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三位基層負責人講述組織和推進脫貧攻堅奔小康故事

2021-01-08 東南網

東南網12月31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在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龍巖專場)上,中共長汀縣委書記廖深洪;連城縣宣和鄉黨委書記羅煇群;連城縣羅坊鄉邱賴村駐村第一書記王長城3位基層一線負責人也來到發布會現場,各自講述組織和推進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故事。

長汀創造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奇蹟

長汀曾是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縣份,據1985年遙感監測數據,全縣水土流失面積達146.2萬畝,佔國土面積的近三分之一,「山光、水濁、田瘦、人窮」是當時生態惡化、生活貧困的真實寫照,1986年被列為國家貧困縣,2012年被列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綠色是長汀群眾最大的期盼,貧困成了長汀發展最大的短板。長汀縣委書記廖深洪介紹,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關心支持和倡導推動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長汀歷屆黨委、政府緊緊圍繞「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目標,持續弘揚革命老區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和「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長汀精神,創造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奇蹟,昔日的「火焰山」變成了綠滿山、果飄香的「花果山」。廣大農民群眾沐浴著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思想光芒,從治理水土流失中得到了實惠、實現了脫貧。

據介紹,長汀縣突出幹部示範帶頭,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把黨建活力轉化為攻堅動力。該縣四都鎮上蕉村黨支部依託林地面積大、林業資源多的優勢,採取「黨支部+合作社」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不斷創新和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由11名黨員組建而成的輝鴻農民專業合作社,率先在林下種植第一批林芝10500筒,收成2700多斤,收益45萬多元,看到如此成效,村民們踴躍參與。2019年,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967元,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達12萬元,實現了貧困戶脫貧增收與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雙贏」。

長汀還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從根本上幫助農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實現「輸血」與「造血」相統一的綜合性工程來抓。2016年以來,累計完成投資3億8千多萬元,實施省級、市級造福工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16個,安置4901戶17615人,既保護了搬遷戶原居住地的生態環境,又有效改善了搬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搬遷群眾增收脫貧。

長汀縣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正確方向堅定前行,成為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孕育地和早期實踐地,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決定性勝利,水土流失率下降到6.78%,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基礎不斷夯實,產業質態全面提升,連續三年榮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稱號,6120戶20695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脫貧,78個貧困村、5個貧困鄉實現脫貧摘帽,在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首批退出貧困序列。

宣和鄉「文旅融合」 貧困戶致富奔小康

連城縣宣和鄉黨委書記羅煇群為大家講述了如何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不斷加強黨對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建設發展的領導,從黨建工作的職能和特點入手,把黨建工作進一步融入到鄉村振興中的經驗。

他介紹,該鄉深入實施黨支部書記能力素質提升、黨員隊伍黨性意識提升、黨群連心服務提升、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能力提升等工程,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黨建引領「文旅融合」方面,自2012年起,宣和鄉培田村恢復並創新了春耕節傳統慶典活動,立足鄉土、面向世界,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城鄉民眾來這裡體驗傳統的生態農耕,領略客家耕讀文化的魅力。通過黨員帶頭示範,帶領村民、貧困戶開辦家庭農場、家庭旅館、農家樂,指導土特產的加工和文旅產品的開發等,共同發家致富奔小康。該鄉在確立了以文旅融合促進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之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19年,培田古村落門票收入超過了三百萬元,同比增長13.5%;接待遊客近20萬人次,同比增長了15.8%。

駐村書記由「白面書生」變成黑黝黝的「種菜老王」

連城縣羅坊鄉邱賴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王長城講述了自己駐村推進幫扶的故事。他說:來到邱賴村以後,我片刻不停地投入到走村串戶、了解民情、服務群眾的工作中,踏遍了邱賴村的每一個角落,由以前的「白面書生」變成了現在黑黝黝的「種菜老王」。 據介紹,農村的人才缺乏,是村裡生態農業面臨的又一大難題。為了建立生態蔬菜基地,當時,王長城帶著村兩委成員走訪了很多蔬菜基地,拜訪了很多高校的技術人員,最終得到廈門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專家團隊的技術支持,強化了基地蔬菜種苗引進、技術指導和技術人員培訓,先後引進了10多個試種品種。

駐村期間,他通過讓村民把閒置的土地流轉給村集體,並探索嘗試由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村支部書記擔任合作社法人,合作社所有股份由村集體持有,以「村集體+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推進生態農業產業的發展。

在兩年多的時間裡,生態蔬菜基地共由村集體投入建設資金50萬元,從最初35畝的規模擴展到現在的150畝,現有固定務工人員約20人。2019年蔬菜基地為村集體增收10萬多元;兩年多來,為村民發放地租及務工收入超過120萬,基地通過務工及激勵性扶貧項目,帶動6戶貧困戶穩定增產增收。同時,基地還帶動本村及周邊發展蔬菜產業近100畝。目前,村集體開始了新一輪的土地流轉,把拋荒的山坡地利用起來,主導發展生態果園200畝,一步一個腳印推進生態農業整村發展。

