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美國工廠》又火了一次的曹德旺,這麼看待中美「信任赤字」

2020-12-20 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管競 汪鵬翀

11月19日,中美企業家圓桌會在北京舉行。作為中國「走出去」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有「玻璃大王」之稱的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在「中美建交40周年的經貿合作」議題中進行了發言,並在會後就當前一些熱點問題接受了採訪。

滿意《美國工廠》,每個人能看到不同的世界

隨著由歐巴馬夫婦擔任製片人的紀錄片《美國工廠》的播放,曹德旺和他的美國工廠引發了國內外的熱議。這部歷時四年多的紀錄片記錄了曹德旺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開辦工廠,遭遇了一系列由文化和制度差異引發的衝突。該片官方的推特宣傳語這樣描述,「當一位中國億萬富翁重新開了一家工廠,僱傭了2000名美國藍領工人時,早期的希望和樂觀被挫折所取代,因為高科技的中國公司與美國工人階級發生了衝突」。

《美國工廠》劇情簡介

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中西部鐵鏽地帶的俄亥俄州代頓市,曾經是通用汽車的廠區,因汽車製造業興旺發達,但金融危機後,經濟上受到了重創,通用汽車工廠倒閉,當地出現了2000個失業家庭。2015年,來自中國的企業家曹德旺在工廠舊址上投資修建了福耀玻璃工廠,重新僱傭當地的美國工人,開始生產汽車玻璃,社區民眾對中國投資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但是,中美雙方在工業模式、企業管理、文化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再就業的美國工人當中,有很多人逐漸開始由感恩到抱怨,工資太低,加班,受了工傷,不被尊重等等,部分工人按照既定的工作思維,堅持要組建工會。而中國的老闆和管理者們卻充滿無奈,由於美國的工人生產效率太低,工廠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不過,最終大家彌合了分歧,並在全球化過程中受益,自2018年開始,在美國的福耀玻璃工廠終於開始盈利。

曹德旺說道:「我個人對這部片子很滿意,這部片子不僅翻譯了31個國家的語言,引起了世界的轟動,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世界」。

曹德旺在他的美國工廠

美國歡迎中國投資,房地產項目除外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繼續,不少中國企業擔心去美國投資會受到特別對待?

曹德旺表示,美國正努力恢復「製造業大國」的地位,美國和中國一樣,也在積極招商引資。12月4日,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在福州就有一個招商活動。美國對中國的投資項目是歡迎的,也是比較友好的,但房地產方面的投資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

文化差異,導致中美溝通不足

在中美企業家圓桌會上,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郭業洲指出,解決「信任赤字」比解決「貿易赤字」更急迫、更重要。

紀錄片《美國工廠》劇照

對此,曹德旺深表認同。「中美兩國商界『信任赤字』的問題,我們商界能做到的溝通,肯定會盡力全做,但我們也認為中美之間的關係在文化當中的差異,溝通嚴重不足。我是來幫助你,你卻覺得我侵犯了你。雙方應該求同存異,儘快解決問題。」曹德旺說道。

制裁難以解決問題,美國企業家覺得受欺負了

在本次中美企業家圓桌會上,中美雙方企業家的態度都很真誠,美國企業家也很坦誠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美國企業家目前意見最大的是稅收問題,他認為我們欺負他。這個問題也沒有關係,誰也不會死在誰手裡。制裁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希望能馬上解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但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這畢竟不是川普一個人的意見能決定的。」曹德旺說道。

