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決生效 交通事故受害者又起訴索賠?此前竟為虛假訴訟

2020-12-17 紅星新聞

周某假冒交通事故受害者熊某名義提起訴訟,採取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取得法院生效裁判文書,非法獲取保險理賠款。檢察官履職中發現,熊某在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後,「再次」提起訴訟,調查核實後確認,此前是虛假訴訟。

最高檢5月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年來檢察機關加強虛假訴訟監督工作情況,並發布了包括上述案件在內的第十四批指導性案例。

據悉,這是最高檢第一次發布民事檢察指導性案件。

2019年5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發布會現場 圖據其官網

【一起交通事故,滋生保險理賠「假官司」】

2012年10月21日,張某駕駛轎車與熊某駕駛摩託車發生碰撞,致使熊某受傷、車輛受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張某負事故全部責任,熊某無責任。熊某傷情經司法鑑定為九級傷殘。張某駕駛的轎車在甲保險公司投保交強險和商業第三者責任險。

事故發生後,熊某經他人介紹,同意由周某與保險公司交涉該案保險理賠事宜,但並未委託其提起訴訟,周某為此向熊某支付了5萬元。而另一方的張某,也經同一人介紹,將該案保險賠償事宜交周某處理,並出具了委託代理訴訟的《特別授權委託書》。

2013年3月18日,周某冒用熊某的名義,向上饒市信州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冒用熊某名義籤署起訴狀和授權委託書,冒用委託代理人的名義籤署庭審筆錄、宣判筆錄和送達回證,熊某及被冒用的「委託代理人」對此均不知情。該案中,周某還作為張某的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

此外,本案事故發生時,熊某為農村戶籍,從事鋼筋工工作,居住上饒縣某村家中,而周某為實現牟取高額保險賠償金的目的,偽造公司證明和工資表,並利用虛假材料到公安機關開具證明,證明熊某在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縣城工作並居住。

2013年6月17日,上饒市信州區人民法院作出(2013)信民一初字第470號民事判決,判令甲保險公司在保險限額內向原告熊某賠償醫療費、傷殘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等共計118723.33元。

甲保險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年10月18日,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3)饒中民一終字第573號民事調解書,確認甲保險公司賠償熊某醫療費、殘疾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等共計106723元。

【受害者「再」起訴,檢察發現有虛假訴訟】

2016年3月,上饒市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熊某在人民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後,又提起了訴訟。

經調閱相關卷宗,發現周某近兩年來代理十餘件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涉保險索賠案件,相關案件中存在當事人本人未出庭、委託代理手續不全、熊某的工作證明與個人基本情況明顯不符等疑點,初步判斷有虛假訴訟嫌疑。

根據案件線索,檢察機關重點開展調查核實工作。首先,向熊某本人了解情況,查明2013年3月18日的民事起訴狀非熊某本人的意思表示,起訴狀中簽名也非熊某本人所籤,熊某本人對該起訴訟毫不知情,並不認識起訴狀中所載原告委託代理人,亦未委託其參加訴訟。

其次,向有關單位核實熊某出險前的經常居住地和工作地,查明周某為套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賠償標準獲取非法利益,指使某汽車服務公司偽造了熊某工作證明和居住證明。

再次,對周某代理的13件道路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案件進行梳理,發現均涉嫌虛假訴訟,該案最為典型。

最後,及時將線索移送公安機關,進一步查實了周某通過冒用他人名義虛構訴訟主體、偽造授權委託書、偽造工作證明以及利用虛假證據材料騙取公安機關證明文件等事實。

2016年6月26日,上饒市人民檢察院提請抗訴。同年11月5日,江西省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認為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饒中民一終字第573號民事調解書系虛假調解,周某偽造原告起訴狀、假冒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提起虛假訴訟,非法套取高額保險賠償金,擾亂訴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法院撤銷錯誤判決,辦案法官被撤職】

2017年8月1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2017)贛民再第45號民事裁定書,認為本案是一起由周某假冒熊某訴訟代理人向法院提起的虛假訴訟案件,熊某本人及被冒用的訴訟代理人並未提起和參加訴訟,原一審判決和原二審調解書均有錯誤,裁定撤銷,終結本案審理程序。

同時,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還作出(2017)贛民再第45號民事制裁決定書,對周某進行民事制裁。

2019年1月,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決定對一審法官、信州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戴某給予撤職處分。

對於該案的指導意義,最高檢相關負責人表示,檢察機關辦理民事虛假訴訟監督案件,應當強化線索發現和調查核實的能力。虛假訴訟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欺騙性,僅從訴訟活動表面難以甄別,要求檢察人員在履職過程中有敏銳的線索發現意識。

具體到該案中,就線索發現而言,檢察人員注重把握了以下幾方面:一是庭審過程的異常,「原告代理人」或無法發表意見,或陳述、抗辯前後矛盾;二是案件材料和證據異常,熊某工作證明與其基本情況、履歷明顯不符;三是調解結案異常,甲保險公司二審中並未提交新的證據,「原告代理人」為了迅速達成調解協議,主動提出減少保險賠償數額,不符合常理。