相關焦點

  • 「我家的故事——脫貧攻堅奔小康」短視頻徵集展示活動成果交流會...
    「我家的故事——脫貧攻堅奔小康」短視頻徵集展示活動成果交流會現場。中國網信網 李曉尹 攝12月23日,「我家的故事——脫貧攻堅奔小康」短視頻徵集展示活動成果交流會在京舉行。來自中央新聞網站、主要商業網站平臺負責人以及優秀作品創作者代表進行了發言,分享創作心得,總結工作經驗。活動緊緊圍繞「我家的故事」這一主題,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從網民視角講述個人、家庭、身邊扶貧脫貧奔小康的鮮活故事,以小切口反映新時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充分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扶貧事業取得的新進展和新成就。
  • 描繪脫貧攻堅奔小康的美麗畫卷 湖南省美術作品展覽長沙開展
    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湖南美術工作者從不缺席。12月11日,「決勝脫貧在今朝·丹青共築中國夢」湖南省美術作品展覽在湖南美術館正式開展。202件展現脫貧攻堅奔小康新成果的優秀美術作品集中亮相,向偉大祖國獻禮。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決勝之年。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無廢城市」光澤的脫貧故事
    8月26-29日,光澤縣委宣傳部、光澤縣融媒體中心聯合舉辦「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光澤故事暨「無廢城市」建設主題採訪活動,吸引了福建日報等30多家媒體走進光澤,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實地走訪。本次活動分媒體見面會與現場實地走訪兩個部分,結合光澤縣脫貧攻堅、無廢城市試點、聚焦回歸經濟、企業助力脫貧攻堅戰等工作中的特色亮點進行採訪報導。▲媒體見面會各路記者分別在光澤十里舖村部、光澤職業學校、吳屯村、數字影院、光澤晟成生態食品產業園、綠也炭業、三鳳社區、聖農集團總部等地進行了媒體見面會和實地採訪。
  • 河南省「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宣講報告會分別在民權縣...
    商丘新聞網訊9月25號至26號,河南省「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宣講報告會分別在民權縣、睢縣舉行。   在睢縣城郊鄉舉行的報告會上,省委宣講團成員、駐馬店市上蔡縣朱裡鎮拐子楊村黨支部書記張全收講述了自己歷經磨難艱苦創業、感恩回報鄉親、全力幫助農民工進城就業脫貧致富的感人故事。
  • 脫貧攻堅:風勁揚帆奔小康
    脫貧攻堅:風勁揚帆奔小康時值寒冬,奔走於長治的崇山峻岭,隨處可見一幅幅生機勃勃的宜居畫卷:一條條水泥路蜿蜒向前、一棟棟農家新居錯落有致、一個個扶貧項目落地生根、一座座致富廠房拔地而起、一張張幸福笑臉燦爛綻放……房子有了,保障有了,產業有了,收入增加了,脫貧了,幸福指數更高了,廣大貧困戶紛紛摘下貧困帽,踏上了致富路。全面脫貧,承諾如山。
  • 安徽東至: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昂首闊步奔小康
    由於縣域面積大,貧困人口數量大、分布散、程度深,脫貧攻堅任務異常艱巨。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14萬人,涉及241個村。脫貧攻堅戰能否打贏打好,貧困人口能否如期脫貧,直接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質量和成色。
  • 【決戰脫貧攻堅】萬眾一心奔小康——寫在人民法院助力決戰決勝...
    《中國審判》特別策劃報導(下)奔向小康目錄脫貧攻堅倒計時·綜述萬眾一心奔小康脫貧攻堅倒計時·幫扶智力援建 法治致遠浙江高院 萬裡路援建邊疆情湖州兩級法院「我還想繼續為村裡脫貧攻堅辦點事」「初心不敢忘,盡力就好」脫貧攻堅倒計時·美麗鄉村綠水青山 留住鄉愁扶貧路上的鄉愁戀曲脫貧攻堅倒計時·圖片故事眾志成城脫貧攻堅倒計時·採訪手記
  • 【脫貧答卷】全面奪取脫貧攻堅戰略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玉泉區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玉泉區,258平方公裡的美麗土地,玉泉區兒女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步伐威武雄壯。在這場不落一人的脫貧攻堅大決戰中,玉泉區緊緊圍繞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十項「清零達標」專項行動,創新推行產業幫扶、大病扶貧愛心等扶貧模式,集中攻克教育扶貧、醫療保障、住房安全、飲水安全等重點難點,加快補齊民生領域短板。
  • 「脫貧攻堅(湖北篇)」人民至上 浴火重生奔小康:湖北省殘疾人脫貧...
    脫貧攻堅戰、社會穩定戰、民生保衛戰,融合交織,全省各地殘聯在行動。這背後,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聚焦破解殘疾人脫貧攻堅難關難題,指導成立湖北省殘疾人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深入推進殘疾人脫貧攻堅的專項實施意見。
  • 溫暖堅定 榜樣的力量 十位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人物講述感人故事
