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學和音系學

2021-02-19 卷香書苑

時間過得很快,新的學期又開始了。這個新的學期對於參與了2017考研的同學們來說有著不同的意義。考研初試成績的出爐讓大家面臨著不同的選擇。對於應屆生來說,這個學期應該沒有新課了,但是要完成畢業論文;英語專業的還要考專八;部分同學還要準備考研複試。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畢業論文是第一次正式地進行學術研究和學術寫作,於是就有個問題顯現出來了:缺乏學術思維和科研能力。這可能跟本科的教育有關。就英語專業而言,本科學習的重點是語言技能,要求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彙、語法,進行翻譯訓練,識記一些文學、國情、語言、文化的知識,而且會用等級來評判語言水平;研究生階段不再是學習語言技能,而是使用英語來深入學習某個具體方向的知識,比如語言學方向就是學習並探索關於人類語言的知識,這就要求我們閱讀大量的文獻,了解學術前沿。學術論文不像考研英語寫作那樣全憑自己個人的想法來寫,用一些高級的詞彙和句式就能得到好評;學術論文的語言不需要華麗,而應該客觀、理性、沉穩,需要引用別人的論述並標明,自己的論述需要有依據能證明,要對自己的研究課題有清醒的認識並了解他人在該領域的相關研究狀況。而且學術論文需要創新,要有理論和實踐意義,要能從現有的研究中發現research gap。前人已經研究得很成熟的領域以及沒有任何理論基礎的領域都不適合做。學術論文的質量是評判學術水平的一個重要依據。語言學方向的學術研究可以說是人文社會科學中比較接近自然科學的了,本期推送的這個領域尤其如此,研究語音學需要懂得一些物理聲學的知識,還要掌握研究工具的使用以及數據分析等技術。

當我們談到一種語言時,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這種語言的說話聲音或者它的文字系統,而語言的聲音(即語音)就是語音學音系學研究的對象。聲音是世界上所有自然語言都採用的傳播媒介,因為所有自然語言都有語音系統(都能用嘴說出來),但並不是所有語言都有文字系統,比如一些原始部落的語言只有語音,沒有文字,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他們使用微信,會不會只用語音聊天(中國不識字的人群應該也是)。這裡所說的「自然語言」不包括手語、盲文等人工輔助語言。再回顧一下語言的定義:語言是人類用以口頭交流的任意的符號系統。這裡的「口頭」就體現出了語音在語言研究中的重要性。當然,像咳嗽這樣的非語言的聲音,在人類交際中一般不具有意義,不算語音。

說到這,有的同學可能就會對語音學下個定義了:語音學是研究語音的一門科學。這個定義和之前提到的語言學的定義有點像,簡潔而抽象。胡壯麟等(1988)對語音學的定義比較具體:語音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發音的特點,特別是言語語音特點、並提供對它們進行描寫分類轉寫方法的科學。這個定義將語音學的研究對象具體化並提到了語音學的研究方法。戴煒棟(2013: 15)的書上說Phonetics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it is concerned with all the sounds that occur in the world’s languages. 而Yule(2010: 26)的書上對語音學的定義是:The general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ech sounds is called phonetics.

言語表達的過程可以看成是說話者發出聲音,經過一定的介質(一般是空氣)傳遞,被聽話者的聽覺器官感知並理解的過程。根據這個過程,語音學一般分為三個分支:

發音語音學Articulatory phonetics):研究說話者如何發出語音

聲學語音學Acoustic phonetics):研究聲波在空氣中傳遞時語音的物理特性

聽覺語音學Auditory phonetics):研究聽話者如何感知語音

2016年北外英語語言學方向複試筆試題就考到了acoustic phonetics和articulatory phonetics 的區別。在這三個分支中,發音語音學的歷史最長,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語音的發音部位、發音方式以及音與音之間的細微差別。

人類的發音器官分為三部分:喉下系統、喉部、聲道(朱曉農 2010: 10)。喉下系統包括肺和氣管,也就是呼吸系統,是發音的動力源。喉頭主要是用來發聲的,喉部有聲帶。聲門閉合,氣流引起聲帶振動形成的語音為「濁音voiced)」;聲門張開,氣流自由通過產生的語音叫「清音voiceless)」。另外,對於清音還有送氣aspirated)與不送氣unaspirated)的區分。聲帶上方的部位叫發音通道(即聲道),包括咽腔pharyngeal cavity)、口腔oral cavity)和鼻腔nasal cavity)這三大聲腔。其中口腔的發音器官眾多,唇、齒、舌、顎可以進行各種配合,形成各種各樣的發音。

