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引言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腦進行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基本條件。
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容易走神,這個問題普遍存在於中小學生目前的學習生活當中。大多數家長在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心中就會響起「警鐘」,擔心孩子會因為注意力的問題跟不上學習進度,從而影響學習成績,家長就會開始求助於各種輔導機構,給孩子報各種鍛鍊注意力的課,但是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會走神嗎?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沒找到,不能做到「對症下藥」,就無法及時解決孩子所面臨的問題。那麼,影響孩子注意力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02 客觀事物的特點
根據我們平時的生活經驗,不難發現「一道閃電、一股濃烈的氣味;一名新來的同學、一個新的鉛筆盒;忽明忽滅的燈光、老師抑揚頓挫的聲音;物體的大小、形狀、顏色等等」這些條件的不同,引起孩子注意的強度就不同。客觀事物的刺激強度越大、新穎性越強、變化越快、與周圍的對比差異越大,就越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這類注意心理學上稱之為「無意注意」,意指不是孩子自身主動的對事物的注意,引起孩子注意的時間也不會很長。
03 自身的需要或興趣
當小孩子餓的時候,食物就比較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新聞上關於高考方面的信息易引起高三年級的學生的注意;路邊漂亮的牆畫易引起喜歡畫畫的孩子的注意……凡是能滿足孩子的需要或興趣的事物比較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
04 自身的情緒或精神狀態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不高、精神狀態不佳的時候,孩子也一樣,每當這個時候,即便你做自己最喜歡的或平時最感興趣的事情,注意力也會受到影響;而當你心情舒暢、精神飽滿的時候,平時不在意的事物也會產生注意。
05 以往的知識經驗
「長方形」這個知識能引起學過「平行四邊形」的孩子和沒接觸過「平行四邊形」的孩子的注意是不同的。學過「平行四邊形」的孩子會從邊、角等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長方形」,比較容易集中注意力去研究;而沒接觸過「平行四邊形」的孩子則無從下手,注意力就不那麼容易集中。與孩子的以往知識經驗相聯繫,並能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增加新知識的事物,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
06 自身的意志力
有的家長說:孩子對某一科目不感興趣,科目本身對孩子沒有吸引力,沒有能引起孩子注意的點,這時又要怎麼辦?意志力此時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古人「頭懸梁、錐刺股」,戰勝各種困難,克服自身缺憾和不足,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客觀事物的特點、孩子自身的需要或興趣、情緒或精神狀態、以往的知識經驗、自身的意志力,這些都是會影響孩子注意力的因素。當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發生時,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分析影響注意力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對症下藥,快速解決問題,及時走出困境。
(文中配圖源於網絡,如有侵犯權益,請及時聯繫刪除)
作者:瑾瑜,如想獲得更多關於家庭教育、認知教育的專業文章,可以關注「白蘭文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