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草莓促成栽培綠色生產技術規程
劉炳福
本技術規程適用於山東省草莓的促成栽培。 內容包括草莓促成栽培的常用術語,母株種苗培育、生產苗栽培、假植、低溫短日照處理、溫室生產管理、病蟲害防治、果實採收等。
1 術語
促成栽培,是通過設施改變環境,調控地溫及空氣溫度、溼度,適合於草莓的生長發育,促進草莓早開花結實的栽培模式。
綠色生產,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綠色食品的標準,減量施用化肥和化學農藥,生產的果品達到綠色
果品的標準。
花芽分化,是指植物莖生長點由分生出葉片、腋芽,繼續分化出花芽的過程。 是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變的生理和形態標誌。 這一全過程由花芽分化前的誘導階段及之後的花序或花分化的進程所組成。一般可分為生理分化、形態分化兩個階段。
2 母株種苗培育
2.1 母株培育園地選擇
要求母株培育園地勢平坦,光照良好,排灌水方便,土壤 pH 值 6.5 ~7.5,有機質含量 1.5%以上,前茬非茄果作物或非根塊作物。
2.2 母株育苗方式
可分為 3 種:①避雨育苗,在育苗地上架設南北向半圓拱形避雨棚,高 1.5 ~2.5m。 2 月上旬完成整地築畦後棚面覆蓋 PE 或 PO 薄膜提高地溫,2 月中旬定植母苗,6 ~8 月晴朗高溫天氣在棚面上加蓋遮陽網降溫。 ②露天育苗,指在海拔 500m 以下的陸地裸露地育苗,無保護設施。 ③高山育苗,在海拔 500m以上的陸地育苗,高山育苗的草莓花芽分化比普通育苗能提早15 天左右完成。
2.3 品種及種苗選擇
母株種苗選擇休眠期短、抗性好、品質佳、產量高的品種,品種純正,植株健壯,無病蟲害,脫毒組培種苗使用不超過4 代。
2.4 施底肥築苗床
每 666.7m2撒施腐熟好的有機肥 4000kg 左右、腐熟好的餅肥 200 ~300kg、複合微生物菌肥 400kg。
清除所有植物殘體,撒施好後,深耕土壤 25cm 以上,整平耙細,築苗床寬 120cm 或 180cm、高 20 ~25cm,苗床之間的溝寬20 ~25cm。
2.5 母苗定植
母苗定植時間,避雨棚育苗於 2 月下旬,露天育苗於 3 月下旬;高山露天育苗於 4 月上旬;高山避雨育苗於 3 月中旬。 定植方法,寬 120cm 的育苗床,中間定植 1 行,株距35cm 左右;寬 180cm 的育苗床,中間定植 2 行,行距50cm,株距 50cm,2 行植株成「品」字形排列。 栽植深度為深不露根,淺不埋芯。
2.6 水肥管理
安裝滴灌設施,小水勤澆,每次衝水均加入益生菌。 母苗成活後,每隔 15天加施水溶肥(平衡肥)。萌生 2 片以上新葉時,噴施 75%的赤黴素 50mg/L,間隔25 天左右噴施第2 次。移苗前 1 個月停止氮肥施用,葉面追施磷酸二氫鉀 1 次、矽酸鉀 1 次。
2.7 植保管理
病蟲害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注意澇天防病,旱天防蟲。 病害主要防治炭疽病、黃萎病、病毒病等,用消毒益生菌每隔7 天噴施 1 次。 雨天過後先衝 1 遍水,然後噴施預防類藥劑如百菌清 1 次,隔 5 天再噴施消毒益生菌,連噴2 次。
2.8 母苗其他管理
及時摘除母苗的花序和病殘老葉,促進母苗匍匐莖發生子苗,子苗擺布有序均勻,相距 11cm 左右,並在子苗節位前 1cm 處用固定卡進行固定,使子苗落地紮根,長成符合標準的生產用苗。
