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在中國開菜市場,買菜要年輕化、品牌化了?

2020-12-19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時趣研究院」(ID:SocialTouch2020),作者 時有趣,36氪經授權發布。

無印良品要在上海開菜市場,準備賣菜了。這背後打的是什麼算盤?

其實,在此之前無印良品就已經在日本東京和大阪的繁華地段相繼開了兩家菜市場,並且成為熱門的網紅打卡地點。

相比於大眾生活中接觸到的菜市場,嘈雜、熱鬧、打折、叫賣聲、以及凌亂的商品擺放等等,一切有關菜市場的認知標籤,在無印良品的菜市場似乎都是不存在的。這個菜市場延續了無印良品以往的極簡、單一、樸素的風格,各式商品,水果生鮮蔬菜整齊的羅列在貨架上,明亮、簡潔,這種突破大眾普遍接受度或者說「反菜市場文化」的菜市場,也由此十分搶眼。

看了無印良品的菜市場,不少年輕網友紛紛表示,買菜也可以高級優雅、文藝範了;也有網友表示,在性冷淡風,極簡風的菜市場,看不出我對生活的熱愛,少了煙火氣。

無論是網友何種評價觀點,不能否認的是,無印良品這一舉動確實吸引了網絡的關注。除了菜市場以外,無印良品早就圍繞消費者的生活圈做了一系列的跨界,有販賣「生活美學」的書店,還有開在黃金地段的酒店,以及辦公樓下的便利店、快餐輕食餐廳、咖啡廳等等。

誠然,這種無印良品風憑藉著原本的大眾消費者認知度的積累和較高的辨識度也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本質上可以看到無印良品正在拓寬業務版圖邊界,但可以發現這些的共同之處都在於傳遞無印良品的生活概念,通過圍繞消費者日常生活需求,構建不同的「第三空間」,以此來吸引年輕消費者,同時,提高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接觸頻次,從而輸出品牌和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無印良品很早就開始嘗試拓寬業務板塊,不斷嘗試新的商業機會,這和近幾年無印良品遇到的市場挫折有很大的關係。一方面是無印良品推崇的生活理念和方式是否具備廣泛的、無差異的地域接受度,這個目前是備受質疑的。

不久前,無印良品美國就傳出了申請破產保護,而這個背後也有不少人猜測是由於美國店鋪的關閉、客流量減少以及當地員工不能準確表達品牌理念等等多重因素導致的,其實一個具有明顯地域或者小眾特色的品牌在進入其他領域都會面臨這種問題,那就是文化、生活習慣融合等因素,但這也和不同時期下,消費者態度變化息息相關,正因如此,在不同時期,才會有越來越多小眾、獨特的品牌崛起。

另一方面,中國作為無印良品的一個重要市場,不僅面臨文化、生活習慣融合等因素,還有來自於本土品牌如名創優品、小米有品、網易嚴選等競爭和衝擊,開菜市場對於無印良品來說不僅是拓展新的商業版圖,從營銷層面也是一次跨界,從一個日式雜貨鋪到書店、咖啡、餐廳,一個是面對競品的圍攻,另闢新的市場道路,同時,也在突破自身單一品類需求場景,從單一場景轉向多樣化場景,從功能型品牌需求轉向情感、價值需求,用新的大眾認知,新的溝通方式不斷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又或者是在製造一個新的生活方式,如同無印良品剛剛興起時。

近幾年,可以看到,品牌的跨界嘗試頻繁,比如宜家城市店的餐廳有專供本店的特別菜,如芝士牛排熱狗,為了吸引周邊白領,它還推出了便於外帶的單人套餐。消費者可以通過「宜家點餐」的小程序提前購買,再去店內取餐。

總而言之,對於品牌而言,跨界不僅對商業和營銷來說都是一次新的機會。

買菜開始年輕化和品牌化了?

