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立外語戰略研究機構,大、中、小學外語教育走「一條龍」外語教育模式 國家可以成立外語戰略研究機構,吸納精通語言規劃學、政策學、外交學等方面的研究人員來一起開展外語教育政策的研究與規劃,多維度把我國的外語教育融入到全球化進程中去發展和進行理論研究。「一條龍」外語教育模式的開啟和實踐,首先要確保外語教育理念一條龍,外語教師務必要了解各階段外語學習的共性和個性,其次要儘可能確保教材使用一條龍,教材的銜接和匹配非常重要,銜接匹配到位,就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重複和浪費,使學習處於一個循序漸進的程序之中。再次要儘可能確保教學的一致性,在理念、目標、內容和方法各個層面做到有效銜接。
(二)推行多元化的語言教育政策,強化本國語言與文化,弘揚華夏文明 要根據生態哲學的原理,擺正各個外語語種的生態地位,以確保各個語種的協調發展。外語教育政策對語言語種的規定應該包括所有的語言,而非只有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這幾種被政府規定的語言,同時結合國家需求、地域特色和學校優勢來確定不同比例。義大利思想家馬志尼曾說「凡是說義大利語的地方,就是義大利人的家園」,語言不僅是思維的工具和交流的手段,也是一種文化理念甚至是價值觀念的天然載體,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校訓「格高志遠,學貫中外」也啟迪著一代代外語學習者應擔負起向世界宣傳中國國家形象和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使命。
(三)加強以學校教學模式決策層面的主體和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者的客體的互動 加強以學校教學模式決策層面的主體和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者的客體的互動就是要打破誠如上文所說的諸如「每一個響亮的高效課堂模式後面都有一個霸道獨裁的校長,一手遮天的強迫教師按照其套路操作。仿佛原來的被人們奉若圭皋的各種外語教學方法一無是處,外語教學法邂逅到各個中小學校長後,仿佛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而藥方就是按照他們的套路去做。」
這樣的傳說,以教學模式決策制定者的主體層面和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者的客體層面要相互結合,學校決策者多傾聽教學第一線教師的心聲,同時外語教學教師也加強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互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