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英在近代文學文獻學編寫目錄上,都貢獻了哪些成就?

2020-12-16 泡泡談影視

自劉向創立目錄學,開創「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體例以來,到後來章學誠在《校 讎通義》中將目錄學的最高要求歸納為「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再到清代紀昀的《四 庫全書總目》,中國的目錄學發展可謂日臻完善。

劉向創立目錄學

目錄學對保存和整理文獻資料——「即 類求書,學術自明」;對分門別類的總結學術源流——「類例既分,學術自明」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目錄學在對書籍進行微觀研究方面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餘嘉錫在《目錄學發微》中將目錄學的作用分為六種:以目錄著錄之有無,斷書之真偽; 以目錄書考古書篇目之分合;以目錄書著錄之部次,定古書之性質;以目錄訪求闕佚; 以目錄考亡佚之書;以目錄所載姓名卷數,考古書之真偽。

餘嘉錫《目錄學發微》

目錄學對於治學之士來說,

「無不先窺目錄以為津逮,較其他學術,尤為重要。」

目錄學對於研究者收集材料、 尋找參考依據有著極大作用,研究目錄之學的意義和作用是不言自明的。

文學的研究和發展是以豐富翔實的資料為基礎的,沒有資料,何談研究?更不用說 公正全面地對文學進行評判和探討了。對於資料零散瑣碎的近代文學來說,尤其如此。因此,書目和索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書目和索引(示例)

阿英懷著對書的深深熱愛和對散佚之書遺憾痛惜的心情,對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進行整理鉤沉,但他並不僅僅滿足於此,他看出文獻資料在學術史上更重要的一層意義。

那就是目錄學不僅僅為研究者提供查找的方便和儘可能完整的文獻文本,而且更要順目錄學之源頭而清其流,將文獻的著錄、分類等與學術 史聯繫起來,這正也是章學誠「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它層意義。

有感於此,阿英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礎上,編寫了諸多有意義、有價值的目錄學專著,為後學者提供了很多頗具價值的參考資料和文獻。

阿英

阿英在《<晚清小說戲曲小說目>敘記》中談到自己目錄編寫的成果:

「從一九三四年到一九四一年之間,我編寫了不少書錄,現存和還記得起的,有 下列十數種:《近代國難史籍錄》(載《宇宙風》乙刊,並見張靜廬《中國近代出版史料》二 編)《中英鴉片戰爭書錄》(載《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太平天國書錄》(載《學林》雜誌)《中法戰爭書錄》(原稿已佚)《甲午中El戰爭書錄》(載北新出版《甲午中日戰爭文學集》末)《庚子事變書錄》(載《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辛亥革命書徵》(載《學林》,並見《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清末小說雜誌略》(載良友版《小說閒談》,並見《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晚清小說目》(未刊)《晚清戲曲錄》(初稿曾在雜誌上發表)《晚清小報考》(已佚)《國難小說叢話》(載風雨書屋版《劍腥集》)《中國新文學大系》(索引卷)(良友版)《淞滬抗戰戲劇目》(《載北新版《抗戰期間的文學》)《紅樓夢書錄》(原稿已佚)《翻譯小說史話》(曾在新聞紙副刊上發表,全稿未完)《中譯蘇聯文學年表》(未編完,原稿已佚)一九四一年到華中解放區後,亦曾續成數種,如一九四五年三月在雜誌《新知識》 第六期《戲劇專號》上所發表的《華中根據地戲劇書錄》(由錢瓔、小惠編寫,凡三卷), 即其一種。如《華中文學期刊略》《華中根據地書錄》(曾由錢毅寫過一部分在《新知 識》上發表)等,稿或不完,或已散佚。其隨時錄入歷年El記中的,也還無暇整理。解 放後所寫,大都為戲曲書錄,如(<雷峰塔傳奇敘錄》,輯存在《劇藝日扎》中的散篇,及尚未寫定的《水滸戲曲錄》《紅樓夢戲曲錄》等。二十年來在書錄方面的努力成果, 如此而已。」。

阿英在目錄學方面的成果豐碩,涉獵廣泛,為研究近代文學和近代歷史提供了大量 可供參考的珍貴資料。他將「歷年搜訪所得,刊為目錄,公之於世"

