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著名的石窟,許多人都會了解到例如:龍門石窟、大足石窟、莫高窟、雲岡石窟。而其中大足石窟停止開鑿的時間最晚,也被人稱之為中國最後的石窟藝術群。
現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大足石窟,可以說是全部75處石窟的統稱。始鑿於唐代的大足石窟不僅將唐代的雕塑藝術風格完美的展現了出來,更是將當時的文化融入到了石窟藝術之中。
大足石窟真正輝煌的時期在兩宋時期,由於當地的軍政官員在此處附近營造屯兵、屯糧的永昌寨並雕鑿了第一尊石刻。由此當地的民眾、鄉紳、僧侶便開始在此地開鑿石窟、造像。
而這樣的造像運動在兩宋時期,更是達到了巔峰。無論是所開鑿石刻的藝術風格,亦或是樣式及數量,都遠超於前代。
然而,大足石刻最具有價值的特色之一,便是能夠通過石刻的雕刻方法以及所使用的塗料,以及雕像的造型、衣飾等來對歷史中的人們生活狀態有一個精準的判斷,以及研究方向。
大足石刻的五大組成部分中,寶頂山石刻堪稱是保存最完好的石刻群之一。洞窟中的石刻不僅惟妙惟肖,與此同時在雕塑的石壁中更是設計了一些凹槽、管道,避免水流衝刷佛像導致佛像產生損壞。
與此同時,細心的遊客不難發現,大足石刻的雕塑並非僅是佛像,更包括道教、儒家的一些經典的寓言故事。不僅將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展現的淋漓盡致,更增添了許多遊玩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