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額學費背後的「民辦國際學校」

2020-12-12 樂晴智庫

在近幾年教育行業的幾個細分板塊上,國際學校無疑是一塊誘人的蛋糕。一部分國際課程已經成為中國家長把孩子送出國留學前的跳板。計劃生育放開,經濟增長帶來教育升級、低齡留學熱潮,三重利好加速了國際教育發展。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際學校越來越吃香。

國際學校:出國留學的橋梁,民辦國際學校是新階段的辦學主體

國際學校的概念:採用外國教育模式,劍指國外名校

狹義的國際學校,特指面向在華外籍學生為其提供母語教育的K12學校;廣義的國際學校,教育部目前沒有明確定義,一般是指實施外國教育模式的K12學校/部/班。

國際學校與普通學校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教學內容:

普通K12學校的課程體系遵照國家大綱標準課程,升學目標是國內高校;國際學校的課程內容中採用英文教學的比例偏高,並且一般會在高中階段提供國際課程和國際學籍,升學目標是國外高校。

其中,雙語學校是指同時向學生提供國家大綱標準課程的國際學校,就讀學生的升學路徑可以選擇出國留學或是參加國內高考。

國際學校的資質認證主要包括辦學許可證的審批和國際課程的認證兩部分。

(1)辦學許可證(即「招生批文」)的審批機構是國內的當地教育部門,民辦國際學校與普通民辦學校的牌照相同。

(2)國際學校提供的國際課程需經相應的課程研發機構認證後,其畢業生的教育經歷才能被承認符合外國相應的教育標準,具體認證機構包括考試委員會(例如國際文憑組織、劍橋國際考試局)和國際教育認證機構(例如國際學校協會、美國西部院校協會)等。

▌國際學校的分類:民辦國際學校的招生範圍最自由

根據招生生源和辦學主體的類別不同,行業內一般將國際學校分為以下三類: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公立學校國際部、民辦國際學校。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是指專門招收在華外籍學生以及港澳臺地區學生的國際學校,例如上海美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關於開辦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暫行管理辦法》,此類學校應由在中國境內合法設立的外國機構、外資企業、國際組織的駐華機構和合法居留的外國人開辦,覆蓋從幼兒園至高中的K12教育階段,招生方式為自主招生,採用外國教育模式並提供國際學籍。

公立學校國際部是指由公立高中開辦的國際教育項目,例如上海中學國際部等。此類學校可招收外籍學生和中國學生,主要覆蓋高中教育階段,其中經教育部門批准的面向中國國籍學生的公立學校國際班可提供中外雙學籍,一般納入中考招生計劃並要求報考生擁有本地戶口。

許多公立學校國際部採用公立學校和外國學校合作的辦學模式,由外國學校提供國際課程體系、由公立學校負責教學管理。

民辦國際學校是指由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開辦的國際學校,例如上海光華學院劍橋國際中心等。此類學校既可招收中國國籍學生、亦可招收外籍學生,覆蓋從幼兒園至高中的K12教育階段。

民辦國際學校隸屬於民辦學校,可自主招生;提供學籍視具體情況而定,部分僅提供國際學籍、部分僅中國學籍、部分提供雙學籍。

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國際學校的發展歷程:中產崛起+政策雙重利好,民辦國際學校成為新階段辦學主力

自1980年我國第一所國際學校——北京順義國際學校——正式建校算起,國際學校行業至今已發展近四十年,根據市場主要參與者的變遷可對應地分為三個歷史發展時期。

第一個階段(1980年至1999年):國際學校行業因大量在華外籍學生接受國際教育的剛需開始起步,在這個時期內市場參與者是以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為主。

第二個階段(2000年至2010年):中國高收入人群日益增多、其中一部分希望自己的子女具有更加國際化的教育背景,由此可招收中國籍學生的公立學校國際部迅速發展,成為這個時期的市場主要參與者。

