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股權激勵組合拳——華為TUP模式對激勵體系構建的啟示

2020-10-20 AMT企源

華為作為我國民營企業的典範,其激勵體系受到企業界的高度關注,是很多企業研究借鑑的範本。2014年華為公司推出的TUP計劃,讓華為的激勵機制體系進一步迭代升級,引起業界人士的進一步思考和借鑑。

華為1987年開始創業,至今成為企業翹楚,其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基於任正非所秉持的分配理念而推行的不斷升級的股權激勵機制,是助力華為成功的重要動力因素

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分析華為的激勵體系,以期從中得出激勵體系建設和完善的寶貴借鑑。

華為激勵體系的發展歷程

首先來回顧一下華為激勵體系的發展歷程

· 1990年,在《華為基本法》出臺前,以任正非的管理理念為基礎,初步探索實施員工持股;

· 1997年,在《華為基本法》出臺後,以《華為基本法》管理哲學為引領,完善激勵機制,推行員工持股,基本特徵是工會代持;

· 2001年,在原有體系基礎上,學習借鑑國外經驗,實施虛擬股權機制,在讓員工分享企業成長的同時,保持股東的控制權不受影響;

· 2014年,在實行多年的股權激勵的基礎上,原有激勵機制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即持股員工會出現「吃老本」的現象。這與任正非倡導的「讓內部動力機制不斷處於激活狀態」相悖。於是推出了對原有激勵體系修正和完善的TUP計劃。

TUP,即Time Unit Plan,直譯就是「時間單位計劃」,從其內涵來講,可以翻譯成「有時間限制的單位激勵計劃」。TUP本質上是一種無償授予的收益權,激勵對象獲得TUP後,享有相應的分紅權,計劃結束時享有增值權,激勵對象不需出資購買。

詳細拆解華為TUP計劃

TUP的基本方法

· 根據績效及配股飽和度每年授予TUP

· TUP佔飽和配股額度,與虛擬股權享有同等分紅權和增值權

· 有效期五年,從獲授的第二年開始,逐年遞增分紅權

· 第五年結算增值,並先於虛擬股權分紅與獎金一同發放

上述方法舉例說明如下:

假如2020年授予員工甲100000個單位。

2020年(當年),沒有分紅權;

2021年(第二年),擁有100000×1/3分紅權;

2022年(第三年),擁有100000×2/3分紅權;

2023年(第四年),擁有100000個單位的100%分紅權;

2024年(第五年),擁有100000個單位的100%分紅權,並另外結算增值收益,同時計劃結束。如果經過五年,每個單位增值6元,則第五年的部分收益為:100000個單位的分紅權+100000X6

TUP的基本特點和作用

一. TUP是一種中期激勵工具。採取這種以五年為限的中期激勵工具,華為形成了月度工資+年度獎金+五年TUP+長期虛擬股權的激勵體系「組合拳」。

二. 採取收益遞增的方式。這種行權收益逐年遞增的方式,使激勵對象在一到五年的時間裡,工作時間越長收益越大,起到「金手銬」作用。五年為期的方式也支撐了華為動態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避免了人才的固化。

三. 稀釋虛擬股權,持續激活內部動力。TUP先於虛擬股權分配,起到了稀釋虛擬收益的作用,有效解決了老員工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的問題,起到了持續激活內部動力的作用。

華為推行TUP的啟示

通過以上闡述,相信讀者對於華為TUP計劃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方法雖好,生搬硬套卻是行不通的,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激勵體系需要根據自身的現狀來量身定製。不過,我們可以從華為推行的TUP計劃中得到一些思路啟示,從而應用於自身的激勵體系建設。

1、 有效利用「組合拳」,可以建立一個相互補充的激勵體系。股權激勵有多種模式,如虛股與實股組合、現股與期股的組合、購買與贈送的組合等,以及短、中、長期激勵工具的組合,形成有效的捆綁,從而發揮激勵的最大效果。

2、 建立激勵體系,必須有明確的管理哲學和理念為指導。

《華為公司基本法》提出:

1)「我們認為,勞動、知識、企業家和資本創造了公司的全部價值」;

2)「華為主張在顧客、員工與合作者之間結成利益共同體。努力探索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內部動力機制」;

3)「我們實行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相結合的分配方式。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的比例要適當,分配數量和分配比例的增減應以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為原則」;

4)「我們實行員工持股制度。一方面,普惠認同華為的模範員工,結成公司與員工的利益與命運共同體」。

華為的激勵體系構建正是在上述《華為公司基本法》中與激勵政策相關的原則的指導下不斷完善的。沒有這些管理哲學和理念的指導,就不會有華為今天的激勵體系。

3、 企業管理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必須不斷探索。華為從1990年開始實施股權激勵,到2014年推出TUP,前後用了24年的時間不斷探索、改進、迭代升級激勵體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華為的激勵體系還會高招迭出。

結語:

正如孫子兵法所言: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音不過五,五音之變不可勝聽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

