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語文教材已規定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學習文言文,所以文言文學習已成了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難點之一,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在這裡講幾個要點供小學生家長們參考。學習文言文的關鍵是要讀懂文意。怎麼樣才能讀懂文意呢?按著教材編排的順序由淺入深,由淺顯的成語故事的文言文入手,逐漸拓展。具體的讀懂文言文還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首先要讀準文言文的字詞,並且藉助文言文注釋,將文章字詞弄明白讀準確。文言文中有些詞語和現代漢語區別很大,例如:「鄰有亡斧者」中的「亡",古時候的意思是「丟失」,而現代漢語的意思則是「死亡"或「滅亡"。所以在讀文言文之前要藉助古漢語詞典和注釋,幫助我們讀懂文意。
除讀準確文言文的字詞外,還要借鑑譯文,讀準確斷句。有了譯文的閱讀可以幫助孩子更好更快地讀懂文言文的句子,並且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內容。當然這種方法也是因人而異,對初學者有必要化難為易,在文言文讀量擴大後就可以不採用這種方法了。
還應在老師的指導下,掌握一些閱讀文言文的基本常識。例如:如何斷句,如何讀準文言文句子,等等。但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不宜過難,有關文言文的句子特點,詞語的用法諸如此類文言文常識基礎知識不要做為重點來學,要讓小學生感知文言文興趣,以此來幫助小學生來感知文意。
當然從故事的角度去感受文言文則是小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又一要點。因為故事會讓小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則會降低小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