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句"我幹不了!」讓家長陷入沉思,孩子一點活都不能幹嗎?

2020-10-31 萌寶故事屋

小寶寶不僅是家中萌寶,更是每一位家長的心頭肉,但小寶寶們又充滿好奇心,看到家長幹活,也想模仿著比劃兩下。然而每當這時候,家長都拒絕萌寶插手,"你太小了,媽媽幹就可以了。";"寶寶現在還小,長大以後再幫奶奶幹活好嗎?",就這樣,在家務上,萌寶是被拒絕的。

但很快家長們又發現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萌寶長大後,依然拒絕家務,總會說"我太小了,我幹不了。",不僅連飯都要家長喂,穿衣服穿鞋更是不會,這可愁壞了家長們。

通過這些事我們不難發現,因孩子年齡太小、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孩子粗手粗腳幹活不利索等為原因拒絕孩子做家務的,反而會令孩子缺失自主能力的鍛鍊,導致孩子不能吃苦、做事效率低等不良的性格。

怎樣才能培養孩子更具家庭責任感呢?從小參與到家庭勞動中,讓孩子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員,就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但是孩子過小,有些家務太過繁重,因此需要有規劃的進行家務。

2歲以前

學會用勺子吃飯,如果孩子想用手抓飯,也不要拒絕,幫孩子洗乾淨手抓飯即可,主要是讓孩子養成自己吃飯的好習慣。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怕孩子自己吃飯弄髒衣服或者吃飯太慢而堅持餵飯的話,孩子長大後也會依賴餵飯,不利於未來上幼兒園吃飯等動手活動。

2——3歲

學會自己收拾玩具和書籍,將垃圾扔到垃圾桶中,玩具和書籍從哪裡拿出來的就收回到哪裡,不要亂扔,養成萌寶良好的規律性。垃圾同樣要扔到垃圾桶中,不能滿地亂扔,培養良好的習慣。

3——4歲

學會自己穿衣服、刷牙、主動喝水,這一階段主要是培養萌寶個人衛生的自主性,另外還可以讓萌寶幫助擦桌子等簡單的家務。

4——5歲

學會自己收拾書包、挑選出門的衣服、吃完飯後端碗、會掃地、自己規整房間等,適當的自己清洗毛巾、小內褲等。

6歲以上

則需要學會使用簡單家用電器,例如電飯煲、洗衣機、冰箱等,每周和家人做一次大掃除,幫助家長洗菜,出門可以自己購物等。

家長在孩子自己做家務時不要急躁,多一點耐心,多鼓勵孩子,並在力所能及的家務中多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更自信、更喜歡勞動。另外,在孩子勞動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過於危險的家務千萬不要讓孩子動手。

