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語言學有一定了解的大家一定都知道,語言學中有兩個重要的分支,語音學和音系學。這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但又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學科。
很多人把語音學和音系學混淆在一起,那麼現在問題來了:語音學究竟是什麼?
語音學(phonetics)是一門研究人類語言中所發出的聲音的學科,通常上來講是語言學家對一門語言研究的第一步——如果把語言學家們比喻成一支軍隊的話,那麼語音學家們絕對是軍營中的先鋒隊,因為對任何一門人類語言的研究都必須要從對這門語言的聲音系統進行了解,這樣才能將這門語言進行轉錄,記錄在紙上,方便其他的語言學家對這門語言進行系統的研究。
語音學家的研究方式是非常多樣的——語言學家們可以研究人類發聲時的生理結構,人類發出聲音的聲音特性,人類接受聲音的聽覺接收,甚至人類接受聲音時的神經生理狀態。因為研究方式的多樣性,語音學發展出了以下三個主要的分支:
第一種是發音語音學(articulatory phonetics):顧名思義,發音語音學家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記錄人類發音的生理過程。在這個語音學的分支中,語音學家們會研究人們在發出每一種聲音時舌頭、嘴唇、牙齒、下顎、軟顎、硬顎的位置及動作。在語音學發展早期,語音學家們由於缺乏高科技設備,他們會在實驗者口中抹上黑色的炭粉,然後讓實驗者們發聲,然後看他們口腔中有哪些地方沾上了炭粉。
當然了,炭粉並不是長久之計。現在的語音學家已經發明出了高級的可以連接在人體上的電子硬顎,通過電子硬顎圖圖可以分辨出口腔器官的位置。
第二種語音學是聲學語音學(acoustic phonetics):這個語音學的分支主要注重於研究人類語言中聲音的聲學。舉例來說,在研究一門語言的語音時,聲學語音學家通常會用電腦程式來分析聲音的波形、精確到毫秒的發聲長度、聲音的頻率波譜。
說到聲學語音學就不得不提到一個神器——Praat。將合適格式的錄音文件導入這個應用程式之後,Praat會將這段錄音分析成波形和頻率波譜。通過這兩個圖像,我們可以對語音進行更加精確係統的分析,包括語音的聲調、頻率,甚至可以分析出輔音和元音的性質。
小編上過一門語音學課,課上學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是通過看頻率波譜分析這段錄音是什麼。如果你對一門語言的語音系統足夠熟悉的話,單獨看頻率波譜有可能足夠讓你分析出錄音的內容。
也就是說語音學家們有一種神秘的語言,只有他們自己能看得懂——頻率波譜。
小編有一個教授的辦公室門上貼著一張頻率波譜。小編到現在也沒看懂那句話說的是什麼,但又不敢去問她是什麼,因為這樣就暴露了小編沒有好好學習的本質。咳。
聽覺語音學(Auditory phonetics):聽覺語音學家們主要研究人類聽到的聲音的過程,其中包括腦神經處理和信息接收。
語言學小貼士:那麼經常被混淆的音系學又是什麼呢?音系學是對於語言中聲音系統規律的研究。在語音學家們將一個語言的語音系統整理歸納好,並將語言資料整理成可閱讀的IPA形式後,音系學家們就可以開始他們的工作了:將語音中存在的特殊規律找出來,並對其進行分析。
一個很經典的對比語音學和音系學的小漫畫:
第一幅圖中使用的是語音學的嚴格轉錄,而第二張圖是音系學轉錄。這幅漫畫說明了語音學對於細節的嚴謹度以及音系學注重於大體結構和規律的特點。
語音學家們至今最大的成就就是發明了國際音標表IPA(International Phonetics Alphabet)。IPA是一套語音轉錄系統,讓語言學家們用這一套系統可以記錄下世界上所有語言的發音。
想了解更多與IPA有關的信息?請戳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