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戰疫:馬來西亞學者說馬中中醫藥界攜手這「疫」年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吉隆坡1月6日電 題:全球戰疫:馬來西亞學者說馬中中醫藥界攜手這「疫」年

  中新社記者 陳悅

  新年伊始,馬來西亞中醫藥抗疫工作小組組長鄭建強的手機上,微信群「馬來西亞抗疫群」裡信息不斷。去年曾率中國醫療專家組赴馬的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李俊用「中國印」發來別致的新年祝福;鄭建強也將新冠肺炎患者的中醫藥防治方案和馬來西亞最新疫情信息發布在群裡與中國專家探討。

圖為鄭建強(左)在指導工作人員配製抗擊新冠肺炎的代茶飲。(資料圖片)

中新社

記者 陳悅 攝

  「馬中兩國中醫界一直在攜手努力,為馬來西亞抗疫做出中醫的貢獻。」鄭建強說,這個微信群就是中國赴馬來西亞醫療專家組去年4月訪馬後建立的,兩國中醫藥界人士以此為渠道,至今一直保持密切交流。

  在馬來西亞疫情暴發之初,身為拉曼大學中醫系主任的鄭建強就和馬來西亞中醫藥界人士組建中醫藥抗疫工作小組,探索中醫在抗疫中發揮作用。

  「中國中醫界在抗疫中的積極作用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鄭建強說,馬中中醫藥界一直都保持密切的交流,疫情以來,中國中醫藥界更是積極向馬來西亞分享抗疫經驗。

  今年4月,馬來西亞中醫藥界和中國赴馬來西亞醫療專家組舉行視頻交流會,聽取李俊等分享經驗。鄭建強回憶,這場頗為專業的交流會不但獲馬來西亞中醫藥界踴躍參加,亦吸引2萬餘人在線觀看直播,更多馬來西亞民眾分享和回看交流會內容。「這是馬來西亞中醫藥界一大盛事。」

圖為鄭建強在配製抗擊新冠肺炎的代茶飲。(資料圖片)

中新社

記者 陳悅 攝

  在和專家組交流基礎上,馬來西亞中醫藥抗疫工作小組於5月初推出的《馬來西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試行第一版)》。鄭建強介紹,這一方案也凝結北京同仁堂全球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的心血,並參考了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部分抗疫先進地區的防治應驗方案。

  「當然,馬來西亞中醫界還是要結合馬來西亞的實際情況因時因地因人施策,」鄭建強說,「這也是中醫的精髓思想所在。」

  9月以來,針對馬來西亞新一輪疫情高峰,抗疫工作小組和馬來西亞北京同仁堂等合作,向疫情嚴重地區免費發放中醫藥代茶飲。

  新年的第一個坐診日,鄭建強就來到馬來西亞北京同仁堂,指導工作人員配好一包包的代茶飲。他告訴記者,此前在沙巴、雙溪龍等疫情嚴重地區分發的代茶飲,受到民眾的高度評價。「民眾索取十分踴躍,我們需要加快進度滿足需求。」

  「代茶飲既可面向新冠確診者、治癒患者,也面向普通民眾,」鄭建強介紹,其主要目的是協助民眾改善心情、睡眠、精神等方面,達到「預防、治療、恢復正氣的作用」。

  隨著馬來西亞近期疫情加重,抗疫工作小組準備進一步擴大代茶飲免費發放範圍。

  此外,李俊和大連醫科大學尚東教授都成為抗疫工作小組醫藥顧問,在他們的指導下,鄭建強和抗疫工作小組結合代茶飲等中醫抗疫實踐,正在積極修改《馬來西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將於近期推出第二版。

  鄭建強相信,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的作用,將有助於中醫藥在馬進一步發揚和傳承。(完)