要記錄各種發音,就需要用國際音標表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簡稱IPA)中的符號來轉寫,國際音標表由字母和變音符號(diacritics)組成。只用字母標記音素的方式叫做寬式標音(broad transcription),用字母和變音符號同時標記音素和細微的語音特徵的方式叫嚴式標音(narrow transcription)。下面兩張圖分別是國際音標表的中文版和英文版,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除了對語音進行轉寫,語音學研究還需要對語音進行分類和描述。發音部位(place of articulation)和發音方式(manner of articulation)常常作為分類和描述語音的依據。首先,根據發音時氣流是否受到阻礙可以將語音分為輔音consonant)和元音vowel)。元音在發音時氣流通過聲道不受任何阻礙,而輔音發音時氣流受到某種阻礙。氣流受到的阻礙可以是從咽腔到口腔、鼻腔的任何摩擦。在發輔音時,根據氣流受到的阻礙形式不同還可以進一步分類。下圖是根據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的不同,對英語中的輔音進行的分類:

與輔音不同,元音在發音時氣流沒有阻礙,那就要考慮其它的因素作為分類標準了,比如舌頭的高度和位置、嘴唇的開合度、唇的形狀、發音的長度等。當一個單元音滑到另一個單元音時,形成雙元音(diphthong)。

圖片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Ipa-chart-vowels_(zh-hans).png

上面都是講語音學的,那麼音系學又是什麼呢?二者有何異同?Yule(2010: 42)的書上說:Phonology is essentially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ystems and patterns of speech sounds in a language. 音系學要尋找某一種語言中能夠區別意義的語音以及這些語音是如何被組織起來表達意義的。換句話說,音系學研究語音的排列組合規則,解釋發生的變化。而前面提到的語音學則是要辨認、描述所有人類語言中出現的所有語音的特徵。可以說音系學是把語音學應用於分析某種語言的交際過程。

音系學裡有一些概念需要注意區分,比如音位(phoneme,指能區別意義的抽象的最小語音單位)、音素(phone,指人類實際發音的最小語音單位)、音位變體(allophone,又稱「同位音素」,指同一個音位在不同環境形成的多種具體表現形式)。舉個例子,音位/p/可以有[p]和[p』]這兩種同位音素。對於同一個音位,其音位變體不會出現在相同的語音環境中,比如peak中的送氣音[p』]不會接在/s/後的位置,而speak中的不送氣音[p]也不會出現在詞首。同位音素的這種特點稱為互補分布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與互補分布相反的音位關係稱為音位對立phonemic contrast)。

為了確定某一種語言的音位,看看是否替換一個語音單位能改變意義,往往需要儘可能多地找出最小對立體minimal pairs,兩個單詞其它的音都相同,只有在某一相同位置上的音不同),如bill和pill有輔音的對立,big和bag有元音的對立。相似地,如bill, pill, kill, till等多個符合「在同一位置上的音不同,其它音都相同」這一條件的詞在一起構成minimal set(最小對立集)。

任何語言通過語音的排列組合來表達意義都是遵循一定規則的。不同的語言會受到不同規則的制約。英語的音系學有以下規則:1. 序列規則sequential rule),規定了某些音位可以出現的位置和可以組合的形式,與此相關的有一個術語叫phonotactics(Yule 2010: 45),在2016年北外英語語言學方向複試筆試第一題就考了這個術語的名詞解釋。2. 同化規則assimilation rule),指英語中一個音會受其鄰近的音影響而帶有相鄰的音的特點,主要是為了發音便捷,常見的同化現象有鼻音化(nasalization)、齒音化(dentalization)和軟顎化(velarization)。3. 省略規則deletion rule),是關於拼寫中存在但發音卻被省略的音出現的條件的規則,比如從sign和signature、paradigm和paradigmatic這樣的詞的讀音可以發現[g]在詞末的鼻輔音前要省略的規律。

在單音層面之上,音系學還研究超切分特徵Suprasegmental features)。超切分特徵體現在音節、單詞、句子的語音表現形式上,主要包括重音stress)、聲調tone)和語調intonation)。

