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功陰德:用《易經》為廟宇「註生娘娘」題寫對聯
臺灣的黃來鎰教授發來一段他為臺灣的一座廟宇「註生娘娘」題下的對聯。
黃來鎰先生在對聯中結合《周易》中的天地陰陽,強調了要多積、善積「陽德」與「陰功」,以永保平安康寧,家道子孫興隆昌盛。
(一)
「註生娘娘」的廟宇第一次聽說。
「源易緣」查閱百科資料,獲知「註生娘娘」 又稱作「送子娘娘」,「送生娘娘」等。
從字面上不難理解,「註生娘娘」就是「送人子嗣」的女神,是道教神。
註生娘娘,俗稱「注生媽」,又作「送子娘娘」、陳夫人、臨水夫人、順天聖母。
在中國有些地區稱之為「送子娘娘」,是閩南、臺灣一帶最受尊奉的生育之神,主管婦女的懷孕、生產,是許多不孕婦女或懷孕婦女的信仰寄託。
註生娘娘安詳端坐,懷抱娃娃,其相貌端莊慈祥,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災難。
舊時廈門城隍廟、東獄廟都有祭祀。
求子的女子擺上香果供品,拈香跪拜禱告,請求「註生娘娘」賜子於她。
然後「搏籤」,求得「吉籤」,表示「註生娘娘」已願賜子於她,即起身將事先準備好 的小衣裳給「註生娘娘」懷中的娃娃穿上,然後再拜 。
據說無不靈驗的。
(二)
送子娘娘寄託著漢族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嚮往和追求。
臺灣供奉的註生娘娘,是從大陸傳過去的,原為福建的臨水陳夫人,又被當作婦女難產之神。
福州的註生娘娘廟在主神兩側有三十六婆祖,而臺灣和福建其它地方的註生娘娘廟中的婆祖一般為十二位。
天津天后宮中的子孫娘娘也很有代表性:正殿中的主神是天后聖母,左右則是她的化身娘娘,名曰眼光娘娘、子孫娘娘、耳光娘娘、斑疹娘娘、千子娘娘、引母娘娘、乳母娘娘。
註生娘娘來歷,有一個傳說。
據說朝廷曾封她為都天鎮國顯應崇福順意大奶夫人、順懿夫人等。
各種典籍都說陳夫人為福建人,名叫陳靖姑,或陳進故,但有關她的家世,卻又有不同的說法。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載,陳靖姑是唐朝人,祖居福州府羅源縣,她的父親在朝廷官拜戶部郎中,母親葛氏。
陳靖姑所在村每年重陽節要買童男童女二人供祭大蛇,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觀音菩薩赴群仙會後回南海,途中見福州惡氣沖天,知有妖孽為害,於是決心派神人前去除害。
(三)
觀音剪一指甲,化作金光一道,直透葛氏之腹,葛氏感孕,在唐大曆年間甲寅歲(774年)正月十五寅時生下陳靖姑。
陳靖姑生下來時,「瑞氣祥光罩體,異香繞闥,金鼓聲若有群仙護送而進者,因諱進姑」。
陳靖姑十七歲時,帶劍斬殺為害一方的毒蛇,除掉了長期危害百姓的妖怪。
陳靖姑立了大功,這事傳到了朝廷,唐惠宗封她為「順懿夫人」。
註生娘娘的造像,多是左手執簿本,右手持筆,象徵其記錄家家戶戶子嗣之事 。
那麼黃來鎰教授是結合《易經》為這座廟宇題下的對聯,是什麼,請看原文分享連結:
有一間供奉《註生娘娘》的廟宇,請敝人為門闕題詞。
——敝人作了以下對聯:
注財注壽世無陽德難長保
生子生孫祖有陰功必久亨
——臺灣《易經》後學黃來鎰為賦詩詞強調《積陽德》、《累陰功》得以永保安康,子孫興隆哉。
(原創聲明:未經許可,禁止進行刊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載,請通過本平臺留言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