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護工有力量」下城區社區學院首期護工培訓開班

2020-12-20 杭網原創

杭州網訊 「在這裡,我們莊嚴宣誓,我們將以真誠的心去服務患者……」

8月17日下午,一群身著護理服的學員、在杭州愛德醫院進行了一場特別的宣誓。這些學員不是醫生、不是護士,而是接受培訓的護工。

以「咱們護工有力量」為主題的微護理培訓同時進行。據悉,這是下城區社區學院落實杭州市《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精神,同時為緩解區域內老年護理人員短缺、護工整體素質低下等突出問題開展的系列職業培訓之一。

下城區社區學院副院長曹輝介紹,培訓課程全部是由下城社區學院聯合愛德醫院獨立研發的,這樣的培訓模式在杭州尚不多見。

「首批培訓主要面向朝暉街道的護工,這些護工基本以外來人口為主,文化程度低,我們期待這樣的培訓,既能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增強謀生能力,又可以為護工的專業化盡一份力。」曹輝說。

愛德醫院康復科護士長沈青苗認為,「隨著杭州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加,老年病防治方面的專業醫護人員非常緊缺,對護工進行專業化、規範化的非醫療生活護理培訓,極大地緩解了醫療護理的工作量,可有效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和專業技術水平,這也是社會、醫院等各方對患者負責任的體現。」