「以發現的異常情況為線索,開展深入的調查核實工作,是突破案件瓶頸的關鍵。」最高檢上述負責人說,可以綜合運用詢問有關當事人或者知情人,查閱、調取、複製相關法律文書或者證據材料、案卷材料,查詢財務帳目、銀行存款記錄,勘驗、鑑定、審計以及向有關部門進行專業諮詢等調查措施。

同時,應主動加強與公安機關、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門的溝通協作。該案中,檢察機關及時移送刑事犯罪案件線索,通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手段,查實了周某虛假訴訟的事實。

紅星新聞記者 高鑫 北京報導

編輯 汪垠濤

相關焦點

  • 風華高科因虛假陳述再遭投資者起訴 此前判決金額已逾1.6億元
    近期收到法院的開庭傳票等材料顯示,該案將於2020年11月19日上午9點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而此前法院判決風華高科(000636)賠償部分受損投資者逾一億六千萬元。根據法院判決書、《行政處罰決定書》、司法解釋規定等材料,索賠條件暫定為:2016年3月29日至2018年8月7日期間買入風華高科股票,並在2018年8月8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股票的受損投資者
  • 日本仙臺高院對福島核事故受害者集體訴訟做出二審判決 東京電力...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12日,日本的仙臺高等法院對一起福島核事故受害者集體訴訟做出二審判決,更改判決東京電力公司賠償的福島地方法院磐城支部的一審判決,將賠償金額提高了約1.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50萬元),判決東京電力公司向213名福島核事故受害者賠償
  • 安全生產事故當作交通事故起訴,法院判決保險公司無需擔責
    安全生產事故當作交通事故起訴,法院判決保險公司無需擔責 2021-01-05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軍化武受害者索賠訴訟在日首次勝訴(組圖)
    日軍化武受害者索賠訴訟在日首次勝訴(組圖)   中國黑龍江省三起日本侵華戰爭遺留化學武器傷害事件的受害者起訴日本政府,要求作出損害賠償案,該案今天下午在東京地方法院作出一審判決。  法院在認可了原告所列舉的侵害事實基礎上,判原告勝訴。對十三名原告,分別作出了從六百六十六萬日元到二千萬日元不等的損害賠償,此外,所有訴訟費用由被告方——日本政府負擔。
  • 「藍罐曲奇」起訴「皇冠曲奇」侵權!終審判決來了
    見習記者 雲龍日前,裁判文書網披露一份《尤益嘉(上海)食品商貿有限公司等與丹麥奇新藍罐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顯示,此前尤益嘉公司的各項上訴理由均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法院均不予支持。最終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並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 代理人買斷交通事故受害人賠償請求提起訴訟,法院應否支持?
    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失,如果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將賠償請求轉讓給其他人,由受害人以外的人向侵權責任人提起訴訟,請求賠償,法院應否支持?買斷交通事故賠償請求權這個做法,法院對於超過交通事故受害人損失部分的賠償請求,法院是不會支持。
  • 風華高科虛假陳訴案:9月23、24日再開庭 此前已有判決先例
    公告顯示,投資者起訴風華高科證券虛假陳述的主要事實與理由,是風華高科及相關當事人於2019年11月22日收到的中國證監會廣東監管局下發的《符合上述條件的投資者也可將姓名、聯繫電話與交易記錄(建議為Excel文件)發送到郵箱weiquan@hongzhoukan.com,參與由《證券市場紅周刊》「民間維權」欄目組組織的索賠徵集活動。本次索賠徵集可主張的範圍包括投資差額、佣金、印花稅損失等,最終的獲賠條件與獲賠金額將以法院認定為準。投資者在未獲得賠償前,無需支付任何律師費用。
  • 向虛假訴訟亮劍 東城法院創建「民刑聯動」虛假訴訟懲防工作機制
    虛假訴訟歷來是人民法院嚴厲打擊的對象,其不僅擾亂了正常的訴訟秩序,也嚴重損害他人合法權益及社會公共利益,為此,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探索建立了「民刑聯動」虛假訴訟懲防工作機制。9月23日上午,東城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該工作機制進行介紹,並發布運用該工作機制打擊虛假訴訟的典型案例。
  • 嘉興法院打擊虛假訴訟典型案例
    2016年6月24日,被告人王某某在已向法院起訴王某民10萬元債務的情況下,又以前期未銷毀的4萬元、5萬元借條重複向秀洲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金某歸還上述債務及相應利息。2016年7月,法院就該民事訴訟進行調解並製作民事調解書。之後,被告人王某某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 如何認定訴訟標的為生效判決的效力所羈束
