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康復院 德州關注殘疾兒童康復事業

2020-12-20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韓佩軒 通訊員 李春陽 德州報導

12月18日,德州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淑華一行前往德州市殘疾人康復活動中心走訪慰問,並將12萬元慰問金分別送給入駐的4家機構,用於購買康復器材和教學用具等。

李淑華給機構工作人員送出慰問金

在康復活動中心,李淑華走進教室和孩子們親切地打招呼,與康復學校的老師悉心交談,詳細詢問康復兒童的身體狀況,並代表政府向為殘疾兒童康復事業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表示了衷心感謝。

李淑華與康復中心兒童親密互動

據悉,德州市殘疾人康復活動中心目前共有德州市殘疾人康復中心、育紅聽力語言康復、新語特教、精華康復4家山東省定點救助機構入駐。承擔著全市1000餘名的腦癱、聽障、自閉症及智力障礙兒童的康復訓練。

李淑華一行人參觀康復中心

相關焦點

  • 雲南省聾兒康復學校升級為雲南省殘疾兒童康復學校
    雲南網訊(記者 郎晶晶)近日,根據省委編辦批覆,雲南省聾兒康復學校正式更名為雲南省殘疾兒童康復學校,增加事業編制32名,在原有基礎上優化升級,為全省殘疾兒童提供多類別、全方位的教育及康復服務。雲南省聾兒康復學校正式更名為雲南省殘疾兒童康復學校 記者 郎晶晶 供圖雲南省殘疾兒童康復學校是省殘聯直屬事業單位,成立於1986年,是我省唯一一所公辦的省級殘疾兒童康復機構,面向0—6歲殘疾兒童招生。
  • 關注孤獨症人士康復與教育 國內外專家在德州開課
    12月18日,山東德州孤獨症康復教育公益論壇在德州舉辦。此次公益論壇由山東德州新語特教培訓學校主辦,山東德州星雨特殊兒童家長互助中心協辦,同時也得到了德州市殘疾人聯合會,德州市教體局的大力支持。活動現場,來自國內外的教授和專家,分別採取線上直播講座、線下專題授課、案例分析等多種培訓方式,為現場人員講授最前沿的康復理念,傳授最科學的教育方法,現場解答康復教育實踐中遇到的現實問題。
  • 廣東:資助殘疾兒童康復訓練生活費
    0-6歲是殘疾兒童康復的最佳時期,抓住這個機會,接受科學的康復訓練,殘疾兒童的各方面發展水平將會接近健全兒童。錯過了這個時期,很多有康復機會的孩子將終身殘疾。據統計,腦癱兒童經搶救性治療後有70%的機率可站立,聾啞兒童經搶救性治療後有90%的機率可達到聾而不啞。
  • 大興殘疾兒童的福音—兒童康復部全面開診
    第一位小患兒住院大興區兒童康復部位於大興區榆垡鎮空港新苑,建築面積4291㎡,門診自今年6月份開診,是在兒童康復園的基礎上,為充分滿足轄區殘疾兒童康復的需求,由大興區婦幼保健院與區殘聯再度合作創建康復部作為大興區唯一一所公立的綜合兒童康復機構,集康復門診、康復病房、日間託養為一體,可為0-6歲發育遲緩兒童提供科學化、規範化、專業化、精細化的兒童康復服務,填補了大興區兒童康復的空白。
  • 殘疾兒童康復服務面臨的困難與問題及政策建議
    一、兒童福利機構及其設施設備方面的困難與問題(一)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機構數量少,服務人數有限目前,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機構數量少,加之聽障兒童與自閉症兒童的康復訓練通常需要一對一式的專業訓練,師生比較高,實際上能夠得到康復訓練的殘疾兒童數量很少。
  • 山東省康復救助對象覆蓋法定年齡殘疾兒童
    原標題:山東省康復救助對象覆蓋法定年齡殘疾兒童9月30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行解讀。記者從會上獲悉,《通知》共分4部分20條措施,分別對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的具體內容、保障措施、監督管理等內容進行了規定。
  • 殘疾兒童康復教師苗莉獲「2020年湖南省最美殘疾兒童康復教師」榮譽
    12月9日,從新田縣殘聯獲悉,新田心語康復中心苗莉老師在「2020年湖南省最美殘疾兒童康復教師」評選中,通過網絡投票,獲該殊榮。新田心語康復中心創辦於2015年3月,是集全託、日託為一體,普教與特教相結合的一家以聽障、智障、自閉症等康復訓練為主的非營利性民辦愛心機構。現有教職員工12人,0-6歲在訓殘疾兒童57人,7-15歲殘疾兒童8名。
  • 陝西:為殘疾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 做好兒童早期...
    如果說,命運為折翼的天使們關上了一扇門,那麼康復救助就為他們打開了另一扇窗,幫助他們實現了生命的重建,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和一個家庭的未來。2018年9月,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在陝西省落地生根。從這一刻開始,我們離「人人享有康復服務」「殘疾兒童應救盡救」的目標越來越近。康復救助制度為殘疾兒童撐起一片藍天,為折翼的天使們開啟了命運的新篇章。
  • 張家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張家界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
    第二條  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實行政府主導、部門分工負責、群眾參與的工作體制。市、區縣人民政府將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納入績效考核管理,康復救助經費納入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建立彩票公益金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機制,統籌規劃、合理安排,確保符合救助條件的殘疾兒童及時得到救助。
  • 新化縣及時印發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資金結算辦法