按照編寫目錄 內容的不同,可將阿英在目錄學方面的成果分為專題目錄編寫和專科目錄編寫,除二者 外,還有其他單獨目錄,如《<紅樓夢)書錄》等。

《&lt;紅樓夢)書錄》

參考資料:《<晚清小說戲曲小說目>敘記》

作者簡介:本文系泡泡談影視的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阿英在中國近代文學研究成果豐富,他所引導的價值取向是什麼?
    阿英在中國近代文學研究方面的成果很豐富,目錄著作、史料彙編、小說研究、戲曲研究、彈詞鼓詞研究、翻譯文學等等,雖然涉及範圍廣泛,內容駁雜,但貫穿於這些 研究成果的價值取向卻是統一的,那就是在時代、政治背景下文學追求時代性,社會性的理念。
  • 陳子善|《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十講》引言
    近年來,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界越來越關注和重視文獻的發掘和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法》(謝泳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中國現代文學史料學》《新文學史料學》(朱金順著,海燕出版社,2018年)等專著的相繼問世,更從理論上對現代文學文獻學的建構和完善有所推動。
  • 2021復旦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考博招生目錄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01(全日制)版本目錄學 陳正宏02(全日制)古籍校釋學 蘇傑03(全日制)比較文獻學 蘇傑陳正宏04(全日制)文學文獻學 陳正宏05(全日制)美術文獻與美術史 陳正宏招生計劃2考試科目①1101英語或1103日語
  • 史睿談數字人文與現代文獻學研究
    於是我們在圖書分類表和科學分類表上看到很多子學科類目,例如從屬於歷史學的「歷史文獻學」,從屬於文學的「古典文獻學」,從屬於哲學的「哲學文獻學」,從屬於自然科學史的「科學文獻學」,等等。這些子學科的基本屬性是由其上位類學科決定的,如果強行將這些子學科組合起來,也不可能構成一個獨立的「文獻學」,關鍵就在於,各科文獻學並不存在超越各個所屬學科屬性的文獻學概念體系和明晰的學科分野。
  • 中西比較文獻學與書籍史研究工作坊:文本如何變成文獻和書籍
    會議主題覆蓋石刻文獻、抄本、手稿、版本、目錄、校勘、版權、閱讀史、印刷史等中西文獻學和書籍史話題,採用一對一評議的方式對與會論文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文本之內到文本之外中國傳統文獻的價值是多層面的,其文本性一直是傳統文獻學研究最為重要也是最受關注的層面。
  • 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42陝西師範大學翁彪
    文獻學是一個冷門學科,您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這門學問的?是主動報考還是調劑?談一談您對「文獻學」的最初印象,現在的理解有沒有變化? 我在浙大中文系讀本科。大二結束前專業分流,除中文基地班,還有編輯出版、影視文學和古典文獻幾個方向可選。其他方向都能顧名思義,平常無奇,唯「古典文獻」聽起來酷炫神秘。又因中文系有個傳奇的學長曾在這專業,我就慕名而去了。
  • 【館藏集匯】晚清小說史中的翻譯小說——阿英《翻譯小說》章節推介
    周氏兄弟《域外小說集》兩冊用今天的觀點來看,阿英所注意到的「發行種種關係」(《小說集》最初在東京出版,在上海廣昌隆綢莊寄售)確實是譯本接受和傳播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有時甚至會大於譯本的翻譯質量所起的作用。阿英提及的兩個主要原因,都是在與林譯小說對比的基礎上分析出來的。
  • 評《〈說部叢書〉敘錄》:電子書截圖成就的文獻學創新
    不過,畢竟身為人文學者,總還是要「因書究學」,可以彌補的地方,就要靠在文獻目錄這種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書上多下功夫。近代文獻,又多又雜,我一向佩服肯去悉心整理的學者,那些念茲在茲、孜孜以求的優秀目錄學家,就是我這種懶惰無能之輩的指路人。在我看來,年事已高的日本學人樽本照雄先生,就是一位在清末民初小說研究界最靠得住的嚮導,他的《清末民初小說目錄》(),是我在做近代翻譯文學研究時最常用的工具書。
  • 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44敦煌研究院王東
    如果能夠充分認識文獻學的重要性,那麼至少在閱讀相關文獻方面不會存在太多的障礙,更有利於解讀和利用文獻去解決一些問題。因此,在與文獻學有關聯的專業課程設置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該專業基礎課的設置。3.您的研究方向是偏向歷史文獻學還是文學文獻學?又或者說偏重目錄、校讎和版本的哪個具體方面?請重點談一下您在這個領域的治學心得?
  • 寫給阿英(舊文重發)
    阿英在鎮中工作多年,學生都認識他。阿英可能受過傷,智力不佳卻極憨厚,還會唱《軍港之夜》。看到他的時候,不是在唱歌就是一臉帶笑。1998 年春,一隻孔雀飛到學校被阿英「逮」了(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1998 年冬,阿英用繩子拖了個汽車輪胎在還是沙地的學校操場上狂奔(懷疑他是不是超人!)。
