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第一位英譯全本《三國演義》的中國人

2020-12-13 看看新聞Knews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寫在《三國演義》卷首盡人皆知的名句,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漢英對照版《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中由虞蘇美教授譯為:

「Waves upon waves the Yangtze River rushes on its eastbound way, Its white crests wash away all the heroes, valiant and brave.Right or wrong, triumph or defeat, all is forgotten in the bl ink of an eye. What remains only are the hills, so green And the glow of the sunset, so red. 」

如此貼切、雅致、流暢!

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近日在中山北路校區舉行了「虞蘇美先生『為人、為師、為學』座談會」,深切緬懷虞蘇美先生的卓越成就與高尚品質,學習先生嚴謹治學、謙遜處事的高貴精神。

虞蘇美先生於2019年離世。她曾是華東師範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教授。1940年生,浙江鎮海人。虞蘇美先生將其畢生精力奉獻給了英語教學與研究事業,深受學生推崇與愛戴,她編寫出版的多種大學英語和英語專業教材,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盛譽。

退休後,虞蘇美先生依然潛心教研,筆耕不輟,主編的《大學英語·聽說教程》入選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她傾盡全力精心打造的《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漢英對照版,是第一部由中國人翻譯的120回《三國演義》全本。

華東師大外語學院英語系、翻譯系主任陳弘教授稱讚其匠心獨具、高屋建瓴的筆勢將這部「跨時代、跨民族、跨國度」的鴻篇巨著生動地重現給了廣大讀者,為促進漢譯外事業和中國文化大踏步「走出去」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華東師大外語學院院長、翻譯家袁筱一教授高度評價了虞蘇美先生所譯著的《三國演義》全譯本在《三國演義》譯著史上獨一無二的影響力,「這麼多年,虞蘇美教授做出了如此多的貢獻,但她幾乎一直是『隱身』的。翻譯,從某種程度上說可能就有『隱身』的概念,這也是華東師大外語學院教授們一種特別的氣質。」

華東師大外語學院前英語系主任、復旦大學前外文學院院長曲衛國教授是虞先生的學生與同事。曲衛國認為,虞蘇美先生在學問上的造詣堪比陸谷孫教授,但虞先生為人極為低調,使得先生的成就很少為世人所知,然而虞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深厚的語言積累、平易近人的處事之風卻讓自己以及同學們印象深刻,終身難忘,大家都將虞先生視為自己的楷模,深懷敬仰之心。

華東師大英語系王改娣教授對虞蘇美先生《三國演義》的譯本做了深入的專業解讀。王改娣指出,翻譯有歸化與異化兩種方法,歸化強調翻譯儘量向目的語靠攏,增加譯文的可讀性,容易被讀者所接受,例如,國外漢學家的《三國演義》譯本往往就對其中一些特有的中國文化現象做歸化處理,將「麒麟」譯成「獨角獸」,將「鳳凰」譯成「孔雀」,但這種翻譯方法卻丟失了蘊含於這些概念中的中國文化。異化強調翻譯儘量向源語靠攏,但這種方法可能會使讀者難以理解譯著的某些內容。虞先生的譯本在歸化與異化中達成了極好的平衡,她的翻譯既尊重原著,保留了中國文化所特有的概念,又以注釋的方式對這些概念進行了闡釋,使得讀者既能理解作品的涵義,又能獲得中華文化的薰陶。

虞蘇美先生的同學與好友李慧琴、吳稚倩、陳美芳紛紛回憶了與虞先生共事的歲月,追憶了記憶中先生為人、為師、為學的點點滴滴。與虞先生一起編寫《大學英語·聽說教程》的李慧琴教授,回憶起與自己相知60年的「閨蜜」與搭檔,幾度哽咽,泣不成聲。吳稚倩教授朗讀了她與虞先生共同的精讀老師熊家韞所書寫的「憶蘇美」一文,並追憶了虞先生的治學精神。

在虞先生的同學與好友的心目中,虞先生是德才兼備的「女神」,在學識上才高詠絮,漢語英語造詣皆高,唐詩宋詞脫口而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治學上精益求精、極致嚴謹,「她修改教材從來不留情面,甚至改到只剩下原文的兩個字」;在為人處事上又高風亮節,恢廓大度,不圖名利,低調謙遜,「我和蘇美那麼親,卻是在報上看到新聞才知道,她翻譯了《三國演義》」;但對於老師、對於學生、對於親人,甚至陌生人,虞蘇美先生都會體恤關懷,出手相助,「當我們得知蘇美不幸離去,同學們紛紛在群裡面回憶蘇美對於自己的幫助,這麼多人都視蘇美為自己的好友,都受到過蘇美的幫助,實在令人驚訝!令人感動!令人敬佩!」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雲 編輯:小真)

