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紀錄片講述了曹德旺先生在美國開工廠之後發生的一些事情,這其中有中美兩種文化背景下的差異、衝突、友誼。中國工人以勤勞 吃苦耐勞 謙和 低調 中庸著稱,我們大部分國人都會希望自己有份踏實穩定的工作,養家餬口,讓家人幸福,給下一代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美國工人相對更加自由,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品質,他們希望每天工作8小事,雙周末,有個很好的就餐休息環境。
如果休息也算工時就更好了,他們希望能夠成立個工會來保障自己的權益。顯然,美國工人普遍在效率方面遠低於中國工人,而人力成本又遠高於中國工人。因此,這成為僱主與僱員之間的主要矛盾。 其次,我們先通過American factory managers們在中國工廠的參觀交流看看福耀玻璃這家公司的文化背景。福耀玻璃是中國製造業私企之一,主營汽車玻璃的製造,全球市場份額達到70%。
從年會表演的節目 、公司內部裝修布置來看 ,公司保留著典型的老牌企業的風格 ,崇尚 毛鄧思想 ,實施軍事化的管理和考核 。在工會帶領大家參觀時 ,字幕對工會 領導人 的備註是 董事長曹德旺的小叔 ,一個家族式企業體現出了在中國另一特色 「 關係 」的地位和作用 ,這 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工會是和企業管理層同一戰線,而美國工會和管理層是對立面。
曹德旺本人對於在美分廠建立工會的態度非常乾脆 ,「 工會進來,我就關門 。」 於是, 在圍繞著老曹這條方針的基礎下 ,我方管理層展開了於美國工會的抗爭 ,第一提高工人薪酬 。 第二加強輿論攻勢 ,第三及時清除廠裡的親工會分子 。沒過多久 ,就把這次工會的萌芽扼殺 在搖籃之中 ,解決了工會的福耀在第二年順利進入盈利模式 ,給廣大美國老牌資本家們上了 生動鮮活的一課 。這場工會之亂提醒我們 :極端的個人主義 ,則社會無發展 ,極端的集體主 義,則民眾不幸福,這兩者之間的斡旋平衡,是所有政體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