這裡特別說一下聲調(指聲帶振動頻率不同而引起的音高變化)。大家都知道漢語是聲調語言,而英語不是,因為漢語的不同聲調能區分意義,而英語不具備這個特點。漢語的聲調在普通話裡是4個,大家都很熟悉,語音學常用趙元任創製的「五度標記法」將普通話的四個聲調的調值標記為:55、35、214、51。那這個數值是怎麼來的呢?如果我想知道某個漢語方言的聲調有幾種聲調、各個聲調的調值是多少該怎麼做呢?如果要做這方面的學術研究,僅憑自己的主觀感覺是遠遠不夠的,首先需要閱讀方言聲調研究相關的文獻。本來我寒假有一篇論文是準備做自己方言的聲調研究的,我先查閱了文獻,了解到做方言語音研究往往會用到《方言調查字表》,字表中有用來一些專門研究聲調的例字,通常是把這些例字摘抄下來拿給以該方言為母語的人去讀並錄音,然後將錄製的音頻文件導入電腦上的語音分析軟體(如Praat),提取音高的頻率值,再利用z-score或者T值的方法轉化成五度制的調值。目前學術界對聲調的描述用的就是五度制,所以要對聲調進行學術研究就必須換算成五度制的調值,不能憑自己的感覺自創符號。我以前根據自己說方言的實際語音情況以及感知到的同方言者的語音情況用拉丁字母和希臘字母為自己的方言創製了一套語音轉寫系統,而且似乎更能反映自己方言的實際語音情況(比如我發現自己的方言確實存在《方言調查字表》中沒有包含的聲調),但這終究是非學術的。我的那篇論文試圖將我對自己方言的研究轉化為學術成果,但還是因為自己對語音分析軟體的相關操作沒有完全掌握而難以進行下去。儘管那個方言研究的學術論文沒做出來,但還是要在此感謝向我提供錄音的親們,謝謝你們的配合。

本期推送好像太長了,但是語音學與音系學相關的知識卻遠遠不止這些,要了解更多內容還希望大家多看書、多思考。以後的英語語言學複試相關推送儘量做到提綱挈領、言簡意賅。感謝閱讀~(。•ω•。)ノ♡

參考文獻:

1. 戴煒棟:《新編簡明英語語言學教程(第2版)》,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年。

2. 高文成:《語言學精要與學習指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3. 何善芬:《英漢語言對比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胡壯麟、劉潤清、李延福:《語言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

5. 趙璞、金寶:《英語語言學導讀與應試指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

6. 朱曉農:《語音學》,商務印書館,2010年。

7.George Yule: The Study of Langua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10.