相關焦點

  • 曹德旺講述《美國工廠》背後故事
    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李曉宏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投資製作的紀錄片《美國工廠》,9日獲得第9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從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歷時近3年時間、拍攝長達1200多個小時的《美國工廠》,講述中國企業福耀玻璃在美國建廠、為當地帶來就業的故事,反映了美國「鐵鏽地帶」的經濟困境,折射了中美兩國之間的文化鴻溝。
  • 歐巴馬《美國工廠》聚焦中美差異
    本報特約記者 呂 克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旗下公司發行的紀錄片《美國工廠》(如圖)將於本周三在流媒體平臺網飛(Netflix)上線。這部紀錄片由獲奧斯卡提名的導演史蒂文·伯格納和朱莉婭·萊切特執導,聚焦於2014年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次著名事件:中國福耀玻璃在美國本土建廠,原本打算帶動當地經濟和促進工人就業的企業投資,卻引發一系列管理和文化層面的摩擦。法新社19日報導稱,這部紀錄片是歐巴馬夫婦創立的製作公司首次發行的電影作品,今年初在美國聖丹斯國際電影節上首映時大獲好評。
  • 曹德旺:在美國開工廠並不容易
    不僅如此,當地還有一條路也被命名為「福耀大街」,因為福耀工廠的成立,將為當地帶來數千個工作機會。去美國建玻璃廠和所有選擇出海的公司一樣,能否與當地文化融合是一個永遠無法迴避的問題。曹德旺只回四個字:「不會下雨。」美國管理層面面相覷。包括去美國建工廠。2014年,曹德旺在美國建立玻璃工廠,投產之後,很多人都說曹德旺跑了。這位老人執拗地一筆筆算帳,在美國開廠的成本更低。曹德旺直言不諱地談及中美企業的差距。但是福耀的情況更具有特殊性,美國的汽車廠商是它的重要客戶,汽車玻璃是易碎品,運輸困難及成本高昂,在美國就近設廠是合理選擇。
  • 紀錄片大火 現實中曹德旺的美國工廠怎麼樣了
    >由歐巴馬夫婦擔任製片人的紀錄片《美國工廠》熱播,令曹旺德及其下屬的福耀玻璃公司成為了中美兩國民眾熱議的焦點。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美國傳統汽車文化倡導的大排量、大體積車型在市場開始失去優勢,日系車型大張旗鼓地進入美國市場,與當時三大巨頭福特、通用、克萊斯勒同場競技。市場格局的突變讓傳統美國汽車製造商的收益迅速下降。2009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俄亥俄州因為工廠的關門一下損失了50%的稅收來源,當地有4000多人瞬間失業。
  • 歐巴馬夫婦+曹德旺,這部電影《美國工廠》自帶流量就火了!
    近日,由歐巴馬夫婦旗下影視製作公司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在奈飛推出,引發了觀眾們的熱議,在豆瓣電影這部影片的評分也高達8.5分。紀錄片《美國工廠》講述了普通工人在全球化中的悲歡生活——2016年10月福耀玻璃在美國中西部俄亥俄州的代頓市投產,福耀的到來當地帶去大量工作崗位,給他們帶來了希望,但隨著兩國不同企業文化差異日漸明顯,也給他們帶來了巨大衝擊。長期居住在鎮上的紀錄片導演史蒂文·博格納爾和朱莉婭·賴克特夫婦用攝像機記錄了這一切。
  • 《美國工廠》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導演中文「謝謝曹德旺」
    北京時間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美國工廠》獲選為第9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該影片由Steve Bognar和Julia Reichert執導,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擔任製片人,導演在領獎時特地用中文說了句「謝謝曹德旺」,後者是福耀創始人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也是本部紀錄片的主角。
  • 《美國工廠》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曹德旺:我認真的看了三遍,客觀...
    曹德旺和他的福耀玻璃(600660,股吧)《美國工廠》,晉身美國電影的最高殿堂。   去年一部好萊塢紀錄片《美國工廠》,讓福耀玻璃位處美國的玻璃工廠,以及福耀掌門人曹德旺進入高光時刻。影片內中美企業管理的差異,文化的衝突,讓觀片後引發的輿論熱潮在中美兩國間久未平息。
  • 《美國工廠》:關於中美工人那些說出來的和沒說的
    紀錄片《美國工廠》海報。2008年,美國俄亥俄州的通用汽車工廠倒閉。2016年,來自中國的企業家曹德旺在工廠舊址上投資修建了福耀玻璃工廠,重新僱傭當地的美國工人,開始生產汽車玻璃。這樣一來,這個有兩千多工人的工廠,成了中國和美國這兩個超級大國的一個交匯點。由於中美雙方在工業模式、企業管理、文化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再就業的美國工人當中,有很多人逐漸開始由感恩到抱怨,工資太低,加班,受了工傷,不被尊重等等;而中國的老闆和管理者們卻充滿無奈,由於美國的工人生產效率太低,工廠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 曹德旺主演,歐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獲奧斯卡獎的背後
