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這家公司,「壟斷」了整個行業,讓蘋果、三星都乖乖買單

2020-12-17 爾東商業觀察

文:小郭

根據知名度數據調查機構IDC發布的2018年度全球手機品牌權重數據報告顯示,三星、蘋果和華為這三大世界巨頭的總分銷能力超過7.45億臺。此外,三大巨頭還取代了全球手機市場的一半以上。漸漸地,與三巨頭相關的產業鏈也獲得了可觀的利潤,如屏幕供應商、晶片或手機OEM、鏡頭組件供應商等。

很多消費者都知道,京東方、三星、富士康、臺積電都是這三大巨頭的重要合作夥伴,但很少有人知道蘋果和華為鏡頭組件的主要供應商——大立光電。供應商和OEM工廠,大立光電很神秘,但大立光電的實力與其在消費群體中的知名度恰恰相反。

大立光是一家專門生產製造專業的精密光學鏡片、鏡頭的製造廠商。我們都知道,在全球光學產業中,德國的徠卡,日本的佳能和尼康,一直佔據著產業鏈的高端,吃喝不愁。直到有一天,一個叫林耀英的人改變了這個規則,用塑膠取代玻璃,打斷了巨頭們的美夢。

通過用塑料取代玻璃,大立光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鏡片製造商,市場份額超過30%。其客戶均為蘋果、三星等全球五大手機品牌。由於擔心大立光的霸主地位,蘋果支持了許多其他製造商,但最終未能提供幫助。三星陷入了大立光電發起的專利戰,最終不得不成為大立光電的客戶。但該公司低調行事,從不做廣告或接受採訪,可以說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隱秘的科技公司。那麼大立光電有多偉大?除了市場佔有率高,大立光電本身的規模也驚人,幾乎在光學領域獨佔鰲頭。

大立光電成立於1987年,總部位於中國臺灣。主要經營數位相機鏡頭、相機鏡頭、鏡頭等,目前,大立光電已佔據全球市場30%的份額。蘋果、華為和其他巨頭嚴重依賴鏡頭組件供應商。更重要的是,大立光電在主營業務上的獨立性不亞於巨頭三星。從設計到研發再到銷售,大立光電可以獨立完成。

在大立光電成立之前,林耀英與一位朋友共同創辦了大根精密。由於塑料鏡片的解決方案,很多廠家都向大根精密訂購了塑料鏡片,因此林耀英希望將塑料鏡片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但當時,高端鏡片在市場上很流行,因此大根精密的其他管理人員並不意味著林耀英的想法。

無奈之下林耀英另起爐灶成立了大立光電,大立光電成立後,按照林耀英的想法開始研發生產塑料鏡頭,並且斥資3600萬引入了加工設備。有了設備,大立光電逐漸開發出了一套生產方法,雖然沒有取得顯著成效,但林耀英仍然堅持這一發展方向。

經過林耀英幾十年的堅持,大立光電終於有了轉機。憑藉其技術沉澱和努力,成為蘋果公司唯一的鏡頭供應商。自此,蘋果公司踏上了進軍全球光學鏡頭市場的徵程,如今這個中國神秘的科技巨頭,2018年營收達到499億元人民幣,連蘋果和華為都在為此買單。

林耀英2010年將工作讓給次子林恩平。2017年8月,經過一個月的瘋狂買入,大立光電股價突破6000億新臺幣的歷史紀錄,完成亮點操作。在臺灣證券交易所,它被稱為「臺股之王」。當時,公司毛利率高達71%。在蘋果的供應鏈中,利潤率高於蘋果,公司在移動攝像頭市場上穩居第一。

因此,隨著智慧型手機龐大市場的迅速崛起,大立光已經超越了日韓傳統鏡片廠商,成為全球市場第一的地位。連蘋果公司都畏懼其壟斷地位,試圖扶持另一家臺灣公司玉晶光電,但大力光予以反擊,在美國對玉晶光電提起專利訴訟。加上玉晶光電始終不堪大任,最終蘋果不得不放棄壓制大立光的想法。對於臺系光學製造商大立光,你有什麼看法?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