    A市B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行政裁定書,駁回原告李某的起訴。理由為:一、班次表是A市運管處針對A市公路客運公司作出的管理、調整車輛運行的一種管理方式,並不是針對李某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李某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二、李某從1999年開始履行班次表,至主張權利已有兩年多時間,超過訴訟時效。李某不服,上訴至A市中級人民法院。A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的行政裁定書。
  • 無法執行的最高法院生效判決
    圍繞這一黃金寶地的爭奪,並沒有隨著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塵埃落定,反而愈演愈烈。判決生效至今已有3個月,執行仍不見蹤影。  2013年12月,北京莊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起訴信達投資有限公司、北京信達置業有限公司及信達北京分公司,要求解除此前籤訂的《莊勝二期A-G地塊項目轉讓合作框架協議書》及其補充協議三,返還項目(即莊勝二期地塊)並支付違約金10億元。
  • 保險公司理賠給付對象不當 法院判決「再賠」一次
    2014-02-20    中國江西網訊江南都市報吳雲、張濤、記者龔漢斌報導:發生交通事故後,保險公司理應將交強險理賠款支付給受害者,但其卻應投保人的要求,將理賠款轉帳給投保人,被傷者告上法院後,法院判決保險公司再次支付理賠款。
  • 中國版集體訴訟第一案要來了?康美藥業索賠案將走向何方
    近日,ST康美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迎來首批投資者索賠,其中原告將法院發起普通代表人訴訟作為訴訟請求之一,這引發了關於康美索賠案是否會成為首例中國版集體訴訟的猜想。特別代表人訴訟制度是新證券法的一大創新,以「默示加入」方式發揮對違法犯罪行為的震懾作用,被視為投資者保護的利劍。
  • 珠海中富領罰「二進宮」 新的索賠訴訟即將開始
    北京市煒衡(廣州)律師事務所的黃律師介紹,方正證券在2018年8月31日發布的《關於公司涉及訴訟的公告》顯示,關於多名投資者起訴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法院已受理,一審尚未開庭審理,而在2019年的1月份,部分投資者的一審訴訟已獲勝訴判決,雖然方正證券向法院提起上訴,投資者目前尚未獲得最終判決,但就目前數據而言,投資者獲賠的機率還是比較大的。
  • 利用生效法律文書"偷天換日" 8592萬元虛假訴訟抗訴案改判
    正義網大連9月1日電(記者楊茜淳 通訊員王立雲)為逃避履行債務,惡意串通、捏造事實,企圖利用生效的法律文書偷天換日、矇混過關,卻不料被「檢察」法眼層層識破……   近日,由遼寧省大連市檢察院提請抗訴、遼寧省檢察院抗訴的大連某房屋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房屋開發公司)與大連某集團公司(以下稱某集團公司)2件共涉案8592萬元的民間借貸糾紛案經審判機關再審後,認定該案系典型的虛假訴訟
  • 「於歡案」討債者被刺傷索賠近20萬,法院判決駁回訴求:以前賠過了
    今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從於歡代理律師殷清利處獲悉,該案一審已宣判,法院駁回了嚴建軍的訴訟請求。法院駁回嚴建軍訴求法院:於歡對嚴建軍所受的損害已承擔了適當的責任法院駁回嚴建軍訴訟請求,認為此前於歡已承擔了適當的責任。
  • 和縣法院判決首例虛假訴訟罪案件
    為獲取借貸過程中的虛高利益,杜某某與王某某惡意串通,製造王某某與張某某之間虛假的債權債務關係,捏造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後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 六旬老人故意製造交通事故身亡 法院判決死者自擔其責
    死者家屬將司機及保險公司等訴至法院,索賠16萬餘元。到底是意外還是自殺?法院如何斷案呢?廣州市白雲區法院近期審結了該案。法院指出,該事故系老人故意行為造成,其應對自身危險行為導致的損害後果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法院判決駁回老人家屬要求賠償的訴訟請求。
  • 最高院判例:行政機關履行法院生效判決有異議,能否起訴?
    然而在相關的法律規定中,對於行政機關履行法院生效判決的可訴性有相關的規定。案例分析:2013年,苗女士等人所在大裡村進行城中村改造。苗女士一直未籤訂安置補償協議,後其房屋被拆除。苗女士等人因高新區管委會不履行補償安置職責提起訴訟,2016年12月5日,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生效行政判決,認為高新區管委會並未履行城中村改造的主體職責,未與苗喜枝籤訂拆遷補償協議或者對苗喜枝進行拆遷安置補償,判決高新區管委會在該判決生效後60日內履行城中村改造的安置補償職責。後苗女士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該判決,高新區管委會作出本案被訴《決定》。苗女士對涉案《決定》不服,提起了行政訴訟。
  • 中兵紅箭虛假陳述案再起波瀾,受損投資者仍可參與索賠
    分別佔當年度年報披露利潤總額的比例為0.2%、8.95%、3.52%。中兵紅箭上述年度的財務報告,存在虛假披露。根據虛假陳述司法解釋,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違法被證監會處罰,受損的投資者可以起訴索賠損失,索賠範圍包括投資差額、佣金、印花稅和利息損失等。在處罰決定公布後,陸續有投資者向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中兵紅箭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