相關焦點

  • 音系學、語音學與語音教學
    接著,文章在列舉出當前我國外語語音教學所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明確指出非母語者發音不好,主要是發音時往往輕音不輕的問題,語音教學中一定要處理好「音」與「流」、「態」與「勢」之間的關係。然後,文章具體闡釋了外語語音教學不僅要糾正學習者的發音,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習者形成並建立所學語言的音系概念和意識,幫助他們獲取所學語言的音系能力,從而真正掌握所學語言的實際發音。
  • 書訊 | 《韻律音系學》
    本書是一部具有創新意義的重要音系學專著,內容近乎覆蓋音系學韻律研究的所有領域(如音節、音步、音系詞、附著語素組、音系短語、語調短語和音系語句),列舉了大量來自各種語言的翔實韻律事實進行分析和討論
  • 雙語丨語音學和音位學的使用 uses of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在語音學和音位學方面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從我們這裡所討論的一點可以看出,語音學和音位學在語言學和語言教學中是非常有用的。With some phonetic knowledge we can give a much more precise description to speech sounds.
  • 語音學是什麼?(另有常用軟體推薦)|語言學午餐
    對語言學有一定了解的大家一定都知道,語言學中有兩個重要的分支,語音學和音系學。這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但又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學科。
  • 語音學研究70年(一)
    新中國成立以後,羅常培、王均編著的《普通語音學綱要》(1957),以中國語音事實闡明語音學原理,至今仍是語音學最有價值的讀本之一。同一時期,1927年,王力也在法國完成了實驗語音學博士論文《博白方音實驗錄》。另外,1928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南京成立,趙元任任語言組組長,確定以調查漢語方言和建立語音實驗室為工作重點,把語音學的發展放在了重要地位。
  • 英漢語聲調的音系差異
    漢語非線性音系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5]  馬秋武. 什麼是音系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5.[6]  史有為. 帶調音節:解釋漢語的一個出發點[J].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1-17.[7]  SAPIR E.
  • 2018年度語音學學科發展綜述(下)
    胡方在論文《漢語方言的實驗語音學研究旨趣》(《方言》2018.4)中對如何運用實驗語音學的技術手段進行證據導向的漢語方言的語音與音系研究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 【書訊】《語音學教程》(第七版)中譯本、影印本
    這本書有助於您成為一位語音學專家。或許您是一位給病人診斷並設計治療方案的語言病理學家,或是一位用自動語音識別和語音合成技術來探討語言與應用對接的技術問題的工程師,一位正在向學生解釋詞和句是如何發音的語言老師,或是一位想努力糾正自己發音的學英語的學生;或許,您是一位正在研究神經系統是如何對語音刺激進行反應的認知科學家,或是一位正嘗試著用自己講得並不流利的語言歌唱的歌劇演員,抑或是一位在試著講某種方言的演員。
  • 語音學與大腦神經機制高級研討會
    從兒童語言發展角度對自閉症,閱讀和聽力障礙的檢測和幹預開展了探索性基礎研究。4. 對腦電以及腦磁原創技術進行跨語言、跨學科、跨國界開發研究。劉暢:北京大學生物系本科,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語音與聽力科學系博士,現任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交流科學與障礙學系副教授。
  • 漢語音韻學筆記:語音學簡介
    (發音部位示意圖)音節是語音學的最小單位。一般來說一個音節的發出是由唇舌齒顎牙喉中的某個部位相互接觸阻斷空氣(輔音)加以聲帶振動和共鳴腔共鳴(元音)的過程。一個音節是由輔音+元音形成的。這裡澄清一個概念,單獨的元音我這裡也看成輔音+元音,因為在發出原因之前聲門會有一個打開的過程,因此其輔音是聲門塞音[ʔ]。
  • 孔江平:語音學田野調查的一些基礎理論問題 語音實驗Workshop
    關鍵詞:田野調查、語音學、語言學語音學田野調查和語言學田野調查有很多共同之處,但又有各自的特點。語言學的田野調查首先也是要調查語音,整理出來音系,然後記錄詞彙和語法。在語言學的田野調查中整理音位系統很重要,音系一旦確定,所記錄的語言材料都以語音的音位系統為基礎,如果音系處理的不恰當,會直接影響到語言資料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但在音位歸納時常常對語音的實際音質考慮的不多,可以認為,語言學田野調查中的語音記錄主要是在音位層面。語音學的田野調查重點是放在語音的實際音質方面,但又無法脫離語言學田野調查的基礎。
  • 國際語音學大會(ICPhS)是個什麼會? 語音實驗Workshop
    國際語音學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或譯為國際語音科學會議)由國際語音協會(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主辦,是一個跨學科展示語音科學基礎及應用研究的學術平臺,是全球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語音學盛會。
  • 《音韻學要略》緒論
    羅常培先生說:「音韻學就是分析漢字或漢語裡所含『聲』『韻』『調』三種元素,而講明它們的發音和類別,並推究它們的相互關係和古今流變的。」音韻學是語音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的是漢語的歷史讀音,故屬於歷時語音學範疇。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語音學分出音系學一支,音系學又稱音位學,主要研究一定的語言中最小語音單位的應用功能及其組合規律,注重語音的系統性。
  • 語音學的人擇原理
    我現在面對 AI 的感覺就像60年前讀齊奧爾科夫斯基的故事一樣,當時和一(兩?)個同學幻想著寫幻想小說,他姓姜(另一個姓鄒?),不知現在哪兒,過得怎麼樣有網友提出疑問:客體由主觀決定,那麼將永無科學。是嗎?我是這麼想的。
  • 語音學中「音位」、「音素」有什麼區別
    語音學裡有音位和音素兩個概念。粗略地說,一個音位可以在不同地方中發出不同的音素。音位phoneme,指的是人類某一種語言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一個音位可以有數種不同的發音,但是語言使用者心理上認定這幾種發音是等同的。
  • 析調論音七十年(中)——吳宗濟先生訪談記
    進入80年代以來,我開始對漢語語音學如何面向資訊時代的未來,進行了思考和探討。在資訊時代,語音學者與工程師們的密切合作是當務之急。此外,一般的語音學內容和語音分析手段已不能適應言語工程的需要。為此,應該建立新的「資訊時代的語音學」。
  • 新書推薦|語音數據分析 田野調查和儀器技術入門
    不可思議的是,語音學越是『科學』,就越受音系學的抵制,在語言學裡的生存空間就越小,這在整個二十世紀前前後後都是如此。最初的語音學是口耳之學,就像書裡記載的一則軼事。有一次,丹尼爾·瓊斯外出田野調查,記者問他帶些什麼儀器,他指指耳朵說就這個。賴福吉儘管同樣聽音精準,可不是單單只憑口耳紙筆,他在使用現代技術方面也是個領先者。他最早的『可攜式』田野語音實驗室是個百來斤的大包。
  • 【學習共享】大一數學+俄語+經濟系+材料系專業導論課
    雖然臨近期末了,但他們還是抽出時間來幫助我們完成了整理工作(●'◡'●)ノ♥語言學的構成①   語音學②   詞彙學     1)成語學③   語法學1)        形態學2)        句法3)        構詞法④   修辭學(口語語體、科學用語語體
  • 語音學文獻《寧波土話初學》最早用羅馬字拼音教學寧波方言
    本報訊(見習記者 顧嘉懿) 近日,在鎮海區檔案館面向社會徵集寧波方言資料的活動中,收到一份珍貴的語音學文獻,即最早的寧波話羅馬字拼音教學文獻《寧波土話初學》的影印本複印件。  著名語言學家遊汝傑曾在《〈聖經〉方言譯本考述》中提到,《寧波土話初學》最早於1857年出版。從內容看,此書是當時洋人學習寧波話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