相關焦點

  • 今天老公送孩子上學,父女倆在樓道的一段對話,使我陷入了沉思
    相信大多數的家長都是一樣,在孩子踏入學校的那天開始,孩子一天比一天忙碌,家長的脾氣可能也會越來越急躁。伴隨著孩子的入學,家長們甚至是老師,就有了一個統一判斷孩子是不是好學生的一個標準,那就是成績!分數!
  • 暑假馬上到了,家長們陷入沉思,孩子到底跟誰學才能不花冤枉錢?
    (原標題:暑假馬上到了,家長們陷入沉思,孩子到底跟誰學才能不花冤枉錢?)事實上,很多的家長們最近都陷入到了這樣的糾結之中,疫情打亂了原有的學習模式,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結構、能力也有待重建,家長們的觀念也是時候要進行改變了。有經驗的家長支招暑期學習暑假究竟怎麼安排課程,如何選擇網課平臺?小編對一些有經驗的媽媽們給出的建議進行了整理。1、文化課一樣都不能少。
  • 孩子問完這個問題,一旁的父親陷入沉思
    孩子的疑惑:「爸爸,你什麼時候死?」一旁的父親陷入沉思BoBo今年6歲半,是一個可愛聰明的小姑娘,在這段宅家網課的日子中BoBo也是非常認真地在學習,爸爸為了獎勵懂事聽話的BoBo給她買了一隻可愛的小兔子作伴,也是給孩子解乏。
  • 孩子總和家長對著幹?多是陷入「海格力斯效應」,家長需軟硬兼施
    文/心蕊編輯/心蕊在父母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不可能是時時刻刻充滿平靜的,暴風雨也是時有發生。對於親子間爆發的矛盾,許多家長歸結於孩子總是和父母對著幹。一個巴掌拍不響,父母必然要做好自我檢討。力力是個明理懂事的孩子,以前每每見到鄰居都會熱情問好。近來卻每次見他總是一個人低著頭,悶悶不樂的。原來,力力媽媽告知:&34;孩子總會家長對著幹,家長總是很困惑。並且許多家長都像力力媽媽那般,下意識就採取批評。斥責,打罵的方式。
  • 別把孩子放在這了'外公的一句話,讓無數寶媽陷入沉思
    可是讓老一輩人帶孩子也有一定的弊端,比方說老輩人和年輕的父母育兒方法不一樣因此會出現矛盾,又比方說老輩人身體每況愈下,帶孩子很辛苦,會導致身體越來越不健康。外公的一句話讓無數寶媽陷入沉思,你媽就是看孩子累的,讓她好好休息,也讓她多活幾年吧。
  • "別把孩子放在這了",外公的一句話,讓無數寶媽陷入沉思
    現在生活壓力都比較大,很多年輕的小夫妻在生下孩子以後,都會把孩子交給老人來帶,這樣他們能夠更好的去工作,有更多的時間去打拼。可是讓老一輩人帶孩子也有一定的弊端,比方說老輩人和年輕的父母育兒方法不一樣因此會出現矛盾,又比方說老輩人身體每況愈下,帶孩子很辛苦,會導致身體越來越不健康。
  • 陷入沉思(強迫症) 與 陷入原因(歇斯底裡)
    拉康認為神經症的基本問題是存在的問題:「我是什麼?」正如我在第5章所指出的,這個問題首先反映在孩子對父母(他者)欲望的調查中。「他們為什麼要生我?」他們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這些問題與孩子在父母欲望的位置有關。
  • 「我要怎樣,才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孩子一句話,家長陷入沉思
    這樣的情況,就光是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 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從小讓孩子自信起來呢? 青鳥曾有這樣一個孩子,孩子不壞,只是有點淘。 他剛入學時,性格有些自卑。
  • 孩子一受委屈就說:媽媽,我不想活了
    社會與學校壓力的綜合表徵下,我們的孩子承受著遠比過去的自己所承受的壓力更大,他們要面對學業的殘酷競爭也要處理複雜的校園人際關係。如果您的孩子也經常說出「不想活」的話,請作為家長要正確理解!通常來講,他們說出這樣的話,並不代表真的厭世或有自殺的傾向,更多是想表現「逃離」現狀。
  • 學生上課經常遲到,老師抽空去家訪,家長的一席話讓老師陷入沉思
    對於那些把自己的孩子當作「身外之物」,認為孩子學習沒有什麼作用的家長而言,老師過去家訪,有時候往往會「自取其辱」。我一個朋友,他和我一樣也是老師。不過,當年畢業分配的時候,他被安排在某個海島的一所學校任教。有一次,他所在班級的一名學生上課經常遲到,這位老師就抽空去學生家裡去家訪。
  • 「不給錢我不幹」當孩子成為「利益至上主義者」,父母需要反思
    有的孩子很有可能成為「利益至上主義者」,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用金錢去衡量,甚至不給錢不幹活。「不給錢我不幹」寶媽讓兒子去洗碗,卻被無情拒絕李女士的兒子已經6歲了,雖然孩子在家裡既能洗碗又能拖地,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但是這些都是建立在有金錢交易的基礎上才行。
  • 二年級學生寫的看圖寫話,老師看後陷入沉思:現在的孩子怎麼了?
