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懼困難 自強不息(憑欄處)

2020-12-27 人民網

激勵廣大學生努力學習、用力成長,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懼困難、自強不息

有人將這個特殊的寒假比喻為「一堂公開課」,一堂有關生命、科學、責任、奉獻、堅守的公開課。

在這堂「公開課」上,讓孩子們學習什麼、體悟什麼,需要家長、教師乃至整個社會共同思考、共同努力。而這份思考與努力,關乎一代人成長、關係國家未來。

學習科學知識,提升素養。在一場充滿未知的戰「疫」中,面對挑戰,需要具備遵循科學規律,基於事實做判斷的邏輯思考能力與甄別真偽、明辨是非的判斷能力。鼓勵廣大學生主動學習科學知識、樹立科學觀念、提升科學素養,鼓勵廣大學生進一步了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懂得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保護生態,樹立科學積極的生態觀、生活觀和生命觀。

懂得責任、堅守與奉獻。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責任」「堅守」「奉獻」等往日裡對於孩子來說略顯抽象的詞,一下子變得具體而生動。多少老師牽掛、惦念每一個學生,用嚴謹細緻的工作確保「一個都不能少」;多少醫生做堅定的「逆行者」,不顧個人安危奮戰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多少奮戰在各行各業的普通工作者,為了確保城市的正常運轉,不缺位、不後退……無數人的迎難而上,才鑄就一道無形卻牢不可摧的城牆,護衛著學生的身心成長、護衛著百姓的平安健康。以此啟發教育學生,中華民族屢經挫折而不屈,屢遭磨難而不衰,無一不是危難使人民更加團結,無一不是危難激發出迎難而上的精神。堅守、責任、奉獻,是這場特殊的戰役中,最樸素,卻也最厚重的字眼。

喚起自強與奮鬥。回顧人類歷史上與病毒戰鬥的經歷,最終勝利的取得,都是依靠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服務的完善、道德水平的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而這些進步的取得,需要無數人前赴後繼、攻堅克難。要以此激勵廣大學生努力學習、用力成長,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懼困難、自強不息。

《 人民日報 》( 2020年02月17日 17 版)

