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兒園打架是好事?掌握兩個原則,聰明家長教育出懂事的娃

2020-09-03 Matt老師家庭教育

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Matt,堅持科學育兒、理性育兒。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正確看待幼兒園和小朋友打架。

昨天,幼兒園的老師打來電話通知入園事項,又要體檢還要買統一服裝,本來挺開心的,可姥姥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裡萬一和小朋友打架怎麼辦?

我笑著說,「如果開心會在幼兒園裡跟小朋友打架,我倒是覺得是一件好事。」

小朋友在幼兒園裡打架,這個擔心可能每個家長都有過,也想過出現這種情況後的處理方法,但實際上,真當父母知道孩子在幼兒園打架後,態度和做法就發生了變化。

有家長認為,小孩子打架很正常,不用管;有家長認為,憑什麼打我們家孩子,就是不成;還有家長認為,這是老師的責任。

那麼,對於幼兒園小朋友之間的衝突,家長應該怎麼看待呢?

有育兒專家主張教育孩子要理性、客觀處理和其他小朋友的矛盾,對打架非常反對。

作為家長,Matt老師並不認可。

雖然,Matt老師不主張用打架的方式解決矛盾,但根據一些實際發生的事,這種情況不可避免,甚至Matt老師認為,孩子在幼兒園時期,打過架並不是一件壞事。

作為家庭教育指導師,Matt老師認為,在面對孩子打架時,如果能夠正確引導,那麼這就是一次最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把正確教育內容傳遞給孩子。

可往往家長並不善於處理這樣的事,在幼兒園裡或者室外公共場所裡,兩個孩子發生矛盾,出手打架,一般情況其實就是一點很小的事,不是你拿了我的積木,就是我搶了你的位置,總之都小矛盾,有時候鬧大那是因為家長的原因,所以,孩子打架,家長先別急。

Matt老師劃重點

無論是什麼場所,兩個孩子打架了,這時家長怎麼處理?記住這兩個原則和三個方法。

第一個原則,心要冷靜,孩子最重要。有時候事鬧大,都是家長的原因,只要孩子沒受傷,大人更應該冷靜處理,如果孩子有傷,先看傷,難道孩子不是最重要的嗎?

第二個原則,做個好榜樣。讓孩子在你身上學到的是智慧、勇敢,而不是撒潑和粗魯、無知。

三個方法可以這樣用。

第一,先了解情況,如果不是自己孩子的錯,那對於自己孩子的表現都應該表揚,表揚什麼,不是表揚打架,而讚賞孩子勇敢面對。

有些孩子性格軟弱,被別人欺負連話都不敢說,其原因在於平時家長過於嚴厲或者經常打罵,那麼,家長需要先解決自身問題,然後教會孩子應該如何面對。

第二,引導正確方法。作為家長肯定不應該鼓勵暴力解決,那麼就應該引導孩子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讓孩子學會思考與解決問的能力。

比如,有小朋友搶自己的玩具,首先要制止並要求還回玩具,不聽可以找老師,如果對方動手,在保護自己的同時可以還擊。

第三,承擔責任。如果自己孩子的錯,那麼就勇於承認,不偏 向、不袒護,孩子會從中學到責任,會懂得什麼是後果,這樣才能不會有下次。

方法是靈活的,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使用,但最關鍵的還是提前教育,如果所有的孩子都有規矩,都懂得謙讓、分享,家長實事求是,客觀處理,那還用打架嗎?

開心姥姥聽了我意見雖然還是有些不放心,但是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對於老人,家長應該耐心勸說,不要因為對隔輩的疼愛而錯誤教育。對此,你認同嗎?

