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看這一期的白宮義見。2019年12月18號這天會被美國載入史冊。當天,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了針對川普的兩項彈劾條款,使其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三位遭國會眾院彈劾的總統。美國國會會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它接下來又將往哪裡去?
12月18號,華盛頓分成了三個畫面與兩個世界;而這些充分地說明了美國的現狀。
第一個畫面是不滿的民眾。在彈劾投票的前一晚,全美各地爆發零星的抗議。在投票當天,成百上千的民眾已經頂著零度的氣溫來到國會前。他們絕大多數都是住在自由派居多的大華盛頓區域。他們認為川普根本不夠格當他們的總統。
但也有少數來自外地的支持者。當然,他們和反對者間是爆發激烈的言語衝突。實際上,眾院經歷三個月的彈劾調查到最終的彈劾投票,始終沒能改變美國社會分歧的現狀。多份民調都指出,支持與反對彈劾的美國民眾始終是接近各半。
彈劾投票的前一刻,共和黨人對川普的支持度來到九成的高點。但民主黨人對他的支持度卻是跌到一成都不到。兩黨的支持度差距竟然能高達85%。這超過了歐巴馬時代的65%。美國幾乎成了一個國家,兩個世界。
第二個畫面是美國國會。在這彈劾的劇碼中,國會兩黨從頭到尾一直是各說各話,這一天更不例外。當天表定,美東時間九點開會,辯論六小時後就投票,估計天剛黑就能有結果。但實際上,儘管眾人都預期民主黨掌控的眾院最終會通過彈劾。但是,因為兩黨互相牽制,讓辯論足足推遲了三個小時才開始。而辯論時間也超過預定的六個小時,因為兩黨人都沒放棄這高光時刻,在鏡頭前全力表演。
在各說各話進入第11個小時,終於進到最關鍵的投票,眾議員投的是兩大彈劾條款:分別是針對川普的濫用職權和妨礙國會。眾議院通過兩項彈劾條款項,川普就正式被眾院彈劾。
美國國會兩黨人完全分裂,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
而讓美國國會和社會分歧加劇的正是主角川普。他自然沒缺席這一天的畫面。在表決的前一天,川普發表了六頁措辭嚴厲的文字,痛批民主黨人試圖「政變」,還指控民主黨人才是「濫權」。甚至在投票當天,還派人到國會發給民主黨議員聖誕賀卡。他巨大的卡片裡附上的就是這六頁的譴責信。
在投票當天,川普是緊盯著彈劾過程不放,一口氣推了或轉推了五六十條推特。他還安排造勢大會,跑到冰天雪地的密西根州尋求自己選民的熱情支持。他講話時,正好是彈劾表決的時刻。
川普積極擁抱和他同一個世界的人。對於反對者是不假辭色,出手還擊。當然,川普也沒忘記在「自己人」面前痛批,他最痛恨的對象:媒體。
從這三個畫面,可以看出,川普雖然被美國「另一個世界的人」給彈劾了。但實際上,他的地位卻在「自己的世界」裡更加的穩固。只要美國持續是兩個世界,就不只能讓他在接下來的參院彈劾審理中全身而退,不被罷免。而且只要他在明年競選連任時持續攻擊另一個世界的人們。他還是有可能保住白宮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