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這段時間事情有點多,關鍵是現在工作性質變了,現在天天寫東西(內部),然後每天下班就不想再寫了。我發現,原來我那麼能寫,主要是找一個宣洩的途徑,現在不需要了,這種內在寫的衝動就少了很多,哎。
不過,我還是儘量保持一定的頻度,爭取每周都和大家聊聊存儲那些事。
這幾天,我看到Gartner發布了《Cool Vendors in Storage Technologies, 2018》,選出了自己認為2018年最酷的6個存儲廠商。Gartner每年4-5月份發布這樣一份報告,在業界有比較大的影響力。Startup公司如果能入選這份報告,知名度一下就高起來了,IPO的機會就大增了。因此,創業公司都以入選這份報告為榮。
這份報告估計入選的公司會很快分享出來,大家等1個月再上網搜就好了。但是,我感覺Gartner裡面對廠商為什麼入選,即why so cool寫得有點囉嗦,不敢精煉,建議結合我的點評看,可能更有感覺,O(∩_∩)O哈!
到底那些廠商入了Gartner法眼,為什麼這麼酷?我們一塊來看看。
1、CloudLanes
CloudLanes從名字看就是和雲相關的。
CloudLanes宣傳自己就是一個第二存儲,不過第二存儲大家更多想到的是Cohensity,那麼CloudLanes如何突出自己呢?它宣傳自己是業界第一個建在公有雲的第二存儲,以區別Cohesity宣傳的超融合架構的第二存儲。
功能上看,還是第二存儲的那些功能,只是CloudLanes更加重視監管和法規遵從方面的內容。
Gartner為啥覺得CloudLanes挺酷,一是其基於公有雲的方式部署簡單,存儲成本低,這是架構上的;二是CloudLanes在歸檔方面做得不錯,特別是監管和合規方面。
不過,俺認為,這個產品在國內暫時還沒有太大市場。
2、Excelero
這個Excelero公司我以前在
硬體定義的NVMf存儲DSSD倒下了,軟體定義的NVMf存儲Excelero來了
一文裡介紹過,看來西瓜哥的眼光也不錯嘛,O(∩_∩)O哈!
Excelero的優點就是快,缺點就是沒有數據服務,裸奔。
Gartner覺得Excelero的架構挺酷的,share-nothing,軟體定義,分布式,RDMA,NVMeoF,感覺目前最熱的詞都堆到一起了,因此很酷。
這個國內的公司可以學學,作為SERVER SAN的底層架構不錯的。但是,上面能夠加上基本的數據服務,如thin\snapshot就好了。這個據說Excelero有路標。不過,這種分布式的架構,增值功能只能在客戶端上實現,會佔用主機的CPU資源的。
3、Pavilion Data Systems
Pavilion在英文裡面表示帳篷的意思,但是這不是一個做數據保護的公司,而是一個AFA廠商。
AFA現在都爛大街了,還有生存空間嗎?肯定要有點不同才行。Pavilion Data Systems宣傳自己的產品是業界第一個NVMe over Fabric的共享加速存儲平臺。
說白了,上面的Excelero採用純軟體的方式做NVMe/F存儲,而Pavilion Data Systems和現在傳統的存儲一樣,做成專門的陣列形態,這樣部署起來更加簡單,也更加符合目前用戶的習慣。
從規格看,支持20個控制器,比一般高端存儲的控制器數還多。關鍵一點,其支持數據服務,如快照和thin。
傳統的AFA,控制器會成為瓶頸,而PAVILION未來消除這個瓶頸,採用了20個CPU,號稱20控。
其實就是一個4U的機箱,插10塊控制板,每塊控制板上有2個CPU,4個100GE主機接口。同時,還可以插72塊2.5"的NVMe SSD,18塊做成一個RAID組,採用16+2的RAID 6方式。
因此,PAVILION相比傳統的AFA來說,就是更快(更多的CPU和NVMeoF架構)。不過,今年Pure Storage和Kaminario估計都會推出類似的產品,而且EMC、IBM和華為估計也會很快推出NVMeoF的產品,但數據服務比PAVILION多多了,因此,PAVILION的前途我是不太看好的。
PAVILION的創始團隊成員主要來自Violion,辦公地點好像就在violin的下一層。大家知道,violin喜歡走硬體定義的路子,因此看到PAVILION做的是AFA,而不是SDS這個市場。但是,創始人也吸取了violin的教訓,沒有採用ASIC,還是基於X86和商業的SSD來設計的。
因為Pavilion不做SSD,因此不能學習華為的FlashLink這種盤控聯動的方式。但是,他們和西數合作,採用西數支持的一些可選的特性,來實現一定的盤控聯動。