相關焦點

  • 「護工」乃中國醫療原創 該規範還是該取締?
    北京豐臺醫院護理部主任助理李豔平介紹,截止2018年5月底,該院有120名護工,年齡最大61歲,最小34歲,平均年齡在51歲左右。護工的文化程度為初中及以下學歷者佔到50%。李豔平關注的重點是患者安全,看護病人屬於專業性相對較強的工作,如果人員文化層次較低,其接受相關專業知識能力差,這會導致培訓難度增大且效果不明顯。若病患遭遇突發事件,大部分護工無法進行應急處理。
  • 一號護工攜手北京市社區服務協會普及「北京通」惠民服務
    9月7日上午9點,在北京市西城區牛街街道公共服務大廳門前,由西城民政局主辦,北京市社區服務協會協辦的「愛在西城 惠民服務進社區」如火如荼的舉行著。本次活動,北京市社區服務協會特邀一號護工為社區居民提供肩頸按摩並聯合西城區開展針對北京市市民社會服務一卡通(以下簡稱北京通)關於養老護理方面的講解工作。一號護工工作人員與北京市社區服務協會工作人員北京通是由北京市政府發放給北京市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集金融、公交、醫療、養老、繳費等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一卡通。
  • 馬克龍出手1.6億歐給護工打氣,被老人表白!法國護工究竟多苦?
    他非常感謝護工在疫情期間所做貢獻,並承諾為上門服務護工發放1.6億歐元獎金。據悉,全法32萬名護工最晚可在今年聖誕節前領到獎金。在法國當護工究竟有多苦?法國疫情爆發後,護工這一職業進入人們的視野。許多護工感嘆這一工作又累工資又低,還被看不起。真實情況究竟怎樣?法國護工的工作情況到底如何?法國網絡媒體Rue89報導了下萊茵省社工瑪琳娜一天的工作。
  • 一號護工追記雷鋒精神 情系社區公益行
    3月1日,在第53個「學雷鋒日」來臨之際,一號護工的志願者分別來到北京芳星園社區與北京林調社區,為社區老年人進行義務剪髮服務,發揚雷鋒同志「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一號護工在芳星園三區的展臺 這是一號護工志願者繼臘八節活動、健康萬裡行活動後又一次社區公益行動。
  • 呂梁山裡的護工故事 - -山西日報數字報
    呂梁市曹操到家政公司駐北航服務站護工許連紅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從貧困戶到勞模,通過「呂梁山護工」平臺走出來的許連紅,再次為「呂梁山護工」品牌添彩。  「一人培訓、全家受益,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呂梁市是我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15年以來推出的呂梁山護工免費培訓脫貧計劃,每年投入2000餘萬元,提供政策、制度、資金保障和激勵機制,推進培訓就業。
  • 第四期「呂梁山護工」管理人員短訓班開始招生啦
    ,提高家政服務標準化、規範化水平,培養一批家政服務業專門的管理骨幹和高技能服務人才,更好地服務「呂梁山護工」品牌建設,進一步擴大「呂梁山護工」在全國家政服務市場的佔有率和品牌影響力。區人社局按照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組《關於下達第四期「呂梁山護工」管理人員短訓班招生計劃的通知》(呂護工辦字〔2020〕18號)精神,在我區開展第四期家政服務與管理人員短訓班招生工作。
  • 蘭州專業居家護工「有市無價」 缺乏培訓市場混亂
    業內人士建議,對於居家養老護工,政府和社會應該「兩條腿」走路——政府制定護工的準入機制,規範護工市場,解決護工缺乏培訓、無人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社會引進競爭機制,培育專業的居家護工市場,統一規範護理服務價格。  家住城關區的趙女士近來心裡頭有點「堵」,自己年逾八旬的母親因病導致大小便失禁、生活難以自理,兄妹幾人或工作忙或在外地,無法每時每刻陪護身旁。
  • 「山西護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啟動
    本報太原8月31日訊(首席記者 貟娟綢)今天下午,在「山西護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啟動暨訂單式培訓籤約會議上,省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與10家訂單式培訓中標企業籤署了培訓項目合同書,促進「山西護工」培訓就業計劃與省政府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高效對接,標誌著「山西護工」培訓就業計劃進入職業技能升級提高的新階段。
  • 為什麼中國人保和北京通都狠狠盯上了「一號護工」?
    據媒體報導,北京市政府大力推進智慧養老,在選擇養老助殘服務商時發現,一號護工為專業護理公司,為北京市民提供居家及醫院養老護理服務,二者完美契合,所以,市政府委託一號護工為有需求的北京市民提供滿意的居家養老護理服務。這種服務能力的凸顯,更多的是有賴於網際網路平臺的扁平化能力。
  • 我省吹響「山西護工」品牌升級打造集結號
    ,促進「山西護工」培訓就業計劃與省政府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高效對接,標誌著「山西護工」培訓就業計劃進入職業技能升級提高的新階段。在市級層面 ·2020年全省「山西護工」培訓的目標任務量為2.5萬名,其中「呂梁山護工」1.25萬名的培訓任務由呂梁市人社部門組織實施、衛生健康部門配合;其餘10個市的任務統一下達各市,具體培訓機構認定
  • 一點椿養老:找護工還靠親戚介紹?2招教你幫爸媽找到靠譜護工!
    因為養老平臺的護工一般都是經過培訓的,掌握基本的護理知識和技巧。個人護工反而沒有那麼靠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江蘇溧陽保姆悶死83歲老太太這個新聞,那個黑護工就是僱主的老鄉,熟人介紹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樣可靠,還不如上網多找幾家養老平臺對比,小椿建議大家找養老平臺時側重看以下幾點:1.平臺是否規範。
  • 石景山可靠的月嫂護工培訓機構_北京萬邦家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現在好多家人住院而自己又特別忙的都希望僱個護工,我覺得找個好護工全憑碰運氣,我這一個月都換了個了。在山西大醫院骨科病房裡照顧父親的張女士無奈地講。「護工這個職業需要的是無限的細心和耐心,是一個良心活。剛結束人民醫院普外科護理工作的護工老楊解釋,「做護工不能僅僅為了一天200元的收入,只有在心裡把照顧對象當作家人,才能幹好這份工作!
  • 首批養老護理員培訓師開班 將培訓更多養老護理員
    網絡供圖哈市護理員「缺口」已達6萬人,這回有破解之法了。昨天,2018黑龍江省護理學會護理產業論壇暨首屆護理員師資培訓班開班,全省70家醫院和養老機構的護理部主任、護士長集中培訓學習,之後他們將對廣大護士、護工進行大範圍培訓。
  • 首期1+X珠寶玉石鑑定師資培訓在長沙開班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教育部等四部門《關於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教職成〔2019〕6號)等相關文件精神,切實做好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提升珠寶專業整體師資水平,8月11日,由中寶協學術教育及人才培養專業委員會指導、中寶評(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首期1+X珠寶玉石鑑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師資培訓班在湖南長沙正式開班
  • 技能鑑定 |「山西護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啟動
    8月31日下午,在「山西護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啟動暨訂單式培訓籤約會議上,省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與10家訂單式培訓中標企業籤署了培訓項目合同書,促進「山西護工」培訓就業計劃與省政府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高效對接,標誌著「山西護工」培訓就業計劃進入職業技能升級提高的新階段。
  • 護工市場該「護理」了(圖)
    這些現實難題,都將解決問題的關鍵指向同一類人群——護工。記者了解到,隨著整個社會老齡化的趨勢,護工的需求量正在顯著增長。不過,由於行業缺乏監管,護工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叫價也較為混亂,由此引發的矛盾越來越多。在此情況下,我省啟動「山西護工」培訓計劃,以應對越來越大的護工服務需求量。
  • 走出大山越過大海的呂梁山護工
    來自文水縣的29歲赴日護工趙維,大專畢業後當過銷售、開過超市等。去年9月參加赴日護工培訓,順利通過了日語N4等級考試和日方面試等流程,具備出國就業的條件。同是赴日護工的劉偉則雄心滿滿:「一定要勇敢走出國門,在更廣闊的天地裡大膽實踐、創業圓夢。愛黨愛國愛家鄉,樹立呂梁良好形象,樹立呂梁山護工國際品牌形象,愛崗敬業,做善良的天使,做中日友誼的使者。」
  • 四川農業大學經濟學院首期全英文授課教師教學技能提升培訓班開班
    1月6日上午,四川農業大學經濟學院與英國教育中心合作舉辦的首期全英文授課教師教學技能提升培訓班在成都校區開班。學院副院長吳平、外籍培訓師Rachel Anfiled、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沈倩嶺、學院行政辦負責人及首期16名參訓教師參加了開班儀式。
  • 紅動中國聚焦「金牌護工」,京萬紅攜58同城為凜冬帶來溫暖與健康
    12月14日,北京市西城區民政局攜志願者走進社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送溫暖,積極響應北京市政府提倡的「接訴即辦」政策,踐行「把居家養老服務送到老人床前身邊」的創新養老理念,讓老人更有幸福感和獲得感,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服務的溫暖。
  • 他研發的護理平臺,一個護工就能照護十個病患!
    創業者陳哲潛心研發智慧護理平臺,讓人們用更少的錢,請更專業的護工,他是如何做到讓雙方受益的呢?據統計,2018年底我國老年人數量接近2.5億,同時,我國的註冊護士僅410萬人,相當於全國人口中每340人才有一名護士。專業護士資源的短缺催生了護工行業,而護工行業存在的水平參差不齊、不規範、運轉效能低等問題也困擾著醫療機構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