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10月10日,無印良品公布2019財年Q2財報,其在中國地區銷售額首次出現下降,推出「新定價」策略未見效,而作為同樣類型的名創優品在9月30日宣布與騰訊和高瓴資本籤署戰略投資協議,2018年預計收入達到180億元。
無印良品中國區業績下滑,九次降價皆無果
10月10日,無印良品發布了不甚理想的中國市場2019財年二季度業績。根據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發布的2019財年二季報,無印良品母公司在中國市場實現營業收入為361.68億日元,從2018財年Q2至2019財年Q2,公司在中國市場每個季度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2.6%、21.2%、18.3%、14.8%和10.4%,營業收入增幅呈現逐漸放緩趨勢。
截至8月底,無印良品中國共運營235間門店,而2017年同期為210間,上半年,品牌在中國僅增6間門店,其中新增8間,關閉2間。
從進入中國市場受到熱捧到熱度趨於冷卻,面向中等收入群體的平價品牌正在崛起,而以無印良品為代表的「中間價位」品牌正在失寵,為拯救中國市場營收放緩的局面,早在2017年8月,無印良品已宣布中國店鋪在秋冬季開啟新定價,其中家居類降價幅度為67%,電子類和健康美容類分別降價21%、24%。隨後經歷了大約6次下調部分商品的價格,於2018年1月,在中國正式實施「新定價」戰略,被譽為是無印良品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降價手段。多達9次的降價,卻未能阻止無印良品在中國銷售放緩的趨勢,無印良品中國市場2019上半財年收入下滑0.2%。
名創優品中國門店超過2000家,年營收已破百億
國慶後無印良品發布了中國門店不盡人意的業績,而一直被大眾戲稱「山寨版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卻在國慶前一天宣布,與騰訊和高瓴資本籤署合計10億元的戰略投資協議。
根據名創優品的官網顯示,2013年名創優品僅有27家門店,而截至2018年10月名創優品已經在全球開店超過3000家,其中海外門店超過1000家,計劃在2022年前進駐100個國家和地區,全球門店達10000家!
2017年,名創優品實現營業收入120億元,年客流量近10億,消費人次達到3億!預計2018年將達到180億元,名創優品還定下了在2022年營收達到1000億元的戰略目標!
為了實現2022年全球10000家門店,達到1000億收益顯然不是一件易事,一直堅持以做線下實體零售的名創優品在今年9月也開始布局線上市場,目前已與京東到家、美團、餓了麼等線上平臺開展合作,希望通過這些渠道為線下門店引流。為進一步加速在智慧零售領域布局和海外市場擴張的步伐,儘快實現2022年戰略目標而接受騰訊和高瓴資本的戰略投資也是名創優品成立了五年來第一次接受外部投資。
生活剛需品的消費降級,零售市場「去品牌化」現象
無印良品的銷量下滑,名創優品布局愈發加速,同樣是走「簡約風」的兩個品牌,目前在中國零售市場上卻呈現截然不同的局面,真的是消費者消費降級導致的原因嗎?從我國城鎮和農村居民的恩格爾係數變化趨勢來看,恩格爾係數一直在穩定下降,表明我國群眾消費行為一直處於升級通道。
探究其因,低價商品賣得好是與人們消費結構的調整有關。對比2015年及2018上半年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食品菸酒、衣著等生活必需品消費的比重逐年走低,交通通信、醫療保健等服務類消費比重不斷攀升。部分群體的「消費降級」在於對生活必需品消費的壓縮,體現出的是消費結構的調整。消費者開始對價格更加敏感,追求在價格方面更有優勢的品牌。
在這樣的消費結構變革趨勢下,人們不再輕易地為品牌溢價買單,而根據實際消費需求,更關注具有價格優勢卻又不失調性兼具優質美觀的高性價比產品。
因此不僅僅是打低價策略的拼多多、名創優品迅速發展,而網易嚴選等類似主打家居的品牌也因此崛起,各個電商巨頭紛紛布局「去品牌化」的家居新零售業務,採用了OEM/ODM模式,背靠自身強大的供應鏈和流量優勢,提供高性價比、有調性的商品。
在三浦展的《第四消費時代》中提到了第四消費時代是以社交為主題的新消費。在第四消費時代,年輕人不再追求大品牌,而是比較理性地去選擇物美價廉、用戶體驗好的產品,那麼我們是不是正在經歷著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