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都在等待,女嬌她恨嗎,她怨嗎,還是仍然感激上蒼,讓她有這個」可等,可恨,可想,可怨的人。「
等待的一生
《吳越春秋》載:「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
一心治水的大禹,在塗山,邂逅了美麗姑娘女嬌,已經30歲的大禹終於覺得自己該娶妻了。
在新婚第四天,這位新婚的妻子沒有繼續留住大禹,大禹出去治水13年,女嬌等待了13年。在這期間,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
《呂氏春秋》載:塗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日:『候人兮猗』(意為我在這兒等你很久啦)!
《吳越春秋》載:十月,女嬌生子啟。啟生不見父,晝夕呱呱啼泣。
"女嬌化石"的傳說
新婚第四天,大禹就要出發去治水,女嬌捨不得離開丈夫,就跟跟著大禹一塊去。
為了把洪水引向大海,大禹需日夜趕工;大禹和女嬌約定,以鼓為信,聽到鼓聲女嬌才能給大禹送飯,沒有鼓聲不要來工地以免誤了治水。
一天,意外來臨,大禹不慎擊落一塊石頭,石落鼓響;女嬌聽到鼓聲,慌忙來到工地送飯,去看見一對黑熊一爪操釺,一爪執斧,專注地開山。
女嬌看到黑熊大驚失色,扔下飯盒,心慌逃跑。這個黑熊看見女嬌逃跑,慌忙去追,想向女嬌解釋它是大禹,不用害怕。
不過,大禹追妻時,忘記恢復本來面目,女嬌看這個黑熊來追,只能斷續逃。在一追一逃間,最後女嬌力竭,化成一尊石像。
因自己疏忽,讓妻子變成了一塊石頭,大禹心急如焚;部屬也都聞訊趕來,細心的伯益發現石像中有聲音傳來,原來女嬌已經懷孕。
大禹對著石像大喊」還我兒子「!石像腹部應聲而開,一個男嬰來到世間,名字為啟(第一年奴隸王朝開創者夏啟)。
不知道吳承恩是不是借鑑了這個傳說,孫悟空從石頭中迸到了人間。
女嬌的人生,正像還珠格格中,夏雨荷說的【她等了一輩子,恨了一輩子,想了一輩子,怨了一輩子,可是,仍然感激上蒼,讓她有這個『可等,可恨,可想,可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