相關焦點

  • 愛心捐贈 情暖中馬校園 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向中國學校捐贈口罩
    (證劵資訊頻道城市中國 深圳 通訊員 洪妙玲 喻歡)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同心戰『疫』,共克時艱」 成為全世界人民的主旋律。(新紀元大學致患難第一師範學院慰問函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是由馬來西亞華人於1997年傾注全國華人心血籌辦,也是馬來西亞全國為數不多的非盈利性大學。
  • 中馬文化教育交流的裡程碑 金吉列留學與馬來西亞教育全球服務中心...
    2019年10月21日上午10點,金吉列留學與馬來西亞教育全球服務中心(EMGS)在金吉列留學總部北京米陽大廈五層籤署首家合作協議。
  • 「疫」字當選2020年馬來西亞年度漢字
    新華網吉隆坡12月7日電(記者林昊 王大瑋)2020年馬來西亞年度漢字評選結果6日在線上揭曉,「疫」字當選為本年度漢字。 年度漢字評選活動由生活在世界各地的馬來西亞籍人士投票選出,今年主辦方共收到實際有效投票12744票。經過統計,「疫」字以超過30%的得票率當選。
  • 【地評線】錢江潮評|全球戰疫,攜手共護「地球村」
    全球病例數量達到首個10萬花了67天時間,達到第二個10萬用了11天,而第三個10萬僅用了4天,第四個10萬僅用了2天。  重大疫情面前,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中國是負責任大國,習近平主席在特別峰會上提出的四點倡議,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指明了方向,為有效開展國際聯防聯控提供了對策,更為應對全球經濟衰退提供了中國方案。  全球戰疫,阻止疫情傳播是當務之急。
  • 11國政要名流實名響應「百名中國學者全球抗疫公開信」
    美國當地時間4月2日,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發起,多個學科的百位中國學者自發以民間身份在國際知名期刊《外交學人》(Diplomat)上刊發《致美國社會的一封信》,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呼籲全球團結合作,並回應了歐美輿論中甩鍋中國的論調。
  • 廣西欽州攜手馬來西亞關丹 致力打造中馬合作典範
    雙方致力打造中馬兩國地方合作的典範。圖為馬來西亞彭亨宮廷舞蹈。據介紹,這種舞蹈源於古老的彭亨皇宮。 翟李強 攝欽州和關丹是中國和馬來西亞共同推動「兩國雙園」即中馬欽州產業園、馬中關丹產業園,打造中馬合作旗艦項目和中國—東協合作示範區的地點。藉助「兩國雙園」的契機,兩市近年來不斷深化各方面的合作,結為友好合作城市。
  • 「一帶一路」建設者創作並唱響中英文戰疫歌曲《我們相信》
    中交四航局一公司的廣州白雲水務、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肯亞拉姆港和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等項目部中外籍員工積極參與了這首歌的錄製,一起深情唱響了這首中英文全球戰疫歌曲。  中交四航局一公司黨委書記陳國良表示:「在全球共同抗疫的背景下,中交四航局一公司建設者,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力軍,承擔著與工程建設所在國與地區攜手防疫和發展經濟的使命與責任。
  • 新一輪攜手友城抗疫物資捐贈活動在尤卡坦半島進行中!——隔離病毒...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一場和病毒賽跑的全球「接力賽」開始了!一方有難不懼怕,八方支援見真情。在已持續數月的全球戰疫行動中,海外華僑華人成為引人注目的一道特殊防線。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華人華僑聯合會攜手當地僑胞、華校教師積極開展抗疫活動,勢必打贏這場阻擊戰!
  • 馬來西亞教育全球服務中心攜手金吉列 為中國留學生提供更便利留學...
    2019年10月21日上午10點,金吉列留學與馬來西亞教育全球服務中心(EMGS)在金吉列留學總部北京米陽大廈五層籤署首家合作協議。
  • 「戰疫」、戰疫、戰「疫」……到底加不加引號?
    目前,對「抗疫」「戰疫」,有的媒體加引號,有的不加,有的只給其中的「疫」加引號,究竟怎樣做比較妥當呢?  「疫」指傳染病,「防疫」指防止傳染病,《現代漢語詞典》中有「防疫」的詞條。「抗疫」指抵抗傳染病,「戰疫」指跟傳染病作鬥爭。
  • 中坦攜手抗疫工作中的上外視角 | 上外學者寧藝在坦尚尼亞《每日...
    本文7月4日刊載於坦尚尼亞報紙《每日新聞》 中坦攜手抗疫近日,坦尚尼亞主流報紙《公民報》發表了一篇名為《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排外情緒與汙名化令人震驚》的文章,文章中指出:「關於中國是新冠病毒的『起源地』以及中國掩蓋疫情真相的不實言論旨在破壞中非友好關係,削弱中國在非洲國家中的影響力。」
  • 中國東協手拉手戰疫