企業激勵體系建設沒有現成的萬能良藥,以明確的管理哲學為指導,因企施策,靈活運用,不斷探索完善,是激勵體系完善不變的要訣。

董 德 增

AMT事業合伙人

AMT股權激勵研究中心主任

股權激勵理論功底深厚、實操案例紮實,同時還擅長人力資源、公司治理、企業文化等方面的諮詢服務。

相關焦點

  • 構建金融業有效的薪酬激勵體系
    特別是上市的銀行和保險公司,由獨立董事領導的薪酬與考核委員會積極履職,在構建競爭性的薪酬與激勵體系、使經理人和股東長期利益一致、確保薪酬政策實施的透明度和滿足新監管規則下的責任要求等方面都發揮了有效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董事會薪酬委員會的質量是公司戰略成功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薪酬委員會的獨立性是其能夠發揮有效作用的核心。國際上各種公司治理規則對薪酬委員會獨立性有很高的要求。
  • 股權激勵體系怎樣構建最合適?這裡有一篇詳細的避坑指南
    通過動態合夥制度,阿里巴巴成就了網際網路帝國夢想,萬科打造了高產能的項目團隊,華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了傲人的業績。 動態合夥股權課程絕不是一門簡單的股權激勵課程,而是「組織+文化+薪酬 +績效+法律」結合的一門全面學問。
  • 中國電信打出人才引進「組合拳」
    中國電信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按照國資委黨委有關「抗疫穩崗擴就業,國資央企在行動」專項行動的工作部署,傳承重視科技、重視人才的紅色基因,在抗擊疫情、復工復產、擴大招聘等多維度不斷探索中央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新思路,重點在高端成熟人才引進方面打出「組合拳」,吸引各類優秀人才加盟。
  • 華為科學分錢:股權激勵的具體操作流程| 連載第26篇
    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相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在操作上往往具有更大的困難。我根據華為的股權激勵實踐,總結了一個10D模型,以幫助企業在制定股權激勵制度時理清思路。股權激勵並非簡單的直接給予實際股權,而是有多種方式達到分紅效果,股權分配方式通常有實際股權、虛擬股權、期權等,不同方式對應收益、權利、購入方式、退出方式、風險等均有所不同,企業在設計時需考慮以單一模式或是混合模式進行股權激勵。
  • 華為科學分錢:落後的分錢方法四:股權激勵成為負向激勵
    但股權激勵本身也是一個雙刃劍,用得好,可以吸引激勵大批優秀人員,用得不好,反而會成為負向激勵,還不如不做股權激勵。國內大部分企業上市後,都會採取限制性股權或者期權激勵,限制性股權激勵一般會授予員工按照當前一半的股票價格購買上市企業的股票。尤其前幾年,股票市場比較好的時候,很多公司做的股權激勵在股票市場變差的情況下,對員工的吸引力嚴重降低,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甚至腰斬,跌破員工配股價格,反而帶來負向激勵。
  • 《向華為學習績效管理與TUP股權設計》課程簡介(2021年1月份)
    - 績效管理首先要有績效文化- 華為核心價值觀- 客戶文化:一切成果發生在組織的外部- 華為的奮鬥文化:所有的牛逼,背後都是苦逼3) 商業模式是經營的邏輯4) 戰略是經營的過程5) 績效管理是戰略執行的關鍵6) 企業經營機制本質上是利益驅動機制7) 通過組織定位、獨特價值來思考價值創造
  • 股權激勵的激勵原理
    股權激勵的激勵原理股權激勵的激勵邏輯就是指股權激勵的方式是怎樣傳導和影響公司與個人價值的提升,我們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來分析理解。也就是說,通過股權激勵的激勵方式,整個股權市場、產品市場、資本市場、經理人市場得以有效地貫通和價值連結,形成一個相互影響的閉環。從微觀角度看一般情況下,股權激勵的傳導是通過激勵對象的行為得以體現。正如圖所示。
  • 任正非:沒有多樣化的股份激勵,就沒有今天的華為!
    企業為什麼要推行股權股份激勵?一、沒有多樣化的股份激勵,就沒有今天的華為1.任正非在1995年就開始嘗試推行股份激勵,向員工發行內部股票。之後不斷優化剩餘價值再分配模式,包括採取股份期權、在職分紅、超額分紅等若干種方式方法。2.任正非在構建薪酬結構時,提到1:1:1的基本框架,這三個「1」分別是:基本工資(維持員工基本生活所需);獎金(個人有優異的表現與貢獻);分紅(團隊共同創造的價值)。這個理念到現在也不過時,因為他強調了員工個人價值與團隊價值的共贏與平衡。
  • 華為科學分錢:華為股權激勵操作技巧| 連載第25篇
    來源:眾恩諮詢原創文章;作者:卞志漢華為的股權激勵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接下來我們分享一下華為的股權激勵的操作技巧。1.華為股權激勵操作流程華為員工配股,一般每年3到4月份就開始溝通,主管就把工程師把叫到辦公室裡面,辦公桌上一大堆檔案袋,裡面的文件寫著某某今年配股多少,其中崗位配置是多少,業績是多少,每股的價格是多少,以及認購多少股等等。
  • 股權激勵與期權激勵有什麼區別?什麼模式更適合中小企業?
    小溼股是這樣一種獨特的類股權目標激勵模式:1.與乾股比,它要員工掏錢;2.與實股比,它不佔有公司股權;3.與集資比,它的分配率是浮動的;這兩個激勵模式的共同特點:由宏成諮詢自我研發和優化,並成功運用於數千家中小企業。
  • 職業經理人實施股權激勵,助力企業長遠發展
    2016年A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企業共277家,佔A股企業總數的9.1%。相比2015年採用股權激勵的226家企業,有一定程度的增長。其中,限制性股票正在成為高管中長期激勵的主流方式,有78.4%實施高管中長期激勵的企業採用了這一方式。股權激勵的模式有很多種,不同的企業適用的激勵模式有所不同,同一個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適用的激勵模式也有所不同。
