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麥芽糖生產始於殷商 初名為「飴」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傳麥芽糖生產始於殷商 初名為「飴」

2015-02-06 09:08:24來源:錢江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年02月06日 09:08 來源:錢江晚報 

參與互動

(

)

  麥芽糖也叫飴糖,又稱膠糖、餳糖,是由糯米、粳米、麥麵、粟或玉米等經過蒸煮、發醇,加入麥芽經發酵糖化製成的糖類食品。春節前的一兩個月,家家戶戶製作麥芽糖的好時節。麥芽糖是兒時的零嘴,味甘性溫,生津去燥,有著健脾胃、潤肺止咳之功效,也使得年前年後的節慶的日子裡多了一股甜甜的,黏黏的味道。

  源遠流長的歷史,衍生出小年的隆重幽默

  麥芽糖,顧名思義,麥芽是生產這種糖時必用麥芽。蜂蜜、蔗糖和麥芽糖是中國古代三大主要甜味原料。其中,人們生產以及食用麥芽糖的歷史尤為古老。相傳,麥芽糖的生產始於殷商時期,初名「飴」,這也是為什麼麥芽糖也叫飴糖的原因。《詩經·大雅·躲》中有這樣一句話:周原朊朊,堇荼如飴。這句詩的意思就是說:周原這塊土地多肥美啊,象堇荼這樣的苦菜也長得像糖那樣甜。可見麥芽糖歷史之悠久,味道之甘甜。

  不論南方北方,麥芽糖都是惹人喜愛的食品,越來越重的年味裡滿滿的都是麥芽糖的甜味。北方有著「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的民謠,南方流傳著「家家戶戶買餳糖,廿四黃昏祭灶王。家長家娘密密拜,俱求好話奏天堂。」的詩詞。舊時,家家廚房裡,都供奉著灶王爺神像。神像兩邊的對聯是:上天言好事,回宮保平安。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看著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壞事都詳細記錄下來,到了臘月二十三日就迴轉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各戶的善惡情況,到了臘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間,根據玉帝的旨意懲惡揚善。所以人們在臘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並把飴糖供奉灶王爺,他老人家甜甜嘴,並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它「上天言好事,回宮保平安」。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而臘月二十三糖果祭灶,形式熱鬧隆重而又風趣幽默,所以這一天又叫「過小年」。這小小的糖果,充滿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繁複的製作工藝,熬煮出冬日的甜情蜜意

  麥芽糖的製作是一個複雜而費時的過程,小寒剛過,原材料就要開始準備了,臨安農村地區大都種著小麥,提前一周,便要將新收割的冬小麥用溫水洗淨,浸泡個一天一夜,浸泡過得小麥被收起封藏。過了幾天便長出了麥芽,這細細嫩嫩的麥芽是做麥芽糖的關鍵材料,接著便是把這麥芽晾在院子裡,等到大寒一到,便化身那黏糯喜人的麥芽糖。

  大寒節氣是製作麥芽糖最好的時候,在大寒的前一天就要開始準備,要先將糯米用冷水浸泡十多個小時,蒸熟之後,與事先搗碎的麥芽幹以及適量的水攪拌均勻,進行三、四個小時的發酵。「發酵的過程中,水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太冷,做出來的麥芽糖會酸;太熱,做出來的麥芽糖會太粘稠。」昌化地區的劉大媽告訴筆者。發酵完畢後,用塑料筐以及棉布袋出去渣滓,便有了一鍋糖水,這便是發酵轉化出的汁液。接下來便是製作麥芽糖關鍵的一步——將糖水煎成糖油,煎的過程中火候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弱,否則不是把糖煎焦了,就是變了酸味。8至9個小時的熬煮之後,糖水已經成了黃澄澄的糖油。最後一道工序即將隆重登場,「拉糖」是男人的活,力道和手感影響著口感,拉扯之下,黃澄澄的糖油變成了銀白色的糖塊,香甜的麥芽糖就新鮮出爐啦。

