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不凡商業,作者李小白。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鼠仔網際網路洞察。
震驚!一向以性冷淡風著稱的誠品書店,竟然開起了生鮮超市?
你還別不信,這是真事!這個月初,臺北就開了一家「誠品知味市集」,在這個市集,你可以閱讀書籍,還可以買到各類食物。
emmmm,還是我們熟悉的明黃色的色調,但是入目之處都是蔬菜水果和雞鴨魚肉了。
難題來了,咱們買了菜不會做怎麼辦?所以,在這個市集,少不了的就是賣食譜啊!免費的全新食譜計劃,廚房殺手們也可以變美味大廚!
除了賣菜賣食譜,誠品竟然還邀請了CookingStudio大廚做菜實演教學,看著大廚做菜也是口水直流的一天啊……
等等,你以為這是誠品的單獨騷操作嗎?NONONO,這樣的操作梅小花在MUJI也看見過!!
以性冷風著稱的無印良品MUJI,在開了旗艦店、書店、飯店、酒店之後,也開了一家"菜場"。
無印良品在大阪府堺北花田,開了家全球最大的販賣高端生鮮的旗艦店,一半是傳統販賣日用商品的店鋪,另一半則主打生鮮食品。
全球最大的MUJI,佔地整整4300平方米,是一般的MUJI的兩倍多,半個足球場的大小。
買了菜,想吃怎麼辦?MUJI想到了,你只需要挑選自己喜歡的食材和烹飪方式,立馬就可以品嘗到新鮮的食物,你也可以在Cafe&MealMUJI選擇自己喜歡的套餐。吃貨們,就算不買菜,去吃美食也是想想就開心~~
有二就有三,前不久,在北京,得到APP也將自己的新書發布會開設在了菜市場。
在北京三源裡菜市場,得到App利用菜市場現有空間和食材給所有人上了一堂生動易懂的經濟學課--菜市場遇見經濟學。
進入菜市場,抬眼可見的都是書上的經濟學知識,買菜的人既買到了菜,也學到了經濟學知識,一舉兩得。
為了宣傳,得到APP還發布一系列的"菜市場遇見經濟學"的主題海報,這些菜市場攤主們都變身成了經濟學大師。
品牌怎麼了?
為什麼這兩個業內著名的品牌都將視線轉向了生鮮超市?甚至連得到APP一本新書的發布會,都要在菜市場舉行?品牌們都怎麼了?梅小花在這裡淺略分析了2個原因:
一.攢名氣
因為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以及圍繞網際網路所出現的智能移動終端設備、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國內市場有了深刻變化,對社會經濟、金融、文化、消費、審美等等都帶來不可逆轉的改變。
誠品書店,憑藉著自身獨特的定位,近年來俘獲了不少消費者的歡心。雖然誠品書店給大家一種安靜看書,佛系的氛圍,但是這些標籤都過於一致化了,在這個缺乏新鮮感的社會,誠品書店也需要改變。"誠品書店也開起了生鮮超市",這樣獨特新穎的標籤,更能吸引更多潛在用戶,也有利於品牌形象的塑造,誠品值得為之一試。
除了誠品書店,近幾年我們經常能夠發現爆品誕生,網紅店、網紅公眾號、網紅人物甚至網紅APP等,社交平臺對於品牌的傳播作用越來愈大。例如,近幾年憑藉著社交平臺賣貨手段,火爆一線城市的喜茶,就深諳了網際網路營銷之道。
得到APP將新書發布會設置在了菜市場,就是一則很好的話題營銷,良好的社會宣傳效果,對於得到APP品牌背書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有利於品牌價值的提升。
二.賺收益
近幾年,一個熱詞被行業重視-消費升級,這意味著消費者手中的錢越來越多,他們很樂意花多一點的錢得到更好的產品或服務;其次,一個新現象是-用戶時間被爭奪,用戶不願意在一件事上集中太多的時間,新鮮事物更易吸引目光,品牌很難讓用戶停留更久。品牌活動賺取更多消費者目光,才有可能收益最大化。
知乎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一個線上「提問-回答」知識的分享,標籤也很固定化,滿足不了受眾日新月異的喜好變遷。前段時間,知乎就來了一場新的嘗試--「不知道診所」。
就像生病去醫院掛號診斷,在「不知道診所」,你可以在五官,心理,口腔等科室找到你要的答案。為期5天的活動,北京站吸引了超過3萬人次參加。除了直面曝光在消費人群前,知乎的這場活動,讓其變成合作方競相合作的品牌活動IP,成為了品牌主、地產商所關注的品牌活動,這場活動的後續收益是無限的。
總結:
誠品書店開拓生鮮市場,MUJI也開闢生鮮版塊,得到APP的新書發布會設在了北京三源裡菜市場,新穎又有趣,市場反響也出乎意料的好,這樣的改變品牌們何不嘗試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