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精神分裂症之後——一名美國大學生的自述 | 第一視角

2020-09-03 醫脈通精神科

作者:Don Li. 美國華盛頓大學


本文有以下兩個主旨:1. 介紹我個人與精神分裂症戰鬥及康復的過程;2. 分析罹患此類疾病的大學生如何從最初的發作中康復,不僅重返校園,而且取得一定的成功。


我自己的故事


2015年秋天,我正式進入華盛頓大學就讀。我的第一個學季(quarter)過得還不錯,但第二個學季就出現了精神崩潰的情況,只能休學。2016年秋天,我回到了學校。與2015年類似,最開始情況不錯,但接下來的那個學季成為了我漫長艱辛的旅程的開始——我遭遇了首次精神病發作。


這個過程中,我輾轉於西雅圖形形色色的急診科之間;那個學季,我已經到了斷斷續續無家可歸的程度,又一次休學。儘管努力趕上了接下來的春季學季,我在隨後的兩年內飽受陽性、陰性及認知症狀的困擾;精神病發作的學季內,我甚至失去了閱讀和做基本算術題的能力。我曾經是個有志向的好學生,但在華盛頓大學就讀的三四年內,我在學業上感覺非常吃力。


當時那個情況下,我都感覺沒什麼希望了;如果還有些想法,比如畢業、上研究生,那也是遙不可及的。


我的康復歷程


說實話,現在我也很難說我已經從精神分裂症中「完全康復」。然而,在過去的三年間,我無疑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從精神科大夫和/或治療師那裡獲得幫助當然是很重要的事情,但在尋求幫助的過程中,我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體會就是,一定要給自己設立目標。對於大學生而言,這一點非常具象,因為眼前已經有各種預設好的明確目標,如考試得高分、某一門課表現良好等。然而我堅定地認為,設立目標對於所有人都很重要,不僅僅是有精神問題的人。刺激心智對於康復非常重要。有一句諺語說:「無所事事的時間是惡魔的遊樂場」,我對這句話感同身受。患病後,我們很容易沉湎於悲傷和自憐中,但這樣做終究沒什麼好處,無助於康復。


這也正是我給自己定下的規矩。即便我不在學校,我也將持續刺激大腦作為目標,包括看書,創作/演奏音樂,或者自主學習。此外,我們也不能忽視家人、朋友以及我們之間的紐帶對於康復的價值。認真看待這些東西可以作為康復的開始。


帶病取得成功


藥物管理


長期以來,堅持使用合適的藥物對我從疾病中康復至關重要。儘管藥物管理這個詞聽起來會讓人感覺,病人在很辛苦地平衡藥物的實際療效和副作用,但精神科規律複診,以及把握好自己的用藥,對於康復和回歸正常功能的確意義重大。一些年輕人,比如很多大學生,可以在美國平價醫療法案的幫助下使用父母的醫保。



學業成功


用藥無疑是對抗精神病性障礙的第一步,但對於大學生患者而言並非唯一的一步。


精神病發作後,與學校的諮詢師或類似人員取得聯繫是回歸學校的第一步。可以這樣說,學校的諮詢師能夠給患病的學生設置一個正確的方向,並針對如何回歸校園以及在校園內取得成功提供建議。整個學校可能會配置諮詢師,你所在的院系也可能會有,這是任何大學生都應該充分利用的資源。


回歸校園並取得成功的另一個重要步驟在於,進入學校針對殘疾學生的某些保障計劃並獲取幫助。據我所知,從法律角度出發,學校必須滿足殘疾學生的需要;此類服務對於患病大學生很有價值,比如考試時獲得額外的答題時間,以及其他形式的學習材料等。想獲得這些服務,學生需要在醫生處開具某些證明。


大學內的學業成功輔導(Academic success coaching)同樣是所有大學生應充分利用的資源,包括罹患精神障礙的大學生。就我個人而言,被診斷精神分裂症後,我在時間管理及學習技能方面著實遇到了很多困難;一些技能在患病前沒什麼問題,但患病之後就不行了。輔導員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也可以幫助罹患精神障礙的學生更容易地帶著必備的學習技能及回歸校園。


結語


我肯定不是唯一一個在校期間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的大學生;然而,我希望我的故事不僅能夠幫助同樣罹患此類疾病的人,還能幫到那些希望了解這些疾病以及飽受困擾的患者的人。