第三個階段(2011年至今):可承受國際教育開支的中產階級群體進一步擴大,同時2013年教育部出臺《高中階段國際項目暫行管理辦法》,正式收緊公立學校國際部的申辦和招生名額,在這個時期內民辦國際學校順勢逐步成為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截至2017年10月,根據新學說的統計全國獲得國際課程認證的國際學校共計734所,預計共覆蓋48萬名學生。

▌國際課程:五類主流課程內容各異,收費標準較高

國際課程是指由國際教育組織或外國教育機構研發的、其教學內容被外國某些K12階段學校採用、其教學成果被某些外國高校認可的課程體系。

國際課程可以根據被認可的範圍進行分類,目前我國的主流國際課程主要有5類:

(1)被全球150多個國家認可的IB課程;

(2)被多數英語國家認可的A-Level課程;

(3)被美國、加拿大等60多個國家認可的AP課程;

(4)被加拿大、美國認可的加拿大課程;

(5)被澳大利亞認可的澳洲課程。

我國接近半數的國際學校開設A-Level課程。截止2017年,全國共計有356所國際學校開設A-level課程,佔比達48.5%;共計252所國際學校開設AP課程,佔比34.3%;118所國際學校開設IB課程,116所國際學校開設加拿大課程,分別佔比約16%;此外,29所國際學校開設澳洲課程。

從各類國際課程的學費水平來看,IB課程的收費標準最高,IB-DP的平均學費高達18.5萬元/年;A-Level課程的平均學費居次,高達11.4萬元/年;其後,AP課程、加拿大課程、澳洲課程的平均學費分別為9.5、8.4、7.4萬元/年。

▌國際學校行業供小於需,560億市場規模<3300億市場空間

國際學校的需求群體畫像:留學低齡化疊加中高收入家庭增多,潛在需求巨大

截至2016年,我國共有661所國際學校,在整個K12學校行業中的佔比極小。

其中,包含幼兒園階段的國際學校共計146所,佔全國幼兒園所總數的0.06%,佔全國民辦幼兒園總數的0.09%;包含小學階段的國際學校共計242所,佔全國普通小學總數的0.14%,佔全國民辦小學總數的4.12%;包含初中階段的國際學校共計297所,佔全國普通初中總數的0.57%,佔全國民辦初中總數的5.84%;包含高中階段的國際學校共計449所,佔全國普通高中總數的3.35%,佔全國民辦普通高中的16.11%。

與極低的市場份額相比,國際學校的潛在需求巨大。

就讀國際學校的潛在需求本質上是希望提高進入知名高校的概率,具體可根據學生的升學目標分為兩類。

(1)第一類潛在需求來自於希望就讀外國高校的學生,國際學校提供的國際課程和英語環境能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申請外國高校的成功率,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國外生活,這種需求隨學生的年級接近申校時點逐漸變得明確。

《中國國際學校報告藍皮書》的調研顯示,39%的學生選擇國際學校的原因是「能增加出國留學的機會」,14%的學生選擇國際學校的原因是「擺脫中/高考的壓力」。

(2)第二類潛在需求是來自於希望就讀國內高校的學生,國內義務教育階段的公辦學校招生遵循劃片就近入學的原則,不少學生受戶籍所在地的限制無法入讀理想的公辦學校,而民辦國際學校可以自主招生,其中非高中階段的教學體系多是在國家大綱標準課程的基礎上吸收國外的教學模式,其教學質量在民辦學校中較為優質。

這種需求主要體現在幼小學段,隨學生的年級接近高考時點逐漸傾向於就讀專注教學高考科目的普通學校。

《中國國際學校報告藍皮書》的調研顯示,28%的學生選擇國際學校的原因是「希望自己獲得全面發展」,16%的學生選擇國際學校的原因是「喜歡學校的教學方式」,7%的學生選擇國際學校的原因是「外教資源豐富」。

