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基礎差不多的孩子 幾個月後為何差距懸殊

2020-12-11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8月23日訊 (浙江在線記者 梁建偉)昨天,杭州「徐家私塾」的徐裕烈老師給記者看了一份成績單,是剛批改好的四年級「星光杯」數學競賽的成績,最好的119分(滿分120分),最低的35分。

  「星光杯」是徐老師的內部測試,考得最好的學生能獲得800元的獎勵。

  看著分差懸殊的分數,記者有些納悶:「這些學生都是考進來的,為什麼學習了幾個月後,考試分數差距這麼大?」

  徐老師是杭州最早的數學競賽帶隊老師之一,從他輔導第一個學生開始到今天,已經過去26年了。當時,他在杭鋼小學當數學老師,就是輔導畢業班學生考杭外的。從杭鋼退休後,他創辦了這個專門的小學生數學輔導班「徐家私塾」,常年有上百個孩子參加,每次上課有20多人。

  能進這個班的都不是一般學生,都是杭州各校掐尖的牛蛙。徐老師透露,班裡每上一段時間後就有內部考試,分數太低的學生要被淘汰,個別平時課堂表現不好的學生也要被淘汰。

  學好數學訣竅一

  語文是基礎

  徐老師告訴記者,這次「星光杯」的卷子是他自己出的,卷子的梯度比較大,有些學生可能70%的題目都不會。「但也有成績好的,這些學生基礎紮實,腦子聰明,這次考分在100分以上的,都是數學小天才。」

  「考試的內容是最近15次課講過的,考得好的學生領悟能力強。」徐老師說,學好數學有一條很重要,要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有些學生是教什麼考什麼,一旦題目變化了就不會,他們只會做原題,這樣的學生很難取得高分。」

  為了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徐老師非常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我以前教過七八年的語文,我把語文中的情境式教學帶入數學,給學生出一些情境式的數學題目,增強他們這方面的能力。」

  徐老師說,語文是學好數學的基礎,「有些學生學數學,到了一定程度就學不下去了,主要原因是題目都看不懂了,對數學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分辨不清。」

  學好數學訣竅二

  多用用算術

  徐老師說,這麼多年教小學生數學,他有一條雷打不動的原則——打基礎,讓學生算得又準又快,懂得基本的數量關係。

  在徐老師的教學中,他把70%的精力放在學生的基礎學習上,在競賽題上花費的時間只有30%。「我這是有過深刻教訓的,1991年我在杭鋼小學帶學生備戰華杯賽,那年被剃了個光頭,後來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是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難題上面,導致基礎題的錯誤率太高,不會計算了。」

  徐老師說,學數學不是學得知識越多就越強,也不是做題越多解題能力越強。「我這邊六年級的周一班,應該是一批最好的學生,但有的學生只考了70多分,而周三、周四班裡的學生,有不少考了80多分。我分析了一下,周一班裡的一些學生,平時數學學得太多、太深,有的已經在學初中的數學了,這不一定是好事。」

  現在小學生的數學題,有一些連家長都不會做,有些家長感慨:「如果不列方程解題,根本做不出來。」徐老師說,小學生做數學題就應該用算術,而不易過早使用方程解題,「這會削弱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徐老師說,算術法就是一種逆推理,可以訓練、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也是培養邏輯推理能力的基礎。「我們就應該利用小學生的記憶力、理解能力,讓他們深刻領會數學的一些基本概念,構建起完整的、準確的數量關係,這對他們今後學習數學是有好處的。」

  徐老師建議,不是把孩子送進某個培訓機構就可以了,家長需要有一點管理能力,比如孩子做題時可以讓他講給你聽,孩子把題目說得通透了,說明他完全掌握了。「家長不能完全依賴老師的作用,其實在家裡陪著孩子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家長會不會做題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孩子的學習,跟孩子一起說說題目,不能完全放任不管。」

