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規劃視野下,未來外語教育發展方向

2021-01-09 獸哥說車

 (一)成立外語戰略研究機構,大、中、小學外語教育走「一條龍」外語教育模式   國家可以成立外語戰略研究機構,吸納精通語言規劃學、政策學、外交學等方面的研究人員來一起開展外語教育政策的研究與規劃,多維度把我國的外語教育融入到全球化進程中去發展和進行理論研究。「一條龍」外語教育模式的開啟和實踐,首先要確保外語教育理念一條龍,外語教師務必要了解各階段外語學習的共性和個性,其次要儘可能確保教材使用一條龍,教材的銜接和匹配非常重要,銜接匹配到位,就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重複和浪費,使學習處於一個循序漸進的程序之中。再次要儘可能確保教學的一致性,在理念、目標、內容和方法各個層面做到有效銜接。

  (二)推行多元化的語言教育政策,強化本國語言與文化,弘揚華夏文明   要根據生態哲學的原理,擺正各個外語語種的生態地位,以確保各個語種的協調發展。外語教育政策對語言語種的規定應該包括所有的語言,而非只有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這幾種被政府規定的語言,同時結合國家需求、地域特色和學校優勢來確定不同比例。義大利思想家馬志尼曾說「凡是說義大利語的地方,就是義大利人的家園」,語言不僅是思維的工具和交流的手段,也是一種文化理念甚至是價值觀念的天然載體,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校訓「格高志遠,學貫中外」也啟迪著一代代外語學習者應擔負起向世界宣傳中國國家形象和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使命。

  (三)加強以學校教學模式決策層面的主體和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者的客體的互動   加強以學校教學模式決策層面的主體和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者的客體的互動就是要打破誠如上文所說的諸如「每一個響亮的高效課堂模式後面都有一個霸道獨裁的校長,一手遮天的強迫教師按照其套路操作。仿佛原來的被人們奉若圭皋的各種外語教學方法一無是處,外語教學法邂逅到各個中小學校長後,仿佛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而藥方就是按照他們的套路去做。」

這樣的傳說,以教學模式決策制定者的主體層面和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者的客體層面要相互結合,學校決策者多傾聽教學第一線教師的心聲,同時外語教學教師也加強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互動性。

