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麗斌):澳門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合作框架協議籤署典禮暨聯合研討會2月28日在澳大舉行。澳大最新研發的「在線中葡英輔助翻譯平臺」(UM-CAT)成為會上一大亮點。它利用全球領先的機器翻譯技術,為中、葡、英雙語或三語互譯的專業人士及團隊量身打造一站式應用平臺,提升了翻譯效率,展現了澳大在人工智慧機器翻譯研究領域取得的成果。
「在線中葡英輔助翻譯平臺」(UM-CAT)由澳門大學自然語言處理與中葡機器翻譯實驗室(NLP2CT)研發。NLP2CT長期致力於機器翻譯研究,已推出「中葡通PCT」「Um2T中葡在線神經機器翻譯系統」「智能翻譯平臺」等多項創新科研技術。
UM-CAT項目負責人、澳大科技學院副教授黃輝表示,新的翻譯平臺可以進行準確性極高的全文智能翻譯、建立企業專屬的行業用語資料庫、清晰疏理大型翻譯項目的分工安排、有效追蹤翻譯流程及審核進度、智能識別參考用語,適合個人、政府部門和企業使用。
據黃輝介紹,UM-CAT設計從兩方面提升了翻譯效率:首先,該平臺引入翻譯記憶、術語管理、協同翻譯、AI輔助提示等多元設置,能把不同翻譯員曾經使用或建議的、最終採用的譯文清晰顯示,以供參考,確保行文用語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其次,UM-CAT採用「翻譯/審核/排版」的界面工作模式,可讓翻譯企業靈活地對不同翻譯項目進行分工,方便日常管理複雜多元的翻譯任務,同時也可有效追蹤翻譯進度及檢視最終翻譯結果,提高團隊協作效率。黃輝強調,機器的工作是提供翻譯建議,採納與否則需要譯者的專業判斷,因此機器翻譯並不會取代人工翻譯。
此外,UM-CAT有很強的澳門本土語言文化邏輯。黃輝表示,該平臺對街道名稱、部門名字、法律語言、常用詞彙也具有較高的翻譯準確度,而網上翻譯系統的開發者一般不會關注個別地域性的翻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