  麥芽糖還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叮噹糖」。小鐵錘敲打鐵礃子所發出的「叮叮噹」的脆響是80後不可磨滅的回憶。平常日子裡,伴著一聲聲高低不一富有節奏的吆喝,孩子們手舉著空的飲料瓶和費紙板,紛紛跑出家門,大家知道是換麥芽糖的貨郎來了。貨郎會點數著小孩手裡的紙板盒空瓶子,然後用錘子頂著礃子,礃子貼著糖塊,「叮噹」一聲,孩子便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塊「叮噹糖」。不論是酷熱還是嚴寒,這個脆響總是會迴蕩在鄉村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叮噹」的脆響大都只在記憶裡出現了。

  藥食雙重的價值,滿足身體需求

  麥芽糖有軟、硬二種,入藥以軟飴糖為主。軟者為黃褐色濃稠液體,粘性很大,稱膠飴;硬者系軟糖經攪拌,混入空氣後凝固而成,為多孔之黃白色糖餅,稱白飴糖。據中醫介紹,芽糖的功效以質地稠軟如膠蜜狀者為上品,質地堅硬者較差,因此藥用以膠飴為佳,麥芽糖性味甘性溫、生津去燥,雖然味甜但不及白糖,但是其滋養緩急、強壯補胃的作用比白糖優良。治氣虛倦怠,胃寒腹痛,氣虛咳嗽等症,有緩中補虛,健脾和胃,生津潤燥,是老少皆宜的食品。但是中氣弱、消化力不足、體內有溼熱、體胖多病則要慎用,因麥芽糖會助溼生熱、令人易於腹脹。

  麥芽糖中有一種叫低聚麥芽糖,向我們平常喝的碳酸飲料、牛奶、乳酸菌裡都含有這種物質。「低聚麥芽糖對人體內有益的雙歧桿菌有強大的增殖作用,淨化腸道,促進腸蠕動。」相關人員告訴筆者。就算是我們一如既往認為不健康的冰淇淋、巧克力中也富含這種成分,它能夠抑制體內有害菌的繁殖和有毒腐敗物質的產生。對分泌體內多種毒素的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增強免疫力、降低膽固醇和血脂,促進老年人對鈣質的吸收,是駐防老年人骨質疏鬆的有效營養補劑。