  • 世界發展史:印度尼西亞近代文學,為現代開闢了前進的道路
    百家原創作者:楊凡看歷史想比大家對印度尼西亞都不陌生吧,但是呢它的文學你們都有了解嗎?今天小編給各位講一講印度尼西亞近代的文學概貌的歷史。下面和小編一起來探討吧!印度尼西亞的近代文學是在東西方文化衝撞中從舊文學向新文學轉型的過渡性文學。它產生於封建的舊日殖民地社會向半封建的現代殖民地社會過渡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
  • 歷史呼喚「手稿文獻學」學科的建立
    好在《浙學未刊稿叢編》(以下簡稱《叢編》)以及《(民國)浙江續通志稿》《槜李詩文合集》等一大批文獻的出版,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學術榜樣,也提供了研究上的方便。據浙江省古籍普查報告統計,浙江近百家單位藏有稿本5700多部、抄本17000多部,其中許多是普查中新發現的、未被各種目錄著錄,更未曾發布的。直到這個調查和目錄的刊布,向我們完整呈現了「浙江文獻」的汗牛充棟,才使我們完整領略了人文薈萃、著述如林的真正含義。充分揭示先賢留下的寶貴財產仍是古籍保護、整理的重要任務,也是「手稿文獻學」建設的重要基礎。
  • 梅庵文學藝術成就及學術貢獻——紀念李瑞清逝世100周年
    從文學史上看,這一時期文學的主流——近代進步文學已經不僅服務於當時的政治鬥爭,而且在思想內容(一定程度的反帝反封建傾向)以至文學形式(改革詩文、提倡白話、著重小說、輸入話劇)方面,都為「五四」新文學的萌生作了必要的準備。李瑞清的文學觀與時代的要求相比顯然是落伍了,但作為光(緒)宣(統)文壇上「漢魏六朝派」的重要一員,他在文學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一席之地。
  • 「第三屆中西比較文獻學與書籍史研究工作坊」在山東大學舉行
    10月17日至18日,由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主辦、商務印書館協辦的「第三屆中西比較文獻學與書籍史研究工作坊」以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舉行。王學典教授說:「文獻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比較文獻學,能發現以往中西文獻學各自習焉不察的問題,對於解決一些重大命題有重要作用。」杜澤遜教授也說:「書籍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是人類文明的歷史,書籍如何產生、流通、被人閱讀、發生作用——研究書籍的歷史,理應成為熱門的學問。」
  • 阿育阿英:大涼山上的鏗鏘玫瑰
    記者 李雲良「每個孩子都是純潔的天使,能夠教授他們知識,陪伴他們成長,我很快樂。」作為彝家孩子的阿育阿英,從小就有個當教師的夢想。師範院校畢業後,阿育阿英在巴中市恩陽區工作。阿育阿英說。開學第一天,阿育阿英滿懷期待踏入教室,當她試圖跟孩子們用普通話交流時,孩子們卻一臉茫然。這一刻,她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擔子的重量。為了做好教學工作,阿育阿英積極邀請其他老師到她的課堂聽課研課,徵求大家的意見建議;經常抽空去聽其他老師的課,並認真詳細做好記錄;虛心向本地老師請教,和支教的同事探討教學中的難點……她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教學上。
  • 陳子善「文獻學十講」:文獻如何重煥活力
    長期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和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研究和教學的文學理論家陳子善是這一領域的代表學者,在周作人、鬱達夫、徐志摩、梁實秋、張愛玲等現代重要作家作品的發掘、整理和研究上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今年上海書展期間,凝聚了他多年研究心血的《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十講》由復旦大學出版社重點推出。
  • 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50復旦大學石祥
    現在印象所及,《四庫總目》《書林清話》《經籍會通》《書目答問》《國朝漢學師承記》《販書偶記》等等,都是當時買的。研究著作也買了一些。高路明老師的《古籍目錄與中國古代學術研究》,被當作目錄學課的教材使用;由此及彼,我又買了該書所在的《中國古文獻研究叢書》(江蘇古籍出版社)的其他若干種。
  • 我的藏書中,有不少是關於近代文學的內容
    作者 |zhuxuchushi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嗜書日常# 我的藏書中,有不少是關於近代文學的內容,這源於當年寫碩士論文,研究報章文體。比如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這一套近代文獻叢刊,全十冊。這套書每本單獨定價,每本薄厚不一,有名家之作,如《弢園文錄外編》《泰西新史攬要》,也有一些不大知名的作品,但都在近代報刊史上有一定位置。由於這套書不像別的叢書那樣,在封面上印上目錄,一般人不會想著去湊成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