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 網易嚴選 名創優品誰才是人生贏家?

2020-12-22 藍獅財經

聽到這三個字在腦海的中的印象,無印良品是生活類匠心,網易嚴選是山寨,名創優品科技化!

無印良品雖然是日本的品牌,但是百分之99.99的產品是國內工廠代工!也就是所謂的貼牌,玩的是供應鏈整合!

網易嚴選差不多,網易嚴選也是沿著無印良品的老套路進行的!

無印良品和網易嚴選都是玩的供應鏈貼牌代工,連組裝都沒有組裝,缺乏科技含量!

無印良品 、網易嚴選如果不走玩點新意走點科技含量未來前景肯定不妙!要陷入被動打價格戰泥潭,銷量不好賣不動,然後降低價格緩一緩,然後又賣不動!

人家名創優品玩的套路挺高,玩點科技含量,雖然也沒什麼科技含量,但跟人家的感覺還是蠻有科技含量的!為什麼有這個錯覺喃!一進門先看耳機數碼!再無印良品,人家的第一印象很好,一看高富帥!後面自然好談!

差不多自然就成功了!

中國的企業家們,不要在模仿無印良品、網易嚴選了,要參考模仿名創優品!

自然名創優品才是人生的贏家,人家套路更高全球產業鏈、全球設計,然後用偽原創科技造臉面!給人高富帥的感覺!女人哪能不喜歡!男人都快喜歡了!

未來看好名創優品!