3 生產用苗栽培
3.1 生產用苗的標準
要求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株高 15 ~20cm,莖直徑0.7cm 以上,完整葉 5 片以上,根系發達,無黑根(圖1)。
圖 1 草莓生產用苗
3.2 生產用苗的促花處理
對生產用苗進行促花處理一般採用以下方法。假植。 7 月下旬開始,將草莓生產用苗進行帶土坨起苗假植,切斷了根系,也切斷了氮肥供應,能促進植株花芽分化,爭取早現蕾、開花結果,且能促發新根。 生產苗斷根起苗前澆 1 次透水,備好假植地塊,架設遮陰網,假植的株距 7 ~10cm,1 周時間左右撤掉遮陽網,至8 月中旬定植。
低溫短日照處理。 草莓在花芽分化期要求每天10 ~12 小時的短日照和較低溫,能誘導腋芽轉化為花芽。 當日照時數超過 15 小時以上時,花芽分化不好,甚至不能開花結果。 進行低溫短日照處理促花的方法:①對假植的生產用苗進行冷涼棚低溫短日照處理。 7 月 25 日前後,搭建拱棚,拱棚外面全部用兩層草苫圍蔽,使棚內溫度在 10 ~17℃。 開始每天早上 8點 ~下午4 點開苫,其它時間關閉。 持續時間 10 ~15 天。 ②對起苗後假植前的生產用苗進行深井下低溫短日照處理。 下午 4 時 ~翌日上午8 時,將草莓苗懸於離水面30cm 的深井內 12 ~15 天。 ③對營養缽生產苗進行冷庫低溫短日照處理。 每天接受 8 小時的光照時間,其餘時間置於冷庫中。 冷庫溫度開始第1 天控制在15 ~20℃,次日 12 ~15℃,從第 3 天以後一直控制在12℃左右,持續時間15 ~20 天。
4 溫室草莓生產管理
4.1 冬暖式溫室大棚搭建
冬暖式溫室大棚一般東西長 60 ~90m,南北寬10 ~12m,可較好地控制溫度和溼度。 東西北三面環牆,開口朝陽。 後牆高 3.5 ~4.5m,後牆上部 1m 處的太陽角(α角)35°左右。 棚面為弦梁,棚內無立柱。棚肩高 1.8m 左右,東西山牆前張角5°。 三面牆壁可用砌磚牆,厚度 30cm 以上。 棚面覆蓋的保溫棉被,棉被規格 0.75kg/m2 。 三面牆也覆蓋保溫棉被 5 層或8 ~10cm 厚的泡沫板。
4.2 土壤處理
土壤消毒,6 月中旬清理棚室,整平地面,在地面上均勻鋪設5 ~10cm 厚的作物秸稈,秸稈短截長 5 ~10cm,在秸稈上面撒施土雜肥每 666.7m2 4000 ~5000kg,碳酸氫銨 200kg,硼砂 2kg,深耕 25 ~30cm,進行大水漫灌後,用舊棚膜全部密封。 棚面用無滴膜密封,關閉所有通風口,進行高溫悶棚 20 ~35 天。 7月中旬施入消毒益生菌進行重複消毒。
4.3 施肥起壟
8 月上旬,撤掉地膜和棚膜,打開所有通風口,土壤風曬 5 天以上。 地面每 666.7m2撒施餅肥 300kg,旋耕耙細,打線起壟,壟底寬 100cm,壟面寬 50 ~55cm,壟高45cm 左右,壟溝底寬 20cm 左右。
4.4 草莓定植
立秋 1 周后開始,進行生產用苗定植,最晚不超過9 月中旬。 壟面定植雙行,株距13 ~15cm,行距20~25cm。 帶土坨或基質移栽,新莖弓背朝向壟溝,要求深不埋芯,淺不露根。 定植後即安裝滴灌設施,澆透定植水。
4.5 定植後管理
