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語言學博士」去「養老」,不是佛系是雞賊

2020-12-13 敬一山

今天看到一則高校的「佛系」招聘刷屏。

興義民族師範學院(在貴州省黔西南州,雲南廣西貴州三省交界地區)招聘「語言學博士」。這個招聘文案文風樸實風趣,在如今浮華成風的現實中,顯得很是清流,因而在網上大受好評。

如果嚴肅地歸納下,這個招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確實就是其佛系特徵:明確說沒有科研要求,申請不申請項目發不發文章全憑心意。為了強化對專業要求的寬鬆,最後還特別強調興義是個適合養老的地方,意思是博士們去了這裡一定很安逸。

這些年,大家對高校已發論文、搞科研為評價硬指標,很是厭煩。出於對異化現實的反感,對於這樣一個可以隨心所欲的高校,未免就心生好感起來。可是,如果不是吃瓜群眾般的借題發揮,而是從科研層面認真去看這個招聘,恐怕就很難誇讚起來。

招聘裡面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條,是承諾評職稱容易,副教授、教授,這些在通常高校非常之難的事兒,在這個學校裡面,似乎像叫個外賣一樣容易。只要達到最基本的條件,就能有綠色通道、快速搞定。真正的佛系,是當你不願意付出太多努力的時候,也能夠在沒有世俗榮譽利益的處境中心態淡然。現在這算怎麼回事呢?是付出不多,卻能輕易得到教授、副教授頭銜,這叫佛系還是雞賊?

整個招聘如果深入佛系的表象,其內裡傳達的價值觀,其實是很世俗的——就是你不需要承擔太大壓力,卻可以獲得還不錯的待遇和環境。這滿足的是一種虛假想像,好像只有在沒有競爭,很隨心所欲的情況下,才能夠當好一個老師,才能夠當一個有所成就的學者。

其實,世界上從來沒這樣的好事。談到高校的時候,我們經常喜歡和國際接軌,看看那些世界知名的高校,對於教授們會全然沒有科研要求,有沒有文章、有沒有科研項目都無所謂嗎?事實上,國外無論教學型的學院還是科研性的大學,對老師也都會有學術要求,只不過重質不重量,但絕對不會全無要求。我們可以反對現在的論文數量至上,但如果變得崇尚毫無要求,那只會走到另一個極端。

教學也好,科研也好,進步只會是在競爭中實現。我們可以呼籲競爭規則的完善,但不能排斥競爭。說穿了,興義這個招聘能夠佛系的本質,正是不健康環境的產物,一方面知名度不高、地理位置不好導致人才奇缺,另一方面是同時還享受著制度的「優待」,可以更寬鬆地授予副教授、教授。在這樣的環境下,推崇佛系會造就什麼好老師、會產生多少有價值的科研麼?最現實的結果,只會是真招了人去「養老」。所謂佛系,更可能是自暴自棄、不求上進的代名詞罷了。