我是Matt老師,感謝大家關注,歡迎留言評論。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家長眼中孩子這3種「懂事」的行為,未必是好事,多半是情商低
    孩子有這3種表現,看似懂事其實就是情商低,家長別再得意了!帶娃的辛苦,只有為人父母者才能感同身受,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懂事聽話,覺得這樣帶娃才會輕鬆。殊不知對於孩子來說,有些小情緒才是正常現象,處處「懂事」的娃,多半是情商低,未必是一件好事。
  • 孩子脾氣像「炸藥」?新手父母掌握「3原則」,幫助孩子管控情緒
    孩子脾氣像「炸藥」?新手父母掌握「3原則」,幫助孩子管控情緒孩子總是情緒失控?家長不妨嘗試"3部曲",幫娃學會情緒管理各位家長朋友好,我是阿玉媽媽,希望通過【大未來教育】,共創孩子美好的未來!大家應該看過《變形計》這檔節目,講述農村和城市孩子的交換故事。城市主人公都是性情暴躁叛逆的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打架惹是生非。跟家長關係也不好,甚至會打罵爸爸媽媽。他們是行走的「炸藥包」,是父母的噩夢。
  • 《正面管教》2:巧辨孩子淘氣的4種心理密碼,養出懂事娃
    所以家長不能只用一個方案(比如「哄一哄」)來應對所有情況,而要仔細分辨這四種「心理密碼」,針對「破譯」才有效。再悄悄告訴你,當孩子「淘氣」時,正是用《正面管教》方法養出「懂事」娃的好時機,要抓住!破譯了心理密碼,知己知彼,你就有機會把「淘氣包」轉化為「懂事娃」,行動起來!
  • 家裡兩個孩子天天打架?父母要教育孩子溝通技能,而不是總當裁判
    而現在孩子之所以表現的特武力,好像除了打架來解決問題就沒有別的辦法,歸根結底還是父母造成的,因為父母沒有教授給孩子其他和平解決問題的辦法。大多數父母都覺得:現在兩個孩子之所以總打架,只是因為他們還小,不懂事,等他們長大了,他們就會相親相愛,共同扶持了。孩子長大了確實可能因為懂事,不再打架。
  • 3歲娃被幼兒園勸退,家長求情被拒絕,曬出聊天記錄後懂了
    這就導致現在的孩子脾氣都特別大,不少家長都反映孩子越來越難管,殊不知這都是他們自己造成的。3歲娃被幼兒園勸退,家長求情被拒絕周女士的兒子已經三歲了,由於是家中獨子,從小就嬌生慣養,導致孩子現在很強勢。但周女士也沒太認真,畢竟是孩子嘛,長大懂事就好了。於是在幼兒園開學後,她就給孩子報了名,這樣自己帶娃能輕鬆些,孩子也能在學校受到更好的教育。
  • 開學第一天,幼兒園門口家長在打架,還怎麼教育孩子不能打人?
    比如今天在家長群看到的,家長在幼兒園門口打起架了!,家長接送人也多,都在一個時間點擠在幼兒園門口,發生摩擦碰撞是難免的。平時我們都在教育孩子,不要動手打人,打人是不對的,有話得好好說。可是,這個在幼兒園門口發生的打架事件,是在給孩子做一個什麼樣的示範呢?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每一個孩子都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舉止。有些家長雖然總是口頭上對孩子說,在幼兒園要聽話,不能打人!
  • 寶寶開始認生的時候,其實不是變膽小了,而是娃變聰明了
    「這娃怎麼一副窩囊樣」!孩子的舅爺爺張口就對著小曼說了這麼一句話,頓時讓小曼下不來臺。小曼過年當然要回趟娘家,順便領著自己1歲半的兒子去看舅爺爺家了一趟,因為是第一次見舅爺爺,小曼的兒子看著舅爺爺家的人都很陌生,害怕的抱著小曼的腿不鬆手,臉都不敢露出來,看起來一副膽小的樣子,舅爺爺直接說孩子窩囊,小曼心裡也不舒服。小曼自己也有些納悶,孩子之前還是挺活潑的,見到生人也不會哭鬧,如今懂事會走路說話了,孩子反而變得認生了。
  • 家長應教會孩子如何解決打架
    孩子在交往過程中,難免會與其他小朋友遇到小矛盾和小衝突,很多時候甚至會「動手解決」。  若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暴力欺負」,家長是教育孩子做「狼」主動攻擊,還是當「羊」默默忍受?  「還手」派:霸道比懦弱好  家長李先生:不主動打人,但被打了一定要還手。自從進入幼兒園後,寶寶已不止一次被打,每次我都教育寶寶要適當還手。
  • 教育孩子禮貌時,家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我們常常要求孩子要懂禮貌,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而且教出一個懂禮貌的孩子,人人見人人誇,這似乎也是教育成果的展現,父母頗感滿意,不過家長似乎只要求孩子,而自己卻忽略了榜樣的作用。親戚見面,自己還沒打招呼,就先「鼓勵」(其實就是強迫)孩子開口,叫叔叔阿姨大伯大嬸啊,要懂禮貌。
  • 小學生在學校打架,聰明的老師這樣和家長溝通,完美解決家校矛盾
    最直接的就是打架。我最怕正在辦公室裡改作業,班上有同學來報,老師,誰和誰打架了。心急火燎趕到教師,課桌也歪了,好多文具散落在地上,打架的孩子已經被班幹部拉開,兩個孩子氣呼呼坐在地上。老師得迅速觀察和判斷,還得第一時間維護班級的紀律。只要學生臉上沒有傷,鼻子沒有血,打架的事基本都好處理。關鍵是如何跟家長溝通。