  • 孫子兵法與股權激勵
    此五者,知勝之道也」,這句話什麼意思,和股權激勵又有什麼聯繫呢,下面我們一條一條的說。我認為做股權激勵的時候,一定要知道什麼樣的公司可以做股權激勵,比如說國有企業,資源驅動型的企業,並不適合做股權激勵;比如說企業長期不盈利,員工的企業的未來沒有信心,這種企業不適合做股權激勵;還比如說企業財務不透明的,賺多少錢員工不知道,也不適合做股權激勵,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企業實施股權激勵後,我們對員工進行回訪時,發現當時股權激勵對象很多都離職了,我聯繫了其中一位,他說「我們幹的很努力,也感覺在賺錢
  • 高職院校雙語教師激勵體系構建研究
    高職院校雙語教師激勵體系構建研究柳清(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國際合作學院,廣東 廣州)摘 要:相較於其它激勵理論,綜合激勵理論的優勢在於更為全面地分析人在激勵過程中的心理及行為反映。本文立足綜合激勵理論,通過梳理高職院校雙語教師現實隱憂,建議選擇適當的激勵方法,如培訓和發展激勵、目標激勵、晉升與負激勵、榮譽激勵、物質激勵等,提出構建系統培訓、統一認證、科學評聘、精細考核、有效激勵「五位一體」的激勵管理體系,以期更好地促進高職院校雙語教師的可持續發展。
  • 7條金律,讓激勵真有效
    曾任凱捷諮詢(中國)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項目經理,在人才盤點、招聘、薪酬設計、股權激勵、績效管理與戰略、組織設計等領域有豐富的項目經驗。股權激勵最近幾年,股權激勵成為熱門話題,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華為的員工持股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華為團隊工作法》下篇:人才培養、激勵管理核心(培訓必看)
    這裡面提到很多中國企業大學的失敗啟示:最高領導者不掛帥,人才培養工作失敗的概率極大。而華為大學的培訓原則之一就是讓最優秀的人培訓優秀的人。為了保證育才效果,華為把人才培養與管理者晉升資格掛鈎,不能培養本崗位接班人的永遠不能不提拔。把人才培養效果作為幹部領導力的考核指標,納入幹部勝任力體系中,且作為中高層管理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權重至少要佔20%。
  • 如何設計股權激勵?激勵對象怎麼選?股權功能這三要素不得不考慮
    二、股權激勵對象的選擇要考慮上述三個功能,根據創始合伙人的實際情況,逐步優化股東結構。對於高級人才,往往股權的激勵是雙方最容易引起共識的一種激勵方式,風險和收益共擔,遠比薪酬本身好談得多。3、建立企業內部激勵體系企業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就要逐步開始考慮員工的股權激勵問題。對於企業骨幹人才,除了可以進入高級管理者、成為企業合伙人的這些具備一定決策權限的人之外,還有大量在某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的人,基於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也需要激勵,需要配備一定的股份。
  • 【中創商學】華為的股權激勵很多人在學,為何都學不會?
    股權,無疑在華為的非常時期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任正非說,錢分好了,管理的一半問題就解決了。 華為的股權為何學不會? 1.理念難學 人與人最大的差別在脖子以上。
  • 從2018年股權激勵實踐情況看國有企業股權激勵
    2018年,伴隨著《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修訂,《公司法》修訂等多個政策的出臺,A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數量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2018年已公告了397份股權激勵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企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數量也呈現了爆發式增長。
  • 評論:股權激勵應完善分配標準
    其中更有275隻股票股價翻倍,佔股權激勵概念股總數的59.2%。顯然,股權激勵概念股已經成為當今股市中一組耀眼新星。  筆者認為,當前的股權激勵機制,短期被當作概念來炒作,長期看,並不一定有助於公司業績的上升,相反還可能拖累上市公司業績和股價,因為有三個問題必須解決。  首先,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機制,應該加大股權在高層員工收入中的佔比,這樣才能起到正向激勵的作用。
  • 華為科學分錢:激勵的主要類型
    任正非曾經說過,華為公司發展到今天,他自己沒做什麼實質性的貢獻,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貢獻的話,就是華為在分錢的問題上他沒有犯大的錯誤。可見,如何分錢,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華為基於人性的多變性和業務場景的多樣性,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多元化激勵機制」,實現了精準激勵和持續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