透過本次菜市場的跨界,無論是商業版圖又或是跨界嘗試,時有趣認為,還值得注意的就是,品牌嗅到了年輕消費者的菜市場需求,圍繞消費者的生活路徑進行了延續,將菜市場打造成一個年輕人打卡嚮往的地方。

對於年輕消費者而言,菜市場是一個待進入或者正在步入的一個新領域,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開始走進廚房、開始製作食物,而品牌作為消費者生活方式的引領者,勢必需要先於消費者洞察到這一變化,現在的年輕人還和老一輩的人逛一樣的菜市場嗎?答案是否定的,現在的年輕人更擅長網上購物,網上購物解決一切。那麼,沿著這個問題,就會讓人發問,有沒有可能讓年輕人逛菜市場?

雖然是一個菜市場的變化跨界,這背後其實也反映了不同代際的消費者有不同的消費習慣和生活觀念,同時,消費者如今越來越重視品牌審美層面的表達,審美不單單代表的是視覺的吸引力,而是反映了消費者的某一種生活理念。品牌將這種審美和生活理念復刻到了菜市場,以消費者常見的品牌元素+難以想像到的領域進行結合,既弱化了審美疲勞,同時又延伸了新的領域,為消費者創造獨特的品牌體驗,為他們帶來消費這個品牌時的生活儀式感,自然而然也會出現1+1>2的效果,會刺激新的消費人群。

在日本無印良品的菜市場可以看到,每個生鮮果蔬都有標記產品的介紹說明,同時會附上相應的製作烹飪方法,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在幫助年輕消費者建立生活方式,也可以說是在討好年輕消費者,符合當下年輕人的「菜市場文化」,即「懂很少、很少做、吃的好」。

品牌所洞察到的核心點在於買菜年輕化和品牌化的關鍵是如何與年輕消費者進行溝通,而促進溝通的方式就是站在消費者角度。對於年輕消費來說,菜市場並不一定是非要買菜的地方,它能夠產生的應用場景更加多元,可以突破傳統菜市場的功能價值,比如百科全書、烹飪食譜、網紅打卡地、美食街等等,「逛、吃、買、拍……」,而在無印良品的「定義」的菜市場中,也儘可能的囊括了年輕消費者的需求,購買需求+社交需求+餐飲需求+飲食需求等。

時有趣認為,年輕消費者對於需求的定義已經不局限於產品功能本身,正如菜市場一樣,基於年輕消費者的消費和生活習慣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注重多元化,而這種多元化不僅可以幫助品牌高頻次的與消費者產生關聯,同時,也正在改變品牌服務用戶的緯度,未來一個好的品牌甚至可以全方位的服務一個用戶,衣食住行,而用戶也會更加忠誠某個品牌,成為品牌堅定的信徒、超級用戶。