相關焦點

  • 她是第一位英譯全本《三國演義》的中國人 滬上學界追憶虞蘇美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12月27日報導:她是第一位英譯全本《三國演義》的中國人,她也是《大學英語·聽說教程》的編者。德高望重的翻譯學者、華東師範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教授虞蘇美先生近日逝世。為緬懷虞蘇美先生高尚品質與卓越成就,外語學界與出版界的專家學者、英語系歷屆校友、青年教師與學生於26日舉行座談會,追思虞蘇美先生的「為人、為師、為學」。
  • 她是第一位英譯全本《三國演義》的中國人 華師大追思虞蘇美
    這是寫在《三國演義》卷首盡人皆知的名句,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漢英對照版《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中由虞蘇美教授譯為:「Waves upon waves the Yangtze River rushes on its eastbound way, Its white crests wash away all the heroes, valiant and
  • 中國人翻譯120回《三國演義》問世 四大名著漢英對照版出全
    首部由中國人翻譯的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全本問世四大名著漢英對照版出全了三卷本漢英對照版《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近日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正式推出。至此,凝聚了國際一批知名譯者畢生精力的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全部出齊,重現了中國古典名著的神韻。
  • 德國漢學家隱居6年翻譯全本《三國演義》
    (原標題:德國漢學家隱居6年翻譯全本《三國演義》) 新華社柏林8月
  • 首個由中國人翻譯的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全本問世,漢英對照版...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日前推出漢英對照版《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這是首個由中國人翻譯的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全本,同時標誌著該社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全部出齊。 最新出版的《三國演義》(漢英對照版)由虞蘇美翻譯,Ronald C.
  • 一部《三國演義》英譯本藏一段動人軼事 華師大虞蘇美教授用一生做...
    圖說:漢英對照版《三國演義》 採訪對象供圖兩年前,第一部由中國人翻譯的120回《三國演義 The Three Kingdoms 》全本漢英對照版在上海問世,譯者是華東師範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教授虞蘇美。她一生致力於教學和翻譯工作,曾主編《大學英語聽力(1-6冊)》。《三國演義》漢英對照版更是她的畢生傑作。業界對這本譯作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讚「譯文既忠實於原著,又注重英語讀者的可接受性,譯筆忠實而靈活、平實而生動,向英語世界讀者展現了中國式《荷馬史詩》《戰爭與和平》的厚重與精彩」。《三國演義》問世至今已經被翻譯成10多種外國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 因為這個「會隱身」的老太太,《三國演義》200年英譯史上才有了最...
    ,卻被終身低調的虞蘇美說了一通:「你怎麼也來這套……」享年80歲的虞蘇美,退休過了20年,成了第一位將《三國演義》120回全本翻譯成英語的中國人,讓《三國》200年英譯史上有了最完整的中國聲音。譯著:美國短篇小說集【編書成稿時,不肯給譯者簡介】中國經典名著《三國演義》至今被譯為十多種語言,但目前英譯全本僅有3部,前兩部分別是1925年英國人譯本和1991年美國漢學家譯本,而第3個版本就是中國老太太虞蘇美的版本
  • 《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出版 四大名著英漢對照版出齊
    原標題:《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出版 為第一個由中國人翻譯的三國全本四大名著英漢對照版出齊 最新出版的《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 由虞蘇美教授翻譯,Ronald C. Iverson審訂。這是第一個由中國人翻譯的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全本。除去少量的詩歌和情節稍有省略,譯文幾乎做到了一一對應。 為方便讀者品讀原文、欣賞譯文,整套叢書採用漢英雙頁對排的方式。明清兩代的白描插圖能讓讀者感受到名著傳承的歷史文化內涵。
  • 虞蘇美先生「為人、為師、為學」座談會舉行 第一位英譯全本《三國...
