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瘦肉精、「你以為我是周杰倫?」「買飛機也不能像趙本山那樣!」當這些極具中國特色的名詞、對話出現在6月熱映的好萊塢電影《黑衣人3》、《馬達加斯加3》中時,觀眾產生了極大的反響。
《馬達加斯加3》翻譯引熱議
網易娛樂6月15日報導 地溝油、瘦肉精、「你以為我是周杰倫?」「買飛機也不能像趙本山那樣!」當這些極具中國特色的名詞、對話出現在6月熱映的好萊塢電影《黑衣人3》、《馬達加斯加3》中時,觀眾產生了極大的反響。好者,稱其為「接地氣」「很搞笑好玩」;惡者,認為如此翻譯配音是「不倫不類」「純屬惡搞」。而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副廠長劉風向記者介紹上譯廠幾十年來配音創作的一條「鐵律」是,在翻譯配音創作上的任何創新,都必須以不讓觀眾「跳戲」為前提。此語,對於目前的爭論頗有破題解惑之意義。
網絡熱詞 增加噱頭
類似「淡定」「悲催」或更早的「冏」之類的帶有明顯網絡色彩的熱詞,在外語片翻譯時被使用,是在美劇中。來自民間的翻譯高手們,以字幕組的形式為熱門美劇配上翻譯字幕,培養出大批國內美劇粉絲。為了求新求變,這些翻譯達人逐漸開始根據劇情,對原劇對白進行二度創作,大量使用國內的一些流行語,贏得美劇迷的一片叫好聲,這甚至成為他們評價字幕組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據之一。
這股網絡上興起的「二次創作」翻譯風潮,逐漸影響了國內的譯製片翻譯配音。近兩年,譯製片中屢有網絡熱詞的身影出現。比如:《功夫熊貓2》(影評)的配音版中阿寶說:「把神馬都當做浮雲。」《藍精靈》中,藍精靈求救時喊出:「你再不來,哥就成傳說了。」此類具有鮮明的網絡流行語特色,但又恰當地融入到電影意境中的配音,贏得了觀眾的讚賞,甚至被稱為片中亮點。
劉風告訴記者,上譯廠最早在流行語方面嘗試探索是2006年的《加菲貓》,「當時我們打破了譯製片必須用普通話的常規,根據原片中角色帶有南方美國口音的特徵,把『非常非常』配成了『灰常灰常』。這次大膽突破,在影院放映時觀眾們用笑聲進行了肯定。」
泛濫使用 幫了倒忙
據劉風介紹,上譯廠在嘗試突破後了解觀眾反應和影院現場效果,得出的經驗是此類笑點必須求質不能求量。因此,翻譯配音每部新片時,主創團隊都要反覆琢磨,最終選取兩三處最合適的地方進行二度創作。同時,還必須遵循翻譯配音的一條「鐵律」:不能讓觀眾因此跳戲。
事實上,《黑衣人3》、《馬達加斯加3》二片之所以會引發如此大的爭議甚至惡評,就是因為網絡熱詞出現過多,讓觀影過程嚴重「串味」。有網友直言:「我還以為自己在看國產片呢。」更令觀眾不能接受的是,這兩部電影為了追求所謂的搞笑幽默,甚至不惜破壞原片的完整性。《黑衣人3》片中的「不知道這裡面有多少地溝油和瘦肉精」這句臺詞是探員J擔心那肉是外星生物時所說,而原文直譯的意思是「不知道裡面有沒有牙、爪子之類的東西」。如此翻譯,已經和原片的意思相去甚遠。而《馬達加斯加3》片中,企鵝、河馬、長頸鹿等動物滿嘴冒著「趙本山」「周杰倫」「小瀋陽」這些人名,有觀眾網上發帖說:「讓我頓時石化,迅速崩潰。」
為求出彩,頻頻使用流行語,結果卻是讓觀眾頻頻跳戲。資深電影發行人左仁剛直言不諱:「有點像吃飯吃出個蟲子來,不添彩反添亂,是譁眾取寵。」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