年齡層向下凸顯國際課程優勢,高淨值人群和部分中產階級願承高昂學費

收益=留學收益*就讀國際學校提高的升學概率

出國留學的收益來源於中國優質教育資源的相對稀缺。2017年全國211高校的錄取率不足5%,一本高校的錄取率不足12.4%;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評估的959所學校中,中國大陸共計39所高校上榜。

教育資源不平衡導向教育資源國際化,留學群體不斷擴大且趨向低齡。

(1)教育資源國際化橫向表現為我國留學群體的持續擴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6至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的總人數從13.4萬人增長到54.5萬人,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15%。自2013年以來,留學人數的增速有所減緩,但仍保持增長態勢。

(2)教育資源國際化縱向表現為我國留學群體的年齡向下延伸。

根據《2017中國留學白皮書》的調研結果,2017年出國留學群體中就讀本科及以下學段的學生佔總體人數的36%,已成為出國留學的主力軍之一。

從我國第一大留學目的地美國可以更詳細地看到留學低齡化趨勢:2015/2016學年,在美留學的中國研究生共計12.3萬人、中國本科生共計13.6萬人,截止2017年5月,在美留學的中國K12學生共計3.7萬人;碩士留學生規模的同比增速為2%,本科留學生規模的同比增速為9%,K12留學生規模的同比增速為40%。

國際學校能提高留學的升學概率,同時外國高校的錄取標準對高收入家庭更有利。

以美國高校的錄取標準為例,國際學校提供的全英文教學環境能有效提升學生的SAT/ACT成績,提供的國際課程成績被外國高校的認可程度更高;此外,錄取標準中除了考試成績外還包括學生的家庭背景和實踐活動等信息,這部分表現高收入家庭會更佔優勢。

根據新東方的調研數據,2017年K12留學群體中就讀於國際學校的約佔27%,相較於2015年的佔比約升高3%。

隨著教育資源國際化日漸深化,本科留學變得普及、競爭也愈發激烈,超過六成家長在子女的中學時期就產生留學意向,因此預計我國K12留學群體中就讀於國際學校的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同時,低齡留學生可能會面臨難以適應國外生活及學習環境的困難,而國際學校能幫助學生提前接觸外國的教學模式和外語環境。

成本=就讀國際學校相對高昂的學費支出

對留學群體而言,就讀國際學校的成本主要是其高昂的學費。

根據《中國國際學校報告藍皮書》的統計數據,國際學校的收費標準遠遠高於國內普通學校:約40%的國際學校學費高於10萬元/年,約40%的國際學校學費在5~10萬元/年範圍內。

根據地域分布看,經濟發達省份的國際學校收費標準較高:

第一梯隊為一線城市,北京、上海的國際學校的平均學費分別為16萬元/年、15萬元/年;

第二梯隊為廣東、吉林、山東、四川、海南、重慶和陝西,國際學校的平均學費在10~13萬元/年之間;

第三梯隊為浙江、江西、江蘇、湖南、貴州等省份,國際學校的平均學費在5~10萬元/年之間;

第四梯隊為中西部的一些省份,國際學校的平均學費低於5萬元/年,其中內蒙古自治區的平均學費約為3萬元/年。

▌消費群體=高淨值人群+部分中產階級

考慮到國際學校高昂的學費成本,國際學校的消費群體大多是中高收入家庭。根據CCG對北京地區的調查顯示,國際學校學生的家庭年收入在50萬以上約佔39%,

家庭年收入在20~50萬約佔77%,顯然國際學校的消費群體以高淨值家庭和中產階級家庭為主。

同時,新學說的調查顯示,北京地區家長可接受的國際學校學費區間在15萬元/年以上的佔比46%,在10萬元/年以上的佔比88%。

▌國際學校行業的市場規模約560億,市場空間超3300億

2017年中國國際學校的市場規模約為560億元。根據新學說的估算,2017年我國國際學校的在校學生總數約為48.4萬人;根據國際學校的地域分布情況和各省市的平均學費,測算出全國範圍內國際學校的平均學費約為11.6萬元/年。因此,目前中國國際學校的市場規模約為560億。