相關焦點

  • 「壟斷」整個行業的公司,技術領域排名第一,蘋果也是其客戶之一
    我們知道當今世界關於手機行業方面有三家比較強的大型企業,分別是蘋果,華為和三星。有調查機構曾在2018年的時候做過調查,據調查裡稱,這三家公司有著全世界手機市場半數以上的份額,總銷售量超過了7.45億部。
  • 十大公司壟斷整個美國食品行業
    在美國,大部分的農業生產都是由這十家公司說了算的。當消費者去購物時看到琳琅滿目的子品牌,以為食品行業競爭很激烈,實際上這是假象,大部分都是這10家公司生產的。1000多個品牌,每天都有超過20億人口都在用它們的產品。
  • 日本公司壟斷全球,三星、京東方搶著買,11億的設備供不應求
    但如今,世界上依舊有不少領域被某幾家公司壟斷。下面筆者要與各位分享的便是一項由日本公司壟斷全球的技術——真空蒸鍍機。這家名為Canon Tokki的公司,以能製造出目前市面上精準度最高的真空蒸鍍機而聞名世界。據公開資料顯示:這家成立於1967年的公司,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之後,依舊只有350人左右。但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
  • 蘋果為何收購LuxVue這家小公司?
    著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報導了這項收購交易,蘋果在回應記者諮詢時稱,它不會就公司對LuxVue未來的規劃發表評論。蘋果稱,這家公司沒有什麼名氣,因此不需要太關注它。失去領導權最早的一批Retina顯示屏不但在解析度上表現優異,而且在顏色保真度、對比度和其他關鍵指標上也領先於市場。
  • 為什麼蘋果公司連晶片都造不出來,那蘋果的A14處理器是什麼?
    一個是蘋果公司能夠自研處理器,為何無法研發基帶晶片;一個是蘋果公司能夠自研處理器,為何卻要通過代工廠來完成晶片的生產工作。先來說說第一個問題,蘋果公司為何無法研發基帶晶片的問題。蘋果手機的A系處理器並沒有集成基帶晶片,而是通過主板外掛的方式來實現網絡通訊。
  • 蘋果公司連披薩盒都要申請專利,不重視專利的企業沒有未來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搞笑,許多人都覺得畫風有點不對,這項專利和必勝客、達美樂這些披薩公司更搭配,而不是手機巨頭蘋果。但這個小細節背後也反映出蘋果對專利的重視程度,因為對蘋果來說,專利可以說關乎企業命運存亡,這個一點不誇張。
  • 蘋果壟斷了嗎?
    但在經過十多年的改進和重構後,應用商店已經成為蘋果服務業務的重要支柱,為蘋果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到2019年,這家在線商店可供下載的應用數量已經超過200萬個,下載量超過300億次。隨著規模越來越大,蘋果為應用商店制定了許多獨特的政策條款,並隱隱展現出強大的壟斷力量。
  • 三星正式宣布,臺積電也沒料到,晶片行業又要迎來大變局?
    由於美國修改了晶片行業的管理規則,全球半導體市場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局。華為麒麟晶片所面臨的危機,迅速渲染了整個國產晶片產業。國內的半導體公司,開始加大對晶片製造技術的投入。欲打造出一條,可以完美避開美國技術的高端晶片產業鏈。
  • 高通炮轟蘋果關聯公司:聯合起來誤導別人
    據外媒報導,此前一些與蘋果關聯的科技企業已經向美國政府提交了相關文件並控告高通,他們控訴的原因是高通要求美國政府禁止向美國輸入iPhone。就在本周一的時候,高通公司正式針對這些控訴文件作出了回應,他們稱這些公司是聯合起來誤導美國政府。
  • 中國最大的顯示屏製造商:出貨量居全球第一,用25年打破日韓壟斷
    在液晶顯示屏領域,三星一直佔據著市場90%以上的份額,華為、蘋果等眾多手機廠商都得採購三星的顯示屏,三星在這一領域擁有很強的話語權。但是現在這一狀況正在改變,中國一家公司用了25年時間,打破了日韓多年的技術壟斷,液晶顯示屏出貨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一,索尼、蘋果、華為和小米都紛紛來這家公司採購顯示屏,洽談合作。這家中國企業就是京東方科技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顯示屏製造商。
  • 蘋果、谷歌等四大巨頭壟斷?為啥美國狠起來連自己人都不放過?