相關焦點

  •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他自己卻這樣說「我不是你們天然的勵志榜樣,如果你們能從我身上學到許多,我希望你們並不是去意識自己的人生有多幸運,而是從我的身上學到面對困難的態度和我對人生的見解。」我想這個社會,我們許多東西是客觀的我們無法改變,只要我們自己不放棄自己,心中有夢想,沒有什麼可以打垮自己。天才,我們怎樣給它下個定義,有人說過,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分。而我們大多數的人,沒有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卻抱怨自己沒有百分之一的天分,試問自己,你怎樣能成功?成功就源於普普通通的積累。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 憑欄,尋求的當是一份心靈寄託
    憑欄,是登高遠眺者的心理需求吧?手扶著背靠著可倚的欄杆,俯首或翹望,多愜意呀!結伴遠遊的人們心裡無憂,出門尋樂,每遇登臨憑欄處,必是好風光好去處,縱然涉險也要身臨其境,「瀟灑走一回」的。華山攀援,宛若天梯的陡硝懸崖上,沒有欄杆是難以想像之險境。
  •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在《論語·子罕篇》中有句箴言:「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聰明的人不會困惑,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孔子的意思是告訴我們,惑、憂、懼乃人生三大忌。一個人要達成完美的人格修養,重要的做到知、仁、勇,缺一不可。
  • 黃宇帆:崇武尚德,自強不息
    香港精神同中國武術精神一樣,臨危不懼,自強不息,面對壓力和挑戰,往往會展現出強大的爆發力和凝聚力。——黃宇帆黃宇帆自幼酷愛習武,經常因練武而廢寢忘食,在當時,功夫成為他自信的唯一源泉,也成為他唯一的堅持,隨著習練的深入,他開始意識到:中國武術的理解離不開博大的中華文化,想要對武術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就必須要吸收更多的文化知識。
  • 徐工服務不懼風雨 不畏困難 砥礪前行
    徐工服務不懼風雨 不畏困難 砥礪前行 「所有的努力只為責任,所有的付出只為無愧於心。」選擇加入徐工八年來,姬快樂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魂,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的基石。數百年來,這種精神濡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與騰飛起著巨大的精神支撐作用。  「自強不息」更是一種開拓創新的精神,要求人們不斷地追求,不斷地汲取新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成就。
  • 心理學家: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相信大家都看過這樣一句經典的話,對於他說的道理深有感觸,也覺得平白如話卻意味無窮。這個深刻的名言,蘊含著我們人性的惰性,總是在不經意之間做了很多難以原諒的錯事。
  • 生活家風系列之君子當以自強不息而存於世
    孟子曾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想要興旺發達,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講規矩。「自強不息」一詞也許就能概括出我們家的家風。在這裡稍微介紹一下「自強不息」的意思:自身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放棄的面對一切困難。它表現出來的是一種頑強堅韌的精神,不管是何困難,有多大,我們都會去堅持將其擊敗。
  • 自助者天助之 自強不息
    我想說的是,面對困難,千萬不要「等、靠、要」,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改造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徹底打破不利的環境!請記住:「自助者天助之」求人不如求己,就是「自助」。出生不好不自卑,遇到困難不放棄,微笑地面對生活中的打擊和挫折,坦然地對待世上的不公和不平。「自助」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樂觀向上,充滿愛心的態度。擁有這種態度的人,定會充滿堅定的生活信念,去改善自己某時所處的不利局面。假如現在你身處不幸,那麼,請丟掉別人會來幫助你的幻想,自己解救自己吧。
  • 高考作文輔導6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試題為作文設置了「自強不息班會」這個特定的情境,特別是選擇(1)的考生,要將自己置身於「自強不息班會」這個特定的情境當中,就「自強不息」這個話題,與自己的同學展開交流。(2)任務指令。任務指令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內容指令,根據試題要求,文章內容是「自強不息」,這是考生文章內容的基本依據。二是形式指令,這裡有發言稿、書信、倡議書、一般議論文等。
  • 學業上不堆積問題 不懼學習和生活的困難
    對於自己的學習「秘籍」,董婧㜲總結,在課上認真聽講,緊跟老師思路,把握住課堂的效率,認真做好筆記,課堂及時消化;在課下,根據自身的強弱項取長補短,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努力發揮自己的長處,針對自己的薄弱科目進行訓練,有不懂的問題及時向老師詢問,不堆積問題。在考試中,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態,取得好成績後,不驕不躁,給自己定立一個小目標,並為之付出努力。
  • 《梅花兒香》:這是有關自強不息的故事
    自強不息,通常是指那些努力奮鬥、克服困難、積極向上以及艱苦拼搏等層面的態度行為。不少影視作品,都對這種態度行為有所呈現。很多時候,它們往往是通過作品的故事內容進行演繹與展現的。鄭軍執導、原雨和榮蓉等人共同主演的都市情感電視劇作《梅花兒香》,其實就是那麼一部展現了自強不息之故事的影視作品。
  • 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初心,不懼困難,不畏挫折
    自古文人多有著現代人身上不具備的氣節,他們擅長運用筆墨將自己的滿腔豪情進行舒展,這種文學上的才華,為我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因此歷史進程中,你所受的苦難會激進的心志,成為你正式飛翔的動力。他身受宮刑等慘痛的遭遇,卻未曾想結束自己的生命,用這種不堪的方式來與這個世界去告別,他將一切不公與苦難,當作自己前進的動力,將這般力書寫於紙上,他是歷史名人的記載者,更是高尚品格的代言人,他用實際來告訴我們人生有難不可怕,要勇於笑對人生。
  • 勇者不懼——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
    可以說,一部中華文明史,就是中華民族英勇面對無數困難和挑戰的不屈奮鬥史。在櫛風沐雨一路向前的歷史徵程中,「勇者不懼」深深地刻寫在中華民族的寶貴性格之中,成為無比珍貴的民族精神基因。 「勇者不懼」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過,睚眥之仇必報,這是匹夫之勇,是小勇。大勇者何?
  • 不懼困難挑戰 爭當優秀少年
    在我市有一群少年,他們雖身處逆境卻自立自強,不僅品學兼優,還樂觀向上,他們就是2020年度雅安市「新時代好少年」。今天,本報就為大家介紹高成平和衛正耀兩位好少年。高成平高成平:孝老愛親 努力上進高成平是天全縣始陽三小2015級1班的學生,她身材不高,卻有著一頭烏黑短髮,一雙大眼睛十分靈動,且充滿著陽光自信。
  • 寒門少年713分被清華錄取:只有自強不息,才能絕地反擊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下手處是自強不息,成就處是至誠無息。 即使生活再困難,他也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更沒有像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一樣自暴自棄,埋怨命運的不公、拒絕讀書、拒絕成長,而是努力學習,永不放棄,用自強不息照亮前行的路,用頑強堅持打破命運的限制。 承受著幾倍於尋常家庭的壓力,這個即將有兩名大學生的農村家庭沒有被擊倒,林萬東也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 李龍飛:無懼困難 在體驗中感知世界
    「有人問我苦不苦,我覺得不苦,相反,這些經歷都是我成長的腳印」。樂觀的李龍飛笑著說,進入大學後,自己珍惜每一節課,嚴格要求自己。大一學年18科課程以88.47分的平均分獲專業第一名,同時拿到了2018年度的國家勵志獎學金。
  • 「致敬自強不息」身體殘缺卻胸懷大志 他用文具畫出勵志精彩人生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讓我們向自強不息的他們致敬!大河網訊(記者 劉曉明)殘疾的雙腿雖然跑不快,但夢想的追逐從不因此而停歇。羅元鴻患有先天O型腿,他創立的「河南同獻文具用品公司」為殘疾人提供崗位,幫扶殘疾人就業創業,同時,他也把樂觀豁達、自強不息的精神傳遞給了更多的殘友。12月4日,羅元鴻向大河網記者講述了他艱苦創業的經歷。
  • 西峽縣田關鎮:自強不息成貴子
    來自西峽縣田關鎮田關村的寒門學子曹聰,在貧困家庭中,自強不息,刻苦學習,2020年高考成績揭曉,她取得了694分的優異成績,生動演繹了「自強不息,方成貴子」。曹聰一家4口人,母親患長期慢性病,經常需吃藥、住院。父親、哥哥在外打工,日子過得並不富裕。
  • 祝木生:身患重病不言棄,自強不息謀脫貧!
    大畈鎮下楊村貧困戶祝木生,面對如此逆境,用他的自強不息給了我們答案。來到貧困戶祝木生的養豬場時,他正和妻子一起給前天剛下的10頭豬仔打掃圈舍。看著一切正常的豬仔,祝木生心裡踏實了很多。大畈鎮下楊村貧困戶祝木生介紹,這個豬仔是前天生的,有11隻,死了1隻,生下來有四五斤,比較大。