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韓進集團」,許多中國人對這個名字比較陌生;不過,這家集團旗下的大韓航空、韓進重工、韓進海運等子公司,在業界為人所熟知。
韓進集團「第二代財閥繼承人」趙亮鎬也是大韓航空掌門人,引領韓進集團從一家普通的航空公司發家,成長為橫跨陸、海、空的全球性運輸公司。
然而,隨著趙亮鎬4月8日在美國洛杉磯病逝,其家族多年來不斷爆出的偷稅、對員工施暴、堅果返航案、潑水門等醜聞也塵埃落定,但醜行頻出的趙亮鎬妻子和子女更失去了光環庇佑,趙家「富三代」的路能走多遠?
韓國高麗大學政經學院李國憲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回顧趙亮鎬的一生,無論是功還是過都十分明顯。沒有他無法想像,韓國的航空產業將走向何處,同時也正是他,讓韓國民眾驚覺財閥的家屬是如此「高高在上」。
子承父業
趙亮鎬出生於1949年的韓國仁川市,是韓進集團創始人趙重勳的長子。彼時正是韓國社會的混亂時期。
趙亮鎬的家鄉仁川市是韓國第二大港口城市,因為地理位置接近首爾及中國山東半島,很早以來便是韓國物流產業的發祥地。
故事還要從1945年說起。作為韓國企業家的傳奇,這一年,25歲的「小鎮青年」趙重勳買了輛二手卡車,成立「韓進商社」搞運輸,最終成為韓國首富——當然,後來也被別的富豪追趕。
趙重勳在日本佔領時期曾前往日本求學,並成為當地朝鮮籍人中唯一一個二等航海師。回到韓國以後便開始從事運輸產業,苦熬十年,韓進成為運輸業巨頭,躋身韓國十大財團。
此後,韓進集團依靠駐韓美軍的訂單成長,並瞄準韓國的民航事業由外資企業壟斷的狀況,在1960年成立大韓航空的前身之一「韓國航空」。1969年,韓進集團收購國營「大韓航空公社」,並將其私有化,而收購時該公司僅擁有一家日本製造的YS-11飛機以及27億韓元的債務。
韓進還把生意做到了越南戰場。彼時,長子趙亮鎬已經從仁川當地名門學府仁荷大學畢業——這間大學也由韓進集團所有。在經歷了越戰以後,趙亮鎬回到韓國,並於1974年加入大韓航空公司,從最底層的職員開始做起,後被調往企劃部門。
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之所以趙亮鎬選擇從最底層的職位做起,一方面是源自創始人趙重勳的嚴格家風,另一方面,趙重勳本人也向家裡要求從底層做起,「從底層做起,才能夠見到一線的顧客和員工,才能夠切身了解他們需要什麼」。
受此影響,趙重勳另兩個女兒及一個兒子也分別進入公司的航空服務、企劃等不同部門。
航空大王
作為韓進集團旗下規模最大,且資產最豐富的核心子公司,截至2018年年底,大韓航空公司已經擁有164架飛機,覆蓋四大洲的123個航點,資產規模達到30.3萬億韓元,且作為國際航空聯盟組織「天合聯盟」的創始成員,成為名副其實代表韓國,乃至東亞地區的航空公司。
不過,大韓航空收購後的發展進程卻充滿了艱辛。據公開數據顯示:自1969年至趙亮鎬接管大韓航空的1998年,共出現19起中大型事故,導致共17架飛機墜毀。
與此同時,同樣以客運運輸起家的韓國錦湖集團獲得第二張航空公司的執照,並創辦「韓亞航空」。
彼時韓亞航空積極擴張韓國本土航線及韓日航線,並藉助於1992年中韓建交的契機大規模擴張中韓航線,而彼時大韓航空仍然籠罩在「危險的航空公司」的夢魘中。
上述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當時韓亞航空大量投放廣告,宣傳自身航空公司是新飛機;而美國國務部一度要求前往韓國的公務員不要乘坐大韓航空,歐洲多國考慮將大韓航空禁飛。
1999年,大韓航空的一架貨機在上海虹橋機場起飛後不久墜毀,並造成地面人員死傷。輿論重壓之下,趙重勳表示對此事負責,並辭去大韓航空的所有職務,趙亮鎬赴任大韓航空及其母公司韓進KAL公司的掌門人。
在赴任以後,趙亮鎬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將蘇聯客機逐步用波音、空客等新型客機代替。
韓國政經分析師趙尚熙表示:「當時趙亮鎬判斷隨著蘇聯解體,蘇聯飛機的運營成本勢必將有所提高,因此為了徹底扭轉外界對於公司的刻板印象,需要提前淘汰這些客機。」事實證明,趙亮鎬的判斷十分正確。如今大韓航空客機的平均機齡要小於包括韓亞航空在內的全球競爭對手。」
此後,趙亮鎬試圖加入星空聯盟,卻被以「安全記錄較差」為由被否決。隨後,趙亮鎬與美國達美航空、墨西哥國際航空及法國航空一道,於2000年創辦「天合聯盟」,並作為創始成員發揮其影響力。2008年,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加入天合聯盟時,代表聯盟方面籤約的就是趙亮鎬。
同時,大韓航空主打長途航班及中轉樞紐戰略。協同韓國仁川機場公司,出資改善仁川機場的相關換乘設施。同時,大韓航空敏銳地發現了中美兩國人員交流擴大但直飛航班較少的狀態,開拓中-韓-美及中-韓-歐洲的中轉遠程航班,使大韓航空和仁川機場躋身全球換乘客流前五名的航司和機場。
進入21世紀,航空產業進一步發展,全球廉價航空市場開始興起,但韓國廉航的發展也非一帆風順。在2008年大韓航空和韓亞航空分別設立真航空和釜山航空後,廉航市場開始壯大。
真航空的所有乘務員均穿著牛仔褲、T恤衫,並主打青春、個性的品牌理念,公司的航點很快從韓國國內航線擴張至連接中國、美國、泰國等熱門航點。
何去何從?
