
  • 擴大線下銷售版圖,Fanatics獲金州勇士官方商店10年經營權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Fanatics將成為整個灣區所有勇士商店的獨家運營商,其中包括位於大通中心的4000平方英尺商店。除了將於9月開放的多功能體育場,勇士主場大通中心球館外,還包括周圍廣場上佔地10000平方英尺的商業中心,被稱為Thrive City,勇士的商品零售店坐落於此。
  • 亞洲商業零售「航母」日本永旺將武漢布局超市
    近日,記者從武漢市獲悉,世界500強企業、亞洲銷售額最大的商業零售「航母」——日本永旺株式會社已確定進駐武漢,先期將在東西湖區、沌口、後湖開3家大型超市,帶來日本品牌和飲食。  近些年,武漢一直穩居社會零售總額的全國前六名。在武漢市場,除中百、中商等本地商家,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外資商超也早已駐紮。此次永旺入駐,能否殺出重圍博得生機?它又將給武漢本土的商超企業帶來怎樣的挑戰?
  • 實體零售破電商局:融入電商技法 展開新零售創新路
    電商巨頭天貓、京東競逐最大商超寶座   實體零售企業的陣地仍將進一步淪陷   天貓與京東的天羅地網   2016年7月14日,天貓超市宣布預計三年內達到千億規模,將成為中國線上線下最大商超,同步啟動「雙20億計劃」,其中20億補貼於消費者
  • 阿里控股高鑫零售,線下零售改造漸入佳境
    10月19日,靈獸傳媒創始人陳嶽峰告訴時代財經,擁有72%的股權意味著阿里將有望全面掌控高鑫零售,可以更為容易地主導後者的經營發展。「阿里成為高鑫零售的絕對大股東後,黃明端可能會在合同期滿後離任。如果黃明端離開,高鑫零售可能從上到下將迎來新的變革,完全由阿里系執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