中國國際學校的市場空間約280萬人、3300億元。

根據《2017中國高淨值人群數據分析報告》2017年我國個人可投資資產達600萬元的高淨值人群約有200萬人,假設擁有K12階段的子女約140萬人,其中約75%會在本科及以下學段出國留學,以95%的滲透率計算國際學校覆蓋約100萬高淨值人群家庭。

根據《2015年度全球財富報告》2015年我國個人淨財富值達5萬至50萬美元的中產階級人群約有1億人,假設擁有K12階段的子女約3000萬人,其中約30%考慮出國留學、15%考慮在本科及以下階段出國留學,以40%的滲透率計算國際學校覆蓋約180萬中產階級家庭。

總結來看,僅考慮留學群體就讀國際學校的需求,中國國際學校的需求人群約有280萬人,假設國際學校的平均學費水平基本維持在12萬元/年,國際學校的市場空間超過3300億。

▌國際學校集團運營具備規模優勢,首要關注學生數量的成長性

考慮單體國際學校的運營,行業進入門檻高,且國際學校集團具有規模優勢:

(1)成長性高:國際學校集團具備已被驗證的新校擴建模式;

(2)營利性強:國際學校集團能有效降低辦校的土地使用成本和招生成本。

考慮國際學校集團的運營,由於國際學校行業整體供小於需且進入門檻高,因此國際學校集團的首要運營目標是搶佔空白的市場空間,對應的首要運營指標是集團在校學生人數的增長速度,核心指標是運營模式和學校利用率。

▌市場競爭格局較為分散,民辦國際學校集團將成為行業主要的參與者

根據在校人數計算國際學校集團的行業市佔率,國際學校行業的競爭格局比較分散,20%≤CR8≈26.8%<40%,屬於低集中競爭型行業(以獲得國際課程認證的國際學校為統計口徑,2016年中國國際學校行業的在校總人數約為43萬人;

各集團的在校人數出自新學說的統計,其中包括未獲得國際課程認證的國際學校,因此各集團的市佔率為高估數據)。

行業內市佔率排名前三的教育集團分別為博實樂教育集團、楓葉教育集團、協和教育集團,分別擁有約7%、5%和5%的市場份額。

國際學校行業目前的競爭格局比較分散主要是因為行業仍處於發展階段,前些年公辦學校國際班背靠公辦學校的優質口碑和資源瓜分了大部分市場空間,而民辦教育集團在創建早期花費較多時間來積澱品牌並嘗試學校擴建模式。

近幾年,教育部和各級政府部門開始收緊公辦學校國際部的招生份額,而民辦的國際學校龍頭企業已形成一定規模、在成長性和盈利性兩方面具備規模優勢。

預計未來國際學校的行業規模將迅速擴大,民辦國際學校集團將成為行業主要的參與者。(報告來源:華創證券 / 分析師:謝晨)