  小小的糖果,卻有著大大的智慧,既補了嘴空,又強健了體魄;既延續了傳統,也帶來了歡樂。這便是那惹人憐愛的糖果,小小的,卻又飽含著甜意。

相關焦點

  • 古法熬製的麥芽糖:童年裡最幸福甜蜜的記憶
    隨著古西南絲綢之路的興起,再加上明代王驥三徵麓川等重大軍事行動,中原文明和許多先進的生產生活技能落腳曲石,並得到了傳承和發展。古法熬製麥芽糖就是其中之一。相傳,麥芽糖生產始於殷商,初名為「飴」。麥芽糖也叫飴糖,又稱膠糖、餳糖,是由糯米、粳米、麥麵、粟或玉米等作為原材料經過蒸煮、發醇等工序,再加入麥芽發酵糖化製成的糖類食品。
  • 【烘焙材料的認識】水飴、麥芽糖
    通過查閱字典,我們發現「飴」的解釋為:用麥芽製成的糖漿,糖稀。再繼續查閱「水飴」這個詞的來源,我們發現它是源自日本的一種糖漿,顏色為透明色,由發芽小麥磨成的澱粉製作,古時日本人製作水飴的原理和中國麥芽糖的製作方法一樣,利用麥芽中的澱粉酶把澱粉水解而得到的糖漿。由此,我們基本可以推論出,水飴就是我們中國的麥芽糖。
  • 烘焙新手必知 水飴和麥芽糖的區別
    「飴」的解釋為:用麥芽製成的糖漿,糖稀。「水飴」是源自日本的一種糖漿,顏色為透明色,由發芽小麥磨成的澱粉製作,古時日本人製作水飴的原理和中國麥芽糖的製作方法一樣,利用麥芽中的澱粉酶把澱粉水解而得到的糖漿。由此,我們基本可以推論出,水飴就是我們中國的麥芽糖。至於什麼米飴、羅仔飴、石頭飴、朱飴等等,也全部是麥芽糖的一種,這裡就不再一一詳述了。
  • 烘焙新手必知 水飴和麥芽糖的區別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提到的麥芽糖其實應該叫做「飴糖」,飴糖的主要成份就是麥芽糖,它以澱粉作為原料,在麥芽中的澱粉酶作用下,水解得到的含有麥芽糖為主的一種食用糖類。【什麼是水飴】水飴到底是什麼東西呢?「飴」的解釋為:用麥芽製成的糖漿,糖稀。
  • 麥芽糖為什麼有些是白色有些卻是黃色?水飴又是什麼?
    通過查閱字典,我們發現「飴」的解釋為:用麥芽製成的糖漿,糖稀。再繼續查閱「水飴」這個詞的來源,我們發現它是源自日本的一種糖漿,顏色為透明色,由發芽小麥磨成的澱粉製作,古時日本人製作水飴的原理和中國麥芽糖的製作方法一樣,利用麥芽中的澱粉酶把澱粉水解而得到的糖漿。
  • 【家焙•食譜】烘焙新手必知——水飴和麥芽糖的區別
    「飴」的解釋為:用麥芽製成的糖漿,糖稀。「水飴」是源自日本的一種糖漿,顏色為透明色,由發芽小麥磨成的澱粉製作,古時日本人製作水飴的原理和中國麥芽糖的製作方法一樣,利用麥芽中的澱粉酶把澱粉水解而得到的糖漿。由此,我們基本可以推論出,水飴就是我們中國的麥芽糖。至於什麼米飴、羅仔飴、石頭飴、朱飴等等,也全部是麥芽糖的一種,這裡就不再一一詳述了。
  • 古早味,99%的人都看不懂的公式~麥芽糖
    ,又怕會失望我們就會像《聽媽媽講過去的事情》裡面唱的一樣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看著麥芽糖大叔騎著他鳳凰牌的單車載著一圓蓋的麥芽糖顛簸地繞過一道又一道彎彎的田間小路來到我們面前把整塊的麥芽糖敲成零碎的幾塊有的大,有的小,有點像心形,有的像星星……邊敲邊唱:「璫璫噠,噠噠璫,麥芽糖」這一整個過程就是想向孩子們炫耀:我有糖,你們快拿東西和我換呀!
  • 麥芽糖:縱橫千年的「人間理想」
    獲得甜味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有一種糖,它到今天仍然日常,它不是來自蜂蜜、甘蔗或甜菜這些經典糖源,也不是來自糖楓樹,樺樹、龍舌蘭這類小眾糖源,它來自我們最日常的糧食,它的身世古老,且美味可口,至今仍在各地傳統美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就是麥芽糖。01麥芽糖是什麼糖?麥芽糖在古代叫做飴[yí]糖,是一種來源於澱粉的糖。
  • 烘焙知識|烘焙方子中,水飴和麥芽糖能否互相替換?
    那天上牛軋糖課程的時候,微信群裡有人問到了水飴和麥芽糖能否互相替換的問題。我查了查資料,今天來和大家一起聊聊水飴和麥芽糖的區別。
  • 說說麥芽糖的那些事