  PS:徐老師最近又出了一套數學題,想挑戰?掃一下右邊二維碼,上錢報新聞客戶端「浙江24小時」,可以查看全部題目。

相關焦點

  • 鬼滅之刃:為何十二鬼月差距懸殊?不是鬼王偏心,他自己也很無奈
    而在"十二鬼月"當中,同樣也分為上弦和下弦兩個部分,聽起來就好像是"天罡"和"地煞"一樣的關係,但其實這一上一下,中間的差距卻是極為懸殊的。 在面對柱級的時候,下弦的表現更是不堪,直接被一刀斬首,完全沒有還手之力,可以說是差距極為懸殊了。
  • 關曉彤親姐姐近照曝光,姐妹倆顏值差距懸殊,網友:顏值決定命運
    父母的長相對於孩子的影響很大,在一般人的認知裡,父母親好看生出來的孩子一定都很漂亮。雖說有一定的道理,不過也並不絕對。有很多時候,父母長相都不差,可生出來的孩子卻很一般。而在一些家庭裡,明明是同一個父母生的兄弟姐妹,顏值差異卻很大,讓人感慨不公平。
  • 中南大學與東南大學差距懸殊,前者一優勢,東南大學實在難趕超
    中南大學與東南大學差距懸殊,前者一優勢,東南大學實在難趕超。中南大學和東南大學都是國內有名的985大學,這兩所985大學的綜合實力相當強,大學的名字都很相似,但是中南大學和東南大學相比,哪個大學的實力更強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
  • 微信零錢通和餘額寶,收益為何如此懸殊?
    其功能和餘額寶差不多,也是對接貨幣基金,而除了還信用卡要收手續費,其他應用場景,應該說和餘額寶是不相伯仲。不過兩分鐘金融在對比這兩隻產品的時候,發現這收益率,相差的太懸殊了。微信零錢通目前是對接4隻基金,按11月18日的數據,萬份收益最低的也有0.8298元,七日年化收益率則是3.052%。
  • 自助遊為何都不肯買保險?中外保險購買率差距懸殊
    原標題:自助遊為何都不肯買保險?中外保險購買率差距懸殊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雖然馬航客機失事後旅遊投保率有所上升,但是購買率仍然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更值得重視的是,自助遊投保率基本上為零,這與歐美日韓等國家高達90%以上的購買率形成強烈的反差。   自助遊投保情況很少見   記者採訪多家旅遊機構了解到,雖然近年來旅遊保險的投保率不斷上升,但是購買率整體上仍然處於比較低的水平。
  • 雙胞胎姐妹,姐姐天天喝牛奶,妹妹喝豆漿,一年後差距一目了然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多方面的攝取營養,這樣孩子長大以後體格才會健壯。所以很多寶媽在孩子吃輔食的時候開始 ,就想方設法的變著花樣給孩子做營養餐,哪怕耗費再多時間也心甘情願。不過家裡只有一個孩子可以做到如此精緻,假如是多子女家庭,卻有可能顧此失彼,不但導致孩子生長發育出現懸殊,將來孩子可能還會怪父母偏心。
  •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能力都差不多,為什麼畢業後差距卻很大?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能力都差不多,為什麼畢業後差距卻很大?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是國內的頂尖學生,能力可以說不相上下,差距並不會很大,可是,為什麼在大學畢業後他們之間的差距會很大呢?首先,學生的成績和畢業後的發展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比如說學生在校的學習成績很好,不一定畢業進入了社會就會混得很好,這是沒有直接聯繫的,就比如說只知道學習的書呆子,雖然成績可能是班裡的第一,但是,不一定除了社會就能很好的生存,畢竟走向工作崗位不僅僅需要個人能力,還需要一個人的情商,如果只是智商高不懂得和別人怎麼去交流和合作,依然不能很好的生存,相反,可能這個學生平時學習成績不怎麼好
  • 數學分數為何在三四年級下滑?網友:最愚蠢的教育讓他自由發展
    因此在數學上可以看見,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很多學生數學成績突然掉了下來,隨後孩子的數學成績也就一去不復返了。數學分數為何在三四年級下滑?然而,這類家長往往等孩子到了三年級以後,大多會有一個共同感嘆:之前就好好地,怎麼現在的數學成績越來越低了呢?同一個教室出來的孩子的成績怎麼忽然與別人出現了差距呢?數學分數為何在三四年級下滑?
  • 男女私教比例差距懸殊,為何女性健身教練少,偏偏還很受歡迎?
    她便是黃平君,出生於1995年,是一名越南女孩,大學畢業後她便選擇成為一名健身教練,當然除了家人之外,她平日裡也會自己健身,這讓追求歐美女人身材的她,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男女私教比例差距懸殊,為何女性健身教練少,偏偏還很受歡迎?
  • 按摩椅價格為何差距如此懸殊,某品牌前員工這樣大揭露!