①定植後5 天內保持棚內空氣相對溼度 90%以上,棚面加蓋遮陽網。 ②覆棚膜。 9 月下旬,草莓進入現蕾期,覆蓋無滴棚膜。 ③覆地膜。 10 月上旬,結合除草、中耕、剪老葉,覆蓋黑色地膜或銀灰色地膜。選擇比壟面寬度寬 20cm 左右,厚度為 0.008 ~0.015mm 的地膜,將地膜寬度中間線與壟面中間線相對應,放捲地膜至畦面上,用土固定地膜一端,然後根據草莓棵頂起的凸部用單面刀片輕劃 8 ~9cm 長的口,將膜下的草莓的莖葉全部掏出,最大限度地減少植株周圍露土面積,以減少土壤水汽蒸發和雜草的生長。覆蓋地膜後,在壟溝底覆蓋的薄膜上面鋪蓋 5 ~10cm厚的玉米秸稈或稻殼。 ④溫度管控。 苗期白天 25℃左右,晚上 10℃左右;花期白天 20 ~28℃,晚上 11℃左右;幼果、果實膨大期,白天 27℃左右,晚上 9℃左右;果實轉色期,白天18 ~25℃,晚上8℃左右。 ⑤水肥管理:進行水肥一體化灌溉施肥,掌握小水勤澆,小肥勤施,滴灌肥料按 NY/T496 -2002 規定執行。 現蕾期滴灌衝施 1 次以氮為主的多元素水溶肥 +益生菌;始花期滴灌衝施1 次以磷為主的多元素水溶肥 +益生菌;從坐果期開始,每10 ~15 天滴灌衝施以鉀為主的多元素水溶肥 +益生菌 1 次,每次不超過 1 小時。 翌年 4 月上旬停施化肥,5 月中旬果實採收後清除所有草莓植株。
4.6 花果期管理
①及時摘除植株下部呈水平狀的老葉、黃化葉、病葉、不完整的葉片及匍匐莖。 ②疏花定果,草莓現蕾後根據花量和植株長勢疏花定果,留大疏小,每花序留果 6 個左右。 ③蜜蜂授粉。 傳粉蜂種主要有熊蜂、中華蜜蜂、義大利蜜蜂 3 種,建議選擇中華蜜蜂。放蜂數量按棚中栽培草莓株數確定。 中華蜜蜂和義大利蜜蜂按每株草莓 1 只配備,熊蜂按 3 株 1 只配備;放蜂時間於草莓開花前 1 周左右,蜂箱置於棚中間處,離地面40cm 高,蜂箱進出口朝向東北方向。
5 病蟲害防治
草莓常見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黃枯病、蛇眼病(黑斑病)、病毒病。 害蟲主要有蚜蟲、紅蜘蛛、薊馬、白粉蝨、蛞蝓、斜紋夜蛾等。 病蟲害以預防為主,進行綜合防治,主要進行物理防治,生物農藥或植物製劑防治。
物理防治,在所有通風口處架設60 目的防蟲網。於植株上方50cm 處,每4m2吊掛黃色粘蟲板誘殺蚜蟲和粉蝨,藍色粘蟲板誘殺薊馬。 每 666.7m2黃、藍粘蟲板相間排掛各 83 張,誘殺板規格 20cm ×30cm,也可加掛誘殺燈6盞,距離地面高度 1.5 ~1.8m。 在棚的進出口處鋪設消毒池,池中加入石灰水或巴氏消毒液,液體深度1cm 左右。化學防治,去除大棚周圍所有雜草,每隔 1 周在棚外周圍5m 範圍內噴施1 次殺蟲劑或殺菌劑。
6 果實採收
採收標準,果實表面著色達 70%以上時即可採收;採摘時間,在晴朗天氣的上午 7 ~10 時,下午 4 ~6 時採摘;採摘方法,戴橡膠手套,用手輕輕握住草莓果,與果柄反向對摺,折斷果柄,或在果與柄的連接處剪斷。 按果實大小分級,輕輕擺放入容器內。 要求萼片完整,果面乾淨無傷害,無病蟲害。
7 包裝與貯運
7.1 包裝
應符合 NY/T658 的要求。 草莓隨採收隨分級。特等果,果實完整,新鮮潔淨,無畸形果,無硬軟傷,單果重不低於 20g;一等果,果形正常,新鮮潔淨,無硬軟傷,單果重15g 以上。 二等品,果形稍不整齊,無畸形果,單果重 8g 以上。 採用符合國標標準的瓦楞紙箱包裝,箱側面有通氣孔,箱規格可分為 2.5kg、5.0kg、7.5kg 和 10kg 包裝。 草莓小包裝可用透明 PVC盒,規格為0.1kg、0.25kg、0.5kg 包裝。 系好標籤並註明產地、品種、等級和重量,實行品牌上市。
7.2 貯藏運輸
應符合 NY/T1056 的要求。 草莓運輸中輕裝輕放,防止碰撞和擠壓,運輸工具必須整潔,並有防日曬、防凍和防雨淋的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