    華東師大外語學院院長、翻譯家袁筱一教授高度評價了虞蘇美先生所譯著的《三國演義》全譯本在《三國演義》譯著史上獨一無二的影響力,以及多年來虞先生在學術研究、教材編寫、著作翻譯上所作出的默默無聞而又成就非凡的貢獻,「這麼多年,虞蘇美教授做出了如此多的貢獻,但她幾乎一直是『隱身』的。翻譯,從某種程度上說可能就有『隱身』的概念,這也是華東師大外語學院教授們一種特別的氣質。」
  • 漢英對照版《三國演義》面世 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
    《三國演義》(漢英對照版)虞蘇美譯(均出版社供圖)  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面鏡子。該系列工程匯聚了一批國際知名譯者的畢生成果,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年前。《西遊記》(漢英對照版)餘國藩譯  最新出版的漢英對照版 《三國演義》 由虞蘇美教授翻譯,羅納德·C·艾弗森審訂。據了解,這是第一個由中國人翻譯的120回 《三國演義》 全本,除去少量的詩歌和情節稍有省略,譯文幾乎做到了一一對應,還附有必要的文化注釋。羅納德·C·艾弗森1984年跟隨芝加哥市長團友好城市項目第一次造訪中國。
  • 外教社推漢英版《三國演義》 四大名著英漢對照版出齊-中國,譯文...
    最新出版的《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 由虞蘇美教授翻譯,Ronald   C.    Iverson審訂。這是第一個由中國人翻譯的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全本。除去少量的詩歌和情節稍有省略,譯文幾乎做到了一一對應。  為方便讀者品讀原文、欣賞譯文,整套叢書採用漢英雙頁對排的方式。明清兩代的白描插圖能讓讀者感受到名著傳承的歷史文化內涵。
  • 朱振武:《三國演義》的英譯比較與典籍外譯的策略探索
    鄧羅是《三國演義》全譯本的首位譯者,其譯本分上下兩卷,於1925年由別發洋行①發行了標準本;時隔數十載後塔託(Tuttle)出版社於1959年又發行其譯本,並於2002年重印。譯本面世後近70年間,鄧羅譯本是《三國演義》唯一的英文全譯本,在《美國大百科全書》和《大英百科全書》這類工具書中關於《三國演義》的條目中至今都能找到「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這個譯文。
  • 譯論||彭文青:《三國演義》英譯重譯現象中的自我指涉
    2.2 從節譯到全譯另一個案例是美國譯者羅慕士,他的《三國演義》英譯史經歷了從節譯到全譯再到節譯的過程。(Schimmelpfenning, 2001: 215) 的確,在重譯的過程中,譯者對原作的理解已經發生了改變,羅慕士在翻譯了全本小說之後,已經對這部作品有了全景式的視角、更深刻的理解,這對於他再次節譯該作品有非常大的影響。譯者對重譯本的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不論是前譯本中存在的失誤,還是風格特點的單一,譯者在重譯過程中都會進行更深刻的反思。
  • 南開博士發現塵封半世紀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
    原標題:南開博士發現塵封半世紀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2014年,她利用在日本早稻田大學交換留學的機會,從日本一家市立圖書館裡找到了這份珍貴的原稿,整個過程曲折而又幸運。   之前,宋丹了解到,日本已故著名翻譯家佐藤亮一曾用日文轉譯過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於1983年在日本出版。
  • 內藤湖南著、張真譯:《諸葛武侯》
    因為《三國演義》引發的閱讀興趣,所以自從上高中以後,我為了能去書店買正版書,平時就很注意積攢零花錢。等我攢夠了幾十塊錢之後,我就伸直了腰杆理直氣壯地跑到書店去買《三國志》。這本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定價37.5元的精裝《三國志》(附裴注),是我買的第一部「高價正版書」,她已經陪伴著我整整十八年了。
  • 《三國演義》千古風流天下聞
    華人在當地經營的刻書鋪、租書鋪中,《三國演義》是常備書目,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華人經營的現代報刊業時,《三國演義》常在報紙連載,成為報紙的一個主要賣點。馬來半島的第一部《三國演義》馬來語譯本,由華人後裔翻譯家曾錦文翻譯,該譯本在1892至1896年分30冊在新加坡出版,逐漸傳播到馬六甲和檳城等地區,迄今仍不斷再版。
  • 輾轉出版的《三國演義》首部英文全譯本
    《三國演義》英文全譯本現有兩種:一是紐約大學漢語教授羅慕士(Moss Roberts)的譯本,1991年在英國初版;二是鄧羅(C.H.Brewitt Taylor)譯本,1925年初版。也許因為年代久遠,知曉鄧羅譯本的讀者甚少。
  • 中國古典名著譯作多雷人:唐僧與觀音談戀愛(圖)-搜狐新聞
    翻譯家將書名譯得五花八門,除了理察的《聖僧天國之行》、韋理的《猴》之外,其它譯本有《猴王》、《猴子取經記》、《俠與豬》、《神魔歷險記》等。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電視臺還曾播放過根據《西遊記》改編的4集電視劇。在劇中,觀音竟然和唐僧談起了戀愛,還有倆人親吻的鏡頭。不少中國人看過後,評語都是「可笑」和「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