    麥芽糖對現在的00後,10後而言或許有些陌生,但它卻是80後、90後這一代人最甜蜜的童年回憶。人們生產及食用麥芽糖的歷史悠久,蜂蜜、蔗糖和麥芽糖是中國古代三大主要甜味原料。麥芽糖也叫飴糖,又稱膠糖、餳糖,《詩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周原膴膴,堇荼如飴。這裡的「飴」指的就是如麥芽糖一樣甜。
  • 這口麥芽糖,中國人吃了幾千年,還是不厭煩
    獲得甜味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有一種糖,它到今天仍然日常,它不是來自蜂蜜、甘蔗或甜菜這些經典糖源,也不是來自糖楓樹,樺樹、龍舌蘭這類小眾糖源,它來自我們最日常的糧食,它的身世古老,且美味可口,至今仍在各地傳統美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就是麥芽糖。01麥芽糖是什麼糖?麥芽糖在古代叫做飴[yí]糖,是一種來源於澱粉的糖。它的出現,其實是很有科技含量的。
  • 麥芽糖及麥芽糖醇的生產與應用
    麥芽糖的傳統製法是用含有澱粉的穀物經麥芽酶糖化製得,所以叫麥芽糖,民間俗稱糖瓜、糖稀。早在1500年以前,我國就有麥芽糖的生產。麥芽糖多為透明黏稠的液體,也有濃縮冷卻結晶成固體的,是很有發展前景的低熱值、低甜度糖類之一,其甜度相當於蔗糖的30%~40%,熱值僅為蔗糖的5%。將麥芽糖氧化可製得麥芽糖醇。
  • 做麥芽糖
    麥芽糖又稱米糖,是我省農村過年招待客人最常見的一種手工製作零食。它由大麥芽、糯米、各種各樣的餡製作而成,白白的,甜甜的,入口即化。兒時記憶中,春節前每家每戶都會做麥芽糖。似乎有了它們,才有了年的味道。觀察糖稀成色。剪糖。拉糖。
  • 義烏「白糖」製作技藝在這戶人家傳了近百年
    義烏味道 粘牙的「白糖」這糖,不是白砂糖也不是名聲大噪的義烏紅糖,而是一種由麥芽和糯米制的麥芽糖,顏色呈白色,義烏人都稱它為白糖(下稱白糖),義烏農業志記載,飴糖(俗稱麥芽糖) 飴糖主要原料是糯米加麥芽加工而成,其它也有玉米、高粱等製成。早在清代時,義烏民間農民就有飴糖製作,並外出雞毛換糖。
  • 「趙大胡」麥芽糖
    起初,趙長志是一位木匠,他的手藝很好,但是由於社會的發展,木製品由手工打制走向機械化生產,買材料打家具的人也越來越少。因此,趙長志接活的間隔也就越來越長。江蘇的木雕廠得知趙長志的木工技術好,紛紛上門來請他當顧問。而趙長志的父親有著加工製作「麥芽糖」食品的手藝。父親看著自己一天天衰老下去,身體也越來越差,擔心祖傳的手藝在自己的手裡失傳了。
  • 畢節:麥芽糖進城記
    「我們電商扶貧微型工廠每月要熬製2000多斤麥芽糖,銷售額達5萬餘元,麥芽糖藉助電商平臺遠銷到北京、廣州、昆明等大城市。」威寧自治縣石門鄉電商扶貧微型工廠負責人何梅高興地說。 一顆小小的麥芽糖從深山裡走進大都市,不僅為都市人帶來美味,也讓山裡的群眾實現了脫貧致富。
  • 麥芽糖——滿載童年的回憶
    小時候,我們沒有琳琅滿目的零食,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裡,最讓我們喜歡的就是賣麥芽糖的師傅挑著的籮筐裡,那一塊塊金黃色的麥芽糖。麥芽糖成了70、80後農村孩子們最好的零食。漳縣新寺麥芽糖你還記得那麥芽糖的滋味麼?麥芽糖,又名飴糖,是龍川(武山縣馬力鎮與漳縣新寺鎮龍川河流域地區)地區一種傳統手工製作的糖。由於該地區日照充足、物產豐富,所以麥芽糖的原料都是本地區生產,麥芽糖是一種碳水化合物,由含澱粉酶的麥芽作用於澱粉而製得。
  • 殷商的「天命觀」是什麼樣子的?
    殷商的天命觀,就是緊緊依附於那個時期人們的宗教信仰的。《禮記·表記》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殷人自身的確創造了很多鬼神。陳夢家通過卜辭中記載的有關帝的諸事,總結道:「殷人的上帝或帝,是掌管自然天象的主宰,有一個以日月風雨為其臣工使者的帝廷。上帝之令風雨、降福禍是以天象示其恩威,而天象中風雨之調順實為農業生產的條件。所以殷人的上帝雖也保佑戰爭,而其主要的實質是農業生產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