    體型非常相似的按摩椅,為何價格卻差距懸殊?某位不願透露身份的某按摩椅品牌的前員工,為我們揭露出了這個行業不為人知的一面:目前網絡上銷售的按摩椅有兩大類,一類只做線上電商銷售,無線下實體店;一類是線上線下都有銷售,線下有實體專賣店,電商只是一個渠道。
  • 雙胞胎寶寶,一個母乳餵養,一個奶粉餵養,3月後差距懸殊
    文 | 朗朗媽媽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養孩子費心費力,可以說從寶媽懷孕開始,她們就已經在琢磨這孩子生下來的衣食住行問題了。不同的寶媽在孩子出生之前都會做好功課,詳細了解母乳和奶粉之間的差別,然後做出選擇。案例:雙胞胎寶寶,一個母乳餵養,一個奶粉餵養,3月後差距懸殊之前產檢,小麗就知道自己懷的是雙胞胎,所以一直在糾結孩子吃母乳還是吃奶粉的問題,因為她自己本身奶源不是很充足。
  • 杭州「徐家私塾」辦了個內部競賽 數學能力的基礎原來是語文
    看著分差懸殊的分數,記者有些納悶:「這些學生都是考進來的,為什麼學習了幾個月後,考試分數差距這麼大?」  徐老師是杭州最早的數學競賽帶隊老師之一,從他輔導第一個學生開始到今天,已經過去26年了。當時,他在杭鋼小學當數學老師,就是輔導畢業班學生考杭外的。從杭鋼退休後,他創辦了這個專門的小學生數學輔導班「徐家私塾」,常年有上百個孩子參加,每次上課有20多人。
  • 「午睡」和「不午睡」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差距?3方面差距甚大
    那麼,有的家長對此會發出疑問,我家孩子不喜歡午睡,那麼午睡和不午睡的孩子,發育會有什麼差距嗎?其實對於孩子,尤其是對於稍微小一點的孩子而言,午睡和不午睡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案例成成和阿濤是同齡人,兩個人一起上幼兒園,一起上初中,剛開始的時候,倆人的成績都是差不多的
  • 嬰兒紀念品市場價格差距懸殊 胎毛刺繡超萬元
    近日,記者走訪南京多家醫院、嬰幼兒用品店,發現市場上嬰兒紀念品價格差距懸殊,一幅胎毛刺繡畫價格甚至高達萬元。最貴胎毛刺繡價格超萬元記者在位於新街口一家商場裡嬰幼兒紀念品店看到,這裡的嬰幼兒紀念品種類繁多,包括胎毛筆、胎毛印章、手腳印,甚至還有胎毛琉璃擺件等工藝品。
  • 數學不靈光,是腦迴路上有差距?
    數學不靈光,是腦迴路上有差距?  人從認識數字到理解數字,直到數學思維的建立,從神經解剖學和神經生理學角度,我們大腦的神經網絡是如何構建和活動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科學家們至今還在研究中。  陳 曦  「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這首數字歌,伴隨著很多人的童年,2、3歲的小朋友就能唱得滾瓜亂熟。
  • 孩子生來差不多,差距為何越來越大?高級教師用幾十年經驗講原因
    曾有一個高級教師以幾十年的帶班經驗分享過一個她對於孩子差距的觀察。我每年都帶一個尖子班,一個普通班。走訪他們的家庭後,我發現家庭生活也是這個道理。成績優異的孩子往往在家裡做事情也是盯住一個結果去看,全程注意力非常高。成績較差的孩子,就算家長派人盯著,孩子們也往往是你盯你的,我玩我的。
  • 聯考結束後,文化零基礎的藝考生出路在哪裡?家有藝考生的必看!
    如果就學生來說,本身有不錯的基礎,目標性比較強,有自制力,能跟上文化班的進度,在學校能跟班上,無疑可以給家長省不少錢,如果能進一個老師一視同仁的班最好。因為很多學校在聯考前,解散了藝術班,聯考結束後因為學生回校的時間不一致,不好組織教學,只能把學生隨機安排進正常教學的文化班裡。
  •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榜」出爐,實力懸殊,剛上大學就拉開差距
    孩子離開了父母之後,開始了一段自己獨立掌握生活費,愛怎麼花就怎麼花的時候。根據報告顯示,各個城市地區的大學生的生活費還是有所差異。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榜」出爐,實力懸殊就有這麼一個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榜新鮮出爐,這中間的實力差距懸殊,不僅讓網友們感嘆,剛上大學就拉開差距。
  • 母女倆在服務區吃飯被偷拍火了,食物差距太懸殊:孩子怕是要養廢
    「不公平」用餐火了,媽媽吃5元泡麵,女兒吃38元套餐,母女差距有些大網友看到這對母女的夥食後,紛紛說道:「孩子未來堪憂。母女倆在服務區吃飯被偷拍火了,食物差距太懸殊,這種溺愛會害娃後來,父親去世後,母親不但不培養他的自理能力,反而更加縱容他,這也導致男孩連初中都沒有畢業就輟學了。
  • 學好初中數學,要從小學基礎抓起
    數學很容易學,但是說數學怎麼學卻不容易。因為數學更多是一個思辨的科目,它要求你抽離現實,不能陷在具體的事物上。有人留言讓寫初中幾何、初中數學如何學。我想了一下,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竅門,就是把該記的知識點記住了,推理的過程給掌握了,再練習一些常見的題型,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