    6月9日上午,一場生動的「脫貧攻堅典型事跡專題報告會」在市電影院舉行,10位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代表走上講臺,用樸實的語言、鮮活的事例講述了他們扶貧工作生活中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 慶陽市慶城縣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要按照「融入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思路,不斷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推動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雙融合、雙推進』。」慶城縣委書記葛宏說。  慶城縣配足配強了脫貧攻堅「排頭兵」,2013年以來,先後選派51名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縣直部門領導擔任駐村工作隊長,選拔51名機關幹部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派駐58名扶貧專幹駐村工作,整頓軟弱渙散農村基層黨組織17個;選好「主心骨」,選拔24名為人公道、群眾信賴的「好人」和有經濟頭腦、有致富本領的「能人」黨員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培養「領頭雁」,鼓勵引導返鄉青年、村醫村教、復轉軍人、企業負責人和農民大學生建辦實體
  • 脫貧攻堅一線故事:幹勁不能松 還得抓緊奔小康
    剛剛脫了貧,幹勁不能松,他們說——  還得抓緊奔小康哩(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  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貧困戶脫貧摘帽,擺脫窮日子、住上新房子,日子越過越甜。  脫貧只是起點,並非終點。記者採訪了5位剛剛摘帽的脫貧戶,請他們談談今年的新打算。
  • 步履鏗鏘奔小康——長春市九臺區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九臺區委書記李洪亮表示:「一定要緊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這根弦,不停頓、不鬆懈,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同時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開啟新的奮鬥徵程,做到小康路上不停步。」脫貧事業,久久為功。
  • 吉林市永吉縣突出「三個能力」 決勝脫貧攻堅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永吉縣為答好「五年脫貧攻堅收官卷」,做好「疫情災情防控加試題」,突出「三個能力」即基層組織戰鬥力、貧困人口內生力、脫貧攻堅保障力,主動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解放思想,真抓實幹,下足「繡花功夫」,創新工作舉措,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 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定西專場實錄...
    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定西專場。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11月21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我省宣布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全省75個貧困縣已全部摘帽退出。全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 跨越山海攜手攻堅奔小康——教育系統對口幫扶最後五十二個國家級...
    站在決勝全面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一特殊的歷史節點上,教育系統主動對標對表黨中央工作要求,創新扶貧工作體制機制,匯聚澎湃力量,對口幫扶戰貧困,攜手攻堅奔小康,不僅結出了累累碩果,更留下了深厚情誼。、智力扶貧、科技扶貧、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消費扶貧、文化扶貧等具有「高校品牌」的中國特色扶貧路徑,成為脫貧攻堅這場偉大實踐中的生力軍。
  • 精準扶貧路·攜手奔小康——河北海事局交出脫貧攻堅滿意答卷
    在河北海事人的努力下,一條條致富路修到了大山深處、修到了鄉親們的家門口,讓鄉村因路而興、因路更美,為老鄉們鋪就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精準脫貧·凝聚致富合力道路興,百業興。持續改善的交通條件,就像一把把打開山門的「金鑰匙」,為鄉村帶來了人氣、財氣,也帶來了富足與希望。
  • 講述脫貧攻堅故事 北京保利劇院上演《家園》
    該劇以民族合唱隊和民族管弦樂隊為表演主體,「脫貧攻堅奔小康」工作中發生的感人故事為原型,戲劇化的表現手法為特色,通過音樂行者們的所見所聞,歌頌「精準扶貧」政策和「決勝小康」的目標,展現在黨的領導下各族人民脫貧致富的精氣神,以及通過大家共同努力所取得的輝煌成果。(圖為民族音樂紀實劇《家園》劇照。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女性書畫攝影作品展開展啦!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女性書畫攝影作品展開展啦!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2020年12月8日上午,由自治區婦聯、自治區文聯、自治區扶貧辦聯合舉辦的「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女性書畫攝影作品展將在廣西美術出版社美術館展出。
  • 廣西女性書畫攝影作品展展示脫貧攻堅「她」力量
    12月7日上午,由自治區婦聯、自治區文聯、自治區扶貧辦聯合主辦,廣西美術出版社、廣西女書畫家協會、廣西女攝影家協會承辦的「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女性書畫攝影作品展在廣西美術出版社美術館揭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