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寧9月4日消息(記者 劉發丁 張壘 通訊員 許光輝) 「暢通國企、民企之間的交流機制,有利於實現資源融合、理念融合,對企業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9月2日,玉林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市城投公司副總經理周暉雨博士地說。
這就是近日玉林發布《加強「兩灣」產業融合發展先行試驗區人才支撐十五條措施》,激勵人才在「兩灣」融合一線擔當作為,為創建廣西「兩灣」產業融合發展先行試驗區集聚人才力量一項重大的舉措。
針對高層次人才引進難題,《措施》加大引才支持力度,通過「兩灣」融合人才工作站,組織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專場招聘會,創新引才模式,對高層次人才採取「周轉編制」「協議工資」「一事一議」等方式引進,每年引進100名以上金融、規劃等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對引進專家團隊、高層次人才的企業,在人才項目專項資金分配中給予適當傾斜。
引得進,更要用得好。《措施》提出實施創新型企業家精英成長促進工程,每年遴選10名以上創新型企業家進行培養,每年遴選5名以上國企人才到試驗區規模以上民營企業掛職鍛鍊,每年遴選5名以上國企人才到大灣區企業掛職鍛鍊,著力培養一批年輕後備企業管理人才。
此外,《措施》支持設立科技創新平臺,藉助大灣區企業科研力量,開展項目研發,推動大灣區優質科技、人才、項目等創新資源試驗區流動。支持企事業單位引進大灣區科技人才,科研團隊開展科技合作項目,並對承擔科技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不做職稱上的硬性要求。試驗區企業購買大灣區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實施轉移轉化或轉化自有科技成果產生較大經濟效益,同級財政按照有關規定給予一定補助。
《措施》在優化人才服務方面也不斷發力,真正讓人才留得住、安下心。如開展「人才貸」業務,為符合條件的「兩灣」產業人才提供人才信用貸、人才創業貸等貸款服務。創新設立「研發人才責任險」「人才健康險」等保險套餐,降低創業風險成本。
同時,推動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提檔升級,為「兩灣」產業人才提供政策諮詢、評價認定、項目申報、安家落戶、子女入學、醫療優診等方面的高效便捷服務,解決人才後顧之憂。6月份以來,累計為20多名高層次人才提供了子女入學、醫療優診等服務,讓人才吃了定心丸,安心在玉林進行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