對於想要尋求改變,嘗試跨界的品牌,不妨先轉換一個思路,從選擇一個「新」領域開始。

本文部分素材和導圖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開了菜市場 「文青吸鐵石」也有生鮮夢
    據悉,這家店是以「食」為主題的MUJI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 marché(菜市場)生鮮計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無印良品首次將菜市場開到中國。號稱「文青吸鐵石」的無印良品為何選擇此時在中國市場賣菜,生意會好做嗎?
  • 無印良品:「去品牌化」的品牌化
    無品牌?提起「無印良品」這個品牌,你第一個會聯想到哪個關鍵詞?以「去品牌化」聞名的無印良品在國內有著一眾信徒,他們希望在中國複製無印良品在日本的成功,然而這條路似乎並不好走,不僅是他們很艱辛,就連先行者無印良品在中國也沒混出個門道。
  • 無印良品要來上海開菜場啦!畫風可能是這樣的…
    無印良品準備來上海開菜場啦! 目測又是一個新的網紅打卡點, 海岸君已經迫不及待想拎上環保袋 準備出發! 無印良品在中國的首個菜場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選址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商場,海岸君看了一下,這個在建的大型商場就位於
  • 從無印良品開始賣菜說起,生鮮店到底要怎麼開?
    但就在這前浪剛被拍在沙灘上的時候,擁擠的生鮮賽道又迎來了後浪:無印良品開始賣菜了。無印良品MUJI marché(菜市場)生鮮計劃中國首店將入駐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昔日的」中產小資」開始有了「煙火氣息」。其實在此之前,無印良品就已經涉足了生鮮行業,在日本東京和大阪的繁華地段相繼開了兩家菜市場。
  • 最前線|無印良品上海開菜場,日式雜貨店也有生鮮超市夢
    據悉,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是以食為主題的MUJI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 marché(菜市場)生鮮計劃,並非無印良品在中國首創的新業態。此前,MUJI已在日本東京和大阪的繁華地段相繼開了兩家菜市場。 其中,2018年開業的大阪Aeon Mall堺北花田店,號稱全球面積最大的MUJI菜市場,佔地面積達到4300㎡。
  • 無印良品品牌化的第一步,先「去品牌化」|超級觀點·品牌營銷觀察①
    以「去品牌化」聞名的無印良品在國內有著一眾信徒,他們希望無印良品在日本的成功複製到中國。然而這條路似乎並不好走,不僅是國內模仿者很艱辛,就連先行者無印良品在中國也沒混出個門道。比如一個常見現象是,很多人會逛無印良品,但鮮有購買。為什麼無印良品叫好不叫座?去品牌化在中國是不是偽命題?
  • 當誠品、無印良品、得到開起了「菜市場」,這畫風有點小清新…
    以性冷風著稱的無印良品MUJI,在開了旗艦店、書店、飯店、酒店之後,也開了一家"菜場"。無印良品在大阪府堺北花田,開了家全球最大的販賣高端生鮮的旗艦店,一半是傳統販賣日用商品的店鋪,另一半則主打生鮮食品。
  • 無印良品:生活美學販賣者
    除了純樸、簡約、顏值高的雜貨,無印良品還販賣什麼?自疫情期間以來的國內市場中,盒馬鮮生等生鮮業態的走勢持續良好,而無印良品也踏入了這一領域,要在中國賣起了「菜」。在十月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無印良品宣布將要在該商場推出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中國首店的消息。而這一項目,也是無印良品「以食為主」的最新業態之一,在宣布入駐中國之前,東京和大阪的繁華地帶也同樣有著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的身影。
  • 無印良品又放大招!這次它看上的是十幾億人的生意
    事實上,無印良品早在2017年,就在東京本土開設了全世界第一家生鮮賣場。緊接著在次年3月,又在大阪開了家號稱全球最大的超級菜市場!想必有人會問:無印良品開的菜市場與普通的菜市場又有什麼區別呢?首先,菜市場延續了之前簡約的風格設計。
  • 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菜場,開業時間計劃定在2021年
    水草 2020-10-21 19:00 導語 創頭條10月21日消息 近日據36氪報導,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在招商發布會上宣布,無印良品將在該商場開出
  • 無印良品賣菜了?如何拯救無印良品現況
    據多家媒體報導,在近日的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無印良品方宣布將在中國開設生鮮市場,首家店鋪將入駐該購物中心。項目名為「MUJI meal solution」,supermarket為無印良品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菜市場生鮮計劃。