    在學生的試卷中找樂子,很多語文老師往往都是樂此不疲的。這不,一位同行的老師給我發了一份二年級學生寫的看圖寫話的內容,裡面的內容相當「有意思」。 有人可能會說:二年級學生寫的作文能有什麼意思?能把話說完整就已經不錯了。不過,這位二年級學生寫的看圖寫話「曝光」後,作為老師的我看了之後直接陷入沉思:現在的孩子到底怎麼了?思想居然如此「成熟」, 同九教汝何秀?
  • 「家務活一點都不幹,就吃飯的時候積極」「飯是我買回來的」
    如果夫妻兩個人都太過精明,而且都互相強勢不退讓,那麼這份婚姻遲早會有破裂的時候。一個幸福的婚姻就是讓彼此都覺得美滿,而且過得舒心。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念頭: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來,強勢的想要改變對方的生活習慣。也許你會覺得為一個人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是令人感動的事情,但這裡面沒有愛。任何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很多的摩擦。
  • 孩子學習一點都不自覺?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越來越自覺
    關於孩子的學習問題,家長們可謂是苦不堪言,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是家長似乎表現得比孩子更加積極。暑假馬上就要結束,孩子的作業才完成了一點點,學習也不認真,還得需要家長每天跟在孩子屁股後面催促,每天催促孩子學習已經成為每個家長的日常事情了,家長們是不是都已經習慣了?
  • 不能懷疑家長愛寶寶的心,可是他們的某些行為,把孩子推進深淵
    我其中一個閨蜜跟她家住得很近,她告訴我的時候還專門告訴我,不敢說的太多怕說錯子就很尷尬子。大致的原因是,小孩今年上小學一年級,是幼小銜接的重要階段。我同學為了讓小孩子更投入地學習,所以在孩子的身上花了很多錢。其實我同學的這種想法我們也能理解,的確想要孩子多學點東西沒有錯,可是我同學的做法是把孩子關在書房裡,告訴孩子不完成作業不允許出來,吃飯什麼的她會送進去。
  • 媽媽長大後我要做農民工,剛想罵孩子,但孩子的一番話讓媽媽沉思
    哪像我除了學校家裡哪裡都去不了,只能寫作業,我那天睡覺做噩夢也是在寫作業,媽媽,我好累,我也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聽過孩子的話,小陸若有所思,最近兩年孩子還真是除了學校就是家裡,為了讓他專心做作業,小陸也不許他和其他小孩一起玩。過度保護沒有自由的孩子會怎樣?
  •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家長陷入3個誇獎誤區,孩子很難再優秀
    誇獎能讓孩子獲得動力,錯誤的誇獎卻起反效果,家長警惕誇獎誤區。現在的父母都是實力寵娃,捨不得打罵,捨不得訓,都是採取「以柔克剛」的軟政策,使勁地鼓勵孩子,誇獎孩子。認為只要誇孩子,就能夠讓孩子高興,有積極性,就會更加優秀。小林就是一個採取誇獎式教育的家長,孩子拿來一張剛畫好的畫,小林就給孩子一句「畫得太好了,你真棒,我的小畫家」。
  • 七年級新生的家長,孩子回家請讓他(她)幹點家務活
    星期五上午,上完課之後,我在兩個班都問了這個問題,大家在家裡做過家務活的舉手。兩個班都有不少同學舉手。二班的人數比九班的舉手人數少了許多。二班的同學也不如九班活躍。九班好幾個同學的言語中他們在家裡他們就是家裡的柱子。什麼洗衣、做飯、拖地,他們在家都是他們的活。我也不知道真假,但我相信,他們在家一定是幹過家務活的。
  • 父母活成孩子的"傭人"?家長不妨遵循3原則,讓娃學會獨立
    父母活成孩子的&34;?家長不妨遵循3原則,讓娃學會獨立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不舍讓孩子受一點累受一點傷害。自己努力打拼就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只要看到孩子那可愛的臉龐,覺得什麼都是值得的。可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很多父母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
  • 家長討厭自己的孩子不上進怎麼辦?
    某家長問:我討厭我的女兒一點不上進怎麼辦?女兒10歲,跟我理想中的女孩子差太多了,一點也不文靜,一天到晚在外面瘋,比男孩子都瘋。讓她學了三年舞蹈,還是硬的跟鋼鐵一樣,一點也不柔軟。央求了好久要學畫畫,今年暑假給報了個畫畫班,也是不認真畫。字寫得也沒法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