相關焦點

  • 助力協同外語學子探索未來職業規劃發展方向
    畢老師從電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專業的內涵、主幹課程、就業方向、招生院校等維度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不少同學表示,他們通過在這個領域有豐富從業經驗的老師介紹後,更加深刻和立體地了解到專業學什麼、做什麼,這個專業與生活有什麼關係,從而激發他們繼續探索的願望。
  • 中國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
    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這個話題太大了。但作為一名教師,我也常常思考這個問題,現在我僅從中國的高中教育入手來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總體來說,未來的中國會越來越重視教育,素質教育會全面、徹底地實施,教育改變社會、教育改變命運的理念會越來越深入人心。未來中國的高中教育會大大增加傳統文化教育內容的比重。
  • 我國外語教育的現實狀況的和持續發展戰略
    語言規劃視野下我國外語教育的現實狀況與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一門新型的學科,語言戰略與語言政策學已然成為外國語言文學下屬二級學科中一匹奔騰著的黑馬。與此同時,語言戰略與外語教育的研究也逐漸成為該領域研究的焦點。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沒有相關部門制定專門的外語教育政策和規劃,外語教育政策本身和外語教育政策指導下的外語教育現狀呈現了一些弊端和問題,鑑於此現實狀況,筆者著手從語言規劃的視域出發來淺談我國外語教育政策的現實狀況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 本科大學生應該如何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
    對於當前的大學生來說,在大學期間除了應該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之外,也應該對於未來的發展有所規劃,制定一個長期的發展目標。以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為例,對於未來的發展有兩個基本的規劃方向,其一是選擇繼續讀研,這樣會為自身的就業打開更多的渠道,崗位級別和薪資待遇也都會有所提升。如果選擇繼續讀研,在本科期間就應該重點關注一下考研的相關內容,同時注重科研能力的培養,這樣在考研複試階段也會有一定的優勢。
  • 以全球視野詮釋世界發展用世界語言表達中國聲音
    他在講座中提出,只有在外語課程中構建「三位一體」的教學機制,以工具性為基礎,以人文性為價值取向,實現雙屬性的統一,才能準確把握外語學科的育人價值,理解外語學科的核心素養。通過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學習能力四個方面的提升與發展,培養出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 柬埔寨語言政策、語言規劃探微
    本文擬介紹柬埔寨的歷史國情、語言概況、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的演變,旨在給中國未來外語教育政策的發展提供一個可資借鑑的對象,對我國外語教育政策的發展提出幾點建議。【關鍵詞】柬埔寨 語言政策 語言規劃 外語教育政策一、引言語言政策、語言規劃的制定受到本國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 外語院校,為什麼要發展中文學科
    ●外語專業的專業性,需要有特定的專業課程學習。缺乏人文學科視野、基本的知識背景和知識結構,孤立地進行「聽說讀寫譯」語言技能訓練,很難具有紮實的專業功底、專業素質和可持續發展潛力。
  • 猿輔導參加「『十四五』規劃視野下的網際網路教育」研討會
    9月15日,由半月談雜誌社、瞭望東方周刊、瞭望智庫聯合主辦的「『十四五』規劃視野下的網際網路教育」研討會在京舉行。在此次會議上,來自政府部門的負責人、各大知名中小學校校長、專家學者以及網際網路教育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了「十四五」規劃視野下的網際網路教育、當今教育事業的新格局、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的變與不變等議題。
  • 鄭詠灩:提升外語教學發展 力促教育優質資源均衡
    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一端連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一端連著老百姓對優質均衡教育的殷切期盼。但即便是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同樣面臨著城市、區域教育資源不均等現實問題。如何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這是上海從全局上下重視並深入推進的教育綜合改革方向。
  • 專題丨2015年後各國教育發展規劃與改革進展(四):《語言連接——2017-2026年愛爾蘭教育中的外語戰略》探究
    愛爾蘭的《戰略》正是在《教育行動計劃》的背景下制定的,此行動計劃的目標之一就是提高學習者的語言能力水平,使學習者能夠有效地利用外語進行溝通交流。此外,在PPLI項目的支持下,有31所學校開設了日語過渡年課程,有17所學校開設了俄語過渡年課程。2016年,在孔子學院的支持下,愛爾蘭有86所學校還開設了普通話過渡年課程。與此同時,愛爾蘭教育和技能部還鼓勵不同語言的外語畢業生進入教師教育項目,並在提升愛爾蘭外語教師語言能力水平方面,為教師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
  • 在外語大學學中文有何不一樣——外語院校,為什麼要發展中文學科
    在新文科建設的背景下,外語院校中文學科建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在不斷豐富和強化外語學科內涵發展的同時,實現外語學科和中文學科之間的協同交叉融合?如何站在時代的思想制高點上,以一種因應時代難題和困境的「尖端論述」姿態汲取中外理論資源,彰顯新時代人文教育理念?
  • 構建英語教育一條龍體系 外語專家雲集論道教學發展
    紅網時刻1月22日訊(通訊員 伊靜波 記者 周丹)「新課標和新高考政策下,小學、中學、大學英語教學一條龍體系的構建亟待評估與優化,我們需要結合學校發展實際情況和學生個性發展需要,推進多元化的外語教學改革,加強新時代複合型人才的培養。」談及未來英語教學,湖南師範大學校長蔣洪新如是說。
  • 「新時期高校外語教育與教學發展」系列智慧講壇舉辦
    為探討新時期高校外語教育與教學發展,支持疫情期間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工作有序開展,近日,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外指委)、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以下簡稱外研社)、北京外研在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舉辦「新時期高校外語教育與教學發展」系列智慧講壇。
  • 智享教育慕聯世界慧啟未來 中國高校外語慕課平臺(UMOOCs)正式發布
    王定華書記表示,傳統教育應充分接納新技術,通過通識教育實現新形勢下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師隊伍建設。慕課教學在全球愈發普遍,國內各所兄弟高校也多有心得。"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才是春。北京外國語大學願在各位的支持下,推出更大規模、更高質量的外語慕課課程,並立足中國國情和慕課特點,洋為中用,互聯互通、共享共贏。"
  • 中國外語教育發展論壇在京舉行:回顧40年發展歷程
    40年來,中國外語教育在許多像胡教授這樣具有「取經」精神的先行者的推動下走過千山萬水,新的時代則需當下外語教育界的同仁繼續跋山涉水,總結經驗,主動思考新時期外語專業的內涵,推動中國外語教育新的變革。  南京大學王守仁教授回顧了外語教育從改革開放初期至今經歷的重大事件,以史為鑑,展望未來:首先,要學會主動「調適」,以適應國家社會發展大勢,順應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其次,要掌握外語教育發展態勢,順勢而為,保持生機;第三,要兼容平衡外語專業的工具性和學科性,不能偏廢;第四,外語教育要堅持內涵式發展,培養學生人類命運共同體和跨文化意識。
  • 探索新時代外語學科發展新路徑
    北京外國語大學原副校長、《外國文學》主編金莉認為,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已經調整為外國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學、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國別與區域研究五大學科方向。學科方向的調整極大拓展了外語學科的內涵和外延,也對外語研究者和高校外語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 法國的語言政策與語言規劃實踐
    語言政策指國家通過立法或者政府調節手段用來鼓勵或阻攔使用某一語言或某些語言,語言規劃是政府或社會團體為了解決語言在社會交際中出現的問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語言文字及其使用進行幹預與管理,使語言文字更好地為社會服務。語言政策有寬/緊之別,寬鬆的語言政策有利於保護語言的多樣性,而嚴緊的政策可能危及少數民族語言的生存。本文對法國的語言政策發展軌跡進行系統的闡述,分析其政策變遷的原因及效果,
  • 「一帶一路」大背景下 複合型外語人才緊缺
    語言能力是一個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而外語能力是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外語能力日益成為一個國家助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參與國際事務、開展國際合作等方面的關鍵要素。  在「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合作中的語言服務,應該是集語言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和市場營銷技術為一體的知識密集型行業,因此外語人才的培養要面向市場、面向技術、面向國際、面向未來。未來需要更多的跨界語言服務人才,需要具有戰略性思維、跨界能力強、跨界視野寬闊的複合型外語人才。
  • 外語教育的語言本質觀
    要研究外語教育,首先要弄清語言的本質。對外語教育語言觀的不同認識會形成不同的外語教育觀。例如,現代語言學的開創者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認為語言是一種表達觀點的符號系統,一切語言成分都是包含「能指」和「所指」二者之間關係的兩面實體。
  • 鄭朝暉:新高考變革下 個別化教育是學校教育未來發展的方向
    會上,圍繞「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學生生涯規劃和人才評價」主題,上海建平中學副校長鄭朝暉做精彩發言,就新高考招生制度變革之後,學校應做的相應改變進行了經驗分享,並基於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矛盾提出了三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