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8月23日訊 (浙江在線記者 梁建偉)昨天,杭州「徐家私塾」的徐裕烈老師給記者看了一份成績單,是剛批改好的四年級「星光杯」數學競賽的成績,最好的119分(滿分120分),最低的35分。
「星光杯」是徐老師的內部測試,考得最好的學生能獲得800元的獎勵。
看著分差懸殊的分數,記者有些納悶:「這些學生都是考進來的,為什麼學習了幾個月後,考試分數差距這麼大?」
徐老師是杭州最早的數學競賽帶隊老師之一,從他輔導第一個學生開始到今天,已經過去26年了。當時,他在杭鋼小學當數學老師,就是輔導畢業班學生考杭外的。從杭鋼退休後,他創辦了這個專門的小學生數學輔導班「徐家私塾」,常年有上百個孩子參加,每次上課有20多人。
能進這個班的都不是一般學生,都是杭州各校掐尖的牛蛙。徐老師透露,班裡每上一段時間後就有內部考試,分數太低的學生要被淘汰,個別平時課堂表現不好的學生也要被淘汰。
學好數學訣竅一
語文是基礎
徐老師告訴記者,這次「星光杯」的卷子是他自己出的,卷子的梯度比較大,有些學生可能70%的題目都不會。「但也有成績好的,這些學生基礎紮實,腦子聰明,這次考分在100分以上的,都是數學小天才。」
「考試的內容是最近15次課講過的,考得好的學生領悟能力強。」徐老師說,學好數學有一條很重要,要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有些學生是教什麼考什麼,一旦題目變化了就不會,他們只會做原題,這樣的學生很難取得高分。」
為了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徐老師非常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我以前教過七八年的語文,我把語文中的情境式教學帶入數學,給學生出一些情境式的數學題目,增強他們這方面的能力。」
徐老師說,語文是學好數學的基礎,「有些學生學數學,到了一定程度就學不下去了,主要原因是題目都看不懂了,對數學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分辨不清。」
學好數學訣竅二
多用用算術
徐老師說,這麼多年教小學生數學,他有一條雷打不動的原則——打基礎,讓學生算得又準又快,懂得基本的數量關係。
在徐老師的教學中,他把70%的精力放在學生的基礎學習上,在競賽題上花費的時間只有30%。「我這是有過深刻教訓的,1991年我在杭鋼小學帶學生備戰華杯賽,那年被剃了個光頭,後來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是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難題上面,導致基礎題的錯誤率太高,不會計算了。」
徐老師說,學數學不是學得知識越多就越強,也不是做題越多解題能力越強。「我這邊六年級的周一班,應該是一批最好的學生,但有的學生只考了70多分,而周三、周四班裡的學生,有不少考了80多分。我分析了一下,周一班裡的一些學生,平時數學學得太多、太深,有的已經在學初中的數學了,這不一定是好事。」
現在小學生的數學題,有一些連家長都不會做,有些家長感慨:「如果不列方程解題,根本做不出來。」徐老師說,小學生做數學題就應該用算術,而不易過早使用方程解題,「這會削弱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徐老師說,算術法就是一種逆推理,可以訓練、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也是培養邏輯推理能力的基礎。「我們就應該利用小學生的記憶力、理解能力,讓他們深刻領會數學的一些基本概念,構建起完整的、準確的數量關係,這對他們今後學習數學是有好處的。」
徐老師建議,不是把孩子送進某個培訓機構就可以了,家長需要有一點管理能力,比如孩子做題時可以讓他講給你聽,孩子把題目說得通透了,說明他完全掌握了。「家長不能完全依賴老師的作用,其實在家裡陪著孩子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家長會不會做題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孩子的學習,跟孩子一起說說題目,不能完全放任不管。」
PS:徐老師最近又出了一套數學題,想挑戰?掃一下右邊二維碼,上錢報新聞客戶端「浙江24小時」,可以查看全部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