相關焦點

  • 湖南一高校寢室對聯大比拼:佛系、擼串、吃雞等流行詞頻現
    仙女下凡、三個光棍、帶你上分、佛系少女、QQ家族……各式各樣的對聯滿滿創意,不少學生對腦洞大開的創意留言點讚!記者了解到,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同學們在寢室門口貼的對聯,是在參加學校的「寢室文化藝術周」活動時,自選創意模塊中的「揮毫雅室,經典永傳」創意對聯書寫活動。
  • 還記得「最實誠招聘」高校嗎?學院收到近20份簡歷,包括一臺灣博士
    5月15日,該校教師工作處副處長張貴強告訴澎湃新聞,目前該校正在面試國內各大高校前來應聘的人才。「上周去了一趟,那裡景色優美,人也樸實,適合生活。」當日,一名前往該校應聘的博士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在朋友圈看到了招聘啟事,覺得頗為「新穎」和人性化,於是決定投簡歷試試。
  • 公民同招,不得不佛系
    但是在今年嚴格的公民同招政策下 ,一向佛系的 S 爸爸差點經歷了從知名雙語學校到天成小學的巨大落差,也讓他知道了在中產菜小普小牛小的等級之外,還存在著用於為社會託底的專門學校。但總體來說,在公民同招的情況下,家長們的選擇比以往更加謹慎,沒有人會願意放棄穩妥的選擇去拼小概率的名校。新政策下,家長們更佛系了。熱門民辦小學沒有出現之前預料中的誇張搖號比例可以證明這一點。
  • 「吃雞」「佛系」……畢業季這些大學校長的致辭火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27日電(冷昊陽)近期,高校密集迎來畢業季,在大學生走出校門之前,校長給他們上的「最後一課」備受關注。  今年各高校的畢業典禮上,校長們的畢業致辭或溫情,或哲理,還不乏時髦,充滿了給畢業生的期許與祝福。快來看看,他們都講了啥?資料圖:6月22日,中南大學舉辦畢業典禮。
  • 戰勝命運 她成為聾人語言學博士
    課堂上的鄭璇作為「中國首位聾人語言學博士」和重慶師範大學教授,鄭璇的日常工作是給聽障大學生以及特殊教育師範生上課。在工作中,鄭璇摸索出了一套「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將手語教學、書面語教學和人際溝通教學相結合,讓聽障者能夠更好表達自我、和外界溝通。
  • 一直說「佛系」雞娃,我是怎麼保持佛繫心態的?
    熟悉我的人,說我明明是雞血中的戰鬥雞,卻天天含佛系,是偽佛。不熟悉我的人,說我不知道現在的形勢,淨灌毒雞湯,坑人又害己。其實,我之所以能保持佛繫心態,並不是我覺得教育不重要,而是因為,我把關注的重點都放在輸入端,而最終的輸出,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那就靜待花開吧!
  • 「急招博士,年薪80萬,求轉發」……高校扎堆招聘博士背後
    「急招博士,年薪80萬,求轉發,求擴散,求推薦」……近日,省內多所高校扎堆招博士,招聘博士的信息在網上甚至是朋友圈內熱傳,提供的待遇更是一家比一家有吸引力。一天在實驗室待10個小時以上,一年340多天在做實驗,優秀博士的煉成卻不是一日之功。
  • 中國首位聾人語言學博士在重慶 鄭璇:不要戴有色眼鏡看我們
    中新社消息,參加培訓、翻譯外文著作、與聾生談心……適逢高校暑假,重慶師範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鄭璇的假期卻並不「輕鬆」。作為中國首位聾人語言學博士,她自2009年入高校執教,潛心鑽研特殊教育教學和科研,努力用「唇耕手耘」在「聾」「聽」之間架起溝通橋梁。
  • 面對佛系研究生的無奈,佛系科研令人抓狂,研究生教育需要淘汰制
    90後的佛系精神佛系研究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中國90後中流行佛系少年,按照佛系少年字面的意思就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這些佛系少年一切抱著隨遇而安的心態,有人甚至不想離開校園去社會參加工作,把考研當成繼續佛系的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考研黨中就有了一批佛系研究生,然而很多見證中國改革開放,認識到只有拼搏才能成功的80後教授們,如果遇到了佛系的研究生,那麼衝突就會發生,只要做科研的人都知道,每一位科研大牛成功的背後都是靠著時間和實驗數據的累積,甚至很多人通宵做實驗,然而遇到佛系研究生,他們根本只是在享受校園生活,而對科研並不感興趣
  • 山東佛系女生裸考清華:高校和學生到底誰是誰的「玩物」?
    2020年研究生考試正在緊張進行中,一位山東濰坊的女孩卻意外在網絡爆紅,被全網稱為「佛系女生」。原來,這位女生今年報考的是清華大學服裝設計專業的研究生,是1.8萬報考清華大學研究生的學子中的一員,其被貼上「佛系標籤」的原因是因為她直言考前沒做任何複習,即她屬於裸考。
