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前右二) 圖據新華社
據CNN新聞報導,當地時間周三(1月1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32票贊成、197票反對,通過了針對總統川普的彈劾決議。川普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兩度遭彈劾的總統。
據悉,包括眾議院共和黨「三號人物」利茲·切尼在內的10名共和黨人,加入了民主黨人的行列,投票支持以「煽動叛亂」為由彈劾川普。
另一方面,川普在隨後的視頻聲明中譴責暴力,但並未提及自己要為國會騷亂事件承擔任何責任。
CNN新聞指出,共和黨內部的分歧與2019年川普首次遭彈劾時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眾議院共和黨人一致反對彈劾。那麼,為什麼部分共和黨人這次選擇「倒戈」?來看看他們都怎麼說。
「受夠了」!
懷俄明州眾議員利茲·切尼譴責川普「組織召集」了「暴徒」,點燃了國會襲擊的火焰。「如果沒有總統的(言行),這一切都不會發生。總統本可以立即進行強力幹預,以阻止暴力事件的發生。(但)他沒有這麼做。」
利茲·切尼 圖據《華盛頓郵報》
南卡羅來納州眾議員湯姆·賴斯表示:「四年來,我歷盡艱辛支持著這位總統。我為他競選,兩次為他投票。但是,這種徹底的失敗是不可原諒的。」
賴斯來自極為保守的南卡羅來納州,是川普的堅定支持者。CNN新聞報導稱,他在投票後坦言,川普對騷亂的反應是促使自己投票的原因。他在聲明中表示:「總統並沒有呼籲全國保持冷靜,也沒有去看望受傷和悲傷的人。他沒有表示哀悼。昨天在邊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他說自己的言論『非常恰當』。」
密西根州眾議員弗雷德·厄普頓也在周二(12日)的聲明中特別提到了這一點,他指出,川普認為自己在6日集會上的煽動性言論「完全恰當」,並對騷亂表示不後悔。「我寧願兩黨一致正式譴責,而不是開啟冗長的彈劾程序。但現在是時候說一句,(我)受夠了。」
1月13日,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針對川普的彈劾決議 圖據CNN
在國會投票時,華盛頓州眾議員丹·紐豪斯指出,國會大廈受到威脅時,川普沒有採取任何措施阻止。正因為如此,自己對彈劾法案投下贊成票。他還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投票反對彈劾,就是證明我們在華盛頓目睹的不可接受的暴力行為是合法的。」
投票前一晚,華盛頓州眾議員傑米·博特勒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份措辭激烈的聲明,痛斥「總統對暴力行為的可悲譴責,是對那些讓暴力延續下去的人的一種認可。」
「他並不能勝任」
而事先已表態將投下贊成票的伊利諾州眾議員亞當·金青格在13日向CBS新聞解釋了自己的決定,他說:「(我要考慮的)問題是『總統是否煽動暴亂反對第一條、反對國會?是的』。『他是為需要為此承擔責任?』正如我在此前的聲明中所說,如果這都不足以上升到彈劾的程度,我不知道還有什麼理由可以。」
1月13日,國民警衛隊隊員在美國國會大廈外警戒 圖據新華社
密西根州眾議員彼得·梅傑則向CNN新聞表示,國會被攻擊時,自己也在會議廳。「當時我希望總統能立刻出面嘗試降溫、譴責,阻止暴力的發生。結果,他放棄了(履行)自己的職責。在我看來,他並不能勝任(總統一職)。」
在眾議院開始投票之前,來自俄亥俄州的眾議員安東尼·岡薩雷斯也提前發表了一份聲明,闡述了投票支持彈劾的原因。「美國總統幫助組織和煽動暴徒襲擊美國國會……在此過程中,5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國會警察,還有更多的人因此受傷。」
他表示,回顧1月6日事件的全程,總統在國會大廈受到攻擊時沒有任何回應,他不得不支持彈劾。
紐約州眾議員約翰·卡特科在12日表示,川普鼓勵了這場「叛亂」,故意宣揚毫無根據的理論,暗示選舉是被竊取的,製造了一個充滿錯誤信息、分裂的環境。允許總統組織煽動這次襲擊而不承擔後果是對美國的直接威脅,因此他投票彈劾川普。
最後一名投票支持彈劾的是加利福尼亞州眾議員大衛·瓦拉道。據《洛杉磯時報》報導,儘管瓦拉道在一份聲明中譴責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把本應徹底的調查變成了一個倉促的政治噱頭,但他還是投了贊成票。
1月13日,一名手持「彈劾」標語的男子從美國國會大廈前走過 圖據新華社
在投票結束後,瓦拉道在推特上指出,川普是國會騷亂事件背後的推動力量,自己「必須憑感覺和良心投下這一票」。
兩次彈劾,共和黨反應大不同
彈劾決議在眾議院通過後,將送至參議院進行審判。目前,包括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在內的幾名共和黨人已顯示出給川普定罪的意願。據《華盛頓郵報》報導,13日,麥康奈爾透露,他還沒有做出最終投票決定,準備在聽取提交給參議員的法律辯論後決定。
還有幾名參議院共和黨人也表達了類似的情緒,這與2019年12月川普第一次被彈劾時參議員共和黨人大呼「政治迫害」截然不同。CNN新聞稱,本次眾議院關於彈劾案投票的速度,以及多名共和黨人的「倒戈」,都突顯了議員們對川普在衝擊國會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憤怒。
「這實際上代表了共和黨人,對這位總統感到失望的共和黨人的一種感覺,儘管總統的任期僅剩下7天了,但面對如此糟糕的政治環境,這個國家確實需要降溫。」肯塔基州眾議員加蘭·巴爾說道。
另據中新網報導,在彈劾條款通過後,白宮社交網站帳號發布了一段川普的視頻聲明,川普在視頻中譴責暴力,並聲稱圍攻國會大廈的人,不是他的「真正」支持者。但川普沒有表示,要對自己導致國會騷亂事件的行為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