    今天,是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進行頒獎禮的日子,《美國工廠》喜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而該紀錄片男主角的正是被稱為」中國首善「的曹德旺。01.《美國工廠》紀錄片的起源曹德旺被網友戲稱為今年唯一入圍奧斯卡的中國人。據他本人透露,拍攝時間長達4年半,從美國到中國,資料片長可放1320小時,之後被剪成115分鐘。
  • 謝謝你,曹德旺先生
    感謝曹德旺和他的福耀坦誠配合導演工作,公布原始、樸素的素材。曹德旺無意中扮演了傳播者的角色,這部片子帶來的了解、自我審視、探討、思考肯定遠勝於超越公開場合的套話、官話、廢話、戰狼話。它給輿論留下了表達的角度。其實,在這部影片之外,這家工廠還有很多故事。曹德旺談到在美國建廠時,曾發表言論說,美國建廠的成本比中國低,中國的稅負成本比美國高35%。
  • 曹德旺談俄亥俄州工廠:我是中國人 背叛祖國肯定不行
    去年十月,福耀玻璃集團在俄亥俄州的一個小鎮斥資6億美元開設了工廠
  • 獨家專訪曹德旺:美國的工會制度已經不適合製造業發展
    因為在去年年初的一天,導演夫婦突然說要請我吃飯。我那天到了吃飯地點一看,我在美國這麼長時間都沒有去過這麼好的吃飯地方!那天晚上吃飯花了不少錢,我要求買單,導演說不行,我請你吃飯我買單,因為片子賣了!我問他賣了幾塊錢——因為我相信不會賣很多錢,但導演只透露買家公司挺有實力,沒和我講買主是誰,直到最近紀錄片播出後我才知道歐巴馬總統是紀錄片的出品人。
  • 看了《美國工廠》,你就讀懂了中美企業文化差距有多大
    2014年,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開始對美國投資,他發現美國的稅負比中國要輕不少。在工資上,如果加上「五險一金」,中國工人的工資比美國的要貴4%,於是他買下了通用汽車遺留在俄亥俄州代頓市的莫蘭生產線所在地,用一年左右時間將其改建成了福耀玻璃在美國的第一家工廠。
  • 《美國工廠》刷屏:他們的掙扎與希望,與超級英雄一樣扣人心弦
    福耀美國工廠邊的道路被重新命名為「福耀大道」。當曹德旺參觀工廠時,一位非裔工人向他表示感謝和歡迎。「他說這個地方丟了這麼多就業機會,感謝您給我們這個機會。他說下一次他做BBQ請您來吃。」隨行人員翻譯道。 1990年代,曹德旺到底特律談生意,順便去了福特汽車博物館。由於生意進展不順,當時的曹德旺沒有心情參觀。
  • 《美國工廠》:全球化浪潮下的一場碰撞
    美國工廠、中國模式一開始的曹德旺選擇了入鄉隨俗,聘用了美國的高管,對待已經被寫入法律的雙休、八小時工作制也絲毫不敢逾矩,倘若工廠此刻就能做到盈利,故事可能就會是個圓滿大結局,我們可能看到的是雙方一同進步,攜手應對經濟全球化浪潮帶來的挑戰。
  • 奈飛紀錄片《美國工廠》聚焦福耀工廠 來聽聽曹德旺自己怎麼說
    最近奈飛(Netflix)公司的一部紀錄片《美國工廠》在國內刷屏。標題名為「美國工廠」,但實際聚焦的卻是美國福耀工廠的中國主人——玻璃大王曹德旺。中國人到美國做了老闆,同時帶去的還有中國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方式,被中國人管的美國工人能接受嗎?博弈也就發生了。
  • 中國工廠的激進和美國工廠的無奈
    雖然馬斯克承認了過度自動化的錯誤,但在2018年的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表示,上海超級工廠將建設汽車四大工藝生產線、動力電池模組和 Pack 產線。需要指出的是,馬斯克曾特別提到,相比 Gigafactory 1,上海超級工廠的自動化程度將提升一個量級。
  • 《美國工廠》一部非常好看的記錄片
    這樣的農民領袖總能在別人掉以輕心的時候,取得主動,美國工廠的副總裁 David 就因為輕視曹德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理解為什麼曹德旺會在記錄片中說一些明顯不利的話,那是因為你不知道曹德旺在中國的彪悍。
  • 《美國工廠》:保持「求同存異」心態,是全球化時代的取勝良方
    2020年1月,曹德旺再次投資4600萬美元購買新設備,受到了美國俄亥俄州州長的表彰,因為這將帶來新的超過100個就業崗位。而曹德旺選擇繼續擴大投資的原因也很簡單,福耀玻璃已經佔據了美國市場四分之一的市場,他們需要繼續擴大市場份額。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些事情。
  • 曹德旺跑了?曹德旺稱無心逃跑,但想給政府提個醒
    曹德旺70歲了,他從沒想到,自己會以一種「跑了」的方式火起來。曹德旺:這對我說,一點都沒有什麼影響。他要怎麼說,就怎麼說。我也很隨意,因為我知道我的命運靠我自己掌握。我沒有做什麼對不起這個國家的地方。在頻繁的對外採訪中,除了強調自己無心「逃跑」的同時,曹德旺還在一些採訪中對中美兩國製造業成本和競爭力優劣進行了細緻比較,並談起了自己對於中國製造業現狀及未來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