人人特 首席戰略大師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節節敗退,名創優品步步為營
    2020年10月15日,品牌成立才6年的「十元店」名創優品在美國紐交所風光上市;而後,12月18日名創優品發布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 反觀品牌成立40年,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的無印良品,多次降價卻沒能留住消費者,市場佔有率不斷下降,日漸式微。
  • 無印良品再爆質量問題 名創優品卻要 IPO 了?
    經過十多年的拓展,「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似乎遇到了瓶頸,儘管價格不斷調整,卻無法扭轉其在華銷售的頹勢。而隨著「名創優品」、「淘寶心選」、「網易嚴選」等品牌的出現,「無印良品」的江湖地位更是逐漸弱化,「名創優品」更是傳出了 IPO 的消息。
  • 名創優品暴打無印良品了……
    點擊藍字關注月月克金融名創優品已經在美國上市了,引起的市場反響並不熱烈,但我覺得這個公司還是可以關注的。題目是標題黨,但也不僅僅是標題黨,名創優品已經在三個層面超過了無印良品。首先是開店規模,截至今年6月,名創優品全球門店4222家,其中境內開店2533家,境外開店1689家,而同期無印良品的全球門店不到1000家。
  • 無印良品在走下坡路,為什麼名創優品卻混的風生水起?
    DT君採集了名創優品和無印良品官網在售商品的信息,發現名創優品的產品類別覆蓋度絲毫不輸無印良品,不過在各個品類上的產品數量還是遠遠不及無印良品。 尤其是更能體現設計感的產品差距更大,無印良品的文具產品數量是名創優品的18倍,T恤、床品等產品也拉開不少,開發實力的差異可見一斑。
  • 無印良品vs名創優品,消費降級帶來家居產品轉向「去品牌化」
    無印良品vs名創優品,消費降級帶來家居產品轉向「去品牌化」  李穎詩 • 2018-11-09 11:01:15
  • 「名創優品」靠山寨起家直逼無印良品 升級版的「十元店」 年營收...
    「山寨出身」「愛蹭熱度」但贏在日用品的性價比高說到名創優品,就不得不提無印良品。兩個品牌名字相似,而且售賣的都是生活用品,前者常常被形容為無印良品的降級山寨版。起初,名創優品的路人緣一直不怎樣,不喜歡它的人認為其打擦邊球,蹭各種名牌熱度,連logo都疑似抄襲優衣庫。作為無印良品粉絲,93年的波妹最早對名創優品也是嗤之以鼻的。
  • 江瀚:為啥無印良品業績下滑名創優品卻開遍全國?
    來源:金融界網站昨天,我們聊了無印良品在業績下滑的問題,但是就是無印良品的旁邊,有一家同樣日式風格的零售店卻在快速崛起,這就是名創優品,於是很多朋友都在問了,為什麼無印良品出現業績下滑,而名創優品卻能夠開遍全國走向世界呢?
  • 網易嚴選、名創優品等多方夾擊,無印良品還能守住多少市場份額?
    但要提及哪個品牌將此風格刻畫入微,那就不得不說說這個日本雜貨品牌:MUJI無印良品。「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可謂是MUJI無印良品的烙印(以下簡稱「MUJI」)。在其初入中國市場之時,正是憑藉這份以極簡產品為主線,切實考慮消費者使用感受的初衷,在消費者心中行成了獨特的品牌形象,更慢慢地成為了一種生活理念。並且MUJI的成功模式一度被國內企業視為成功案例,廣被研究學習。
  • 為什麼名創優品淨利率比無印良品、優衣庫還高?-虎嗅網
    直到最近,這家「遠看像無印良品,近看像優衣庫,仔細看原來是中國製造」的十元店正式上市,才揭開了神秘面紗:2020財年,名創優品淨利率達到10.8%,居然超過了同期的無印良品、優衣庫、沃爾瑪、大潤發、永輝等一系列著名連鎖零售門店
  • 無印良品和網易嚴選是山寨貨嗎
    從頁面設計,到商品風格,網易嚴選都與無印良品推崇的「極簡」理念相似。在商業模式上,除去無印良品開設開設線下實體店,對產品質量和品牌負責,資金負擔重外,網易嚴選與其基本相似。不過網易嚴選開始與便利店合作,設置專屬貨架,似乎也是朝著實體店的方向發展,印證了一個觀點:網易嚴選對標無印良品(MUJI)。
  • 為啥無印良品美國破產,名創優品卻能大行其道?
    為啥無印良品疲態盡顯每況愈下,名創優品卻步履帶風大行其道?這其中的原因和內涵到底是什麼?一、破產的無印良品和繁榮的名創優品本周五(7月10日),日本零售商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yohinKeikaku Co)表示,美國分公司已向德拉瓦州一家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公司計劃永久關閉部分不盈利店鋪,並重新就門店租金進行談判。
  • 從無印良品到網易嚴選和米家,如何優雅地完成「消費降級」?
    「從無印良品到網易嚴選和小米,我完成了一次消費降級。」的確,在各個行業都在瘋炒「消費升級」概念時,一股反其道而行之的「消費降級」潮流正開始默默走入我們的生活。原來買個家居用品可能會專門跑去商場,如今很多人會被主打性價比的網易嚴選所吸引;把分店開遍全國甚至開出國門的名創優品也一掃山寨的陰霾,開始成為人們採購日常消費品的熱門場所。
  • 美國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中國無印的日子也不好過
    網易嚴選在2016年上線之初就讓人聯想到無印良品——同樣主打生活雜貨和服裝配件、以原木色為主調的家具甚至類似的官方海報。而網易嚴選在2016年1月發布的預熱海報中甚至直接與無印良品對比,聲稱用戶可以花更便宜的錢買到一樣品質的產品。
  • 名創優品逆襲之路:優衣庫看了沉默,無印良品看了流淚
    是升級版的十元店,還是山寨版無印良品?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名創優品也太牛逼了……短短四年內,全球開店近3000家!年銷售額超過100億!要知道,優衣庫都已經進入中國整整15年了,也才開了500多家店,麥當勞進入中國27年,也才開2200多家店啊……這發展速度,真是優衣庫看了沉默,無印良品看了流淚。
  • 頻頻降價消費者仍不買單 無印良品還是「貴」了
    截至目前,無印良品已經在華完成九次降價了。但如今有媒體稱,儘管經歷九次降價,但是不然中國消費者仍然認為無印良品在中國很「貴」。關於降價的原因,無印良品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由於近年降低進口關稅、優化庫存管理、擴大生產規模和減少物流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分攤到每件商品的成本降低,才導致了「新定價」活動的興起。所謂新定價,無印良品在官方微博給出的定義是「持續檢視商品的開發及設計,對商品的價格進行重新審視」。
  • 中國會不會有自己的「無印良品」?是網易嚴選嗎?
    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認,如果遮掉「網易嚴選」四個字,你看到那個App上面的產品,還是會想到「無印良品風」。從UI設計到產品拍攝呈現,到產品本身的設計感,都透露著一股濃濃的無印良品的感覺。   中國會不會有自己的無印良品?
  • 名創優品將上市募資1億美元,「中國版無印良品」的野心有多大?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名創優品卻加速擴張名創優品雖是廣州品牌,但其濃濃的日式風被認為是「中國版的無印良品」。7月10日,日本零售商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yohinKeikaku Co)表示,美國分公司已向德拉瓦州一家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 江瀚視野:無法召回的無印良品
    更何況無印良品有大量的商品是中國製造,只是到日本旅遊一趟,換了一個標籤,出口轉內銷就形成了高價。無印良品在中國乃是國際市場最大競爭者是名創優品。據了解,兩者有多種商品的供應商是一個。但名創優品的價格卻只是無印良品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既然有像名創優品這樣更多中國民族品牌的產品去選擇,為什麼還要選擇高價並且質量頻出的外來品牌無印呢?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但或許是因為品牌理念的走偏,或許是未放下海外品牌的倨傲,又或許是錯估了競爭對手的成長速度,無印良品的王朝在中國迅速建立,又迅速崩塌,被「後來者」網易嚴選、小米有品、名創優品等包夾。對眾多海外品牌而言,中國市場都是顯而易見的香餑餑,無印良品也不例外。近幾年,日本市場人口老齡化現象逐漸加深,本土門店數量日漸飽和,都讓無印良品在日本的業務推進困難重重,對無印良品而言,在海外市場的拓展才是其業務增長的關鍵動力。相比於營收貢獻率僅在2.5%左右的美國市場,中國市場自然是無印良品海外開拓的重中之重,無印良品社長松琦曉也表示,公司會繼續投資中國。
  • 無印良品為何頻出次品?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王敏傑 馬雲飛伴隨著質量問題的頻發,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經營業績也受到影響。反觀本土大眾零售商名創優品、nome等後來者,卻有著強勁的發展勢頭。2005年,無印良品正式進軍中國市場,此後一度風光無限。但眼下,伴隨著質量問題的頻發,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經營業績也受到影響。反觀本土大眾零售商名創優品、nome等後來者,卻有著強勁的發展勢頭。「群狼環伺」的戰場上,未來,無印良品能否突出重圍,重返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