致謝


感謝Helen 「Trez」 Buckland醫生這些年來持續提供的指導和支持。


文獻索引:Don Li, Navigating Schizophrenia in College, Schizophrenia Bulletin, , sbaa096, https://doi.org/10.1093/schbul/sbaa096

相關焦點

  • 精神分裂症不僅影響大腦,還影響整個身體 | 溫故知新
    研究簡介 研究者很早就認識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罹患軀體疾病的風險遠高於一般人群,進而造成顯著的早亡現象——相比於一般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預期壽命縮短15-20年。患者不良的軀體健康狀況常被視為疾病的繼發效應。 例如,作為精神分裂症治療的基石,抗精神病藥與體重增加及2型糖尿病相關。
  • FDA批准Caplyta用於治療成人精神分裂症
    近日,專注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學發展的生物製藥公司Intra-Cellular Therapies(ICT)宣布FDA批准Caplyta用於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療。
  • 精神分裂症新藥!Intra-Cellular Therapies公司Caplyta(lumate...
    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Caplyta(lumateperone),用於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的治療。該公司預計,將在2020年第一季度末啟動將Caplyta推向市場。用藥方面,Caplyta的推薦劑量為42mg,每日一次,與食物同服,不需要劑量滴定。
  • 精神分裂症是多重人格嗎?心理專家揭秘6大真相!搞明白了
    審閱者: 楊雪嶺(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一、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新方法 精神分裂症似乎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常常在青少年時期便開始產生影響。 一個外觀健康的孩子突然變得退縮、抑鬱,隨後轉為迷茫,甚至偏執。
  • 醫學英語短文-我的「精神分裂症」病史
    14年在美國訪學時,曾經跟著一位精神病護理的老師學習,在教室裡聽理論課,到臨床去實踐。通常理論課都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但是那位老師講授的一堂精神分裂症的課卻讓我印象深刻,老師不拘一格的教學方法讓我對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產生了些感同身受的經歷。
  • 獨生子罹患精神分裂症砍傷母親 手術治療化解單親家庭頑疾之困
    2020年,經術後患者介紹,趙母撥通了我科專家的電話,經過數周的諮詢,趙母將趙兵傑帶至我院,門診以「精神分裂症」收至功能神經科。入院後,因飯菜不合胃口,趙兵傑對其母大吼大叫,伴有推搡動作,同病房的家屬前來勸架反遭其毆打。
  • 一年4次,楊森製藥上市治療精神分裂症的長效針劑善妥達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長效針劑是幫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控制病情、回歸社會而邁出的重要一步。而每3個月注射一次的善妥達的上市,無疑又將是精神分裂症長效治療方案上的重要一步。 它是一種持續、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 「我們的一生都可能罹患精神障礙。」
  • 選擇手術治療精神分裂症 真的是家屬無奈之舉嗎?
    原創文章,盜用必究「妄想、多疑、暴躁、無情、敵對、仇視家人」...這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屬對病情的描述。在他的話語裡面,我們似乎感受到了這位家屬的「絕望心情」。作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親人,你們也會有同樣的心情嗎?醫生在臨床接診中,感受到很多精神病人家屬的心情都是「壓抑的、多疑的、焦躁的、甚至是絕望的」。
  • 王強:精神分裂症的誤解與事實
    現實中納什在他30歲的時候,也就是說在普林斯頓博士畢業8年之後第一次發病。如果向前追溯,有可能之前就出現一些精神症狀,但是當時並沒有影響到他的社會功能,這就是所謂的精神分裂症在發病前的前驅期。在前驅期的時候,一般很難,尤其未曾和他親密接觸的人,是很難了解和知道患者的病態想法或者行為。
  • 心靈深處的湍流:解讀自閉症與精神分裂症
    2019年剛好是歷史上第一篇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文獻發表210周年。他是歷史上第一個對精神疾病做分類的科學家,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都是由他甄別分類的。彼時,他研究了精神分裂症之後,將其命名為「早發性痴呆」。 到了1911年,瑞士精神病專家厄根·布洛伊勒(Eugen Bleuler)認為,精神分裂症實際上不是痴呆。因為痴呆是不可逆的過程,它只會越來越嚴重,但是精神分裂症實際上是可以醫治的。