    2月20日,中國—東協關於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在寮國萬象舉行,這是疫情暴發以來首個專門針對新冠肺炎問題的多邊會議。中國與東協用實實在在的合作行動向國際社會展現在困難面前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深厚情誼。而今,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東協各國面臨嚴峻的防疫壓力,中國感同身受,及時伸出援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 馬中友好協會辦論壇關注在馬中國留學生
    中新網吉隆坡9月5日電 (記者 陳悅)「全球疫情下中國在馬來西亞留學生面臨的挑戰與對策交流研討會」5日在吉隆坡馬中友好協會禮堂舉行。馬中友好協會副秘書長兼青年教育與交流委員會主席黃振隆作了研討會主旨發言。他說,今年是馬中建交46年,兩國在政經文教等方面一直保持友好往來,促進兩國人民在各領域的友好交往是成立於1992年的馬中友協始終秉持的宗旨。
  • 馬來西亞學者:親睹中國穆斯林信仰自由民族和睦
    中新社吉隆坡7月2日電 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1日在吉隆坡舉辦的座談會上,馬來西亞著名學者、國家語文局董事主席暨蘇丹依德裡斯大學教授阿旺沙裡安博士分享了走訪中國新疆和各地,親眼目睹中國穆斯林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民族和睦相處的現狀。
  • 疫情不減中企投資熱情 馬來西亞擁抱RCEP紅利
    11月18日,也就是RCEP籤署僅僅3天後,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MITI)與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攜手中國機械電子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建設銀行(601939,股吧)等中資機構,在上海舉辦了「新常態、新機遇」中國—馬來西亞經貿論壇。  在現場,無論是中方還是馬方的與會者都感嘆:恰逢其時。
  • 馬來西亞多位政要冀馬中更緊密合作
    中新社吉隆坡11月27日電 記者從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了解到,任期屆滿的中國駐馬大使白天近日分別辭行拜會馬最高元首阿卜杜拉及總理穆希丁等政要。他們都高度評價當前馬中關係,並對馬中繼續加深合作充滿期待。阿卜杜拉表示很高興看到近年來馬中雙邊關係得到顯著提升,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馬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對馬投資連年增長,雙方在應對疫情方面相互支持,共克時艱。相信馬中兩國政府將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助力兩國抗疫和經濟復甦。穆希丁高度評價馬中合作在白天任內取得的豐碩成果。
  • 馬貿工部長: 馬來西亞2018年的貿易總額為18670億馬幣
    據《南洋商報》1月31日報導,儘管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馬來西亞2018年的出口表現良好,出口總額逼近1兆馬幣大關,達到9980.1馬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長雷金在推介2018年馬來西亞貿易表現報告書時透露,全球經濟不穩定沒有阻礙馬來西亞的出口表現,馬來西亞去年出口總額增長6.7%,達9980.1億馬幣,超越了2019
  • 中國記「疫」:「數」說中國戰疫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記「疫」:「數」說中國戰疫  中新社北京5月31日電 題:中國記「疫」:「數」說中國戰疫  作者 王祖敏 李京澤  自中國國家衛健委建立疫情通報日發布制度以來,每日疫情數據成為外界了解中國疫情概況的窗口。
  • 中國數字經驗助力全球抗疫 阿里巴巴為海外創業者提供「工具箱」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不少國家也像兩個月前的中國一樣採取全民隔離等抗疫措施,中國的數字抗疫經驗也開始在海外發揮作用。東非小國盧安達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第一個封鎖邊境、全民隔離的國家,但繁榮發展的數字經濟卻讓這裡充滿生機。
  • 駐馬來西亞大使白天2020年新年賀詞
    在2020新年來臨之際,我謹代表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向馬來西亞人民,向所有關心和支持中馬關係發展的各界友人致以新年的問候!過去的2019年,中國隆重慶祝了她的70周年華誕。面對持續低迷的全球經濟,中國秉持互利共贏原則,成功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做出了新的貢獻。面對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抬頭,中國堅定支持多邊主義,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積極貢獻了中國智慧。過去的2019年,中馬關係呈現了穩定、蓬勃的發展勢頭。兩國共同慶祝了建交4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