    報告認定,谷歌、蘋果、亞馬遜和 Facebook在關鍵業務領域擁有「壟斷權」,確實濫用了其在市場上的主導地位。這是一份長達440頁的調查報告,其中描述了多個公司濫用市場壟斷權力的例子,建議對反壟斷法進行廣泛地修改。眾議員立法者為了完成這份調查報告,共耗費了16個月時間。
  • 繼京東方後,又一屏幕廠家被蘋果看上,三星要逐漸被邊緣化了嗎?
    繼京東方後,又一屏幕廠家被蘋果看上,三星要逐漸被邊緣化了嗎?OLED 屏幕已經成為了手機廠商的首選,曾經廣受好評的LCD慘遭拋棄,憑藉著輕薄,可彎曲和自發光特性,OLED 屏幕成為主流。這家來自日本的顯示公司叫jdi,在OLED 屏幕的衝擊下,這家主要從事LCD屏幕製造的廠家沒回過神來,近五年都在虧損。但有媒體報導,jdi即將獲得800億日元的融資,並在10月份到帳,其中一個投資者就包括蘋果公司。蘋果將向jdi融資一億美元,折合105億日元。
  • 蘋果每年賺走中國幾千億,還好他在賺蘋果的錢,一天就進帳1億多
    這也是因為這家企業確實在大眾的視線中並不是經常出現。而且這家公司的老闆也基本上沒有接受過採訪。但是就是這麼一家低調的公司,全球的市場中拿下了60%的市場份額,那麼這家公司到底是做什麼的呢?在那個時候伯恩光學在整個行業中就是排名靠前的企業。廠房位於惠州、深圳、合肥等地的伯恩光學,是目前全球三大手機玻璃供應商之一,手機面板及手機攝像頭的供應量可以佔到全球的一半以上,蘋果、三星、索尼等品牌均為其客戶。
  • 蘋果公司的半邊天,iPhone均價是整個行業平均四倍
    近日,又有市場調研公司針對蘋果iPhone進行了一番研究,據消息稱一臺iPhone的平均銷售價格是智能機整個行業平均水平的四倍,而iPhone儼然成為一個賺錢的利器。事實上,關於這樣的判斷並不意外,畢竟蘋果公司的市值以及蘋果公司的財報顯示營收額在那放著。不過,對蘋果iPhone價格高昂的話題一直以來在中國市場也沒有停止過。
  • 各大公司VS蘋果App Store:為什麼他們總是對蘋果不滿
    騰訊證券9月30日訊,包括Facebook、Spotify和「堡壘之夜」開發商Epic在內的許多公司最近都在挑戰蘋果公司運營其App Store的方式。
  • 曾經,馬雲差點壟斷整個醫藥行業……
    然而,外界卻有消息傳出:阿里杭州總部的所有會議都被叫停,公司正全面配合調查組開展工作。 其實要論起「壟斷」,阿里並不單單在「二選一」的問題上有嫌疑。早在2014年,阿里就試圖壟斷醫藥行業的所有流通、交易信息,只不過在業界的一片反對聲中,這一嘗試未能如願。 這段歷史早已被雪藏,掩蓋在如今阿里健康3000多億市值的故紙堆裡,如今很少還會有人記得。
  • 越獄版應用商店開發商Cydia起訴蘋果壟斷渠道
    來源:新浪科技一家曾經流行的應用商店開發商周四指控蘋果非法壟斷其自家作業系統的軟體分發渠道。創立於2008年的Cydia稱,蘋果「非法打壓所有競爭對手」,維護App Store的壟斷地位,剝奪了消費者選擇iOS應用渠道和開發者選擇分發渠道的權利。該訴訟提交給美國加州奧克蘭的聯邦法院,這也成為最新的一起指控蘋果利用市場主導地位打壓Cydia等競爭對手的案件。後者已經瀕臨關閉,可能面臨破產。
  • 蘋果谷歌亞馬遜在英國漲價:「數字服務稅」最終由人民買單?
    近期,蘋果、谷歌和亞馬遜三大科技巨頭宣布,他們將提高英國企業客戶的服務價格。蘋果公司表示,英國開發人員在應用商店中的成本將會增加2%;谷歌公司將英國客戶的廣告購買費用提高了2%;而亞馬遜公司更是針對平臺上英國第三方商家和客戶,將多個渠道的費用都提高了2%。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庫克否認蘋果壟斷,熊本熊無緣火炬手,百度副總裁...
    蘋果CEO庫克:歡迎反壟斷調查,但蘋果沒有搞壟斷最近,多家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政府正在認真考慮對矽谷科技巨頭髮起反壟斷調查,其中包括了谷歌、亞馬遜、臉書、蘋果等公司。周二,蘋果公司執行長蒂姆·庫克否認該公司是一家壟斷公司。庫克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蘋果控制著適度的市場份額,但份額不是太大,他不同意一些美國政界人士提出的分拆蘋果公司的呼籲。熊本熊無緣火炬手 官方:年齡太小不是人類近日,熊本縣政府向東京奧組委提出申請,希望讓著名卡通形象「熊本熊」參與火炬傳遞。
  • 深陷壟斷訴訟 日本反壟斷調查 蘋果這回怎麼說
    北京時間8月6日,據引述日本《每日新聞》報導稱,日本公平貿易委員會(FTC)正在調查蘋果公司是否對日本零部件製造商施加壓力,以及是否濫用權力違反反壟斷規則。他們發現,這是日本監管機構針對這家科技巨頭的最新一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