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相關焦點

  • 排名靠前就是好學校?揭秘 「國際學校排行榜」背後的擇校難題
    也因此,近幾年國際學校百花齊放,並憑藉其高教學水平、國際化課程設置等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本土學生。中國國際教育網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共有國際學校(含公立學校國際部)737所,數量位列全球第一,市場規模達到287億元,複合增長率達49%。其中民辦國際學校增長迅猛,招生範圍涉及幼兒園、K12等,預計未來仍將快速發展。
  • 國際學校學費「高燒」持續不退,背後的原因在於...
    國際學校學費「高燒」持續不退,背後的原因在於......「高燒」持續不退,背後的原因在於......數據來源於學校官網及往年招生簡章從圖中可以直觀看出抽樣的學校學費中,平均來看,外籍子女學校學費要高於民辦國際學校,民辦國際學校高於公立學校;民辦國際學校中,北京鼎石國際學校23.5萬元/學年的學費大幅超出其它國際學校學費水平
  • 2016廣州各民辦中學學費一覽 近半學校學費上漲
    2016年廣州民辦中學學費一覽 近半學校學費上漲  民辦中學的學費又漲了!隨機抽查了廣州市內30所民辦中學,發現近半數學校的學費今年都有漲價,而且大多數的漲幅都在一成以上。對於學費的「漲價潮」,民校則表示這是由於師資、設施設備等辦學成本逐年增加,漲學費才能保障辦學質量。
  • 南京等地現民辦校學費大幅上漲 優質學位供不應求
    【財新網】(實習記者 王伯文 記者 趙寧)開學季以來,多地民辦學校學費迎來大幅上漲,以南京為例,最高漲幅超過200%。漲幅背後是民辦學校辦學成本上升和優質學位越來越緊缺。面對漲價,家長情緒複雜,在公辦學校減負政策之下,民辦學校受到家長熱捧,但高額學費也讓一些家庭卻步。
  • 民辦學校學費十多萬,原來也是非營利性學校?
    謝煥忠還提到,目前按照2015年度的統計,我國16.3萬所民辦學校中,大約有1萬所民辦小學和初中,即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佔到民辦學校的6%左右,這個數量相對較少。在這1萬所民辦小學和初中裡,絕大多數都是非營利性的學校,提出營利要求和回報的學校不到10%,約為1000所。這個數量並不大,這些學校之後都可以選擇轉為非營利性質。即使這些學校有的要退出,公立學校接管學生也沒問題。
  • 技術之一,上海市民辦雙語學校一年學費
    上海市民辦雙語學校一年學費  3  ---國學數學特色  以易理為基石,融合中國古數學和現代數學教育方法,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即掌握大部分初中數學知識。  4  ---彈性學制的雙語教育  中西文化經典誦讀:科學且有系統的讓每位小朋友熟讀十部重點中華經典及六十篇英文文選。
  • 諸侯稱霸,從學費看6家民辦學校生存狀態 | 揭秘
    4、睿見教育睿見教育集團始建於2002年10月,是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的經營私立小學及中學的民辦教育集團。截至2017年9月1日,睿見教育經營7所高端民辦學校,(5所位於廣東、1所位於遼寧、1所位於山東),均為提供學生宿舍的寄宿制學校。睿見教育的學費不是以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為劃分,而是以國際課程和中國教育課程為劃分。
  • 中國學費又漲了!上海民辦中小學2018年最新學費VS馬來西亞國際學校學費
    而且全市所有新開學校學費都不便宜!靜安區民辦小學、初中集體漲價!而還有的學校3年內更是實現了「學費三級跳」,連漲3年一年更比一年高……學費真是越來越貴了,而且這項消費對於報考民辦學校的家庭而言屬於5年、9年,乃至12年的持續消費,不是一筆小數目啊!接下裡我們就來看看各區的民辦學校學費都漲了多少?
  • 新東方烹飪IPO背後:3.5萬高額學費 安徽隱形富豪浮現
    來源:時間財經「烹飪第一股」將登港股背後:3.5萬高額學費 安徽隱形富豪浮現30所在營學校未取得營業執照。公司表示,主要是由於2017年運營36所新學校和6個新中心及於2018年運營19所新學校和12個新中心,產生高額教職工薪資及福利、租賃開支及其他固定成本。「愛卿師從何處?