比如,在2016年美國快閃記憶體峰會的演講上,pavilion就採用ABC來控制SSD盤的垃圾回收啟動時間,避免使用的盤同時啟動垃圾回收引起性能下降;採用多流寫技術來提供智能數據布局,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採用Attribute Pools特性,把不同的NAND特性暴露給主機,讓不同的應用選擇不同特性的NAND池。
不過,就在這段時間,Pavilion發生了地震,其聯合創始人走了,還帶走很多硬體工程師,據說軟體工程師也裁了不少。現在管理層基本是有來自Pure Storage的人掌握。不知道是否是內部政治鬥爭的原因,還是發展的理念不同。
Gartner覺得PAVILION酷,也應該其是第一個商用有數據服務的NVMeoF AFA吧。不過,它的產品形態終究是AFA,這個市場太擠了,我不認為startup還有機會,Pure Storage到現在還沒有盈利,資本是沒有這麼長的耐性的。因此,我覺得Pavilion還是找個婆家嫁了最好。當然,國內的存儲公司,可以學習Pavilion的思路,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因為這種NVMeoF AFA的方式,部署簡單,使用習慣和原來的AFA一樣,無需在主機上安裝客戶端,用戶比較容易接受一些。
4、StorReduce
Sunnyvale, California ( storreduce.com )
StorReduce,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做重刪的。它確實可以用來代替EMC的data domian,但它真正的定位是為雲對象存儲而生的業界唯一重刪引擎。
原理很簡單,它只是重刪引擎軟體,根據性能,支持1-100臺伺服器。它不提供存儲,後端可以接任意S3的存儲,可以是對象存儲,也可以是公有雲。
說白了,就是一個重刪功能很牛逼的雲網關。
這種方式的好處很多,首先是SDS,無需專用硬體,可以部署到公有雲裡。第二是備份到雲上的數據可以隨時調用,還支持全文搜索,智能分析等等。這樣成本上比DD便宜,而且備份的數據可以發揮價值,對用戶有比較大的吸引力。
目前西數在轉售這個產品,配合自己的對象存儲。因此,國內有對象存儲的廠商,都可以考慮做這麼一個東西。StorReduce採用變長在線重刪,號稱可以做到97%以上的數據縮減,而且還保證比較好的性能。
5、Weka.IO
Weka.IO號稱是世界最快的並行文件系統,它的SPEC的測試值是別人的2倍。
由於這是一個純軟體的東西,架構上我也沒有看出太多門道。創始團隊是原來IBM XIV出來的那幫以色列人,有一點點XIV的感覺,即scale-out,元數據均勻分布,軟體定義等等。
Gartner認為它cool,應該主要就是性能做得不錯吧,最少在SPEC SFS 2014測得第一,雖然內存用得比別人多得多。
6、INFINIDAT
Infinidat這是第二次入選了,因為2015年它也是cool vendor。我印象裡面,Gartner很少重複選擇一個廠商的。
Infinidat大家都很熟悉了,因為這是Moshe Yanai的公司,我寫過很多文章,架構方面看我前面寫的這篇就夠了:
現在的Infinidat,據說發展很好。產品也有很多變化。
高端存儲升級到了最新型號F6212,容量更大了。其高端存儲的獨特之處就是不用全快閃記憶體,但號稱超過AFA的性能。其核心就是Cache算法採用AI的方式預取,號稱命中率超過99%,你想,內存的速度肯定比flash快嘛。
當然,光有高端是不夠的,為了擴大銷售,還需要一個第二存儲。因此,他們拿高端架構,硬體簡配一下,加入了重刪功能,變成了一個可以替代data domain的一個備份設備。
另外,還有一個奇葩的新品InfiniSync,號稱可以實現無限長距離的同步複製。
大家知道,數據傳輸的速度就是光速,難道他們突破了光速,實現多遠距離都可以做同步複製?其實不是,這是Moshy Yanai原來搞的一個怪怪的容災產品,具體原來看我原來文章Axxana:高端存儲的黑匣子。不過,這個東西太貴了,在中國估計買不動。
另外,Infinidat還學習nimble storage,推出了雲卷(cloud volume)neutrix cloud,把高端存儲放到雲交換數據中心裡,讓主流的公有雲都可以使用,這樣用戶把數據放在雲卷上,計算就可以在公有雲直接選擇,那個便宜用那個,O(∩_∩)O哈哈~。
Gartner為啥把Infinidat第二次放入cool vendor裡,主要還是其發展不錯,但一直沒有IPO,新產品新特性不斷推出,還是很酷的。
西瓜哥簡單點評了今年最酷的6個存儲廠商,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