  • 養個娃有多不容易?一張幼兒園收據讓人「沉默」,家長:心在滴血
    哪怕是已經在這個幼兒園上學家長也表示,「孩子的開銷真得是從牙縫裡往出省。」可儘管如此,這種高規格的「國際貴族」幼兒園,還是有很多家庭趨之若鶩,難道這樣的「高大上」幼兒園真的能提供最優質的教育?當然不是。
  • 懂事就是好事?這3種懂事說明孩子情商低,父母別忙著高興
    為什麼小王這麼「懂事」反而沒有得到大家的喜歡呢?小王的同事好心告訴小王,這不是「懂事」,反而是情商不高的表現。為什麼很多家長都喜歡自己的孩子懂事,都認為「懂事」是件好事呢?一、為什麼很多家長認為「懂事」就是好事?明星馬伊琍有個乖巧懂事的女兒,但馬伊琍卻在一個節目裡直言說後悔對女兒要求太嚴格,才導致了女兒的過分懂事,非常聽爸媽的話,但是女兒內心卻非常膽小。
  • 「小孩子不懂事」成金句?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家長犯了「禁忌」
    ,家長們都習慣說「小孩子不懂事」,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小孩子不懂事」儼然成為了教科書式的金句,只要說出來孩子就會被原諒。家長們只是習慣性地說「孩子不懂事」,可孩子是真的不懂事嗎?當然不是,孩子也習慣了躲在「不懂事」的保護傘下。
  • 如何讓娃愉快的上幼兒園?光了解分班原則還不夠,提前教育很重要
    執筆:王豔微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有很多家長面對幼兒園的分班情況感到很苦惱,不知道幼兒園的分班依據,有時候一起去學校報的名兩個孩子都未必能分在一個班級,這讓父母很擔心幼兒園分班是否真的存在差異性通常而言,在分班過程中,會對每個班級的孩子人數會有一定的要求,根據人數來平均分配。這樣也能避免一個班級孩子眾多,太熱鬧,老師壓力大不好管理;人數太少,又過於冷清,沒有學習氛圍,所以,看似隨意的幼兒園分班,並不會像家長所想那樣,在人數方面,也是有嚴格的規定的。
  • 孩子上幼兒園後愛吃飯是好事?孩子突然愛吃飯,家長要上心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九月開學季,不少家長發現自家剛上幼兒園的寶寶在言行上發生了一些變化,變得越來越懂事。但有些變化不一定是好事,比如孩子突然變得很愛吃飯,每頓飯的飯量都有明顯的增加,這時候家長可要上心了!這可能是寶寶在幼兒園過得不好的徵兆。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怎麼辦?聰明家長這樣做,值得父母借鑑
    更有很多的家長對孩子產生了溺愛教育,導致孩子成為了家長的小霸王,性格不僅越來越任性,還會出現打父母的情況,孩子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孩子就是因為欠管教,造成性格霸道任性,特別是上了幼兒園之後,很多同齡小朋友都很厭惡這樣的人,所以難免會出現爭吵打架的情況。
  • 二胎家庭崩潰日常:兩個孩子搶玩具,家長管不管?聰明媽媽這樣做
    二胎家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狀況,兩個孩子為了爭搶玩具打到不可開交,哪怕家長給孩子買了兩個一樣的玩具,也還是會打起來。家長通常看著兩個孩子搶來搶去也很煩心,明明兩個孩子都有玩具,偏偏都要搶對方手裡那個。
  • 兩個孩子打架,媽媽卻讓輸的道歉,老師這麼說
    明明和紅紅是幼兒園小班的學生,剛剛進入幼兒園的他們兩個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明明是個非常內向的孩子,在班級裡很少講話,每天到班級裡都喜歡自顧自地搭積木,玩遊戲,像個小女生。紅紅不同,小姑娘像個小男孩,每天都是各種連珠炮似的為什麼,還喜歡捉弄別人。
  • 孩子經常打架,不要呵斥孩子,這種行為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孩子乖巧懂事,往往能夠引來身邊人的豔羨,很多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足夠懂事。可是,往往事與願違,很多的孩子經常惹是生非,稍有不順就和別人大打出手,家長為熊孩子們操碎了心。 1、打架是孩子肢體解決問題的方式 孩子們看似在打架,但是對於孩子而言,未必就是真的在打架。
  • 「中國式聰明」實則害娃不淺,3種孩子看似聰明,未來大多沒出息
    文/媛媛(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為人父母都希望小孩聰明又懂事,小孩表現得聰慧一些,家人常常會非常驕傲,但&34;實則害娃不淺。甜甜是一名幼兒園學生,因為媽媽是學校裡的老師,所以甜甜平時和學校老師的關係都不錯。而且她的嘴巴很甜,常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因此老師們也非常喜歡這個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