  • 心理所發現IL-10和COMT基因多態性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認知功能上的...
    認知缺陷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多巴胺和炎症系統已被證明在精神分裂症的認知缺陷中起重要作用,且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兩個系統存在相互作用。一方面大多數免疫細胞都表達出多巴胺受體,這意味著多巴胺可以影響幾乎所有的免疫細胞,並促進細胞炎性因子的分泌。
  • 專家:AB型更易患精神分裂症
    血型影響記憶力 AB型更易失憶 AB型的人患心臟病精神分裂症的風險也高 血型影響人的健康,也影響記憶力。最新研究表明,AB血型的人可能比其他血型的人在晚年更容易出現記憶力衰退。 此前的研究還表明,AB血型的人因為同時具有A型與B型的特性,因此容易罹患心臟病、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肺炎與尿道炎等。AB血型的人看到這,會不會心都涼了半截?唯一值得安慰的是,AB血型的人免疫功能以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四種血型中最好的。
  • 呼和浩特致6傷女司機被拘:患精神分裂症,具有刑事責任能力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劉惠)11月20日,呼和浩特市一名女司機劉某某駕車衝撞行人致6人受傷後逃逸案件有了新進展。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從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公安分局刑警四中隊了解到,內蒙古精神鑑定中心出具了劉某某的精神疾病及責任能力鑑定結果。
  • 中外合作揭示精神分裂症的遺傳結構
    中外合作揭示精神分裂症的遺傳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9 14:15:44 近日,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嶽偉華、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馬現倉,以及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西奈山伊坎醫學院、麻省總醫院,新加坡上海交通大學新加坡研究生院
  • 精神分裂症怎麼治療? 精神分裂症應吃什麼藥?
    原標題:精神分裂症怎麼治療? 精神分裂症應吃什麼藥?   由於現在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產生心理疾病的也越來越多,所以在壓力越大越來越大的社會條件下,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就會變大。因此,不管如何我們如何都應該適當的來讓自己得到身心放鬆,這樣患心理疾病的概率就會降低,自己也會越來越開心,但是假如我們患有精神分裂症,我們應該怎樣來緩解它們呢?
  • 納什:戰勝精神分裂症的重生
    北京時間24日晚,美國著名數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和夫人艾麗西亞在美國新澤西州因車禍去世。納什享年86歲,艾麗西亞享年82歲。納什19日剛從挪威國王那裡接過阿貝爾獎(挪威設立的數學界大獎)。對大部分人來說,認識納什恐怕源於2001年上映的電影《美麗心靈》。雖然納什多次表示電影沒有真實反映他30歲之前的生活,但依舊被人們認定是納什精神狀態的寫照。
  • 分享一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完全康復的歷程
    在精神衛生臨床一線的工作人員都知道,精神分裂症是一種難治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就診和諮詢的比率較低,往往也不及時,大約2/3精神分裂症患者保留有明顯的精神病性症狀,大約1/4的患者能夠達到臨床治癒(精神病性症狀得到有效控制,但社會功能沒有康復),所以精神分裂症的治癒率很低
  • 22年的精神分裂症康復之路
    小小的我,15歲就罹患重性精神障礙。幻聽,妄想,焦慮,強迫,抑鬱從此便與我形影不離。我每天穿著邋遢的衣服,活在妄想中,而且總是能聽到有同學和鄰居在背後對我議論紛紛,不夠友善。經介紹,我來到北大六院門診,被大夫診斷為偏執型精神分裂症,用上了當時療效最好的藥氯氮平,每天乖乖的按醫囑按時按量服藥。
  • 當精神分裂症患者遇上社工
    重性精神病概念重性精神病系以精神分裂症為常見,臨床上體現為幻聽幻視、妄想、嚴重思維障礙、行為紊亂等精神病性狀,且患者社會能力嚴重受到損害的一組精神病。不窮盡列舉,重性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重度精神發育遲滯所致精神障礙等。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是一個需長期幹預的過程,包括治療、減少殘疾、預防復發系列內容。如何幫助精神病患者全面康復,早日回歸社會涉及多個維度。
  • 什麼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由於大腦功能出現問題,導致不正常的思維、情感及行為的疾病。它是屬於重性精神病之一,嚴重影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工作、社交、生活及自我照顧的能力。那麼精神分裂症它的初期表現是什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