  • 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了
    無印良品在中國跨界「賣菜」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近日,在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項目方宣布,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設生鮮市場,首家店鋪將入駐該購物中心。項目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為無印良品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菜市場生鮮計劃。其實,這並非是無印良品首次入局生鮮市場。早在2017年,無印良品就在日本東京有樂町的旗艦店開設了蔬果賣場,2018年,在大阪開業的大門店號稱全球面積最大的無印良品菜市場,佔地面積達到4300平米,主打高端食材的銷售。
  • 無印良品vs名創優品,消費降級帶來家居產品轉向「去品牌化」
    無印良品中國區業績下滑,九次降價皆無果 10月10日,無印良品發布了不甚理想的中國市場2019財年二季度業績。根據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發布的2019財年二季報,無印良品母公司在中國市場實現營業收入為361.68億日元,從2018財年Q2至2019財年Q2,公司在中國市場每個季度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2.6%、21.2%、18.3%、14.8%和10.4%,營業收入增幅呈現逐漸放緩趨勢。
  • 無印良品敗在品牌
    所以無印良品用【只要貨好,不愁賣不出去】的賣貨思維先給自己挖了個坑。後來無印良品在上海和北京的旗艦店陸續開了起來。定的策略是高舉高打,像當今名創優品去東南亞降維打擊一般,在中國內地瘋狂割韭菜。無印良品的前社長松井忠三的原話是:「無印良品在日本作為一個性價比品牌,是因為消費者對於商品已經沒有執念,但是在中國的定位應該在中高端,因為中國消費者對於商品的擁有是執念的」。這裡大家肯定好奇,不是說無印良品在日本是個定位【便宜,便宜,還是便宜】的品牌嗎?怎麼到國內就變得高舉高打了。
  • 無印良品的中國實驗
    「中國對無印良品來說,是最重要的市場。」無印良品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山本直幸對鈦媒體說到。在山本直幸的直接領導下,從他任職的2011年開始,無印良品在中國開啟了高速擴張的模式。2015年12月,MUJI 在中國上海開出第一家世界級旗艦店。可以說,以中國為主的東亞市場不僅是無印良品僅次於日本本土以外的最大市場,也正在成為無印良品新的增長引擎。
  • 無印良品開菜市場?2020生鮮零售行業的7大商業模式,哪個適合你
    參謀君獲悉,日前,無印良品官宣將在中國施行MUJI marché(菜市場)生鮮計劃,其中國首店將入駐上海瑞虹天地。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無印良品首次將菜市場開到中國。與傳統生鮮市場不一樣的是,無印良品的生鮮超市內部設計仍以MUJI簡約風為主,除了售賣鮮魚、生肉、蔬果等生鮮農副產品外,還提供現場加工和用餐服務,消費者可親自參與食材的料理。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然而,無印良品卻在布局中國市場多年後,同北京一家同樣以「無印良品」為品牌的家紡店不期而遇,並由此上演了一場商標大戰。一年前,一件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註冊在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等商品類別上的「無印良品」商標,曾讓「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中國『無印良品』」的輿論甚囂塵上。
  • 無印良品「破產」、優衣庫持續擴張,重新認識產品為王!
    優衣庫和無印良品二者同質化的品牌屬性,讓人很難將其拆分討論,並列與對比的分析法然而更適合這兩個兄弟品牌。相比無印良品如今中國市場的200多家分店,優衣庫以絕對性的700多家優勢獨佔鰲頭,當初認為品牌門店在精而不在多的受眾在如今其利潤持續下跌,破產清算後消失無聲。
  • 無印良品也賣菜了,盒馬該如何應對?
    此次無印良品在上海開店賣菜並非首次,在東京和大阪都有開生鮮店,其中大阪Aeon Mall堺北花田店,號稱全球面積最大的MUJI菜市場,佔地面積達到4300㎡。01精品食材超市日前,無印良品官宣將在中國施行MUJI marché(菜市場)生鮮計劃,其中國內首店將入駐上海瑞虹天地。
  • 做中國的無印良品店 還差什麼
    原標題:做中國的無印良品店 還差什麼 離無印良品,還有多遠 「你知道國內有哪些賣日用生活設計類產品的商店嗎?」當你用這一問題詢問身邊的朋友,得到最多的回答很可能就是無印良品。作為一家集合了人們日常生活用品的設計「雜貨店」,無印良品以其簡單、無印、舒適的設計而廣受歡迎,如今這一品牌在中國很多城市能看到。國內何時才能有像無印良品這樣品牌化的設計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