    切實推動全縣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形成扶殘助殘良好影響,是為民辦實事的生動體現,也是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發力點。2020年,新化縣殘聯超額完成省市殘聯布置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任務,注重工作的操作性和救助的實效性,力求使社會各界及殘疾兒童家長對康復效果滿意。
  • 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七彩夢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中發〔2008〕7號)文件精神,優先開展殘疾兒童搶救性治療和康復,使殘疾兒童得到康復救助。二○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殘疾兒童康復救助    「七彩夢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中發〔2008〕7號)文件精神,優先開展殘疾兒童搶救性治療和康復,使貧困殘疾兒童得到康復救助
  • 崇川殘疾兒童康復標準並軌 14周歲以下康復訓練全覆蓋
    18日,13歲殘疾兒童小寶的媽媽何女士對記者說。記者從崇川區殘聯了解到,該區在全省率先實施0-14歲殘疾兒童基本康復項目標準並軌,全區7-14歲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報銷費用統一提標至與0-6歲兒童相等。截至10月底,該區各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在訓殘疾兒童有160人,預計全年康復費用報銷約230萬元,基本實現了14周歲以下有康復價值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全覆蓋。
  • 參觀濟寧市任城區婦幼保健院殘疾兒童康復中心有感而書作品
    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婦幼保健院殘疾兒童康復中心成立於2003年,承擔著國家、省、市貧困家庭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該中心以「敞開式」家長參與訓練模式,充分發揮以「康復治療師」為主導,家庭配合、親友團介入、社會參與的多位一體綜合康復,使殘疾兒童在有限的最佳時機得到明顯的進步。該中心有政府主導,殘聯、民政、衛生、康復服務機構及社會愛心企業 「五位一體」聯動的助殘服務運作新模式運行以來效果良好,並在全國進行推廣。
  • 殘疾兒童基本康復項目免費服務流程
    (二)定點康復機構 監護人在殘疾兒童戶籍地村(社區)提出申請→經鄉鎮(街道)初審後填寫《江蘇省殘疾兒童基本康復項目審批表》→報縣(區)殘聯審核後,縣(區)殘聯集中提交《審批表》、康復訓練《救助卡》、《轉介單》、醫院診斷證明、兒童體檢報告、監護人和受助兒童身份證明材料等→上報市殘康辦審批→辦理入機構手續,包括登記、問詢、評估、建檔、籤訂康復協議
  • 16000餘名殘疾兒童接受康復服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盧松 通訊員 王豐林  8月25日是第四次全國殘疾預防日。記者從當天上午舉行的省會第四次全國殘疾預防日宣傳教育活動中了解到,今年前7個月,我省已為16975名0~6歲各類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
  • 殘疾兒童康復訓練費救助費「提標擴面」
    本報訊(記者陳賀)近日,哈爾濱出臺《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意見》在省政府救助標準基礎上,對殘疾兒童康復訓練費救助費用「提標擴面+生活補貼」。
  • 正寧縣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
    正寧縣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正政發〔2019〕36號 正寧縣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相關部門: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發展殘疾人事業
  • 山東這樣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
    (二)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申請條件有哪些?在原制度申請條件的基礎上明確:對本地戶籍的,0-6歲申請康復救助的兒童持有殘疾診斷證明即可,7歲以上須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明確殘疾兒童監護人向縣級殘聯提出申請,縣級殘聯可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康復潛力評估,審核時限為五天,審核結果有效期為一年,符合條件的可選擇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救助。(四)殘疾兒童基本康復服務包含哪些內容?
  • 山東出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系列配套政策
    聯合網訊 12月12日,記者從省殘聯獲悉,近日,《山東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山東省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評估標準》印發,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實施辦法》對全省殘疾兒童康複製度救助程序環節進一步規範細化,明確了我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基本服務目錄內容,規定在目錄範圍內定點康復機構不得再額外向監護人收取費用,進一步減輕了殘疾兒童家庭經濟負擔。
  • 聽力語言殘疾兒童基本康復項目服務規範
    (二)定點康復機構 提交康復訓練《救助卡》、《轉介單》、醫院診斷證明、兒童體檢報告、監護人和受助兒童身份證明材料等→資格審核→助聽器驗配後進入定點康復機構→辦理入機構手續,包括登記、問詢、評估、建檔、籤訂康復協議、進班→制定個別化康復教育計劃、實施康復教學、家長培訓、社會融合活動→定期評估、修訂個別化康復教育計劃→康復隨訪、家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