  • 2020年小升初公辦民辦同搖號,民辦學校未必不能掐尖
    很多家長和教育界人士都認為,公民同搖斷絕了民辦學校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通過考試、面試等方式選拔掐尖,以此來形成對公辦學校絕對的優勢。如果民辦學校不出臺相應的政策,每年收著高額的學費,卻不能保證生源質量,不能保證教學效果,不能保證中考優異的成績,那民辦校生存和發展都會成為大問題,註定會被淘汰,擠出教育市場。
  • 東莞民辦學校學費上漲,最高漲幅超50%
    今年秋季開始東莞有近100所民辦學校學費標準上調了有的學校學費漲幅超過了50%50%從學費上漲的學校可以看出漲幅從10%多-50%多不等或者有三四年未漲過學費的學校你孩子上的學校學費上漲了嗎?相對比民辦學校高額的學費很多家庭負擔大可以考慮入戶東莞讓孩子免費
  • 深圳熱門民辦學校學費盤點!
    百外學費近兩年猛漲,深圳其他民辦也陸續在漲,雖然上民辦有補貼,但一年10萬普通家庭也很難負擔得起。 今天就整理了深圳各區熱門民辦學校,快來看看它們的收費怎麼樣?還能不能上得起?
  • 學費抵一套房首付!廣州民辦學費排名,讓爸媽錢包顫抖
    這也將促使民辦初中靠自身內部優化、實打實再拼佳績,形成倒逼紅利。長遠來看,以教育設備優質、師資力量一流的優勢,民辦學校仍將吸引眾多優質生源爭相入讀。民辦雖好,學費卻不便宜。今年廣州最貴民辦初中,學費竟高達27萬/年!
  • 成都一大波民辦學校學費曝光!看完之後錢包瑟瑟發抖…
    為了孩子能上一所好學校,家長們擠破腦袋往前奔!但在物價、房價都有所上漲的今天,各私立學校的費用也成為不少家長擇校的痛點!大家都曉得,民辦學校學費比公辦學校肯定貴,那具體貴到什麼程度呢?成都知名的私立高中收費如何呢?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2019重慶民辦學校學費排行榜
    4、德普外國語學校 3.75萬/學期 重慶德普外國語學校位於重慶市巴南區龍洲灣,是重慶外國學校和德普教育投資有限公司聯合船板的一所優質民辦學校。是中國西南首個集幼兒園、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和國際部「五部一體」的現代化學校。
  • 南京、杭州等地民辦校學費大漲,優質學位供不應求,家長質疑主管部門「一年一個政策」
    開學季以來,多地民辦學校學費迎來大幅上漲,以南京為例,最高漲幅超過200%。漲幅背後是民辦學校辦學成本上升和優質學位越來越緊缺。面對漲價,家長情緒複雜,在公辦學校減負政策之下,民辦學校受到家長熱捧,但高額學費也讓一些家庭卻步。
  • 國際學校缺錢了?學費漲幅高達40%的背後,是學校和家長的雙重無奈
    隨著2021的到來,諸多上海的頭部國際學校也開始「漲價」。4年沒漲過學費的包玉剛已經在計劃增加收費,更有頭部國際學校學費漲幅高達40%。國際學校紛紛漲價,家長如何是好?微信號:EduKnow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國際教育花費最貴的是哪幾個國家?
  • 中外合作辦學集體涼涼除了高額學費,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中外合作辦學集體涼涼除了高額學費,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今年高考真的意外頗多,院校分數線大起大落,讓人摸不著頭腦。很多往年熱門高校突然不香了,也有很多曾不溫不火的大學突然變得炙手可熱。受其影響,每年被家長和考生熱捧的中外合作辦學也突然集體涼涼了,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
  • 英國私立醫學院高額學費驚人 國際生學費不受限
    英國私立醫學院高額學費驚人 國際生學費不受限   中新網8月29日電 據BBC英倫網報導,英國私立白金漢大學(University of Buckingham)宣布推出英國第一個私立醫學課程,學費每年35,000英鎊。
  • 公辦高中vs民辦高中:學費差距竟然體現在這裡...
    樹人高中的收費,作為三所民辦中漲勢最低的一所,今年的普通班學費需16400元/學期,國際班學費需31100元/學期。雖然收費頗高,但是由於學校管理嚴格,校內設有清北班,每年高考成績在市區排名也較為靠前,所以很多家長還是願意把孩子送去樹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