  • 山東一高校現"佛系網吧":學生上機不打遊戲只刷題
    山東一高校現"佛系網吧":學生上機不打遊戲只刷題 原標題: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2日電(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李文靜)近日,正值高校考試季,不少學生熬夜通宵複習備考,校園各個角落的學生背書的身影成為別樣風景線
  • 又一高校招輔導員,要求博士!
    崗位需求如下:由上面職位表可以看出,該校本次專職輔導員招聘的20個名額中,除了學工部和民族學生事務辦公室的兩個崗位為碩士外,其它18個崗位所需要的全為博士。而且相關的條件要求還不低,比如須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年齡不超過35周歲等。那麼具體這些「專職輔導員」到底是真正做學生工作的輔導員,還是身兼科研任務的「多功能」教工呢?
  • 閃電俠來了 第二季 丨②信奉「佛系」心態 聊城「學霸宿舍」6女生...
    隨著全國各大高校的考研錄取結果紛紛揭曉,5月23日,山東聊城大學外國語學院620宿舍的6個姑娘全部考取研究生。孟慶昕成功保研進入江蘇師範大學語言文學及應用語言學,高雅美、劉文嬌、黃春華、賈克芬、王宇5人分別被中國石油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廣西大學、遼寧大學和上海師範大學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錄取。
  • 你不是佛系,是太容易放棄
    來源:貓姐能量圈(tqq1214cat)作者:肖寒在別人眼裡,我是一個很佛系的人。上學,分數高低無所謂;職場,不爭不搶,別人要我就讓;甚至戀愛對象,別人說想跟他談,我也會說,那你去談吧。我唯一執著的興趣是寫作,看到訓練班就報,總想寫出點什麼名堂來。但報班之後,我依然很佛系。
  • 部分高校給博士細分等級 稱只招「優秀博士」
    繼高校教師入職門檻由碩士升為博士後,又有高校將博士細分,稱「普通博士」基本不招,主要招「優秀博士」。  13日在武漢7所教育部直屬高校聯合舉辦的2011屆畢業研究生春季雙選會上,徐州師範大學不僅將所招特聘教授分為A類、B類、C類,還將所招博士分為A類、B類,其中A類專指「優秀博士」。
  • 佛系養娃真的不是「佛系」而是管,放有度
    之前看育兒文章有講到這樣一個養娃理念:佛系養娃,對娃的事事不管理由娃自己肆意發揮,孩子各方面表現都不錯,學習行為習慣也很好。大多數家長對於孩子嚴格管教,孩子卻皮得要命,愛反抗不愛學習,你說的永遠都是反對。兩組數據比較真的很容易讓人以為佛系養娃更好。其實真正讀的書多,生活經驗豐富的人都明白「佛系」養娃也是有一定的條件基礎的。
  • 7成學霸是「雞」出來的,可得出結論的校長,為什麼要佛系育兒?
    更何況「雞娃」這事,很容易著急上火,幹到後來,都不是毅力不毅力的事了,身體先扛不住了。這個也可能是不少人選擇佛系的理由中,最重要的一點。「雞」出來的學霸,被稱為「沒有熱愛的勤奮,沒有靈魂的卓越。」這個數據說明,多數人對文中的觀點還是比較認同的,所以,很多父母其實不需要那麼焦慮,你的「佛系
  • 大學教師工資低,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博士、碩士搶著去?
    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中最核心的力量,同時也是最大人才的聚集地,一直被人們視為學術的殿堂,所以很多人也因此產生了名校情結。但是其實大學教師的工資並不是特別高,因為大學教師是事業編制,有點類似於公務員,所以,每個月的工資由財政撥款,並不會特別多。一般基礎工資也只有3000左右,沿海地區等發達地區好一點,要是西北地區可能更差。而且我們看到很多大學招教師的條件也是非常的苛刻,一般普通的211、985大學不僅要求學歷是博士,甚至還要求本科時期是在名校讀。
  • 讀了語言學博士,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
    這期我們要介紹的是語言學博士的(逗比)生活。今天的這位嘉賓目前正在鄰國日本留學,所以,除了給大家介紹語言學專業的相關內容以及文科博士的生活外,我們還邀請她講述了關於日本留學以及轉專業的經驗。閒話不多說,直接鼓掌吧!還有一句!
  • 佛系向左,雞血向右!
    而且這位順義爸爸也將"雞娃先雞自己"的名言貫徹到底,自己考研的同時也不忘送孩子去早教班。你說他辛苦嗎?確實挺苦的,白天往返50公裡去海澱上班,晚上還要複習考研。你說他開心嗎?他未必不開心,只有心存希望,才會有行動的動力,才能日復一日,古井無波的堅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