大韓航空是韓國最大的航空企業,如今掌門人的去世,無疑具有重大影響。
趙亮鎬逝世後,大韓航空及母公司韓進KAL方面迅速向全體員工及合作夥伴發出一封以趙亮鎬長子、大韓航空執行長(CEO)趙元泰署名的信件,表示公司將進入「緊急運營狀態」,要求全體員工不要動搖,但同時強調擬於今年6月在首爾舉辦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首爾峰會等重要活動將繼續進行並推進。
大韓航空方面工作人員方面也表示,趙亮鎬此前曾長期在海外養病,公司對於出現這種情況「有所預料」。
但另一方面,趙亮鎬逝世後,大韓航空的股價卻反常地出現上漲。
趙尚熙認為,趙亮鎬對於韓國民航業的貢獻是實實在在的,但同時也從另一個層面影響了韓國民航業的發展。
「比如,因為大韓航空長期獨大,導致即便是主管機構內部,也存在著大量的『大韓社團』,例如大韓航空鼓勵遊客前往仁川機場以後再中轉,這就導致其他地方機場無法獲得成長的機會;這一批人在航權分配、地方機場的發展等方面,也受到大韓航空戰略的影響,阻礙了韓國其他航空公司的發展。」
另一方面,趙亮鎬妻女的惡劣行徑,也使趙亮鎬在晚年多次受到外界的指責。
2014年12月發生了「堅果返航」事件。當時,趙亮鎬長女趙顯娥(副會長)乘坐自家航班從美國回首爾,因飛機上提供的堅果未拆封放在盤子裡而勃然大怒,一番辱罵後還抄起服務手冊扔到空乘人員身上,甚至強行要求飛機返航,以便把乘務長趕下飛機。
而負責大韓航空廣告和乘客營銷業務的二女兒趙顯旼也是厲害角色。在公司會議上,因廣告公司職員未能就大韓航空在英國的廣告業務問題作出明確回答,她將瓶裝水砸到對方的臉上。
事件發生後,迫於各方壓力,趙亮鎬才將兩姐妹一起開除出公司管理層。
兒子趙元泰也不是省油的燈。據報導,他1999年捲入了一場肇事逃逸案,2000年開車撞倒一個警察,2005年因行車糾紛向77歲老人動粗。有韓國網友說,這一家是「怪獸家族」。
隨著輿論的發酵,有關趙亮鎬介入前總統樸槿惠的「閨蜜幹政門」,並向崔順實控制的財團捐款,以及趙亮鎬的夫人李明姬涉及辱罵和毆打私人住宅裝修人員等醜聞一一被曝光,激起了眾怒。
2018年,大韓航空近千名員工舉行燭光集會,要求趙亮鎬辭職。今年3月27日,大韓航空在首爾舉行股東大會,對趙亮鎬連任大韓航空董事長等議案進行表決。趙亮鎬連任遭企業第二大股東韓國國民年金公團反對,未能獲得三分之二以上股東同意,被「投」下臺。
據趙尚熙介紹,目前「韓進系」的控股結構為,趙亮鎬及其家屬是控股公司「韓進KAL」公司的大股東,韓進KAL公司再控股大韓航空、韓進運輸等核心子公司的結構。另據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截至2018年年底,趙亮鎬及其家屬共擁有韓進KAL公司28.93%的股份,其次為韓國民營私募基金KCGI及韓國國民年金(養老基金)。
「根據韓國的繼承相關法律,若子女從父母手中繼承『擁有經營權』的股份,則需要繳納近50%的繼承稅。根據大韓航空及其關聯公司的市價,則稅款將達到1200億韓元以上,而這麼一大筆的費用,除了售賣手中的股票很難有方法短時間籌得;但售賣股票很有可能又意味著股權結構將發生巨大變動。」李國憲介紹道。
據韓國證券公示系統顯示,作為韓進KAL公司的第二大股東,韓系行動派對衝基金KCGI的子公司,從本月4日至今共三次購入其股份,並將股權比增加至13.47%。受此影響,在趙亮鎬逝世後,大韓航空及韓進KAL的股價多次出現巨大波動,且相較逝世前已經上漲近15%。
趙尚熙認為,在韓國財閥經濟、家族擁有主導權的體系下,核心人物的死亡能夠導致股價反向增長的案例較少。由主要股東購入大量股份,反向推動投資者積極入市,一方面體現韓國投資者認為趙亮鎬家族對於公司的負面影響,同時又體現大韓航空作為全球性航司的應有價值。
「也許,正是因為趙亮鎬本人對於事業的投入,導致他對於自己家庭有所疏忽。但誰也沒料到,這個失誤卻成為趙亮鎬背負一生的包袱,最終反而害了自己的事業。」上述前高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